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的病因
泌乳素的病因
在生理情况下,泌乳素的调控以抑制性调节占优势。任何干扰下丘脑多巴胺合成与向垂体输送以及多巴胺与其受体作用的因素均可减弱抑制性调节,而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常见病因可归纳为生理性、病理性、药理性和特发性四类。
1.生理性
泌乳素是应激激素,呈脉冲式分泌,夜间分泌高于白天。女性月经周期的黄体期达峰值,卵泡期低水平。妊娠足月时、分娩后均显著升高。此外,在应激状况下泌乳素分泌显著增加,高蛋白饮食、运动、紧张和性交活动、哺乳、乳头刺激和睡眠障碍均可导致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
2.药理性
凡是干扰多巴胺合成、代谢、重吸收或阻断多巴胺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均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但一般低于4.55nmol/L。常见的药物有雌激素、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如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剂、抗高血压药利血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α-甲基多巴)、H2受体阻断剂(如胃动力药吗叮啉、甲氧氯普胺与西咪替丁等)、抑制多巴胺代谢的药物(如阿片类制剂)等。
3.病理性
主要见于下丘脑-垂体疾病、系统性疾病、异位泌乳素生成等原因。
⑴下丘脑病变:如颅咽管瘤、神经胶质瘤、结节病、结核等压迫垂体柄;颅脑放射治疗后下丘脑功能受损。
⑵垂体疾病: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垂体促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空蝶鞍综合征、结节病、肉芽肿病、炎性病变。
⑶系统性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肝病、肝硬化、肝性脑病;某些肿瘤如肾上腺瘤、支气管癌、卵巢囊性畸胎瘤。
⑷神经源性:胸壁病变、带状疱疹神经炎和乳腺手术等。
⑸其他:多囊卵巢综合征。
4.特发性
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指血清泌乳素升高,通常<4.55nmol/L,垂体、中枢神经和系统检查阴性,而伴有泌乳、月经稀发、闭经等症状。发病可能与泌乳素分子存在异型结构相关,病程具有自限性。
男催乳素偏高的原因
1.催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最常见病因,亦是最常见的垂体肿瘤。
2.颅内肿瘤或炎症等各种原因致下丘脑损害所致泌乳素抑制素下降,引起高泌乳素血症。
3.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4.假催乳素瘤:垂体无功能瘤压迫垂体柄和使下丘脑—垂体受损引起高催乳素血症。
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功能不全等,引起高泌乳素血症。
6.服用吗叮啉、冬眠灵、5—羟色胺、雌激素类、避孕药等,引起高泌乳素血症。
7.睡眠、乳头刺激、等生理刺激可使PRL暂时升高。
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
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30%):
(一)夜间和睡眠(2~6Am)。(二)晚卵期和黄体期。(三)妊娠期:较非孕期升高≥10倍。(四)哺乳期:受按摩,乳头吸吮引起急性,短期或持续性分泌增多。(五)产褥期:3~4周。(六)低血糖。(七)运动和应激刺激。(八)性交:在性高潮时明显升高。(九)胎儿和新生儿(≥28孕周~产后2~3周)。
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25%):
(一)下丘脑-垂体病变1、肿瘤:非功能性——颅咽管瘤,肉瘤样病(sarcoid)神经胶质细胞瘤。功能性——PRL 腺瘤46%;GH腺瘤22~31%,PRL-GH腺瘤5~7%;ACTH腺瘤&Nelsons syndrome4~15%,多功能腺瘤10%;未分化瘤19~27%。
2、炎症:颅底脑膜炎,结核,梅毒,放线菌病。
3、破坏:损伤,手术,动一静脉畸形,肉芽肿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s syndrome)。
4、空泡蝶鞍综合征。
5、垂体柄病变,损伤或肿瘤压迫。
6、精神创伤和应激。
7、帕金森病。
(二)原发性和/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seudo-parathyroidism)。
2、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三)异位PRL分泌综合征:未分化支气管肺癌,肾上腺癌,胚胎癌。
(四)肾上腺及肾病:阿狄森氏病,慢性肾功衰竭。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六)肝硬化。
(七)妇产科手术:人工流产,引产,死胎,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切除术。
(八)局部刺激:乳头炎,皲裂,胸壁外伤,带状疱疹,结核,手术。
(九)医源-药物性因素:
1、胰岛素低血糖。
2、性激素(雌-孕激素避孕药)。
3、合成TSH-RH。
4、麻醉药:吗啡,美沙酮,蛋氨酸脑啡肽。
5、多巴胺受体阻断剂:Phenothiazones,Haloperidol,Metoclprimide,Domperidone,Pimozide,Sulpiride。
