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游泳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
夏天游泳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夏季游泳安全知识
夏季游泳安全知识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库等地游泳。
2、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游泳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4、下水前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呛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严禁酒后游泳。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手脚抽筋自救方法
1、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四、游泳时耳朵进水的处理方法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很多,应从多方面来考量:
1.饭后、饮酒不宜游泳。
2.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3.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4.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
5.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6.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
7.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8.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9.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10.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11.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12.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13.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14.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15.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淋雨为什么会感冒 为什么游泳不感冒
淋雨和游泳都会全身湿透,但游泳时整个人都处于水中,没有受到风吹的影响,身体流失热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夏天,游泳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感觉到冷,出现嘴唇青紫的现象,而在夏天淋雨若风比较大,差不多十几分钟就会出现嘴唇青紫,全身哆嗦,热量流失过快就会出现感冒。
游泳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有特殊意义
游泳是夏季消暑的方式之一,而且游泳一项很好的运动项目,游泳不仅能够锻炼内脏和身体的肌肉。你知道游泳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作用吗?那就听小编来给你讲讲。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长时期咳嗽、咯痰。天长日久,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常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严重者会造成呼吸衰竭和肺原性心脏病。
慢支并发肺气肿的患者,除在发作期控制感染、进行积极治疗外,更要重视缓解期的防治。夏令时节参加游泳活动就是积极的防治方法之一。
经常参加游泳活动能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效率。肺活量是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男性的肺活量平均值是3470毫升,肺气肿患者的肺活量一般只有2000毫升左右,而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都超过5000毫升。研究证明,每天游泳半小时,坚持一个夏天,肺活量可增加500毫升。这一数字对慢支患者通气功能障碍的改善是可观的。
游泳锻炼一周几次合适 什么季节游泳最好
一年四季可以游泳
夏天天气炎热,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夏天游泳最好,其实不是这样,游泳是一项对人体非常好的有氧运动,一年四季豆可以游泳。
如果是夏天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防暑消夏,能提高呼吸系统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
夏天游泳要谨慎
与夏季相比,秋冬游泳做好准备活动是很关键的。因为秋冬气温比较低,关节相对比较脆弱,下水前,一定不把各个关节活动开的话,很容易发生骨折等运动损伤。
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多做向上纵跳、拉肩、振臂等伸展运动,重点热身腿、臂、腰,以防游泳过程中发生抽筋的情况。一般来说,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5-10分钟,以感到身体微微发红、发热为好。
秋冬季节游泳要注意什么:及时保暖
秋冬季节游泳,装备必须齐全,除泳衣、泳镜、泳帽等装备外,一定要带上拖鞋,以免脚底会着凉。
很多游泳者在中间休息或上卫生间期间不注意保暖,就容易造成体温快速下降,受凉感冒。养生之道网提醒大家,冬季有用一定要带浴巾或毛巾衣,以便在中间休息或沐浴后能好好的保暖。
游泳时水温一般都会低于体温,可能会患感冒。因此下水之前先作淋浴,能使身体适应水温。
