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进过程中发现新型甲型H1N1流感时如何消毒
在行进过程中发现新型甲型H1N1流感时如何消毒
在飞机、火车等行进过程中的交通工具上发现新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时,应迅速采取相对隔离措施,将 病人转移到机舱或车厢内循环风的下风口处,其他乘客 应距其3排座椅的距离。疑似病人、乘务人员和乘客应 立即戴上口罩。 疑似病人应使用单独的卫生间,分泌物、排泄物不得 直接进人马桶,应排入单独的密闭容器内,到达目的地后 由专门的消毒清洁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对粪便加2倍量 10%~20%漂白粉乳液,呕吐物加1/5干漂白粉,搅匀后 加盖作用2小时;对病人的尿液每100毫升加漂白粉3 克,搅匀后加盖,作用2小时后再倒人厕所。患者使用过 的便器用2 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 后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备用。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机舱 或车厢内的桌、椅、门把手,厕所内的马桶、洗手池等所有 表面和机舱内配餐区域的表面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同常 规消毒。疑似病人用过的食饮具,应密封保存,到港后由 专门的消毒清洁人员进行消毒处理。一次性餐盒可焚 烧,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可用沸水煮沸20分钟或用流通 蒸汽作用15~30分钟,或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在125°C 下维持15分钟进行消毒,亦可使用250~...
在新型甲型H1N1流感暴发期间人可以吃猪肉吗
2〇〇9年5月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 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四个权威国际组织发表 联合声明,强调食用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猪肉和猪肉产 品不会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到目前为止,尚无证 据表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通过食物传播,一般 食用熟猪肉不会引起人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食用 经过正确处理和完全烹制的猪肉和其制品是安全的。在 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0°C(160°F)时,新型甲型H1N1 流感病毒即可被完全灭活,而猪肉和其制品的烹饪温度 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温度,所以食用熟猪肉不容易感染 新型甲型H1N1流感。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未见食用 猪肉引起人新型甲型H1N1流感,但是生猪肉中尤其是 患过甲型H1N1流感的病猪肉中往往含有病毒,为防止 感染,一般猪肉不要未煮熟就食用。在日常烹调中,猪肉 尽量采取爆炒、炖煮的烹调方法,以保证猪肉内部可以熟 透。涮肉时要完全涮熟,不要贪图鲜嫩的口感而食用没 有完全熟透的各种肉类。在切生肉的时候,要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生熟肉分开,切了肉的刀、菜板应该随时清 洗。保存猪肉时,最好生熟肉分开放置,尽量购买冷鲜肉 或冻肉...
预防新型甲型H1N1流感有哪几个主要环节
目前,只有猪用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预防 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而普通的流感疫苗,对预 防人类新型甲型H1N1流感没有效果。但是,可以通过 下列几个环节预防和控制新型甲型H1N1流感。 消除隔离传染源必须做到"四早":①早发现, 开展流感疫情监测,及早发现病人;②早报告,尽早向卫 生防疫部门报告流感病人;③早隔离,对病人及疑似病人 进行隔离,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病人要至少隔离至热 退后两天;④早治疗,尽早治疗病人,对病人要进行综合 性有效治疗。
造成墨西哥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新病毒吗
甲型流感病毒有H1N1、H1N2、H3N1、H3N2和 H2N3等亚型,以往曾经发生过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的事件,但未发生人传人的案例。2009年4月中旬,墨西 哥公布发生人传人的甲型H1N1流感案例,造成此次疫 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 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因此,可以认为2009年墨西哥发生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 病毒的感染。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
虽然新型甲型H1N1流感对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 跨国、跨洲传播。但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说,通常情况下, 儿童和老人更容易遭到流感病毒的感染,但此次墨西哥 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为年轻人,目前 已经确诊由于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而死的人大多是 年龄在25岁至45岁的青壮年,这些人员均是新型甲型 H1N1流感易感的高危人群,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社会经济造成多大的威胁
任何流感大流行都会令人不安,新型甲型H1N1流感 病毒的介入,很可能成为疾病大暴发的危险信号。令人 担忧的是,此次墨西哥暴发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 倾向于攻击健康的年轻人,这也似乎预示着新型甲型 H1N1病毒大流行的可能。当然要在人类制造一次流感 大流行,须从一个人有效地传播到另一个人,并长时间持 续这种传播能力。另外,病毒还得在广泛的地域传播。 新型甲型H1N1流感具有人际间传染性已成为现实,在 全球人员频繁交流的大背景下,这种流行特点有可能造成疾病的大流行。截至2009年5月...
甲型H1N1流感怎样称谓更为科学合理
2009年3月份,墨西哥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 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为了不与甲型H1N1亚型猪流感混为一谈,将其 称之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更为恰当。这种新型病毒是 美国于2009年4月份在人中首次检出的。此病毒可通过 人与人传播,同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非常相似,通 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 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 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导 致死亡。
怎样判定和管理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接 触者
应及时科学地判定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 接触者,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新型甲型 H1N1流感在人间的发生和传播。 人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 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新型甲型H1N1 流感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或死亡期间,与 确诊或疑似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包括与其共同生活、 居住或诊治过的病例,或暴露于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 的环境,以及现场流行病调査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 其他密切接触者。
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新型甲型H1N1流感已被证实经由"人一人"形式通 过空气等传播,即在人与人之间,其感染者通过咳嗽、打 喷嚏或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等 形式传播。呼吸道传播是流感病毒在动物间相互传播的 主要途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常活跃,病人在 感染病毒后、没有发病之前就可以排毒,即已经具有传染 性。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新型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食 物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