6、多巴胺重吸收阻断剂:Nomifensine。
7、CNS多巴胺降解剂:Reserpine,amethyl-Dopa。
8、多巴胺转化抑制剂:阿肽。
9、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10、二苯氮类衍生物:二苯噁唑氮类,氨甲酰氮,因忽顿,丙咪嗪(Imipramine),阿密替林(Amitriptyline),苯妥因(phenytoin)安定和氯硝基安定(Clonazepam)。
11、组胺和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Amphetamines,Hallucinogens,H1受体拮抗剂(氯苯甲嗪meclizine,吡苄明,Pyribenzamine),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呱Cimitidine)。
泌乳素高和胎停育有关系吗
泌乳素水平过高是导致胎停育的其中病因。在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约1/4是由垂体肿瘤引起的,还有些可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胸壁损伤及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建议您到医院详查,针对治疗。
泌乳素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泌乳素高的原因比较多,与很多因素都密切相关。其中包括了,月经不调,导致月经稀少,月经过早闭经等,还有各种身体的肿瘤等,都会导致泌乳素过于高。因此应该及时去医院查找病因,否则将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泌乳素高的原因
泌乳素是一种多肽激素,也叫催乳素(PRL),是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妇女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非孕妇女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20纳克/毫升。
泌乳素偏高的话可以引起如下症状和原因
1.月经不调:原发性闭经4%,继发性闭经89%,月经稀少、过少7%。功血、黄体功能不健23%~77%。排卵功能障碍和黄体功能不足表现为:以月经稀少和闭经、不孕为多见,与此相关的尚有习惯性流产、性欲减退、多毛、痤疮等。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等雌激素缺乏症状。2.溢乳:挤压双侧乳房可见乳汁,镜下可见脂肪滴。在非肿瘤型中为20.84%。肿瘤型中70.52%。单纯溢乳63~83.55%。乳房多正常或伴小叶增生或巨乳。3.骨质减少:因HP导致长期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骨密度的减少。4.有较高泌乳素时可出现视觉障碍、神经系统疾患,垂体功能减退、脑出血、脑脊液体鼻溢等疾病。
影响因素
1、神经刺激:某些部位特别是胸部的皮肤受刺激,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剧痛,都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而引起泌乳素增高。如胸部手术、灼伤、胸背部的带状疱疹等。
2、垂体障碍:主要是垂体部位的各种肿瘤。此外,部分空泡蝶鞍综合征、垂体功能亢进,也可引起溢乳、闭经。
3、药物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如氯丙嗪、吗啡等,可以使下丘脑儿茶酚胺的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下丘脑产生的泌乳素释放因子的活性。降压药甲基多巴、利血平等可抑制泌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灭吐灵可刺激垂体泌乳素的过量分泌。
4、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分泌不足的信息反馈地传入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大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这种因子在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同时,也能刺激垂体泌乳素的过量分泌而造成溢乳。
5、下丘脑性障碍: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颅咽瘤、松果体瘤、下丘脑部分性梗死、假性脑瘤、垂体柄切断等,都能造成下丘脑产生的泌乳素抑制因子减少,或者泌乳素释放因子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前者能使泌乳素由于失去抑制而盲目生产,后两者则直接促使泌乳素增产。
泌乳素偏高怎么治疗
一、病因治疗,也就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假如是药物引起的应先停药,假如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则可服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假如是垂体肿瘤,则可根据肿瘤的大小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溴隐停为首选药物,这种药可抑制催乳素的合成与分泌,可控制垂体微腺瘤的生长,甚至使肿瘤明显缩小,溴隐停的常见副反应是恶心、头痛乏力和便秘。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资料显示用药一周催乳素即可明显下降,用药2-4周溢乳停止,月经恢复,用药3-6个月可出现排卵并可妊娠。
