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吃多了会怎么样 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吃多了会怎么样 细菌耐药性
当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后,会使机体中大部分敏感菌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就成为耐药菌,耐药菌继续繁殖,当再次使用该种抗生素时,已经很难抑制耐药菌,造成抗生素药效差,甚至没有治疗效果。患者能选择的抗生素种类就会减少。
超级细菌的危害
1、由细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抗生素的滥用改变了这一局面。每年在全世界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中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80%。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细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细菌相继诞生。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细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2、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在发达国家,有5%~10%的住院病人发生过一次或更多的感染。美国每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约为200万,死亡90000人,经济损失达45亿~57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要高出发达国家2倍~20倍。中国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左右,但漏报率很高,可达50%以上,致死率尚不清楚。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
感冒乱吃抗生素的危害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产生伤害。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这当中40%(即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我国七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多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就有300至400个是抗生素致聋的,儿童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危害二: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效果变差,必须加大剂量,甚至无效。
“细菌越来越耐药,抗生素越来越失效”是当前我国医药使用中无奈的写照。数据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且耐药力在不断提高。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一次剂量只是2万~3万单位,现在需用几十万、几百万单位。葡萄球菌、肠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之所以长久的肆虐人类,就是其耐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由于细菌的进化永远不会停止,因而对任何抗生素都会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以环丙沙星为例,这种上世纪90年代刚刚上市的药品,在投入使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患者的耐药性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十!抗菌药物的滥用正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药品的能量不断增大,例如幽门螺旋杆菌,对喹诺酮类药品的耐药性,已经升至百分之八十二。
危害三:滥用抗生素会大量杀灭人体内正常细菌,使人体正常菌群失调。
人体正常菌群失调,会引起一些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可导致葡萄球菌肠炎、念珠菌群病、败血症等继发性感染,危害人的生命。
危害四:抗生素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直接危胁人的生命。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是什么
目前临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胃三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排空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相对于单一抗生素疗法及二联疗法,三联疗法具有根除率高的优势。在前几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没有如今那么常见的时候,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可以达到85%-95%。
首先是副作用的问题,几乎所有常用的抗菌素,都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三联里最常用的两种抗生素甲硝唑可发生恶心和毛刺舌;阿莫西林、红霉素可出现腹泻、恶心、舌炎、过敏性荨麻疹、皮疹和药物热等。然后,近几年困扰临床医生们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提高的问题。最近的第六届幽门螺杆菌临床诊治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由于耐药性的提高,传统三联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正在逐年下降,目前部分地区的三联根除率已经下降到了65%左右。
通过三联疗法治疗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疾病,其有效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对胃炎以及胃溃疡有很好的效果。此治疗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不如说偶尔患者服药之后会有恶心腹泻的不良反应,还有的人服药后可出现舌炎或者是过敏性荨麻疹等疾病。
抗生素使用误区 误区三: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是指抗菌谱比较宽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对能对抗大部分细菌,而相对应的就是窄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原则中强调:能用窄谱抗生素尽量不用广谱抗生素;能用一种抗生素不联合使用多种。这样是为了避免体内细菌耐药性增强。
减少使用抗生素的机会
生活中有很多的抗生素:肥皂是抗菌的、冰箱、空调也有抗菌的,具有抗菌性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就意味着给造成抗生素的耐药性的机会也越多。这样做最后最可怕的结果会是在某一个地区,某一时间里所有的抗生素都不管用。电视报道有一个女孩手一点点烂掉,而难以找到有效的抗生素就是一个例证。
所以,家庭中要减少抗生素对病原菌耐药性的机会,例如,给宝宝洗手,洗干净就可以了,不要什么都“抗菌”。家庭食品安全来源于厨房,要保持厨房卫生,经常用开水烫洗公共餐具、儿童餐具,用具(案板、刀等),少用消毒剂,化学清洗剂。
·过量比“不足”更糟
“有益无害”,是妈妈的一种良好想法,在生活中,因服用促生长发育保健品而致性早熟的病例时有报道。还有含人参、鹿茸、花粉、蜂王浆等补品久服则因性激素或出现活性物质,造成危害且后患无穷。妈妈一定要了解给宝宝服用的活菌制剂都是什么“菌”,里面有没有耐药药性很高的“菌”。
老年人肺炎用什么药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治疗:老年人肺炎的治疗基本原则:①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②积极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③调理基础疾病、维持重要器官正常功能。④良好的护理(包括精神护理)。
