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结节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脑结节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结节性硬化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亦常见散发病例。基因定位于9q34或16p13.3,为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命名为TSC1和TSC2;基因产物分别为Hamartin(错构素)和tuberin(马铃薯球蛋白),均调节细胞生长。
发病机制
TSC1和TSC2各引起一半的结节性硬化症,但二者的遗传表现型则完全相同。TSC1基因定位于9q34.3,包含23个外显子,其中第1和第2外显予为非编码区,第3至第23外显子为编码区,从第222个核苷酸起开始转录,其基因产物为错构素TSC2基因定位于16P13.3,有41个外显子,其基因产物为结节素。目前研究所知,TSC1和TSC2属抑癌基因,其突变包括碱基缺失、插入、错义复制或形成重复突变,但至今尚未找到基因突变的热点区,且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亦不明确。
神经胶质增生性硬化结节广泛发生于大脑皮质、白质、基底节和室管膜下,常伴钙质沉积,可出现异位症及血管增生等。
脑部的病理变化为大脑皮质有很多硬实的结节,白质内有异位细胞团,脑室壁内亦有小结节。皮质结节的数目为1~40个不等,以额叶为最多,但也可发生于丘脑、基底节、小脑、脑干和脊髓。结节大小不一,有的直径可超过3cm,而表现为巨脑回畸形。组织学检查结节由非常致密的细胶元纤维组成,内含形态异常的胶质细胞以及正常或不典型的神经元。结节内可有钙盐沉积或发生囊性变。
最后,关于脑结节性硬化的病症,一般在病损后是比较少会发生恶性病变,但也偶有发现其他并发症,比如肛肠、脾胃等器官的肿瘤,因此还是要特别关注病情的发展,另外脑硬化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所以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的病例要加以关注和定期检查。
为什么会有白色胎记
一般情况下,无害的白色胎记是由于局部气血凝滞不通,再加上同时伴有微量元素的缺乏造成的。上述原因会导致宝宝的外胚叶神经脊色素细胞的异常增多,最终导致皮肤由内向外色素逐渐传导致皮肤,并不断加重而扩散蔓延。
另外一种白色胎记属于病理性的,最常见于结节性硬化症的病人。有人总结了结节性硬化症的三大特点,即智力低下、癫痫和皮脂腺瘤。其实,结节性硬化症在婴儿时期最先出现的异常是皮肤色素脱失斑,发生率约85%。
白色胎记可以预防吗
1、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抽搐的形式减少,往往转变成其它形式的癫痫病,而且用抗癫痫药很难控制.白色胎记患有结节性硬化症的病儿,在婴儿时期癫痫发作的形式往往是突然点头、同时弯腰、两手上举、两腿前踢、抽搐一次,过几秒后又抽搐一次,表现为连串的抽搐,有时一次发作连续抽搐4-5次或更多.
2、人们怎么预防白色胎记?有人总结了结节性硬化症的三大特点,即智力低下、癫痫和皮脂腺瘤.其实,结节性硬化症在小儿时期最先出现的异常是皮肤色素脱失斑,发生率约85%.
3、白色胎记最常见于结节性硬化症的病人.有人总结了结节性硬化症的三大特点,即智力低下、癫痫和皮脂腺瘤.其实,结节性硬化症在婴儿时期最先出现的异常是皮肤色素脱失斑,发生率约85%.
