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围绝经期功血
如何预防围绝经期功血
围绝经期功血是每个女人必然经历的阶段,但每个人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等,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延续几年,短者几个月。轻者安然无恙,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发展成为疾病,故于围绝经期需做好充分的预防。
加强宣传围绝经期保健知识,使患者正确了解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是每个妇女人生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它是卵巢功能衰退,生育功能趋于终止的表现,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端正认识,从心理上藐视,治疗上重视。
全社会,家人给予围绝经期妇女同情,安慰和鼓励,更多的需要家人的理解与关心,使她们平安的度过这一时期。
多参加集体活动,给自己营造一分快乐的氛围,调整好心情,改善睡眠,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年的到来。
营养多样化,多食用豆类,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不应过度服用含雌孕激素类保健品及其过多的化妆品。
如发现任何不适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合理治疗。勿过多及乱用激素治疗。虽激素替代可改善及治疗围绝经期的多种症状,但对正常生理绝经者要具体分析,合理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如曾患“激素影响”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肝脏疾病或肝功能不全者,家族中有“激素影响”性肿瘤史等为激素类用药的禁忌。
宫腔流血症状竟是这样
一、症状
1、月经淋漓无尽:这种情况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在月经来潮之前已有数天少量出血,颜色往往发暗,月经来潮数天后又淋漓无尽,月经前后可连续出血十多日。
2、月经过频:月经周期缩小,通常少于21天,出血量和出血天数正常。
3、经量过多:月经周期正常,不过每次出血量过多,可达数百毫升。
4、子宫出血无规程:月经提前或错后,完全没有规律。
5、月经中期出血:在月经清洁后10天左右,阴道又流出少量血,有时一两天即清洁,称为排卵期出血。功能子宫性出血,由于出血过频,出血量多,出血久,病患常常出现贫血或出现无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休克,乃至危及生命,应引起高度正视。
二、分型
子宫出血临床上根据不同的原因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无排卵型功血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
二、排卵型功血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
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排卵型月经失调:包括排卵型月经稀发和排卵型月经频发
2.黄体功能障碍:包括黄体不健和黄体萎缩不全
三、月经中期出血亦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功血症状
功血症状:
一、临床表现:
1、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
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
其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
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频发(polymenorrhea) 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2、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排卵型月经失调
排卵型月经稀发:
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少)并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者),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2)黄体功能障碍
黄体不健:
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irregular ripening)或分泌化不完全(imcomplete secretion)。
黄体萎缩不全:
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irregular shedding)。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指经量过多和/或伴经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出血)。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3、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痛(intermenstrual pain or mittelschmerz)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pseadopolymenorrhea)。
二、相关检查:
可行阴道分泌物、宫腔镜检查。
三、诊断:
根据异常子宫出血而确定。也可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相关检查的出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无排卵型功血的原因,在青春期和更年期不同。青春期功血多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不全或延迟,在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在垂体促卵泡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下,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但雌激素对下丘脑正反馈应尚不能形成正常月经周期中FSH和LH高峰,因而卵巢中虽有卵泡发育但不能排卵。围绝经期功血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卵泡数量减少且成熟障碍,同时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降低,因而在卵巢功能衰退时排卵停止而导致围绝经期无排卵功血。
引起排卵型功血的原因主要有:
1.黄体功能不足
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
2.子宫内膜脱落不全
即由于黄体萎缩不全,雌孕激素不能迅速下降,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使出血期延长,血量增加,又称黄体萎缩不全。
3.子宫内膜修复延长
由于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后,下一周期新的卵泡发育迟缓或欠佳,所分泌的雌激素不足,以致子宫内膜不能如期再生修复,而使月经延长。
4.排卵期出血
由于排卵期激素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撤退性出血,当雌激素分泌足够量时则内膜又被修复而止血。
女性功血有哪些症状
一、无排卵型功血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二、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排卵型月经失调
1、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并月经过少,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2、排卵型月经频发: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二)黄体功能障碍
1、黄体不健: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2、黄体萎缩不全: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三、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功血有哪些症状呢
1.子宫出血不规则。月经提前或错后,完全没有规律。
2.月经频繁。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出血量和出血天数正常。
3.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正常,但是每次出血量过多,可达数百毫升。
4.月经淋漓不尽。有的虽然月经周期正常,但在月经来潮之前已有数天少量出血,颜色往 往发暗,月经来潮数天后又淋漓不尽,月经前后可持续出血十多天。
5. 排卵期出血。在月经干净后10天左右,阴道又流出少量血,有时一两天即干净,称为排卵期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出血频繁,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患者常常出现贫血或出现乏力、头 晕、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6.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7.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功血是怎么去分类的呢
