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穴位按摩帮您轻松治疗肺炎
推荐穴位按摩帮您轻松治疗肺炎
三穴位预防肺炎此外,中医理论中十分看重人体穴位的功效,在预防肺炎方面也不例外。中医介绍治疗肺炎的三大相关穴位:
涌泉穴: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肾经的首穴。常按揉涌泉穴可增强肾气,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大椎穴:
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明显,可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常按此穴可驱风解热,治疗肺炎有一定功效。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老中医提示:这些穴位容易找到,平时用拇指顺时针按揉两三分钟,有酸痛感即可,每天2~3次。
按摩三穴位轻松治感冒
1、风池穴: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因受风邪所致的疾病,皆为本穴主治范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约与耳垂齐平。操作方法: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每次100下,有祛风解表之功。2、列缺穴: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主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按摩列缺穴可治疗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等症,有宣肺止咳平喘、利肺化痰之功。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可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为列缺。操作方法: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列缺穴,轻轻摩擦,以发热为度。每日2~3次。3、迎香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位于鼻旁,根据本穴位置及其他经的关系,有宣利鼻窍之功。可治疗鼻咽干燥、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本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操作方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
小儿推拿治疗慢性咳嗽
小儿推拿治疗慢性咳嗽
小儿推拿不仅能够快速缓解症状,而且能够通过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病,减轻发病程度。常用穴位及操作:
1、一窝蜂:位于手掌背横纹中点,有散寒解表之功。按揉3分钟。
2、迎香:位于鼻翼两旁,有通鼻窍,减轻鼻塞、流涕的功效,按揉2分钟。
3、捏脊:自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双手用捏法自下而上操作。能够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壮身体,也是小儿保健主要手法之一。每次操作3-5遍。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手法
1、分推肩胛骨300次
位置: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操作: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不少于200-300次,尤其针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气管炎、肺炎等则需要按摩的时间会更多5-10分钟。中间手法可以分推一段时间,然后揉肺俞,再分推,而后揉肺俞交替操作。
功效:有宣肺、镇咳作用。
主治:用来镇咳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按揉肺腧1分钟
位置: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个触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
操作:患者取舒适俯卧位,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大鱼际紧贴于穴位,稍用力下压,来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刺激肺俞穴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的功能。
3、按揉天突1分钟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技巧: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主治:咳喘胸闷,痰壅气急,恶心呕吐,咽喉肿痛。
4、按揉膻中1分钟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滋养五脏的穴位 哪些穴位养生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晚间睡前按摩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有利入睡。
推荐搭配食物:龙眼
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每次持续按压4~5分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按摩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推荐搭配食物:枸杞
足三里穴位于腿部,外膝眼向下四横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处。
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低,容易疲劳和生病。时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补气。
推荐搭配食物:大枣
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刺激太渊穴可以达到补气养肺、止咳平喘的效果。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交替进行,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推荐搭配食物:白果
涌泉穴位于脚掌中线的前1/3处。将拇指放在该穴上,用较强的力搓揉20~30次,两脚都要按摩,晨起睡前按摩养肾效果好。
补肾的穴位有很多,不得不提的就是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对于滋肾阴、补肾水意义重大,尤其适合肾虚型腰痛者。
推荐搭配食物:黑豆
滋阴穴位
1、肾俞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有帮助。因此,月经不调的女性不妨试试按摩肾俞穴,以调脱月经不调的烦恼。
2、承扶穴:强化阴道收缩力
中医认为,承扶穴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承扶穴,可以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因此,常按摩刺激承肤穴可治疗性冷感。
3、中府穴:通肺经,治腹胀
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女性朋友,不妨每天花十分钟按摩中府穴。
4、命门穴: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按摩命门穴,可以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另外,按摩命门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
5、天柱穴:提神醒脑、去疲劳
当您感到疲乏困倦时,不妨按摩天柱穴。按摩天柱穴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在夫妻生活时,也可以用拇指轻轻抚摸天柱穴以及周围,会让女性有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中医穴位按摩丰胸方法
那么如何按摩乳房,吃什么可以丰胸,如何快速丰胸呢?