人的头部最容易散热,如果起水、淋浴后头发湿漉漉,很容易造成热量的迅速散失。因此,在中间休息、起水后一定要披上浴巾,沐浴后应及时擦干头发,穿好衣服,有条件的最好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暖。
夏天游泳能减肥吗
能减肥。
首先,游泳是耗能非常高的运动,减肥的效果非常明显,其次,夏天温度通常很高,会使人的代谢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耗能会更突出,所以夏天游泳是可以减肥的。
适合夏季的运动有哪些 游泳
夏天那么热,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游泳,身在水中不仅能很多的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还能提高身体各个器官的能力,另外在水中由于阻力较大,做任何动作都会比在陆地上更消耗热量,而且夏天游泳运动不觉得热,还极具娱乐性,让人不知不觉爱上运动,但游泳前也要记得拉伸热身一下,避免在水中出现抽筋现象。
夏天怎么游泳 夏天游泳怎么游
为了保证减肥的效果,我们需要达到一定的能量消耗。同时,游泳消耗的体力比较大,最好隔一天一次,给身体有一个恢复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不受伤的基础上,完成训练计划。
我们建议在有氧运动范围进行游泳锻炼,有氧运动要求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由于有氧运动的时间至少需30分钟以上,30分钟后开始高速消耗脂肪,之后再进行30分钟的训练时间是比较有效的,所以大约需要游60分钟。
晚上睡觉小腿抽筋是什么原因 睡觉受冷
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也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夏天游泳必须知道的几个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8、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9、忌有癫痫史游泳:无论是大发作型或小发作型,在发作时有一瞬间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诱发,就难免“灭顶之灾”。
10、忌高血压患者游泳:特别是顽固性的高血压,药物难于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危险,应绝对避免。
11、忌心脏病者游泳:如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对游泳应“敬而远之”。
12、忌患中耳炎游泳:不论是慢性还是急性中耳炎,因水进入发炎的中耳,等于“雪上加霜”,使病情加重,甚至可使颅内感染等。
13、忌患急性眼结膜炎游泳:该病病毒,特别是在游泳池里传染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在该病流行季节即使是健康人,也应避免到游泳池内游泳。
14、忌某些皮肤病游泳:如各个类型的癣,过敏性的皮肤病等,不仅诱发荨麻疹、接触皮炎,而且易加重病情。
15、忌酒后游泳:酒后游泳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另外,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游泳后注意事项
1、游完泳后不要忘记刷牙漱口。杨淑霞说,人们游泳时,池水常会进入口腔,一些病菌也随之而来。如果游完泳不及时清洁口腔再接着吃东西,这些病菌就会进入胃肠道,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2、认真清洗皮肤。游完泳,病菌很容易残留在皮肤上,再加上游泳池常用氯制剂消毒,容易刺激皮肤,所以,游完泳最好用有滋养成分的沐浴液认真地洗个澡。有些人认为,既然氯制剂呈酸性,游泳池水自然也是酸性的,便用碱性的香皂洗澡,觉得可以酸碱中和保护皮肤,其实这样对皮肤并不好。一般来说,皮肤的角质层比较耐酸,但不耐碱,用碱性强的香皂洗浴,皮肤很容易干燥。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洗浴后最好涂保湿性较强的润肤乳。
3、清洗头发不要太草率。头发被浸湿后,很容易窝藏病菌,而且池水中的氯制剂会直接损伤发干,导致发质枯黄、干涩,所以游泳后一定要仔细洗头,最好再用护发素加强保护。有些人游泳后不用洗发水,只用热水随便冲一下或者干脆就用毛巾把头发擦干,这样会残留病菌,如果头皮破损的话,伤口很容易被污染。
4、按摩休息。如若耳部进水,可采用“同侧跳”将水排出。之后,再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在日光下小憩15——20分钟,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游泳导致怀孕 游泳怀孕的几率多大
虽然游泳时怀孕是有可能的,但是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极低,特别夏天游泳水温比较低,精子很难在体外长时间存活,并且还要满足女性在排卵期,所以这种在游泳馆怀孕的几率几乎为零。
游泳小心触发“耳前瘘管”
夏天游泳既解暑又健身。近日,读者颜女士游泳后发现耳朵很疼,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患有“耳前瘘管”而且已经感染,通过手术才解决问题。
专家介绍,耳前瘘管大多是先天性的,其皮肤表面的开口常位于耳朵前部。有的人终身有小瘘管但不会发病,但有的人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耳部很容易受感染而红肿甚至化脓,而且容易复发。提醒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尤其要注意耳部清洁,最好定时用酒精棉签擦拭其外开口,在洗头或游泳后应及时擦拭干净。如果感染应尽快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抗炎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瘘管。
肌肉痉挛怎么治疗 肌肉痉挛怎样预防
1.加强锻炼,提高适应能力,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尤需注意这点。对易发生痉挛的 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2.冬季注意保暖,冬泳不能在水中过长时间不活动,夏天游泳如水温较低时,游泳时间不宜过长。3.夏天出汗多,注意喝些盐开水,补 充丧失的电解质。4.疲劳时,不宜长时间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