肾错构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肾错构瘤分为两种类型:①有结节性硬化者:无病状、双侧、肿瘤小、多发、发病年龄小;②不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常有自觉病状,多发或单发、单侧、肿瘤较大,发病年龄亦较大。以上是1960年代分型,随着影像学进步尤其是超声检查的普及,无结节性硬化者也可发现为双侧肾、多发、小病灶,并无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见到的肾错构瘤往往为体检偶然发现,症状不明显。
(二)发病机制
肾错构瘤常为双侧,呈黄色或灰色,常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肿瘤因3种主要成分即血管、脂肪细胞和平滑肌而命名。尽管有恶性报道,目前认为肾外或淋巴结受累反映了肿瘤多中心,而非转移。其为恶性无充分的标准。
什么是肾错构瘤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肾错构瘤分为两种类型:
①有结节性硬化者:无病状,双侧,肿瘤小,多发,发病年龄小。
②不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常有自觉病状,多发或单发,单侧,肿瘤较大,发病年龄亦较大,以上是1960年代分型,随着影像学进步尤其是超声检查的普及,无结节性硬化者也可发现为双侧肾,多发,小病灶,并无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见到的肾错构瘤往往为体检偶然发现,症状不明显。
(二)发病机制
肾错构瘤常为双侧,呈黄色或灰色,常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肿瘤因3种主要成分即血管,脂肪细胞和平滑肌而命名,尽管有恶性报道,目前认为肾外或淋巴结受累反映了肿瘤多中心,而非转移,其为恶性无充分的标准。
肾癌是怎么引起的 化学药物导致肾癌
具体引发肾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是多种化学药物是引起肾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报道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芳香胺、黄曲霉毒素、激素、放射线和病毒可引起肾癌;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可合并肾细胞癌;肾结合合并肾盂癌,可能与局部长期慢性刺激有关。
肾错构瘤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肾错构瘤分为两种类型:
①有结节性硬化者:无病状,双侧,肿瘤小,多发,发病年龄小。
②不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常有自觉病状,多发或单发,单侧,肿瘤较大,发病年龄亦较大,以上是1960年代分型,随着影像学进步尤其是超声检查的普及,无结节性硬化者也可发现为双侧肾,多发,小病灶,并无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见到的肾错构瘤往往为体检偶然发现,症状不明显。
二、发病机制
肾错构瘤常为双侧,呈黄色或灰色,常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肿瘤因3种主要成分即血管、脂肪细胞和平滑肌而命名。尽管有恶性报道,目前认为肾外或淋巴结受累反映了肿瘤多中心,而非转移。其为恶性无充分的标准。
脑结节性硬化症保健注意事项
结节性硬化症大多有脑室脉络丛钙化的特征性表现。如果是结节性硬化的话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没有根治的办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有癫痫的话主要是抗癫痫治疗,由于本病病程进展缓慢,部分患者预后不良多数患者可存活数十年对症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癫痫持续状态、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为主要死亡原因,家属要重视日常护理。
一、结节性硬化症日常注意事项
◆ 患者不能骤减或停服抗病药,以免引起癫酰持续状态。
◆ 克服自卑感及恐惧心理,避免疲劳、紧张诸因素刺激。
◆ 加强体质锻炼,起居有规律,忌烟酒等刺激食物。
◆ 严禁开车、游泳、夜间独自外出等活动如有发作预兆,应立即卧倒,避免跌伤。
◆ 对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的病人,加强观察。本病不宜长期病休,可在药物的控制下继续工作或学习,不要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
◆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避免过饱,多食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乳制品,及高蛋白和含磷脂丰富的食物。
◆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避免精神刺激、压力,以防诱发和恶化。
二、病人护理要点
◆ 对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的病人,加强观察。本病不宜长期病休,可在药物的控制下继续工作或学习,不要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
◆ 两顿饭之间不要加零食小吃,如果非吃不可的话,可吃些苹果、生胡萝卜、饼干或其它脂肪含量低的食品。
◆大便护理,便秘采用开塞露或缓泻剂后排便,如病人血小板低要慎用灌肠,以免发生肠道出血。预防处理后,病人出现腹泻,严重者每日大便20余次,大便培养正常。饮食上注意禁食油腻食物,以免引起或加重腹泻。
◆ 因病人有明显的雷诺现象,应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 增加营养,进高蛋白、高能量饮食;食管是常见的受累部位,病人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忌用冷饮冷食,避免辛辣过烫的食物,应少食多餐,以细软易消化的食物为宜,进食后不要立即平卧,以免食物返流。
导致肾错构瘤的原因是什么
肾错构瘤发病机制
肾错构瘤常为双侧,呈黄色或灰色,常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肿瘤因3种主要成分即血管、脂肪细胞和平滑肌而命名。尽管有恶性报道,目前认为肾外或淋巴结受累反映了肿瘤多中心,而非转移。其为恶性无充分的标准。
肾错构瘤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肾错构瘤分为两种类型:①有结节性硬化者:无病状,双侧,肿瘤小,多发,发病年龄小;②不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常有自觉病状,多发或单发,单侧,肿瘤较大,发病年龄亦较大,以上是1960年代分型,随着影像学进步尤其是超声检查的普及,无结节性硬化者也可发现为双侧肾,多发,小病灶,并无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见到的肾错构瘤往往为体检偶然发现,症状不明显。
肾错构瘤的诊断依据
1.上述症状和体征;
2.尿路造影示占位性病变;
3.超声检查示肾实质占位性病变,多为强回声的肿块。
4.CT检查示肾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及CT值低的脂肪成份。
5.肾血管造影示有不规则的肿瘤血管,多为小动脉,无动静脉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