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酒后胃疼的小妙招
治疗酒后胃疼的小妙招
1、酒前半小时可以喝适量的牛奶和酸奶,其进入胃部能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从血液进入肝脏,同时也能起到保护胃壁的作用。
2、酒前半小时可服用高浓度膳食纤维素片,服用后需要饮足量白开水。纤维素遇水后迅速膨胀,释放出大量阳离子可以把酒精包裹起来不进入消化循环直接排出体外,减少酒精对肝脏和身体的伤害。
3、酒前半小时服用维生素B、C,维生素B、C都有消化和分解酒精的作用。饮酒前一次口服维生素C片6—10片,可预防酒精中毒。复合维生素B也比较有效,事前服用10 片。
4、如果家里面没有维生素B、C片,则可吃上几个橘子或者橙子,其富含维生素C,对于分解酒精也有一定的作用。
牙疼小妙招
1、 生姜止疼法
具体操作方法:切一小块的生姜,咬在牙齿疼的地方,如果疼痛严重的,可以反复几次。原理:生姜含有的姜醇,姜烯,柠檬醛和辣素等成份都具有消炎、镇痛和杀菌的作用,所以针对牙疼会有一定的效果。
2、 食盐止疼法
具体操作方法一:取少量食用盐放在牙疼的地方。方法二:将食用盐按一比十的比例加水溶解,然后反复簌口。原理:盐具有一定的消炎杀菌功效
3、 大蒜止疼法
具体操作方法:独头蒜2-3个,放在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有龋齿时,可塞进一点。原理:有一句话不是叫大蒜能治百病么?虽然说大蒜能治百病有点夸张了,不过大蒜所含的大蒜素杀菌效果很强。(小编比较讨厌大蒜味对这种方法是不太能接受的啦,还是比较推荐帕芙欧牙疼喷雾。)
治胃疼的5个小妙招
治胃疼的5个小妙招:治疗胃疼的小妙招
治胃疼的小妙招1、穴位疗法
如果出现胃疼,可以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的时候,注意力度,缓慢进行。
穴位疗法有不同的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是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治胃疼的小妙招2、运动疗法
这种疗法有一些特定的动作,包括跪姿前倾,做法是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治胃疼的小妙招3、尝试放松腹部
想要缓解胃疼,还需尽量放松精神状态,避免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引起胃部不适。
可以尝试在胃疼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因此,经常胃疼者在平时衣着上应该多加注意。经常胃疼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比如,我们可以选择穿一些宽松的衣服,下班之后可以脱掉职业装穿上休闲装,还可以听一些舒缓或者令人愉悦的音乐。
治胃疼的小妙招4、让胃更温暖
缓解胃疼,还可以采取加温的方法,这是因为,有些胃疼是因为吃了较冷的食物引起了胃寒。
有些人胃疼,是因为本来就是胃寒的人,他们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缓解胃疼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治胃疼的小妙招5、适当吃点食物
对于饥饿引起的胃疼,我们可以选择适当地吃一些食物。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胃疼的原因有时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当胃疼时,可以适当吃点食物。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出现胃疼的症状。胃疼是一个普遍性非常高的症状。那么治胃疼的妙招有哪些呢?快来看看吧!
治疗酒后胃疼的小妙招
喝酒后胃疼怎么办?
1、酒前半小时可以喝适量的牛奶和酸奶,其进入胃部能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从血液进入肝脏,同时也能起到保护胃壁的作用。
2、酒前半小时可服用高浓度膳食纤维素片,服用后需要饮足量白开水。纤维素遇水后迅速膨胀,释放出大量阳离子可以把酒精包裹起来不进入消化循环直接排出体外,减少酒精对肝脏和身体的伤害。
3、酒前半小时服用维生素B、C,维生素B、C都有消化和分解酒精的作用。饮酒前一次口服维生素C片6—10片,可预防酒精中毒。复合维生素B也比较有效,事前服用10 片。
4、如果家里面没有维生素B、C片,则可吃上几个橘子或者橙子,其富含维生素C,对于分解酒精也有一定的作用。
5、餐桌应酬,喝酒前总会先吃个饭。切记吃饭吃个7分饱,也不好大量喝水喝茶,给你的胃留出一个空位好喝酒。
6、可以尝试服用一些喝酒前服用,防止喝酒后胃痛的药物,但是这个方法着实不提倡,毕竟“是药三分毒”,药物可能对肾脏和肝脏都造成负担。
7、醉酒后一定醒酒,喝酒后感觉特别难受,可不要倒头就睡,不然第二天醒来胃会更难受。所以在家人喝酒后可以给他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帮助他解酒。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互相作用而构成酯类物质从而到达解酒的目的。
8、酒后要注意养胃,喝酒容易对胃造成创伤,酒后要注意养胃,特别醉酒以及酒后出现胃痛的人。建议家里常准备些蜂蜜,当喝完酒后,就用蜂蜜冲点水喝,注意蜂蜜水千万别用开水冲,要用低于60度的温水,椴树蜂蜜就行。祝您健康快乐!
