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丁香花的形态特征

丁香花的形态特征

丁香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

丁香的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具叶柄。

丁香的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与叶同时抽生或叶后抽生;具花梗或无花梗;花萼小,钟状,具4齿或为不规则齿裂,或近截形,宿存;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裂片4枚,开展或近直立,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至花冠管中部,内藏或伸出;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

丁香的果为蒴果,微扁,2室,室间开裂;种子扁平,有翅;子叶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或22、24。

该属后选模式种:欧丁香 Syringa vulgaris Linn.

丁香鱼的形态特征

香鱼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香鱼科。其形体最显着的特征是背鳍特别大,口腔底膜呈褶膜状。有脂鳍,尾分叉,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在胸部侧面鳃盖后方,有一条椭圆形淡黄色斑纹,显得鲜艳夺目。 个体小,细长近圆筒状,一般体长6 8厘米,头甚平扁,嘴短,嘴的两侧稍向内凹。 自然产丁香鱼一般体长150~250mm,体重80~150g。人工养殖的可长达250~300mm,体重可达150~200g。

香附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茎直立,三棱形。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上,叶片窄线形,长20~60cm,宽 2~5m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质硬;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几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形,略扁平,长1~3cm,宽约1.5mm;颖2列,排列紧密,卵形至长圆卵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每颗着生1花,雄蕊 3,药线形;柱头3,呈丝状。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

香榧地形态特征

香榧为常绿乔木,嫁接树,高达20米,干基高30-60厘米,径达1米,其上有3-4个斜上伸展的树干;小枝下垂,一、二年生小枝绿色,三年生枝呈绿紫色或紫色;叶深绿色,质较软;种子连肉质假种皮宽矩圆形或倒卵圆形,长3-4厘米,径1.5-2.5厘米,有白粉,干后暗紫色,有光泽,顶端具短尖头;种子矩圆状倒卵形或圆柱形,长2.7-3.2厘米,径1-1.6厘米,微有纵浅凹槽,基部尖,胚乳微内皱。

香榧生长成熟期为三年:第一年开花,第二年结果,第三年成熟(不过一般一棵香榧树需要几百年才能开花)。花期4月中、下旬,果熟翌年9月,其果实一簇一簇地长在枝条上,素有"三代果"之称,一棵树上,往往一年果、两年果同时存在。

香榧的果实为坚果,营养价值极高。干果称“香榧子”,为著名的干果,橄榄形,果壳较硬,内有黑色果衣包裹淡黄色果肉,可食用,营养丰富。在东亚国家榧木是被用来制作棋盘的高级木料。

丁香鱼的形态特征

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 个体小,细长近圆筒状,一般体长6 8厘米,头甚平扁,嘴短,嘴的两侧稍向内凹。 自然产丁香鱼一般体长150~250mm,体重80~150g。人工养殖的可长达250~300mm,体重可达150~200g。

茴香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200厘米,全株表面有粉霜,无毛,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1] ,有分枝。三至四回羽状复叶,最终小叶片线形,长4-40毫米,宽约0.5毫米;叶柄长约14厘米,基部成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 长4-25厘米,总苞和小苞片均缺;伞辐8-20个,不等长;花小,黄色;无萼齿;花瓣45,宽卵形,上部向内卷曲,微凹;雄蕊5枚,长于花瓣;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个。

又悬果长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花期6-7月,果期9-10月。小茴香为长日照、半耐寒、耐早、喜冷凉的双子叶春性作物,较耐旱但不耐涝。出苗后生育期65~85天。生育进程快,出苗35~45天进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获期6月中旬。常规株高30~55厘米,茎秆呈假二杈分枝。叶互生,叶片三出式全裂叶,有狭披针形叶鞘。伞形花序直径1~2厘米,白色或蓝白色,有5~7朵单花,双悬果呈长圆卵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内含两粒略带黄色的种子。

夜来香花的形态特征

夜来香是柔弱藤状灌木;小枝被柔毛,黄绿色,老枝灰褐色,渐无毛,略具有皮孔。叶膜质,卵状长圆形至宽卵形,长6.5-9.5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脉上被微毛;基脉3-5条,侧脉每边约6条,小脉网状;叶柄长1.5-5厘米,被微毛或脱落,顶端具丛生3-5个小腺体。