1、无排卵型功血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2、功血排卵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无排卵型功血:表现不一,有的呈规律月经,血量正常:有的为单纯周期延长;有的为单纯经期延长,血量增多;还有的表现为完全不规则出血,时间可长可短,出血可多可少。发生于生育年龄者可伴不孕,基础体温单相,孕激素无周期波动。
2、排卵型功血:黄体功能不全者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前出血或经血过多,基础体温双相,但黄体期短,可有不孕症,容易早期流产:黄体萎缩不全者表现为周期正常,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双相但下降缓慢。
注意:排卵型功血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
无排卵性功血怎么治疗
一、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出血期间注意休息。出血时间长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年龄的对象采取不同方法。青春期少女应以止血、调整周期、促使卵巢恢复功能和排卵为主;围绝经期妇女止血应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应制订合理方案,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免性激素使用不当而引起出血。
1、止血:主要运用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性激素联合用药、抗前列腺素药物等等。
2、调整月经周期:功皿病人在止血后继续使用性激素人为地控制周期,暂时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之能恢复正常月经的内分泌调节。一般连续用药3个周期。
3、促进排卵:适用于育春期功血和育龄期功血尤其不孕的病人。促排卵治疗可从根本上防止功血复发。
三、手术治疗
刮宫术最常用,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围绝经期出血病人治疗前宜常规刮宫,最好行分段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腔内器质性病变。青春期功血病人刮宫应持谨慎态度。
功血早期症状有哪些
功血早期症状有哪些?想必这是大家都很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接下来大家就来听听小编对这一问题做的介绍吧!
一、临床表现:
1、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
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
其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
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频发(polymenorrhea) 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什么症状
功血的症状:
1、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
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
其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
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频发(polymenorrhea) 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2、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
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排卵型月经失调
排卵型月经稀发:
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少)并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者),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2)黄体功能障碍
黄体不健:
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irregular ripening)或分泌化不完全(imcomplete secretion)。
黄体萎缩不全:
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irregular shedding)。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指经量过多和/或伴经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出血)。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女性功血有哪些症状
高峰,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下降,使卵泡不成熟,无排卵。但仍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各型增生及萎缩改变,终至发生无排卵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
一、无排卵型功血依年龄分为两组。
1、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二、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排卵型月经失调
1、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并月经过少,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2、排卵型月经频发: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二)黄体功能障碍
1、黄体不健: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2、黄体萎缩不全: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三、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功血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无排卵型功血 依年龄分为两组
(一)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二)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排卵型月经失调
1.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并月经过少,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二)黄体功能障碍
1.黄体不健: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irregular ripening)或分泌化不完全(imcomplete secretion)。
2.黄体萎缩不全: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irregular shedding)。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intermenstrual pain or mittelschmerz)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女性功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支持治疗功血
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出血期间注意休息。出血时间长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药物治疗功血
根据不同年龄的功血患者采取不同方法。青春期少女应以止血、调整周期、促使卵巢恢复功能和排卵为主;围绝经期妇女止血应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应制订合理方案,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免性激素使用不当而引起出血。
1、止血:主要运用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性激素联合用药、抗前列腺素药物等等。
2、调整月经周期:功血病人在止血后继续使用性激素人为地控制周期,暂时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之能恢复正常月经的内分泌调节。一般连续用药3个周期。
3、促进排卵:适用于育春期功血和育龄期功血尤其不孕的病人。促排卵治疗可从根本上防止功血复发。
三、手术治疗功血
刮宫术最常用,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围绝经期出血病人治疗前宜常规刮宫,最好行分段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腔内器质性病变。青春期功血病人刮宫应持谨慎态度。无排卵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且出现的主要原因与卵巢功能有关。正常情况下,卵巢有规律的分泌激素,调节女性经期,但是青春期的女性卵巢发育不成熟,各个方面之间的调节还不完善,要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