9、酒后一定要吃东西,在喝酒后胃难受不舒服,基本上没有食欲,就算这样也一定要吃东西。酒后最好和一些比较温和暖胃的食物,比如喝一些比较细腻柔软的海鲜粥或是蔬菜粥,帮助胃部恢复活力。
酒后胃疼的原因
1、喝酒过度过量
往往导致喝酒后胃疼的原因都是由于喝酒过度,胃负担加重胃部不适导致胃疼,这也是许多人喝酒胃疼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
2、自身胃部疾病
还有可能是因为本身就有胃炎或者消化道溃疡,在喝酒后酒精对胃有刺激反应,胃部受到酒精的刺激而产生痉挛等生理反应导致胃部疼痛。
3、喝兑饮料的酒
有些人喜欢在喝酒的时候,兑一些饮料,如汽水。这对胃是很大的伤害,因为汽水中含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黏膜,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不只不利于 解酒,反而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4、空腹喝酒
喝酒为了让自己不吐,在喝酒前什么都不吃,直接就和,先喝啤酒再喝白酒,就这样酒全下肚了,但胃里除了酒精就没有其他的,危害极大。
防治口臭有妙招
小妙招1、睡眠时间不宜过长,过多的睡眠易导致口臭。
小妙招2、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空腹易导致口臭。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引起的口臭,可通过嚼茶叶、 口香糖或吃几个大枣的方法来消除。
小妙招3、积极治疗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肝炎、胃病等。
小妙招4、每次就餐前,做十余次深呼吸,有助于避免产生口臭。在两餐之前,吃些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口臭。饭后来不及刷牙可使用漱口水、口腔清新喷雾剂。
小妙招5、平时注意保持口腔湿润、勤喝水。吃饭时不要吃得过饱,饱食易引起口臭。
小妙招6、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肉屑,这类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小妙招7、有顽固性口臭的人,应坚持每顿饭后刷牙。
快速治胃疼的小妙招
(1)按摩梁丘穴
定位: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取穴:取站位,将下肢用力蹬直,膝盖骨的外侧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会有震动感,此处就是梁丘穴。
按摩方法:按压时,可用大拇指用力按压此穴,每次持续3~5分钟,如此重复多次,胃痛或胃酸就会有所缓解。配足三里、中脘治胃痛效果更明显。
功效:梁丘穴有通经活络,散寒温经的功效。作为胃经的郄穴,梁丘穴是治胃病的常用穴,擅长治疗胃痛、胃酸过多、腹泻、膝关节疼痛、下肢不遂、乳痈、血尿等症。
(2)按摩地机穴和漏谷穴
位置
1.地机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踮起脚尖时,内踝尖与阴陵泉六的连线上,阴陵泉穴(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将大腿弯曲90°,膝盖内侧凹陷处)直下3寸。
2.漏谷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
揉捏时,可先找到小腿肚的腓肠肌内侧,然后用大拇指对准地机穴和漏谷穴按揉,也可将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按捏穴位;还可以用按摩棒按揉穴位或适当敲打穴位周围的肌肉。按揉的程度,以出现酸痛感为佳。每次按揉20次左右,每天2~ 3次。
(3)揉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缘屈肌腱之间。
方法:用拇指揉按内关穴,定位转團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4)点按足三里穴
位置:取正坐位,屈膝90°,手心对髌骨,手指朝向下,无名指指端处即是足三里。
方法:用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备注:上述按摩方法宜在专业的中医师操作进行。
材料:纯牛奶150毫升,生姜、白糖。
用法:生姜捣烂取汁,约1汤匙,倒入碗中,加入牛奶和少许白糖,混合拌匀,隔水蒸热服用。每日2次。
功效:温中散寒、缓解止痛。主治胃寒气滞之胃疼,表现为胃部冷痛,痛而喜热喜按,胃痛气窜。
材料:绿茶、干姜丝各3克。
用法:将2药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疼、呕吐等病证。
材料:干艾叶一把,白酒适量。
用法:先将干艾叶揉碎成团,放入锅中,加入白酒炒热,用纱布包裹,敷在肚脐上,可以外加热水袋热敷蒸脐,直至胃痛缓解为止。药袋不应太热,以防烫伤皮肤。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胃痛。
腿疼小妙招
间练习下,每天坚持练习,小腿酸痛能够明显改善。
螺旋扭转
把双腿伸直,右腿跨过左腿同时,保持右腿伸直;上半身扭转至右手撑地,左手肘部贴近右膝盖,这时你会感到腰部的肌肉进行正在扭转式抻拉。
这个动作会帮你摆脱腰酸背痛的困扰。建议每侧 坚持10秒钟,重复3次。
蝴蝶伸展
坐姿,两脚对在一起,双手握住脚趾,让上身慢慢往前靠,从臀部开始弯曲,用肘部下压双腿,抻拉大腿内侧肌肉。
这个动作可以充分缓解腿部酸痛,锻炼肌肉。建议坚持8秒钟,重复2次。
横躺拉伸
