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感染性腹泻

治疗感染性腹泻

一、感染性腹泻的补液治疗: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应尽可能鼓励其接受口服补液盐治疗,但有下述情况应采取静脉补液治疗:

1、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饮水者;

2、高热等全身状况严重,尤其是伴意识障碍者;

3、严重脱水,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者;

4、其他不适合口服补液治疗的情况。脱水引起休克者的补液应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的原则。

二、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治疗:

1、急性寄生虫感染性腹泻的治疗:贾第虫病,可使用替硝唑或甲硝唑;急性溶组织内阿米巴肠病,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随后加用巴龙霉素或二氯尼特;隐孢子虫病,使用螺旋霉素。

2、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治疗:一般不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硝唑尼特对病毒性腹泻有一定治疗作用。

3、抗感染药物应用原则:急性水样泻患者,排除霍乱后,多为病毒性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不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轻、中度腹泻一般不用抗菌药物。以下情况考虑使用抗感染药物:

①发热伴有黏液脓血便的急性腹泻;

②持续的志贺菌、沙门菌、弯曲菌感染或原虫感染;

③感染发生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败血症或有假体患者;

④中、重度的旅行者腹泻患者。

4、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抗菌药物前应首先行粪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若无结果,则行经验性抗菌治疗。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甲恶唑为次选。鉴于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对于严重感染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腹泻,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并对大环内酯类类敏感的患者,可以考虑使阿奇霉素。如48h后病情未见好转,则考虑更换其他抗菌药物。利福昔明是一种广谱、不被肠道吸收的抗菌药物,亦可选用。

消炎的中药材有哪些 消化道感染

山楂、大青叶、穿心莲、黄芪、黄连、黄柏、白头翁等。

可引起消化道感染的菌类很多,最常见的有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而穿心莲、黄芪、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对这类引起肠道感染的菌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选用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治疗感染性腹泻。


如何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1)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常伴有发热、呕吐等表现。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往往可见黏液,甚至脓血样物质,每次排便量并不多;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往往为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出现脱水。粪便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

(2)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不伴发热,偶有呕吐,多数由消化不良引起,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粪便检查一般正常。

感染性腹泻病因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二、引起腹泻的细菌

1、志贺菌

志贺菌属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以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无动物宿主。

2、肠致泻性大肠杆菌:

引起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引起病人霍乱样水样便,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3、空肠弯曲菌

由空肠、结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分布较广,可引起人以及一些家畜或家禽的腹泻,主要症状有发热、腹泻和腹痛,少数有呕吐,与细菌性痢疾相似,但病情较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是主要引起急性肠炎或急性胃肠炎;

4、沙门菌

某些菌型可致人的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暴发,全球已发现2000多个菌型,我国至少已检出255个型或变异型,其中已知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有57个型,主要在A——F群内,所以在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时,可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遍及全国各地,该菌在医院儿科、产科婴儿室的交叉感染屡有报告。

5、弧菌

在弧菌属中,把与O1群霍乱弧菌具有共同鞭毛抗原,生化性状类似,仅菌体抗原不同的弧菌统称为霍乱弧菌。根据菌体抗原不同,目前已编排到200个以上血清群,除O1/O139群为霍乱的病原体外,其余统称为非O1/非O139霍乱弧菌,有些能引起散发性腹泻或食物型暴发。除霍乱弧菌外,发现有多种致病性弧菌,其中拟态弧菌、河弧菌、弗尼斯弧菌、副溶血弧菌、霍利斯弧菌和少女鱼弧菌等可引起肠道感染

如何治疗感染性腹泻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饮食卫生,清淡无刺激性食物为主。

(2)抗感染治疗:根据粪便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前面提到的抗生素引起腹泻极其少见,只有个别病例报道可引起腹泻,如林可霉素,药物引起的腹泻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停药后即可恢复;但感染性腹泻由各种病原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生素才能治愈,所以仍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喹诺酮类适合志贺菌属、沙门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甲硝唑或万古霉素适合艰难梭菌感染;甲硝唑、替硝唑适合阿米巴痢疾感染;单纯病毒性腹泻不用抗生素。

(3)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脱水:根据病情口服或静脉补液,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及时补充钾、钠、氯等离子,部分病情较重,无法进食、长期腹泻的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

(4)胃肠道粘膜保护药:硫糖铝、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

(5)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

如何预防感染性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食物本身、用具、容器、冰箱等食物保存场所、环境的清洁。

(2)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均衡营养,增强体质。

(3)作息规律,注意休息,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如何区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细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发热在先,且先期多有呕吐的表现。发热、呕吐后,第一次排便未必是腹泻,但紧接着就会出现腹泻。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往往可见黏液,甚至脓血样物质,每次排便量并不多;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往往为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出现脱水。

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是食源性因素。消化不良,会表现为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颗粒,不伴发热,偶有呕吐。过敏性腹泻,在进食一定食物数小时至 1~2天内出现,会有反复,与进食明显相关。气候原因,往往与变天、换环境等有关。非感染性腹泻,大便检查往往正常,调整饮食或改变环境即可纠正。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肠道黏膜都会受到损伤,非感染性因素损伤相对较轻,但大便检查也可能发现少许白细胞和红细胞。若白细胞小于10~15个/ 高倍视野,不能确定为细菌感染。感染性腹泻时,大便检测除了较多白细胞外,还有红细胞。若以红细胞为主,很可能与食物过敏等非感染性因素有关。家长需要牢记的是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止泻药!

