三步推拿法也能缓解春季咳嗽
三步推拿法也能缓解春季咳嗽
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凹陷处)、胸部、两手臂外侧部(沿大鱼际至肘关节部)、天宗穴(相当于肩胛骨中点处)、背部等。
具体做法
第一步:患儿仰卧,家长位于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分开,以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3—5分钟,力量宜轻柔。
第二步:接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第三步: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并点揉两天宗穴,此法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宝宝咳嗽推拿手法图解
【临床表现】出起有感冒的临床表现,继则咳嗽加重,可有发热、胸闷、气促、食欲不振,初为干咳,以后痰渐多。
【治则】解表清肺,止咳化痰。
【治法】运八卦10~15分钟,平肝10分钟,清肺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
【对症加减】1.若发热38.5℃以上,加用推六腑10分钟;2.若喘重运八卦可改为逆运八卦10分钟;喘重痰多,肺部有湿性啰音,去清胃,加揉小横纹10分钟;唯独喘重,少痰或无痰,肺部有干性啰音,揉小横纹改用推大四横纹10分钟。
【临床表现】急性支气管炎如反复发作可成慢性支气管炎。轻者仅早晚有咳嗽,重者可有发热、咳嗽、吐痰明显、活动后喘、呼吸可带哮鸣声、日渐消瘦等表现。
【治则】健脾益气,止咳平喘。
【治法】可先按急性气管炎治疗,推二次后改用补法:揉二人上马10分钟,补脾10分钟,平肝5分钟,清肺10分钟。
【临床表现】寒性,咳喘哮鸣,吐痰清稀,面色㿠白,形寒怕冷;热性,咳喘哮鸣,痰色黄稠,口干咽燥或有发热;缓解期,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自汗,食少便溏,形寒怕冷。
【治则】寒性,温肺化痰,降逆平喘;热性,清热化痰,降逆平喘;缓解期,健脾补肾纳气。
【治法】1.寒性哮喘:逆运八卦15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推大四横纹10分钟,清肺5分钟;2.热性哮喘:逆运八卦15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推大四横纹10分钟;3.缓解期:揉二人上马15分钟,清补脾15分钟,运八卦10分钟。
【对症加减】如热重,去推天河水改用推六腑15分钟。
揭秘春季六大养肝方法
1、多吃枸杞养肝排毒
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杞子性平味甘,功能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是滋补性强壮药,为广东民间煲汤的常用药材,如《食疗本草》说它“坚筋耐老”,“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所以在春季可以多吃枸杞养肝。
2、保证睡眠的质量
要拥有健康的肝脏,睡眠是必须保证的。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3、注意保暖
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4、运动注意强度和速度
春季乍暖还寒不适宜剧烈运动,应以节奏缓和的运动为主,避免因过度运动造成津液耗伤、阳气损伤,从而有悖于“春夏养阳”的原则。温长路指出,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都是春季运动的良好选择。慢运动也需适度,并持之以恒,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
5、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肝气舒达。旅游是一个方法,找三五好友郊游踏青,让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复苏;也可以买一把甜香的水仙花、风信子回家,将春天的信息带入室内,同时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6、推拿养肝
养肝护肝可以经常按压肝腧穴和太冲穴。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而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即可。推拿治疗的过程可使接受治疗者心身彻底放松,有助于顺气开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咳嗽推拿手法图 痰湿咳嗽推拿
痰湿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胸脘痞闷,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为主。
推拿手法:以指揉法,点按法于肺俞,脾俞,胃俞,肾俞施术,每穴1分钟,得气为度,配以横擦带脉及斜擦八髎,透热为度,平调肺脾肾三脏,以利水湿代谢,温阳化水。
婴儿咳嗽推拿手法图解 婴儿内伤咳嗽推拿手法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只手以拇指罗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也可以将患儿拇指屈曲,推拿者以拇指罗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只手以拇指罗纹面从患儿小指指尖向其指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300次,注意推时力量要均匀,着力部位要紧贴患儿皮肤,沿直线推。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以一手拇指于患儿足三里,施以点揉法3分钟,推拿时以拇指指端吸定于足三里穴上,以肢体的近端带动远端带动深层组织小幅度环旋揉动,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
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双手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捏起,采用食指向前,拇指后退之翻卷动作,两手交替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为1次,反复操作5-6次。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托住患儿足跟,另一只手以拇指罗纹面揉患儿涌泉穴,50-100次。
儿童春季咳嗽的原理是什么
春季是儿童生病的高发期,咳嗽就是最显著的症状,在医院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的儿童因为咳嗽而接受治疗。尽管我们都知道在春季小朋友们容易生病,但是儿童春季咳嗽的原理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小朋友在这样的季节生病呢。今天我们就请来相关的专家为大家介绍儿童春季咳嗽的病因,让我们更好的预防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春季呼吸道较薄弱,尤其是儿童免疫力差,细菌、病毒等经过鼻腔和咽喉很容易进入到人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发炎。感冒时,一般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2.支气管炎
多数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痰多或呈脓性表明是继发细菌感染。发病较急,起初多为干咳,后出现久咳、咳痰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3.肺炎
一般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引发。一般会有干咳、气促,继而可出现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并伴随高热等症状。
4.冷空气刺激
冷空气是单纯物理因素,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刺激性咳嗽。孩子在室内温暖的环境下较长,过度到室外寒冷的环境,会引起呼吸道黏膜不适等症状,从而引发咳嗽。
5.过敏性咳嗽
由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过敏性咳嗽多见于粉尘过敏、春季花粉过敏等。
小儿咳嗽推拿图解 治疗内伤咳嗽的推拿方法
内伤咳嗽症状表现:久咳,身体消瘦,微热,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无力。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按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乳旁穴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乳根穴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按揉(或用手掌擦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脾俞穴。
8.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桡侧(即拇指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脾经),由指根推向指尖200-600次。
9.推拿者用拇指推位于小儿小指指纹面,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肾经),用指根推向指尖200-500次。
10.推拿者用掌根按揉位于小儿肚脐上方的穴位(中脘)100-300次。
11.推拿者用拇指按揉位于小儿膝盖外斜下方的穴位(足三里)50-100次。
12.推拿者用食指和中指按揉位于小儿第2腰椎下两侧的穴位(胃俞)50-100次。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一)年龄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
(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
(三)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周。
(四)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
支气管炎小儿推拿有用吗1、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如果小儿身体不适,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治疗外感手法1、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如图7)。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2、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如图8)。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3、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如图9)。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4、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如图10)。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季节性咳嗽
1.春季咳嗽: 春季咳嗽多因感受寒邪而诱发,人体多因季节交替产生不适感觉。初期症状表现为流清鼻涕,咯痰量多,舌苔发白等等。
2.夏季咳嗽:夏季咳嗽大多表现为风热型,咳嗽痰黄或少痰,咽喉红痛,口干苔黄。咳嗽量少色黄,伴有咽痛口干。
3.秋季咳嗽: 秋天咳嗽一般多属于燥咳。燥咳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寒凉渐渐加重,多出现凉燥。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口渴心烦,舌边尖红。
4.冬季咳嗽:冬季寒咳、燥咳都很常见。进入冬季,空气干燥,常会出现咽喉干、舌枯鼻燥、口渴少痰等症状,并刺激喉咙发痒而发生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