平躺姿势准备之后,抬起双腿,双手抱住膝盖反面;手臂发力,感觉全身向上提;直到腿部韧带充分抻拉至最大位置为止。
家庭小妙招帮你有效治疗打呼噜
家庭小妙招1:一般胖人打呼噜是瘦人的3倍。所以体型较较胖者减肥对治疗打呼噜有很大作用。
家庭小妙招2:喜欢打呼噜的人可以在睡前取9厘米长葱白3根放在嘴里生嚼。可有效治疗打呼噜。
家庭小妙招3:改善睡眠体位,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尤以右侧卧位为宜。习惯性打呼噜者可在睡衣的背后缝制一个小口袋,入睡时将一个网球或小皮球放人其中,这样可以避免仰卧入睡,从而有效地治疗打呼噜。
家庭小妙招4:枕头不宜过高,厚度以单侧肩宽为宜,避免高枕仰卧头向前弯。
家庭小妙招5:打呼噜严重者床垫不应太软,最好睡硬板床。
家庭小妙招6:少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体育运动能减轻打呼噜症状。
家庭小妙招7:多吃清淡食物,例如蔬菜瓜果。可达到治疗打呼噜的目的。
家庭小妙招8: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可治疗打呼噜。
家庭小妙招9:临睡前将3~4滴漱口液用温水稀释后漱漱口就可以使鼾声减弱停止。这种漱口液中含有一种树脂油,具有特效止鼾作用。
治疗胃疼的小妙招
胃痛的原因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有时候人的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胃痛,所以在生活长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情。
如果脾的运行不舒畅也会直接导致胃痛,多以我们的器官都是互通的,都要好好的保护。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胃痛治疗按摩小方法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俞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5.搓擦胃俞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
6.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运三脘,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称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脉路线;掌根轮状顺时针推脘腹;叠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为主。
7.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
8.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
治疗胃疼小妙招
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尽量把皮带松开,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经常胃痛的人,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
吃点东西
胃痛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
给点温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洗个热水澡,也是很好的!
穴位疗法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运动疗法
跪姿前倾: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伏地挺身: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站立弯膝: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快速治胃疼的小妙招
材料:纯牛奶150毫升,生姜、白糖。
用法:生姜捣烂取汁,约1汤匙,倒入碗中,加入牛奶和少许白糖,混合拌匀,隔水蒸热服用。每日2次。
功效:温中散寒、缓解止痛。主治胃寒气滞之胃疼,表现为胃部冷痛,痛而喜热喜按,胃痛气窜。
材料:绿茶、干姜丝各3克。
用法:将2药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疼、呕吐等病证。
材料:干艾叶一把,白酒适量。
用法:先将干艾叶揉碎成团,放入锅中,加入白酒炒热,用纱布包裹,敷在肚脐上,可以外加热水袋热敷蒸脐,直至胃痛缓解为止。药袋不应太热,以防烫伤皮肤。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胃痛。
方法:平躺在床上,双手互相搓热后,右手掌紧贴在腹壁,左手按于右手手背上。以掌心着力,在胃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作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痛。
方法:找一个比较松软的垫子或直接跪在床上,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床面,上身保持直立,如果胃太痛不能直立起来可稍弯曲。双手自然下垂,将自身的整个体重都压在脚踝上面。保持该姿势30秒,然后放松身体向前倾,重复5次。
功效:可消除胃胀气,促进消化,有利于缓解肠痉挛、腹泻、胃痛等症状。