感染性腹泻的分类

感染性腹泻的种类是比较多的。

第一种属于侵袭性病源引起的腹泻,这一种像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第二类就是肠毒素性的腹泻,也就是说主要致病是通过肠的毒素,这一类病人当中,最重要的是霍乱;

第三类是病毒性感染,病毒性在儿童比较多见。

夏秋季节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肠道病毒,肠病毒、柯萨克病毒,脊灰病毒,还有到秋天时的轮状病毒比较多见,在儿童时期,特别是轮状病毒,全国都比较多发;第四种主要是抗生素相关性的腹泻,也就是说夏季发生腹泻,或者是其它疾病以后,用的抗生素过多了,过多、过滥引起均衡失调,均衡失调以后,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造成腹泻感染性腹泻。是夏秋季节主要的传染病。

谨防感染性腹泻来袭

进入秋天之后也就预示着天气会逐渐变亮,这个时候由于环境的影响或者是病毒的滋生很容易导致腹泻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秋季要及时采取措施秋季严防腹泻发生。腹泻的发生有很多种种类,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由于感染导致的,这一种情况更加要在生活中预防起来。

感染性腹泻我国以细菌、病毒感染为主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传染病,因为病原体的侵入导致的一种。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通常经水、食物、i接触和苍蝇等媒介传播。如水、瓜果、海产品、蔬菜等各种食物受到污染,人群食用后便可导致感染。特别是集体就餐情况下,容易引起群体性暴发。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有三大类:细菌、病毒、寄生虫,在我国常见病原主要以细菌和病毒为主。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包括志贺氏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致泻性弧菌为主以及其他致泻性菌,如空肠弯曲菌和小肠耶尔氏菌。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目前国内病毒性腹泻中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正常人每24小时大肠都会吸收不同的物质,吸收、分泌、排泄维持着动态平衡。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一般有两种情况:分泌性腹泻和炎症性腹泻。二者可影响肠道细胞的分泌功能或肠道上皮发生炎症、肠内渗透压增加等,导致肠腔内液体分泌量增加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最终引起腹泻。炎症型腹泻常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粪便性状发生改变,可表现为水样便、黏液便、血便或脓血便等,镜检有较多的红、白细胞。除细菌性痢疾外,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均可引起。

除了感染型腹泻之外,还有一种分泌性腹泻也是大家常见的,分泌性腹泻患者多不伴有明显发热,粪便性状为稀水便,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等。

为了保障进入秋季后康体健康,在秋季严防腹泻发生,当然在其他方面也要重视起来,对于自身健康不可以忽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治

【抗菌治疗】

1 经验用药

1.1轻度腹泻(不成形便≤3次/天,外周血象正常):

建议方案:液体疗法+无乳糖饮食:静脉补液+口服补液盐,补液量出为入,轻度脱水按体重5%补液。

1.2 中度腹泻(不成形便≥4次/天,外周血象异常,有全身症状及发热):

建议方案:液体疗法+止泻药(思密达3克/次,日3次,或易蒙停4mg/次,日3次)+黄连素0.3克/次,日3次(或葛根芩连微丸3克/次,日3次),氟奎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200mg bid×3天

备选方案:奈替米星400 mg~600mg/日静点,或头孢呋辛脂0.25g bid po×3天,阿奇霉素0.5克×3天。

1.3重度腹泻(不成形便≥6次/天,外周血象异常,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大便中检出白细胞)

建议方案:氟奎诺酮类(左氧氟沙星500mg/日×3~5天)或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脂6g/日静点,若有血便伴发热可用奈替米星400 mg~600mg/日静点。若近期使用过抗生素(可能为难辨梭菌毒素性肠炎)则加用甲硝唑500mg tid po×10~14天。或万古霉素125mg qid po×10~14天。

2 药敏指导用药

细菌性痢疾:致病菌为志贺菌属,宜选氟喹诺酮类,疗程5~7天,次选阿莫西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细菌性胃肠炎:致病菌为杀门菌属、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等,宜选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恶唑或氨基糖甙类,次选氨苄西林、二、三代头孢菌素。

旅游者腹泻: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杀门菌属、弯曲杆菌等,重症用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甙类、阿奇霉素,轻症对症治疗。

空肠弯曲菌肠炎:致病菌为空肠弯曲菌,宜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易耐药。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及假膜性肠炎:致病菌为难梭菌,宜用甲硝唑口服,并停用抗生素,甲硝唑无效时口服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

霍乱(副霍乱):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宜用氟喹诺酮类,次选复方磺胺甲恶唑或氨苄西林。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致病菌为溶血性弧菌,宜用多西环素,或氟喹诺酮类,常有进食海产品史。

