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惊厥处理办法 监控伴随症状

新生儿惊厥处理办法 监控伴随症状

惊厥发作间期的伴随症状对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惊厥时一般情况良好者是低血钙;面色苍白、肌张力减弱、反应低下,且见于小于胎龄儿或早产儿,应考虑低血糖;出现凝视、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提示颅内器质性病变。在有用身感染症状的基础上发生惊厥,多考虑为化脓性脑膜炎;反复惊厥不止找不出原因,可能是先天遗传代谢病。

新生儿惊厥是什么症状 伴随症状

各种引起惊厥的疾病,均可有各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如低血糖可有面色苍白,肌张力减弱,反应低下;颅内出血可有兴奋、嗜睡、凝视、尖叫、前囱膨隆及肌张力、腱反射的改变;化脓性脑膜炎可行全身感染症状及神经系统表现;如果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则应考虑到是电解质紊乱。

新生儿惊厥的护理 控制惊厥

在医嘱下使用必要的药物,对窒息和局部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喝淡盐水有效防高热惊厥

儿科专家指出,对有高热惊厥患儿,现在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度热(体温≥37、8'C)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喝2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度100~200毫升,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度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目的。当然,家长应带他去正规医院诊治。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针对原发病变其次是惊厥。除非是表现为呼吸暂停的惊厥,通常惊厥过程中不用止痉,因为一般它们是自限性的,很少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功能,具体的治疗婴儿惊厥的办法有:

如果血糖低应给予10%葡萄糖2ml/kg静注;如果有低血钙,给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含18mg/kg)(注意:给予葡萄糖酸钙的速度不能超过50mg/min,同时作连续的心脏监护)应避免渗出血管外,因为会引起皮肤腐蚀,如果有低血镁给予50%硫酸镁0.2ml/kg肌注。应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惊厥感染。

在确定新生儿惊厥原因检查开始后应立即针对惊厥本身治疗。选用苯巴比妥,给予负荷量20mg/kg静注如果惊厥未停止,可每15分钟给予5mg/kg直至惊厥停止,或最大用量40mg/kg已给予维持治疗在12小时后开始。剂量从3—4mg/(kg.d)起,根据临床反应和血清药物浓度可增加至5mg/(kg.d)。苯巴比妥必须静脉给药,特别在惊厥反复发作或长时间发作时当惊厥控制后,苯巴比妥可给予口服,苯巴比妥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40μg/ml(65-170μmol/L)

如果需要第2种药物可用苯妥英,负荷量为20mg/kg,在新生儿唯有用静脉注射才有效,应分成2次(10mg/kg)缓慢静脉注射,以防止低血压和心律紊乱。新生儿苯妥英中毒的体征很难发现持续的高浓度将是有害的。如果能测血浓度,危险性就会减少维持量从5mg/(kg.d)开始,分2次使用,根据新生儿惊厥临床症状和血浓度进行调整苯妥英的有效治疗血浓度为10—20μg/ml(40—80μmol/L)。

对使用抗新生儿惊厥药的婴儿应予以密切观察药物过量可导致呼吸抑制,而呼吸骤停将比惊厥本身更危险,抗惊厥治疗必须持续至惊厥控制和以后发生惊厥的危险减少为止。

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

水儿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抽动,伴意识状态,为儿科常见疾症。约40%-50%的水儿至少发生过一次惊厥,5岁以下尤为多见。

症状表现:水儿惊厥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发作之前有发热,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体温在38.5-40摄氏度之间惊厥发作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同时伴意识失。最初患者呼吸暂停而有青紫,随后呼吸逐渐恢复,伴口唾白沫唾液。发作持续1-3分钟,苏醒后头痛乏力。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造成永久性脑损害或生命危险。因此对水儿高热惊厥要积极做好防护,避免发作。

控制发热。当水儿呼吸道感染并有38.5以上发热时,除针对原发病予以对应治疗,如抗生素、抗病素药物外,还要积极控制发热。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把体温控制在38℃以内。

具体方法:用棉毛巾轻擦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体表有大血管处。擦至皮肤发红,时间为15-20分钟。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以防不良反应。如果体温还没下降,可在头部放置冰袋或配合药物降温。

加强护理。5岁以下水儿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最好住院治疗,并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在护理上应做到:

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家长不要搂抱或晃动小儿。

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理口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护理和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敏捷、避免刺激患儿。