三、联合治疗,有生育要求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先用溴隐亭治疗,如仍不能恢复排卵,加服促排卵类药物。
相信大家对于泌乳素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了解清楚了。首先应该找到泌乳素过高的产生原因,知道了病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疑似泌乳素过高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这样能够避免更多的并发症。
泌乳素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如果在哺乳期泌乳素高,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但是不是孕妇或者产妇,如果血中泌乳素过高,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月经量少,或者闭经的症状,这也是造成不孕的一个原因。在非孕期或者非哺乳期,如果泌乳素高,要怀疑是不是出现了下丘垂体瘤,或者胰岛素是不是高,或者是不是甲状腺功能下降,这些都需要你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针对病因,及时治疗,早日康复,才能早日怀孕。
引起泌乳素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你长期口服药物引起的,有些人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出现泌乳素高的患者应该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治疗,因为想通过饮食来调节效果并不可观。饮食虽然不能够彻底治愈疾病,但是可是辅助药物治疗,促进疾病快速痊愈,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多补充营养的食物,多吃些瓜果蔬菜同时还要定期去医院做检查。
高泌乳素血症与不育
高泌乳素血症与不育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疾病,过高的泌乳素能干扰生殖腺的功能,是引起男女性功能低下和不育的病因之一。
【病因】
1.催乳素瘤(Prolactinoma)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最常见病因,亦是最常见的垂体肿瘤。
2.颅内肿瘤或炎症等各种原因致下丘脑损害所致泌乳素抑制素下降,引起高泌乳血症。
3.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4.假催乳素瘤:垂体无功能瘤压迫垂体柄和使下丘脑—垂体联系受损引起高催乳素血症。
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功能不全等。
6.服用吗叮啉、冬眠灵、5—羟色胺、雌激素类、避孕药等。
7.睡眠、乳头刺激、性交等生理刺激可使PRL暂时升高。
【临床表现】
青少年主要表现为性毛生长延迟,遗精功能丧失,生长速度减慢;成人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阳萎,5%患者可出现泌乳和乳房发育,其他还可出现射精异常、精液减少,甚至无精等。
垂体泌乳素瘤的病因
泌乳素腺瘤来源于分泌相应激素的腺细胞,由分泌催乳素或生长激素的一种瘤细胞组成或由分泌混合型多激素两种或多种以上瘤细胞组成。
泌乳素增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下丘脑性障碍。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等将会影响泌乳素抑制分子,抑制分子减少,泌乳素释放因子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将会导致泌乳素增加。
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因为肿瘤是由分泌泌乳素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失控状态的时候会无节制地分泌泌乳素,同时,垂体柄受压等原因也会造成泌乳素升高。服用黄体酮、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醇扥等药物、剧烈运动、创伤都有可能引起泌乳素的分泌增多。药物的作用也会导致泌乳素增高。口服避孕药会引起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增高与促性腺激素减少。较长时间服用利血平、氯丙嗪、吗啡等药物会改变多巴胺的产生、吸收和代谢,从而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以致于泌乳素分泌过多。
另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发性闭经溢乳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等疾病、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也可引起泌乳素升高。
最后,神经刺激如胸部手术、灼伤、胸背部的带状疱疹等引起的剧痛,都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而引起泌乳素增高。
我妈妈垂体泌乳素值高达245,有什么危险