胃痛剧烈者,先以止痛为主;患者俯卧位,然后用拇指指端和螺纹面交替点按足三里穴位2—3分钟,待疼痛缓解后,再按揉足三里穴,以强烈酸痛为度。
配方:砂仁、花椒各40克,丁香、降香各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加入适量热水,药浴,要特别多洗胃脘部。药浴完毕用温清水
冲洗,再用千毛巾擦干后穿衣。
疗程:每次15—50分钟,每日2次。
适应证:各种类型胃痛。
缓解腿疼小妙招
1、适当用通经活络水泡脚,也可试试用热毛巾敷住小腿,两三天后疼痛感会明显减轻。
2、用热毛巾在肌肉酸痛的部位进行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建议水温在30℃~40℃为宜。热敷的过程中最好可以伴有伸展运动,这样可以更能加快消除肌肉酸痛,使之恢复正常。
3、休息就能够减少肌肉酸疼的现象,并且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还能够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并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使之恢复正常。所以运动之后要多休息,缓解疲劳。
4、在休息时,不要忘了对酸痛局部进行静态牵张练习,也就是进行伸展运动。
5、对肌肉酸痛的部位进行按摩,使肌肉酸痛部位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乳酸的分解速度,减缓肌肉酸痛的程度。两手先轻按大腿肌肉,然后再拍打小腿肌肉。还可以按专门治疗腿疼的穴位:承山穴。该穴位在小腿后方的正中间,由上方肌肉丰厚处向下滑移至肌肉较平处。
治疗胃疼小妙招
一、采用放松疗法解决胃痛
一旦出现胃痛,我们不能紧张。因为越紧张胃痛的感觉越明显,所以要保持好心态,静静的躺在床上,尽可能的放松小腹。适当的喝一些热水,或者把热毛巾敷在腹部。
二、采用运动疗法解决胃痛
胃痛的时候也可以尝试两手交叉,男性的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将肚脐作为一个中心,轻轻的揉按腹部,并在腹部画太极图,这种方法既可以止痛消胀,也能够增进食欲。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点按足三里的方法。所谓的足三里穴其实就在我们膝盖边际下三寸的地方,在胫骨和腓骨之间。用两手指拇点按足三里,揉两百次左右即可缓解疼痛。必要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将双手轻轻放在膝盖上面,身体微微向前倾,再深吸一口气慢慢吐气。这个方法对胃痛也是很有用的。
三、采用食物疗法解决胃痛
胃痛光靠吃胃药是完全不行的,很多人表示胃药只能缓解一时之痛,要想抑制胃痛的发作,采用食物疗法是很有必要的。经常胃痛的人因该多吃小米粥,小米粥易消化。多喝牛奶和热水,但是牛奶不要空腹喝这样不利于胃的吸收。大枣、豆腐、白菜、胡萝卜等都是健胃的佳品,建议多吃。
胃疼怎么缓解
首先是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接下来是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最后要采用摩腹疗法,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治胃疼的妙招
对人体穴位比较了解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搓擦胃俞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
2.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运三脘,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称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脉路线;掌根轮状顺时针推脘腹;叠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为主。
3.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
4.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
5.拿揉抖颤导滞法在两掌波形揉脘腹的基础上,多指捏拿腹肌作抖颤动作。
6.按揉阳明清热法用拇指或小鱼际肌分别揉手足阳明经前臂及小腿段,以按揉手、足三里穴为主。胃痛食疗小方法 1.老姜、红糖,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散寒。 2.蜂蜜、红糖适量、红花。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3.干姜、炙附子。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温服1~2杯,日服3次。功效:温中散寒。 ...
腿疼小妙招
螺旋扭转
把双腿伸直,右腿跨过左腿同时,保持右腿伸直;上半身扭转至右手撑地,左手肘部贴近右膝盖,这时你会感到腰部的肌肉进行正在扭转式抻拉。
这个动作会帮你摆脱腰酸背痛的困扰。建议每侧 坚持10秒钟,重复3次。
蝴蝶伸展
坐姿,两脚对在一起,双手握住脚趾,让上身慢慢往前靠,从臀部开始弯曲,用肘部下压双腿,抻拉大腿内侧肌肉。
这个动作可以充分缓解腿部酸痛,锻炼肌肉。建议坚持8秒钟,重复2次。
横躺拉伸
平躺姿势准备之后,抬起双腿,双手抱住膝盖反面;手臂发力,感觉全身向上提;直到腿部韧带充分抻拉至最大位置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