给予清淡饮食,补充营养。专人护理,防止婴儿坠床或碰伤

注意事项

惊厥发作停止后仍需观察,防止再次发作

多让小儿锻炼,锻炼时要做好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

1. 首先要说的引起惊厥的原因就是家族性良性惊厥:这样的惊厥一般发生于宝宝出生后3天以内,不过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这种情况大部分会在数周后缓解的,但是有一部分会加重引起癫痫病的发作。再就是药物过量或中毒都可以引起新生儿惊厥症状的发生。这种情况的惊厥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不过一般两天内都会恢复正常的。

2,要说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还可以来自于一些颅内疾病:就像产程过长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这种情况会占一半以上的惊厥人群,这个也是在出生一天内就出现了,一般会在3天左右的时候就会恢复的。再就是先天性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像脑积水、脑发育不全等都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啊。

3.还有一种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就是代谢异常引起的,那就是当低血糖现象出现时候,这个症状就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有的也会推迟发病的,还有就是会有一些感染因素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就像是孩子感染发生了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这些都会引起宝宝惊厥现象的,还有就是没出生之前在宫内感染的宝宝,也会在出生后3天发生惊厥。

总之对于新生儿惊厥一定要重视起来,一定进行全面的检查才行,避免病情加重不好控制,引起严重并发症,再就是对于马上生产的孕妇来说一定注意正常的选择生产方式,避免不好生产产程太长引起一些缺氧性症状,这样对胎儿是不利的,生下来就容易引起缺氧症状,严重了不但是有惊厥症状的发生,还会引起小儿脑瘫的发生。

新生儿惊厥的五种表现类型

1、强直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表现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本型以早产儿多见。

2、肌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本型临床上少见,常提示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时发生的急促的牵拉运动,脑电图常无特殊形态的异常。

3、微小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较其他类型常见,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时运动现象轻微,抽搐微弱而局限。

4、局灶性阵挛性惊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中可在中央沟附近查到一侧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扩展到同侧半球的邻近区域或对侧。轻微的局限性发作有时不能辨认。

5、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无固定顺序,长时间的局灶性阵挛运动在其他部位开始前只限于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上下肢。

高热惊厥的护理

小儿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抽动,伴意识障碍,为儿科常见急症。约40-50%的小儿至少发生过一次惊厥,5岁以下尤为多见。

症状表现

小儿惊厥以高热惊厥最常见,发作之前有发热,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体温在38、5℃-40℃之间,惊厥发作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同时伴意识丧失。最初患者呼吸暂停而有青紫,随后呼吸逐渐恢复,伴口吐白沫唾液。发作持续1-3分钟,苏醒后头痛、乏力。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造成永久性脑损害或生命危险。因此,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应积极作好防护,避免发作。

预防方法

预防复发小儿惊厥有复发倾向,因而当惊厥发作停止后仍应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再次复发。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肌体免疫力,遇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增添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惊厥史的患儿要早作预防,早治疗,避免惊厥复发。

居家护理要点

1、控制发热当小儿呼吸道感染并有38、5℃以上发热时,除针对原发病予以对因治疗,如抗生素,抗病素药外,还要积极控制发热。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把体温控制在38℃以内。

具体方法:用纯棉毛巾轻擦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体表有大血管处,擦至皮肤发红,时间为15—20分钟。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以防止不良反应。如果体温仍未下降,可在头部放置冰袋或配合药物降温,如肌注安痛定等。

2、加强护理5岁以下小儿体温超过38、5℃时,最好住院治疗,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在护理上应做到:

①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父母不要搂抱或晃动患儿;

②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理口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护理和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敏捷,避免刺激患儿;

④给予清淡饮食,补充营养,专人护理,防止患儿坠床或碰伤。

新生儿惊厥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惊厥症状

在突然受到外界刺激时,新生儿都会出现惊厥症状。惊厥症状虽然常见,但由于低血糖、低血镁、先天性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症状更为复杂。常见症状有阵挛性肢体抽动、持续性眼偏斜、呼吸骤停。少数新生儿还会出现癫痫症状。

真性惊厥要与烦躁不当相区别,烦躁不安在特殊情况才产生阵挛,比如受惊吓时,而制止阵挛的方式是握住肢体,让其不乱动。惊厥是自发的,因惊厥产生的阵挛,就算用手握住其肢体,也会感到肢体仍在强烈地抖动。

新生儿惊厥治疗

了解新生儿惊厥症状有哪些后,患者要及早查找病因,并采取去因治疗法治疗。除了病因治疗外,抗痉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经过临床验证。常用的抗痉药物有苯巴比妥。在使用此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正常。若低血糖,可静脉注射葡萄糖;若低血钙,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药物后,医生要检测的心率,密切观察疾病的变化,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法。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 新生儿惊厥护理措施