按摩第一点:坛中穴,位于中间的身体位置,两个乳房的中间,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约5秒后放开,每天60次,每次10个或10个以上,在淋浴或洗澡后进行最好。那样可以帮助经络畅通,达到丰胸的效果。
按摩第二点:按摩期门穴,在两个乳房的第六肋间的内端的位置。表面上的手指或手指压了下来,圆形按摩。按下10或者更多,推荐每日按摩在睡前。能解郁血液,让乳房的血液循环。如果MM胸部疼痛也可以按摩期门穴,以减轻疼痛。
按摩第三点:按摩膻中穴,它在两乳房中间点上,如果你用你的手指推会有一点点痛,膻中按摩用一个受力点上的手指,慢慢地按下,不断移动3秒,实力雄厚,由轻到重,按5次,每天10次左右,在冲凉的时候按摩,效果会更好。丰胸效果好刺激膻中穴是直接刺激女性荷尔蒙分泌,乳腺按摩离不开它。
按摩第四点:天溪穴,它位于乳头向外的延长线上,张开的手掌,拇指和四个手指分开形成的形状裹住乳房。使用四个手指按住胸部,对胸部进行按压,他的手到他的胸口,他的拇指点着天溪穴,从外面到里面,按下用力稍轻。推荐在睡前或洗澡前,按下效果最好的。
按摩第五点:按摩鹰窗穴,它位于第二和第三肋之间,乳头上方2手指距离位置。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穴位5秒。慢慢松开,约5秒后,按下此点,这个动作可以重复20次。
中医推荐穴位按摩治疗冬季咳嗽
(一)咳嗽痰黄
咳嗽如果伴有痰黄,就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要有泻肺热的作用,而少商和鱼际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1、少商
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
方法: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2、鱼际
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
方法: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Tips: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二)咳嗽痰白
冬季最典型的咳嗽是风寒咳嗽,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中医推荐按摩大椎穴的方法来治疗风寒咳嗽。
怎么找大椎穴?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
方法: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三)干咳咽痒
咳嗽如果是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和滋阴,而照海与列缺两穴合用,能够止咳滋阴。
1、照海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
方法: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2、列缺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
方法: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推拿治疗咳嗽的手法
1、分推肩胛骨300次
位置: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操作: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不少于200-300次,尤其针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气管炎、肺炎等则需要按摩的时间会更多5-10分钟。中间手法可以分推一段时间,然后揉肺俞,再分推,而后揉肺俞交替操作。
功效:有宣肺、镇咳作用。
主治:用来镇咳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按揉肺腧1分钟
位置: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个触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
操作:患者取舒适俯卧位,操作者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再用大鱼际紧贴于穴位,稍用力下压,来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热感、皮肤微红为度,再轻揉按摩放松。如此反复操作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刺激肺俞穴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改善肺的功能。
3、按揉天突1分钟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技巧: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主治:咳喘胸闷,痰壅气急,恶心呕吐,咽喉肿痛。
4、按揉膻中1分钟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中医按摩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3大穴位按摩的保健作用
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与直视时的眼睛呈垂直连线。
功效:按摩这一穴位能迅速消除肺火,对于因身体不适引起的面色蜡黄有显著的调节功效。
按摩方法:用指尖按住穴道,微微使力,以左右方向来回推动,刺激穴位。每次约1分钟,推荐睡前进行。除了常用食指的指尖按压,中医认为属手太阴肺经的拇指与迎香穴所属的大肠经具有“阴阳表里”关系,改换拇指来按摩会让效果倍增。
太阳穴
位置: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太阳穴在哪里吧?功效:太阳穴与面部神经大有关联,中医认为太阳穴能利于排水消肿,对由于体内循环不畅而引起的面部水肿和因过度疲劳带来的面色黯沉都有效果。
按摩方法:用双手的大拇指按住穴道,轻轻揉动,根据需要还可以同时辅以对额头和眼眶的按摩,随时随地进行。
大迎穴
位置:大迎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功效:它不仅可以让脸部血气循环畅通,更兼具紧实皮肤的美容功效。由于它恰好靠近下巴两侧的腮部,因此俗话常说的“喜欢托腮的女人都是小脸美人”也并非全无道理。
按摩方法:用食指按压穴道,一边吐气一边压6秒钟,重复4~5组。
那么,穴位按摩应该注意什么呢?
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项
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医穴位按摩保健养生的手法的相关文章了,看了以上文章之后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应该怎么进行这种手法来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了,这样自己也可以在家里进行按摩啦。
足部按摩方法治疗鼻炎有明显效果吗
一、民间治鼻炎按摩术按摩要求:取坐势,按摩时须全身放松,呼吸平和。病情轻者每日早晚可各按摩一次,一周内即有显效;病情重者,每日早中晚须按摩三次,二十天左右即见疗效。如坚持按摩,可获痊愈。第一式:热指快速推拿鼻梁先将双掌用力搓得火热火热,接着以左右两手的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梁两侧,并顺着鼻梁用力向上推至神庭穴(发迹边沿),紧接着又向下推至鼻翼旁,推行速度宜快,一上一下为一次,须快速推一百次左右,使鼻腔内有火热火热感为佳。第二式:热指按揉“三穴”位第一式结束后,再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仍以左右两手中指指肚分别按揉以下三穴位:1.迎香穴(鼻翼两旁凹陷处),按揉方法:将双手中指指肚压在迎香穴上用力按揉一分钟左右,以有酸疼感为佳。2.搓揉鼻准(俗称鼻尖子),揉搓方法:用左右两手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准,用力揉搓一分钟左右,以鼻腔内有火热感为佳。第三式:热掌抚揉面庞与鼻腔第二式结束后,再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抚按于脸庞上,片刻,再以双掌同时用力由上至下反复揉搓脸庞和鼻腔,搓揉次数宜多。要使脸庞和鼻腔都有热感为佳。鼻炎按摩术的两个要点:1.必须先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再开始按摩始可有效;2.在按摩鼻梁和鼻准时,必须要使鼻腔内有燥热感才有佳效。二、按摩鼻部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5大症状:鼻塞、打喷嚏、鼻痒、流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以上症状尤其在清晨和季节变换期间很明显,而且反复迁延难愈。以下推荐一套按摩鼻部的鼻保健操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和缓解鼻塞,效果很不错,鼻塞时揉之即通,过敏性鼻炎者1月后也可见效。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增加1~2次。迎香: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揉鼻通和印堂穴可散鼻的局部郁热以通鼻窍。另外,捏鼻、擦鼻翼可促进鼻部血液流通,改变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通鼻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