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着花多达30朵;花序梗长5-15毫米,被微毛,花梗长1-1.5厘米,被微毛;花芳香,夜间更盛;花萼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微毛,花萼内面基部具有5个小腺体;

花冠黄绿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形,喉部被长柔毛,裂片长圆形,长6毫米,宽3毫米,具缘毛,干时不折皱,向右覆盖;副花冠5片,膜质,着生于合蕊冠上,腹部与花药粘生,下部卵形,顶端舌状渐尖,背部凸起有凹刻;花药顶端具内弯的膜片;花粉块长圆形,直立;子房无毛,心皮离生,每室有胚珠多个,花柱短柱状,柱头头状,基部五棱。

蓇葖披针形,长7-10厘米,渐尖,外果皮厚,无毛;种子宽卵形,长约8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5-8月,极少结果。

檀香的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约10米;树皮褐色,粗糙或有纵裂;枝圆柱状,带灰褐色,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多分枝,幼枝光滑无毛;小枝细长,淡绿色,节间稍肿大。叶对生,叶椭圆状卵形,膜质,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多少下延,边缘波状,稍外折,背面有白粉,无毛;中脉在背面凸起,侧脉约10对,网脉不明显;叶柄细长,长1~1.5厘米。

三歧聚伞式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5~4厘米;苞片2枚,微小,位于花序的基部,钻状披针形,长2.5~3毫米,早落;总花梗长2~5厘米;花梗长2~4毫米,花梗对生,长约与花被管相等,有细条纹;花长4~4.5毫米,直径5~6毫米,花多数,最初为淡黄色,后变为深锈紫色;花被管钟状,长约2毫米,淡绿色;花被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2.5毫米,内部初时绿黄色,后呈深棕红色;蜜腺4枚,略呈圆形;雄蕊4枚,长约2.5毫米,外伸;花盘裂片卵圆形,长约1毫米;花柱长3毫米,深红色,柱头浅3(~4)裂。

核果长1~1.2厘米,直径约1厘米,外果皮肉质多汁,成熟时深紫红色至紫黑色,顶端稍平坦,花被残痕直径5~6毫米,宿存花柱基多少隆起,内果皮具纵稜3~4条。花期5~6月,果期7~9月。

香菜的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强烈气味的草本,高20-100厘米。根纺锤形,细长, 芫荽 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圆柱形,直立,多分枝,有条纹,通常光滑。根生叶有柄,柄长2-8厘米;叶片1或2回羽状全裂,羽片广卵形或扇形半裂,长1-2厘米,宽1-1.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上部的茎生叶3回以至多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5-10毫米,宽0.5-1毫米,顶端钝,全缘。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梗长 2-8厘米;伞辐3-7,长1-2.5厘米;小总苞片2-5,线形,全缘;小伞形花序有孕花3-9,花白色或带淡紫色;萼齿通常大小不等,小的卵状三角形,大的长卵形;花瓣倒卵形,长1-1.2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有内凹的小舌片,辐射瓣长2-3.5毫米,宽1-2毫米,通常全缘,有3-5脉;花丝长 1-2毫米,花药卵形,长约0.7毫米;花柱幼时直立,果熟时向外反曲。果实圆球形,背面主棱及相邻的次棱明显。胚乳腹面内凹。油管不明显,或有1个位于次棱的下方。花果期4-11月。[1]

相关推荐

香茅草的形态特征

香茅是禾本科香茅属约55种芳香性植物的统称,亦称为香茅草,为常见的香草之一。因有柠檬香气,故又被称为柠檬草。治疗风湿效果颇佳,治疗偏头痛,抗感染,改善消化功能,除臭、驱虫。抗感染,收敛肌肤,调理油腻不洁皮肤。赋予清新感,恢复身心平衡(尤其生病初愈的阶段)。是芳香疗法及医疗方法中用途最广的精油。也可用于室内当芳香剂。 多年生密丛型具香味草本。秆高达2米,粗壮,节下被白色蜡粉。叶鞘无毛,不向 外反卷,内面浅绿色;叶舌质厚,长约1毫米;叶片长30-90厘米,宽5-15毫米,顶端长渐尖,平滑或边缘粗糙。 伪圆锥花