1、正确放置患儿将患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给氧

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勿使发生缺氧脑病。

新生儿睡觉翻白眼正常吗 新生儿睡觉翻白眼异常情况有哪些

如果新生儿血液内钙含量过低,就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异常,肌肉兴奋度过高会导致肌肉痉挛,宝宝还会脾气暴躁、易怒等外在表现,同时也会伴随翻白眼症状。

惊厥是宝宝身体局部或全身抽搐现象,一般发病比较突然。惊厥的症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眼睛上翻,出现翻白眼现象。新生儿惊厥可由多种情况引起,其中较常见原因是高烧。患儿一般为面部或手部抽搐症状严重,同时伴随翻白眼、斜视或眼神发直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婴幼儿主要的发病期在出生一个月以内,发病时的症状之一就是眼睛上翻。一般癫痫的病因有遗传、脑部感染、先天疾病、脑部外伤等。如果发现患儿在翻白眼的同时,伴随手脚乱动,像游泳似的动作,或脚部做出类似骑脚踏车的动作,或口部有吞咽、咀嚼等行为时,应考虑为新生儿癫痫。

新生儿惊厥是什么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症状,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之一,常提示存在严重的原发病,同时惊厥另一方面可造成脑损伤,是围生期最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因而应及时诊断和处理。惊厥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通常表现为刻板样肌肉活动或自律性改变。常伴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随着诊疗技术的改进,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后遗症仍减少不明显,故仍为新生儿急救医学中的重要课题。

什么是婴儿惊厥

新生儿睡眠惊厥是指新生儿在睡眠时候发生惊厥症状,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睡眠惊厥也叫做抽搐、抽筋、抽风、惊风,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睡眠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什么是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发生异常的放电情况,诱发原因有原发性颅内病变如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脑炎、颅内出血、肿瘤等,从而继发于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一般的症状表现为刻板样肌肉活动或者自律性改变。

新生儿睡眠惊厥的原因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也会出现惊厥的症状。药物过量或中毒也会造成新生儿惊厥。此现象也可能是家族性良性惊厥。

新生儿惊厥处理办法 新生儿惊厥发作护理

惊厥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维持正常通气,同时将病儿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吸入呕吐物。如出现换气障碍,应给予吸氧及施行人工呼吸。保留一条静脉通路,以备必要时经静脉给药。

如何预防高热引起的新生儿惊厥

高热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一种常见因素,因而加强新生儿的高热处理对于预防新生儿惊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将为您详解。

高热引起的新生儿惊厥的典型症状是先发热后惊厥,体温通常在38.5-40℃或更高,惊厥多在发热初体温上升时出现,伴随神志不清、口吐白沫、面色及口唇发紫,手脚阵发性抽动,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有研究发现,服用淡盐水可预防宝宝高热惊厥复发。近些年研究显示,高热惊厥患儿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低于130mm/l),发生率为56%-60%。其中高热惊厥1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6%,惊厥≥1次为71%,明显高于无热惊厥患儿(15.6%)。合并低钠血症的患儿,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多于血钠正常者,其比例约为6:1。

经静脉输液中加入适量含钠液配合降温及止惊治疗,大部分患儿在6-8小时内血钠回升到正常值范围。因此,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现在处于感冒初期,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让宝宝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可起到防治低钠血症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的目的。当然,给患儿喝完第一杯盐开水后,应带去正规医院看医生。

相关推荐

在临床医学上羊癫疯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特发性部分性癫痫:于特殊年龄起病,分为:①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②儿童癫痫伴枕部放电;③原发性阅读性癫痫; (2)症状性部分性癫痫:有脑结构及代谢改变。包括:①儿童慢性进行性持续性部分癫痫;②诱发性癫痫;③颞叶、额叶、顶叶、枕部癫痫; (3)隐源性部分性癫痫 2.全面性癫痫 两侧大脑半球同步放电,发作往往伴有意识障碍。 (1)原发性:与遗传相关,起病与年龄有关。包括:①新生儿良性家族性惊厥;②良性新生儿惊厥;③良性婴儿肌阵挛癫痫;④小儿失神癫痫;⑤青少年失神癫痫;⑥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⑦全身强