1、老年人肺炎很难及时作明确病原体治疗,临床上多首先经验性治疗。应结合下列因素来考虑选择抗菌药:(1)尽可能了解正确病史:发病前的基础病、用抗生素状况和过敏史、这样可避免用对患者无效或可能过敏的药物。(2)评估病情程度:如肺炎有严重休克和心衰或呼衰者应选择广谱、强效安全、足量的抗菌药及早控制炎症。(3)了解患者重要器官功能状况:若有肾功衰者避免用对肾有损害药物(氨基糖苷类);若已有肝功能不良者应避免用对肝有害药物(如四环素及红霉素族药)。(4)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情况:不同地区细菌耐药性不尽相同。据当地细菌耐药状况选择抗菌药更合理。(5)老年人肺炎患者肺炎的发病因素:如VAP及导管源性肺炎者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菌,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体,可选择相应抗生素。总之,老年人肺炎要做到及时有效安全地控制炎症,应结合上述几种因素合理选择抗苗药。
2、老年人肺炎应重视综合治疗及防治并发症。
乱用药比肝炎更可怕
不要同时吃多种 感冒药。赵攀指出,扑热息痛是常见的感冒药成分,因过量使用造成的急性肝衰竭病例比较常见。在很多发达国家,有关部门早已对它展开监测。“这一情况在我国 同样存在,最近我就在临床上遇到3个这样的病例。”赵攀强调,为了规避服用过量对肝脏的损害,大家要谨慎使用感冒药。由于扑热息痛是非处方药(OTC), 很多不同商品名的药物都含该成分,不注意极易忽视,造成叠加使用。还有些中西药复方制剂也含扑热息痛,建议用前应仔细看说明书,不要同时吃多种感冒药。
中草药必须辨证服。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温和,与毒性无关,但如果脱离了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的配伍减毒,也会引起毒副作用。赵攀 说,他对一句话印象深刻。“良药吃多了,可能成为毒药;而毒药用对量,也可能治病救人。”中药必须经过严格的辨证论治,把握好量,才能将疗效放大,将毒性 尽可能地降低。因此,赵攀建议大家到正规中医院,找具有专业医师资格的医生看病咨询,切不可擅自轻信民间偏方,乱服中草药。
停止滥用抗 生素。“抗生素导致的急性肝衰竭多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赵攀表示,抗生素是处方药,服用前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随意使用危害较大。自行无节制滥用多种 抗生素,效果不一定会增加,还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一旦引起过敏反应,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症状,不仅影响肝脏功能,还会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伤害。此外,抗生 素滥用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联合用药
很多人为了确保治疗病症,选择好几种抗生素一起使用。因为每种抗生素抑制的细菌可能不一样,若没有选对针对抗生素,其他再多抗生素都无济于事,这些抗生素使用后还可能造成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危害
危害一: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尤其是对儿童听力产生伤害。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这当中40%(即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我国七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多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就有300至400个是抗生素致聋的,儿童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危害二: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效果变差,必须加大剂量,甚至无效。“细菌越来越耐药,抗生素越来越失效”是当前我国医药使用中无奈的写照。数据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且耐药力在不断提高。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一次剂量只是2万~3万单位,现在需用几十万、几百万单位。葡萄球菌、肠道革兰氏阳性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之所以长久的肆虐人类,就是其耐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由于细菌的进化永远不会停止,因而对任何抗生素都会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以环丙沙星为例,这种上世纪90年代刚刚上市的药品,在投入使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患者的耐药性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十!抗菌药物的滥用正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药品的能量不断增大,例如幽门螺旋杆菌,对喹诺酮类药品的耐药性,已经升至百分之八十二。
危害三:滥用抗生素会大量杀灭人体内正常细菌,使人体正常菌群失调。人体正常菌群失调,会引起一些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可导致葡萄球菌肠炎、念珠菌群病、败血症等继发性感染,危害人的生命。
危害四:抗生素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直接危胁人的生命。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尤其是过敏休克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睾丸炎反复发作
1、免疫力低下:睾丸炎患者免疫力低下,并伴有糖尿病、肿瘤、肝病或其他慢性疾病,也会对睾丸炎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睾丸炎的反复发作。
2、致病菌耐药性:发病初期治疗的不规范性,盲目用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后期治疗疗效不佳,时好时坏,导致睾丸炎的反复发作。
3、隐深部位的感染:由于致病菌隐藏于组织深层、睾丸隐窝和睾丸旁腺等部位,使得药物很难对其全面性的杀死,给疾病的康复留下了严重的后患。
4、潜伏隐匿感染:部分的微生物引起的睾丸炎经过抗生素的全方位治疗后,因为药效和疗法的缺陷细菌都会进入潜伏感染状态。饮酒、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都可能诱使潜伏致病菌繁殖,从而出现感染症状,复发睾丸炎。
用了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
用了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
关于抗生素耐药的问题是近年来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某医院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在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新生儿以及幼儿的药敏试验中,50%以上的小宝宝出现了至少对国产一、二代抗生素耐药的情况。
耐药性产生的两种原因
很多人在感冒后常会服用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杀死一部分致病细菌,但侥幸存活下来的细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对这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且这种耐药性还可传给下一代细菌。过多应用抗生素,这些细菌就可能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使人逐渐变得“百毒不侵”――以后再受到细菌感染就对抗生素治疗无反应了。另一种重要的抗生素来源就是“有抗食品”。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个体养殖户为了让动物吃得少长得快,用抗生素喂养家禽。含有抗生素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上了餐桌,人体就成了残留抗生素的“收容所”。当抗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出现时,将可能没有可用之药!