葵花子 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葵花籽 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 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马郁兰的价值

别名/马郁兰 马荷兰、马沃兰、马娇兰、马娇莲、甘牛至、牛藤草、茉乔挛那、叶沃刺那、香花薄荷 形态特征/马郁兰 多年草本,株高35~65cm ;茎直立,菱形或四方形,绿色。叶对生,倒卵形至阔椭圆形,全缘,长1~4cm,被柔毛及腺点;叶柄短,被毛。花序为三房状圆锥花序,开张,多数圆柱形,在果时伸长的假蕙状状花序组成。

夜来香的形态特征

夜来香是柔弱藤状灌木;小枝被柔毛,黄绿色,老枝灰褐色,渐无毛,略具有皮孔。叶膜质,卵状长圆形至宽卵形,长6.5-9.5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脉上被微毛;基脉3-5条,侧脉每边约6条,小脉网状;叶柄长1.5-5厘米,被微毛或脱落,顶端具丛生3-5个小腺体。 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着花多达30朵;花序梗长5-15毫米,被微毛,花梗长1-1.5厘米,被微毛;花芳香,夜间更盛;花萼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外面被微毛,花萼内面基部具有5个小腺体;花冠黄绿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形,喉部被长柔毛,裂片长

百里香的形态特征

半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生出,匍匐或上升,被短柔毛;花枝高(1.5)2-10厘米,在花序下密被向下曲或稍平展的疏柔毛,下部毛变短而疏,具2-4叶对,基部有脱落的先出叶。 叶为卵圆形,长4-10毫米,宽2-4.5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全缘或稀有1-2对小锯齿,两面无毛,侧脉2-3对,在下面微突起,腺点多少有些明显,叶柄明显,靠下部的叶柄长约为叶片1/2,在上部则较短;苞叶与叶同形,边缘在下部1/3具缘毛。 花序头状,多花或少花,花具短梗。花萼管状钟形或狭钟形,长4-

花椒的形态特征

高3-7米的落叶小乔木;茎干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宽而扁且劲直的长三角形,当年生枝被短柔毛。 叶有小叶5-13片,叶轴常有甚狭窄的叶翼;小叶对生,无柄,卵形,椭圆形,稀披针形,位于叶轴顶部的较大,近基部的有时圆形,长2-7厘米,宽1-3.5厘米,叶缘有细裂齿,齿缝有油点。其余无或散生肉眼可见的油点,叶背基部中脉两侧有丛毛或小叶两面均被柔毛,中脉在叶面微凹陷,叶背干后常有红褐色斑纹。 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花序轴及花梗密被短柔毛或无毛;花被片6-8片,黄绿色,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雄花的雄蕊

花菜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

桂花的形态特征

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植株分枝性强且分枝点低,特别在幼年尤为明显,故常呈灌木状;密植或修剪后,则可成明显主干。叶对生,椭圆形、卵形至披针形,叶面光滑,革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淡。花簇生于叶腋成聚伞状;花小,极芳香。 桂花有30多个栽培品种,我国习惯将桂花分成4个品种类型: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金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柠檬黄至金黄色;银桂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或淡黄色;丹桂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色、橙黄、橙红至朱红色;四季桂植株较矮而萌蘖较多,花香不及前三者浓郁,每年多次或连续不断开花,花

樱花的形态特征

形 樱花是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 叶 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长5-1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尾尖,基部圆形,稀楔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渐尖,有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有侧脉7-10对;叶柄长1.3-1.5厘米,密被柔毛,顶端有1-2个腺体或有时无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被柔毛,早落。 花 樱花的花序伞形总状,总梗极短,有花3-4朵,先叶开放,花直径3-3.5厘米;总苞片褐色,椭圆卵形,长6

花生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叶通常具小叶2对;托叶长2-4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 5-10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 侧脉每边约10条;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长2-5毫米,被黄棕色长毛;花长约8毫米;苞片2,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4-6厘米;花冠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