新生儿黄疸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一般最常见的就是皮肤黏膜,还有球结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睛,它的一个白晶发黄,它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黄染,还有可能会伴随其他的症状,像可能会出现有哭闹不安、或者是有发热,或者是有呼吸急促,呼吸不规则,还有一些宝宝有可能会睡眠时间延长,然后吃奶吃的不好,或者是说大便排出的不好,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或者是小便量减少,这些都有可能是新生儿黄疸的一些伴随症状。每个宝宝黄疸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如果伴随症状越多,说明他病情越重,如果只是皮肤黄染,没有其他明显的伴随症状,那说明他可能是黄疸的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一般黄

小儿高热惊厥怎么办

症状表现:水儿惊厥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发作之前有发热,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体温在38.5-40摄氏度之间惊厥发作多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同时伴意识失。最初患者呼吸暂停而有青紫,随后呼吸逐渐恢复,伴口唾白沫唾液。发作持续1-3分钟,苏醒后头痛乏力。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疝,造成永久性脑损害或生命危险。因此对水儿高热惊厥要积极做好防护,避免发作。 控制发热。当水儿呼吸道感染并有38.5以上发热时,除针对原发病予以对应治疗,如抗生素、抗病素药物外,还要积极控制发热。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把体温控制在38

新生儿抖动和惊厥大不同

1.新生儿抖动特点。新生儿抖动的症状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发生的部位不固定,上臂、下肢和下颌最常见,一般不会发生在口角和眼睑, 哭闹时明显,频率高,幅度小,通常宝宝的眼神不会有异常,如果用手轻轻按住或握住发作部位,就可以使抖动停止下来,神经系统检查及EEG正常。 2.新生儿惊厥特点。新生儿惊厥症状通常是宝宝肢体抽动,并且有眼神凝视,肢体抽动幅度相对抖动大,频率低,且规则,按住发作部位不能制止抽动。

小儿惊厥的护理诊断

小儿惊厥的鉴别诊断: ①震颤: 新生儿期常表现有全身或局部的快速颤抖,类似于阵挛样运动,可由突然的触觉刺激诱发,轻柔改变体位可使震颤减弱或消失,这种运动不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这种震颤是新生儿运动反射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一般在生后4~6周消失。小于胎龄儿、母亲有糖尿病的低血糖新生儿或母亲孕期服用某些镇静药的新生儿也可出现震颤。而惊厥的幅度大小不等、低频率、无节奏抽动,不受剌激影响, 并常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两者较容易区别。 ②活动睡眠期出现的眼球转动及呼吸不规则: 正常新生儿的睡眠, 约有一半时间

新生儿惊厥怎么发现

新生儿惊厥除肢体或肌肉的异常运动以外,往往伴有其他的改变,用心观察区别如下: 1、姿势的改变 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度,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度,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眼神的改变 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同时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 3、面色改变 新生儿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 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

如何治疗新生儿惊厥

(一) 一般处理 细心护理、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 (二) 监护 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眼神、瞳 孔大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 (三) 抗惊厥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针对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等立即做出处理,一旦确定惊厥不是由代谢紊乱引起,需用抗惊厥药物。

新生儿惊厥有哪些症状

1、发病时间:生后不久出现的惊厥可见于HIE,颅内出血,先天性TORCH感染,维生素B6依赖症等。 (1)生后24h内:多见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严重脑出血,低血糖,维生素B6依赖。 (2)生后24~72h:多见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低血钙,药物撤退综合征,低镁血症等。 (3)生后72h~1周: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柯萨奇B族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氨基酸代谢异常,核黄疸,新生儿甲旁亢,脑出血(实质)。 2、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形式和分类 (1)局灶阵挛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方法

缺氧缺血性脑病即使治愈也可能给宝宝留下后遗症,因此此病的预防重于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围产期窒息的发生,要不断提高产科技术,及时处理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生后窒息的婴儿要及时复苏,以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一般认为,如经过综合复苏措施,抢救20分种仍然不恢复自主呼吸或Apgar评分仍低于1分者,大脑已受到严重不可逆损伤。可采取以下治疗手段: 1、一般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新生儿,先进行一般治疗。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给予维生素K15mg/d,或输鲜血或血浆。及

小儿热性惊厥的对症处理

小儿惊厥可分为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热性惊厥突发时表现为高热,头部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全身骨骼肌不由自主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双手握拳肢体抖动,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者可见口唇青紫,大小便失禁等。惊厥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发作后意识恢复迅速,惊厥停止后多入睡。 引发热性惊厥最重要的原因是感染,分为颅外感染和颅内感染。颅外感染是引起热性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颅内感染可见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本病常发生在6个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