泌乳素偏高是影响怀孕的!你有吃药吗? 建议吃溴隐亭,吃一段时间,同时努力下怀孕,等下次月经来时再去医院做空腹抽血检查,看泌乳素有没有下降。 建议再做具体的检查!如果打算怀孕,可以看看妇科,如有必要可以做个头颅脑垂体磁共振的扫描。首先确定病因是最重要的。泌乳素高的原因很多,首先要排除病因,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但是国内现在治泌乳素高的药主要是溴隐亭。这个病在以前中年妇女中是多发性的病,但近几年在20几岁的育龄女人中比例越来越高。所以不要惊慌,吃药的同时改善自己的心理,不要有太多的压力,泌乳素高虽然是脑垂体引起的,属于先天性的,但是后期情绪影响和生活习惯对泌乳素的影响也很大。放松心态,这个病是个长期的需要调理的病,慢慢改善,积极就医,你的激素不算高,吃药应该就能降下来,等降下来了基本上就能怀上宝宝了,影响不是很大,注意调理身体,作息规律且乐观积极就医,我相信你会康复的。加油····
高泌乳素血症怀孕了怎么办
血清泌乳素(PRL)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为促进乳腺发育、维持泌乳、调节生殖活动、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免疫调节等,高泌乳素血症是多种原因导致垂体泌乳素(PRL)分泌增加,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在妇科内分泌及不孕门诊中比较常见,其特征为月经稀少、闭经、溢乳、不孕及卵巢功能减退、习惯性流产等。而近年来,此类疾病与生殖的关系愈发受到重视,在第二届上海东方妇产科学论坛上,有幸对话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就高泌乳素血症疾病与妊娠之间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高泌乳血症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但是临床医生经常反馈,处理这类疾病,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特别是对于有妊娠需求患者,面临的问题更多,对这类患者如何更好产前准备?
华克勤教授:这确实是我们临床中比较实际的问题。众所周知,高泌乳素血症这个疾病,病因纷繁复杂,并且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首先应该查明病因,做出准确的判断及对因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PRL水平,排除药物性及生理性因素,并具备一定的影像学证据是非常必要的几个环节。比如垂体疾病是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垂体腺瘤还包括垂体微腺瘤与巨腺瘤两大类。那么,在处理一个患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有的放矢的去进行治疗及干预,比如针对垂体腺瘤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在孕前要做哪些准备呢?
第一、服用溴隐亭,并不影响妊娠结局:对于垂体微腺瘤的病人,应用溴隐亭,主要目的是使患者下丘脑垂体轴能够恢复正常,然后使患者的泌乳素水平降到正常值以下,并且恢复排卵。一般来说,应用溴隐亭治疗需要定期根据其结果进行加量或是减量治疗,在服药的过程中,患者有妊娠的可能,一旦确诊妊娠,及时停药。作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物?溴隐亭,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多肽类麦角生物碱,选择性激动多巴胺受体,能有效降低泌乳素。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它是C类药,但是在应用溴隐亭期间妊娠,其自发性流产、胎死宫内、胎儿畸形等发生率14%,与正常妇女异常妊娠发生率相近,所以我们认为即使在服药过程中妊娠,胎儿也是可以留下来的,不需要做人工流产,完全可以继续妊娠,同时做好后续的观察。
第二、不急于一时,疾病与妊娠需要分清主次。垂体巨腺瘤相对于垂体微腺瘤,在处理上也是更棘手,由于巨腺瘤而引发非垂体功能不全等问题也相对严重,对于垂体巨腺瘤所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并将血清泌乳素降低到正常水平以后再妊娠。对于垂体巨腺瘤的治疗,大家需要牢记:对于巨腺瘤的病人,一定是瘤体缩小,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再妊娠。带瘤妊娠,有可能出现巨腺瘤快速增大。当然,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或γ刀治疗,但是药物控制仍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那么在妊娠期间,对这些患者还需要随访及监测吗?
华克勤教授:因为我们知道怀孕以后患者自身泌乳素就会生理性增高,所以如果根据泌乳素来随访患者的肿瘤,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患者在妊娠期间出现临床症状,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等影像技术来跟踪肿瘤的进展等情况。如果一旦对妊娠有影响,或者有主观症状,需要根据不同孕周进行处理,如果已经到了孕晚期,接近孕足月,完全可以观察期待;如果是在孕早中期,巨腺瘤可能快速增大,必要时孕期手术也是需要的。具体就是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最合适处理。
妊娠期间继续给予溴隐亭药物治疗,主要见于哪些情况?
