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出血热有哪些症状

出血热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 发热、三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

晚期症状: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

登革热症状 出血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牙龈出血、鼻出血、严重的还会出现胃肠道出血和血尿等,经期女性则会出现月经过多的现象。

出血热最初症状有哪些

出血热的前期症状很像感冒,往往让人很难辨别。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所以一定要警惕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以及它的5大阶段。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出血热表现症状

1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鼠类)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通过密切接触也可以造成医院感染和实验室感染。出血热早期症状: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

2.出血热是一种由虫媒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顾名思义,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出血。我国有两种出血热,一种是蜱传的新疆出血热,一种是鼠传的流行性出血热。美国的鹿鼠、欧洲的棕背平等也传播不同的出血热。

在我国多见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类型又分为主要由野鼠(黑线姬鼠等)传播的姬鼠型、主要由家鼠传播的家鼠型,前者相对症状重者多,病死率高。日本人在侵华战争中因本病死亡人数大概是3000人以上(发病1万余人,病死率相当高),其称孙吴热、虎林热等。

流行性出血热症状早期不典型,与感冒很象,不易诊断,应结合季节及是否疫区、接触史等判断。典型症状是三红、三痛,酗酒状貌,是“出血”的表现,详细就不说了。至于肾损伤的指标,什么少尿、多尿的,让临床医生诊断去。

血热有哪些表现

其实,对于银屑病,从大多数情况来讲,患病后的主要症状特征就是在患者的身上出现有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这三个主要的症状,这也是临床上该疾病的一大特色。但是由于银屑病根据病情的变化,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而各个时期银屑病的症状又有所不同,以下就具体的介绍一下:

进展期:这一时期银屑病患者身上的皮疹多呈点滴状,色泽鲜红而发展迅速,鳞屑较多,易脱落,多有瘙痒感觉。正常皮肤如受到外伤等刺激后,可继发为银屑病皮损,医学称之为同形反应。

静止期:该时期银屑病患者的病情保持于静止阶段,无新疹出现,旧疹也不见消退。

退行期:该时期银屑病的症状是皮疹缩小,逐渐消失。皮疹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或沉着斑。

血热有效小偏方

血热症须保证睡眠质量,不要熬夜,注意清淡饮食,调整心态。治疗宜清热、凉血、止血。

以下介绍几则治疗“血热症”的验方、偏方:

1.取大枣500克,藕节250克。将藕节洗净,加水适量煎至稠,再放入大枣,煎至熟。拣去藕节,吃大枣,可分次服食。

2. 用猪皮250克,白茅根30克,冰糖适量。将猪皮去毛洗净,加入煎好的白茅根水炖至稠粘,再入冰糖拌匀,分5次服,每日1--2次。

2)日常可以采取以下凉血食物:

鸭肉、赤豆、荸荠、冬瓜、鲜藕、荠菜、莲子、茄子、大枣、薏米、生地黄、茯苓、山药、鲜鱼、鲜茅根等。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大黄

即原生药材的饮片。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

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1、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行瘀通经功效,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4、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出血热症状

说到出血热,可能很多人对此都是不了解了,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既然不知道,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 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起病急,发热,多于发病数小时后体温迅速上升至40℃以上,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伴有畏寒、出汗,持续3~4天后体温下降,在第12~14天再次上升。伴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剧烈头痛及表情淡漠等毒血症症状。

2. 消化系统表现

发病后第2~3天即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因连续水样便引起脱水。症状可持续1周。可有肝功能异常及胰腺炎等。

3. 出血

患上出血热的患者第四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如皮肤、牙龈出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等等。甚至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情况。

4. 其他

皮肤充血性皮疹是本病特异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第5~7 天开始出现红色丘疹,从面部和臀部扩散到四肢和躯干,1 天后发展为融合性斑丘疹,不痒,到第12 天消退。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咽痛、咳嗽、胸痛;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少尿、无尿及肾功能衰竭;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表现。亦有发生睾丸炎的报道。

栀子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栀子在中药材里面是性质偏寒凉的药材,服用栀子能够清热凉血止血,因此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症状,如血热吐血、衄血等症,夏季高温时,天气比较炎热,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栀子泡制的茶水来进行清热,有利于身体的保护。

急性出血热有哪些症状

出血热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出血热的5个阶段: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肌瘤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五)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出血热的诊断方法

一、 流行病学资料

近期有疫区逗留史,与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

三、 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到蛋白尿,转氨酶升高。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显著减少。

2、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血清中马尔堡病毒的N蛋白抗原 (敏感度为40 ng/ml),可用于早期诊断。 取皮肤组织活检,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马尔堡病毒抗原。

3、血清学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ELISA等检测抗马尔堡病毒IgM和IgG抗体。一般IgM抗体在发病后第7 天出现,持续2~3月,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者也可诊断。

4、核酸检测[LD1] :逆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RT-PCR) 和实时逆转录PCR (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检测血清中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

5、病毒分离:接种病人的血液、咽分泌物或尿液等于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阳性者可以诊断。但必须注意,马尔堡病毒分离只能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

四、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依靠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和病毒核酸检测等。对来自马尔堡出血热疫区或接触过新输入的非洲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人员,急骤起病,发热,有全身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出血症状,使用抗生素和抗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应高度怀疑为马尔堡出血热。如发现马尔堡病毒的N蛋白抗原阳性,病毒RNA阳性,以及从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即可诊断为马尔堡出血热。