宝宝的生病经历
小琪是两周前刚出生的可爱小姑娘。这天,小琪妈妈发现小琪右眼分泌物较多,就用卫生纸将其擦拭掉,但到了第2天分泌物变得更多了,而且眼皮有一点红肿,妈妈赶紧带小琪去原分娩医院儿科就诊,医师诊断为急性结膜炎,并用棉棒采取分泌物送去检查,同时开了一些抗生素药膏给小琪点眼治疗。然而,三四天后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似乎变得更为严重,妈妈又带小琪到医院复诊,结果医师说分泌物培养发现了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需住院打针治疗,经过接受一周的万古霉素治疗,小琪的才病情好转出院。
本来,小琪所罹患的是急性结膜炎,一般而言这是应用抗生素药膏就能治好的小毛病,可没想到竟然是由具有抗药性的葡萄球菌造成的,使得医师必须使用最后一线的抗生素――万古霉素,感染才得以控制。
医生的话:小琪来到这个世界仅有2周,就遭受了这种抗药性细菌的侵袭,但这种抗药性细菌绝非她身上原来就有的,只因过去人们不当地使用抗生素,以致将一般药物可杀死的葡萄球菌“训练”成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导致小琪从周围的环境中或其他人身上得到了这种抗药性细菌的感染,若再晚一步治疗或许小琪就会留下终身瞎眼的遗憾。
小琪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近些年来一直存在着一个用药误区,就是治病最好能立竿见影,要药到病除。因此,许多儿童甚至是婴儿稍微有些发热发炎,医生便首选抗生素类药加以治疗,但这一用药现象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抗生素越来越不管用了。
宝宝的生病经历
5个月大的蒽西有这样一次经历:出生40天时,因为吐奶去医院做了一次钡餐透视,回来后突然腹泻,送到医院检查说是痢疾,于是医生开了抗生素。服药3天后情况稍有好转,到医院作大便常规检查又发现宝宝变成了肠炎,还得继续用抗生素。再吃了3天抗生素后大便恢复了正常,妈妈按医生吩咐给宝宝停了药。没想到第二天宝宝又开始腹泻,这回接诊医生说,宝宝以前吃的抗生素剂量不够。回家后妈妈照医嘱加大了用药剂量,3天后宝宝的大便恢复了正常。可好景不长,几天后宝宝又出现便秘现象,从1天1次,到2天1次……发展到最后,宝宝6-7天才拉一次大便。医生检查后说宝宝因为抗生素使用时间太长,出现了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建议吃一些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和药物慢慢调养。就这样把宝宝折腾到5个月大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医生的话:人的身上有许多正常的菌群,这些菌群处于正常状态对于维持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菌,不管是病菌还是对人体有用的益生菌。当不恰当地应用了抗生素后,可造成人体正常菌群的失调,而人体正常菌群失调又会引发很多疾病。菌群失调的另一个恶果是,使原本不会致病的正常细菌也变异成为致病的细菌。另外滥用抗生素,还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使很多药都难以起到治病的效果。
婴幼儿身体正处于发育期间,免疫系统还不成熟,生病总是难免的,给宝宝治病时,如果常用到杀菌药物,如抗生素,这些药物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体内益生菌。体内益生菌减少了,宝宝就会出现胃口不好、大便不正常、无精打采等现象。更可怕的是,有害物质会乘机入侵,令宝宝再次生病。如此循环,宝宝的体质自然越来越差。 因此,减少滥用抗生素,尽量保持菌群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秘招”之一。
对抗生素的认识 误区二:抗生素可以预防疾病
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效果,不能用来预防疾病。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抗生素不当使用不仅会损害身体还可能造成细菌耐药性,引起体内有益菌的菌群失调,体抗力下降。
鸭脖子吃多了会怎么样 降低耐药性
养鸭户为了防止鸭瘟会给鸭注射抗生素,注射的位置往往是鸭脖子附近,因此鸭脖子附近会聚集大量抗生素。吃了含大量抗生素的鸭脖会影响人体耐药性和儿童性早熟。
如何预防超级细菌
1.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要的手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公众应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四不”原则: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
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如果去医院探视VRE感染的患者,应听从医院有关人员的指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因探视而感染此种疾病。
4.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其实,人身上平时就依附着大量细菌。但只要身体健康,抵抗力强,这些细菌就毫无兴风作浪的可能。由于“超级细菌”难以治疗,对付它最好办法是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