华克勤教授:一般来说,溴隐亭在怀孕的前期应当停用,但是需要检测泌乳素水平,如果考虑到患者有可能会因为高泌乳素血症,引起不育或妊娠后流产或早产等问题,也是可以持续性用药,但是不推荐整个妊娠期服用溴隐亭。
总之,高泌乳素血症不是一组独立存在的疾病,对待这种疾病重在明确病因,并实时根据病情的发展及变化给予最恰当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是首选方式,同时也需要了解药物治疗的利与弊,不管是在妊娠期还是分娩及哺乳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尚无证据提示哺乳将刺激肿瘤生长,故分娩后可以哺乳。若PRL瘤患者产后停止哺乳6个月后复查,仍有有高PRL血症及闭经、异常泌乳等症状,但复查垂体影像学未见加重者,仍需服用溴隐亭治疗。
泌乳素高的原因及治疗有哪些
泌乳素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药物因素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如氯丙嗪、吗啡等,可以使下丘脑儿茶酚胺的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下丘脑产生的泌乳素释放因子的活性;降压药甲基多巴、利血平等可抑制泌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灭吐灵可刺激垂体泌乳素的过量分泌。
垂体障碍 主要是垂体部位的各种肿瘤。此外,部分空泡蝶鞍综合征、垂体功能亢进,也可引起溢乳、闭经。
下丘脑性障碍 下丘脑及邻近部位的疾病,如脑炎、颅咽瘤、松果体瘤、下丘脑部分性梗死、假性脑瘤、垂体柄切断等,都能造成下丘脑产生的泌乳素抑制因子减少,或者泌乳素释放因子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前者能使泌乳素由于失去抑制而盲目生产,后两者则直接促使泌乳素增产。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分泌不足的信息反馈地传入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大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这种因子在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同时,也能刺激垂体泌乳素的过量分泌而造成溢乳。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分泌不足的信息反馈地传入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大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这种因子在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同时,也能刺激垂体泌乳素的过量分泌而造成溢乳。
神经刺激 某些部位特别是胸部的皮肤受刺激,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剧痛,都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而引起泌乳素增高。如胸部手术、灼伤、胸背部的带状疱疹等。
泌乳素偏高怎么治疗
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溴隐停为首选药物,这种药可抑制催乳素的合成与分泌,可控制垂体微腺瘤的生长,甚至使肿瘤明显缩小,溴隐停的常见副反应是恶心、头痛乏力和便秘。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资料显示用药一周催乳素即可明显下降,用药2-4周溢乳停止,月经恢复,用药3-6个月可出现排卵并可妊娠。
病因治疗,也就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假如是药物引起的应先停药,假如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则可服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假如是垂体肿瘤,则可根据肿瘤的大小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联合治疗,有生育要求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先用溴隐亭治疗,如仍不能恢复排卵,加服促排卵类药物。
泌乳素高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种状况代表了我们的身体分泌物不能正常分泌,也是有很多的不利影响,建议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尽量注意及时的检查,如果不正常会引起许多疾病,比如说闭经,月经不正常,肿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注意。
垂体泌乳素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搜本站
(1)垂体泌乳素瘤,其血清泌乳素含量可>200ng/ml;其他垂体肿瘤或增生,垂体柄切断或破坏等也可升高。
(2)原发性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特发性溢乳症、男子乳房发育症、重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柯兴病和阿狄森病。
(3)下丘脑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结节病和转移性癌肿;青春期闭经、消瘦厌食综合征与产后闭经溢乳综合征等。
(4)由乳腺癌、肾癌、支气管癌和肺癌等引起的异位泌乳素分泌综合征。
(5)慢性肾功能衰竭。
(6)胸腔手术、胸壁损伤、带状疱疹等。
上面就是对垂体泌乳素偏低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女性的认识有帮助。造成垂体泌乳素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寻找病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