五、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性出血热:1埃博拉出血热:与马尔堡出血热在传染源、传播途径、疫区分布等多方面极其相似,通常无融合性皮疹,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鉴别。2 肾综合征出血热:有鼠类接触史,临床上有明显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鉴别。3 新疆出血热:为自然疫源疾病,主要分布于有硬蜱活动的荒漠和牧场。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每年4~5月为流行高峰,患者有蜱叮咬史。4 登革出血热:有伊蚊叮咬史,临床表现与马尔堡出血热相似,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鉴别。

2、拉沙热:一般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咽喉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肌痛及胸腹痛等;早期可见淋巴细胞减少,后期中性粒细胞增多;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与马尔堡出血热鉴别。

3、疟疾:典型症状为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血涂片可找到寄生虫,应用抗疟药治疗有效。

4、细菌感染:血常规检查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升高,血培养可帮助诊断,抗生素治疗有效。

由于马尔堡出血热在发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因此,应在发病早期进行抗原检测、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试验,以便尽快作出正确诊断。

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相关推荐

女人经期规律是怎样的

月经的周期会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只要月经周期是规律的出现,都属于正常。 从第一天出血开始计算,到第二月的第一次出血的时间段就是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日,是部分女性的月经周期或长或短。临床医学认为只是月经周期在22~35日之间都属于正常的。的人月经周期在40天以上,但只要是没感觉到什么不舒服,规律的出现,并且生殖功能不受影响。都属于正常的。 如果原来的月经周期在28~30日。偶尔提前或者延后3-7日并五其它感觉,都属于正常情况。中医认为月经周期提前的原因主要是气虚、血热,关。最易损伤脾的是

出血热病症是什么

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等。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起病急,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

出血热的典型症状

1.发热:这是出血热最基本的症状,不同的出血热,发热持续的时间和热型不完全相同,以蚊为媒介的出血热多为双峰热,各种症状随第二次发热而加剧,流行性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则多为持续热。 2.出血及发疹:各种出血热出血,发疹现象,但出血,发疹的部位,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轻者仅少数出血点及皮疹,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系统大出血,现将我国及其他地区所见到的出血热疾病出血发疹情况简述如下: (1)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1~5天的发热期,呈急性病容,面,颊及上胸部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如酒醉貌,皮肤黏膜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凉血止血

丝瓜络性寒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对于便血,崩漏等血症一定的质量效果,尤其适合血热患者食用,既可凉血,又能止血。

咔血不能吃的水果

咯血患者不能吃的水果之一、樱桃 性温味甘,《日用本草》认为:“其性属火,能发虚热喘嗽之疾。”《饮食须知》中还说:“过食太多,发肺痈肺萎。”所以,肺热火的咯血之人,自当忌食之。 咯血患者不能吃的水果之二、荔枝 性温,味甘酸,易上火助热,阴虚火旺的咯血者,法当忌之。《食疗本草》早就指出:“多食则发热。”《本草纲目》中亦告诫:“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火病人尤忌之。”咯血者多肺经热,或是阴虚内热,故当忌食。 咯血患者不能吃的水果之三、杨梅 性温,易助热上火,促使咯血加剧。如《本经逢原》中指出:“血热火

登革出血热症状 脑、蛛网膜下出血

在登革热病情流行期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脑和(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的症状

中医帮你食疗凉血

血热吃什么 中医帮你食疗凉血。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代谢功能活动旺盛,血热的人也多了起来。如何让你的血冷下来呢?中医教你用食疗来凉血。中医认为,血热并不是血液温度升高,而是热入营血,使人体的血液功能出现了异常,如血热会导致热邪迫血妄行,出现出血的症状。 血热会导致人体发燥,火气大,使人发热,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皮肤斑块、出血;患者易留鼻血,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发热,晚上多梦。 “血热”虽然跟遗传一定关系,但多数是后天因素形成的。 身体强健,体内阳气旺盛,饮食上又偏爱吃辛辣刺激、油腻等助长阳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不同类型的出血热症状分别哪些

(1)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1~5天的发热期,呈急性病容,面,颊及上胸部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如酒醉貌,皮肤黏膜可见细小出血点,常分布于上腭,眼结膜,腋下及腋前后,呈簇集性分布或条状排列,部分病人在穿刺和压迫部位可见瘀斑,咽部多充血,结膜囊显着水肿,95%以上的出血热病人束臂试验阳性,到发病5~8天的低血压期各种症状加剧,此时充血现象消退,而出血现象加重,皮肤黏膜出血点增多,可融合成瘀斑,同时可伴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进入少尿期(多在病后第8~12天)时,出血现象更为显的出血热患者,压迫部皮肤可见大片瘀

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能吃什么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蒜、葱、蒜苗、韭菜等,能刺激子宫出血,尤其是血热型崩漏,会在原基础上愈增其血中之热,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所以应忌食。 功能性子宫出血虚证患者忌食大萝卜、大头菜、萝卜干等破气食物,因食用后会加重气虚,进一步损伤其固摄经血的作用,加重出血,所以应忌食。 功能性子宫出血血热患者忌食牛肉、羊肉、公鸡肉、虾、香菜、荔枝、李子、杏子等热性食物,因食用后会加重血分之热,碍于身体的健康。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忌用油腻、温补的食物,如桂圆、人参、虾、鹿角胶等。因为本病患者多属实证、热症,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