阿米巴肠病:致病菌为组织阿米巴,宜选甲硝唑,次选巴龙霉素。

【注意事项】

1. 氟喹诺酮类,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不宜应用。从肝肾代谢,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氨基糖甙类有肾毒性和耳毒性,对儿童及老人慎用,不宜过量。

3. 磺胺类药有导致过敏的副作用,有过敏史者禁用。

如何区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通过做化验来区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区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最直接的办法是做便常规、便培养、便轮状病毒检测,必要时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或降 钙素原等化验进行区分。

感染性腹泻怎么办

1.粪便有粘液、血便。感染性腹泻患者做粪便常规检查后,可见粪便有粘液和血便。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红、白细胞。

2.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分类增高。感染性腹泻患者做血常规检查后,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分类增高。

3.血尿、血红蛋白尿、管型尿。由于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感染性腹泻患者的尿液多为血尿、血红蛋白尿及管型尿。

4.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感性腹泻患者不仅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而且血BUN、CR、AST、ALT、BIL、LDH、CK等都可增高。

5.每天排出未成形粪便的总量超过250克。

感染性腹泻应与哪些原因引起的腹泻鉴别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一旦发生腹泻,需仔细鉴别搞清楚病因后,才能更有效的治疗。感染性腹泻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该病引起的腹泻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行肠镜检查取活检后才能明确诊断。

(2)肠易激综合征:该病由肠道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病程长,大便中一般无脓血,粪便培养结果阴性,肠镜检查正常。

(3)放射性肠炎:该病一般见于肿瘤行放射治疗后。

相关推荐

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原因

1、细菌性肠炎:(1)肠毒素性肠炎:是由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弧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一般仅在肠腔内繁殖,粘附在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不侵袭肠粘膜。症状是排出大量无脓血的水样便,导致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2)侵袭性肠炎:是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可引起渗出性腹泻,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均可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粘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拉肚子吃什么药

拉肚子吃什么药1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拉肚子吃什么药2建议口服藿香冲剂试试和抗炎治疗试试啊, 不要吃不消化和油腻的或生冷辛辣食物.严重的输液治疗。 拉肚子吃什么药3九株浓缩液(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创造出一个不利于有

预防感染性腹泻的方法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小肠每天吸收7~8L水,大肠每天吸收400— 1000ml水,当肠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时候,肠道的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肠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所以发生腹泻。(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2)由病

小儿腹泻患者不适宜使用哪些药物

易蒙停: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易蒙停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地芬诺酯: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的治疗。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酯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作用亦很强烈。

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资料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某些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生暴发或流行。二临床表现1.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

小儿腹泻脐贴怎么用

小儿脐贴的使用方法1、感染性腹泻 不宜用脐贴分清小儿腹泻的原因才能用药,具体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或寄生虫都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而消化不良、受凉、吃得过饱、肉食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来说如果患儿腹泻表现为呕吐、大便有异常气味,有的大便里还有油滴这种情况可能是非感染性腹泻的。而感染性腹泻患儿查大便如果能查出白细胞,则可能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如果大便中

煮熟的苹果能止泻吗

腹泻, 俗称拉肚子,中医腹泻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有的带有黏液,脓血或者未消化的食物。腹泻属于一种消化道疾病症状。腹泻常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舒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的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的是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可造成脱水、营养不良等症状,具体表现为皮肤干燥、舌干燥、眼球下陷、皮肤皱褶。治疗腹泻,

宝宝腹泻类型

第一种宝宝腹泻类型是无感染性腹泻,即是生理性腹泻。什么叫生理性腹泻,就是常见于婴儿的腹泻症状。生理性腹泻并非很严重,由于婴儿出生不久,肠胃系统还处于适应的阶段,母乳喂养最初不适应就会出现拉肚子腹泻的情况,但是待以后加上辅食后,大便就会逐渐成形恢复正常。一般说来,生理性腹泻的严重程度不高,只要妈妈们在生活中护理好的话就不会有太大问题。第二种宝宝腹泻类型是感染性腹泻。所谓感染性腹泻,就是由于病菌入侵导

腹泻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错误一:一拉肚子就止泻。患者出现腹泻立即想到止泻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像上述病例中那样的急性腹泻可能是肠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细菌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从而减少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错误二:自己买的止泻药是万能药。一般家里都常备有一些抗菌药,腹泻了就随便找药吃。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腹泻有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又分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对于非感染性腹泻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

预防夏季小儿感染性腹泻

1、生活中注意手的卫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充分注意手的卫生。父母在小儿喂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要给小儿勤洗手,保持小儿手的卫生。2、注意饮食卫生。对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及餐具、用具要定时消毒,不用时盖好,保持清洁卫生;给小儿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鲜,夏天食品容易变质,最好给小儿吃一顿做一顿,不要把食物储藏太长时间给小儿吃;不能给婴儿喝放置24小时以上的白开水,果汁要现做现吃。给小儿喝的饮料要在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