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自我保健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自我保健护理

1、多学习、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孕妇糖尿病,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来势很快,需要立即抢救,轻者可口服糖水,10分钟后症状消失,较重者再吃些水果、饼干或馒头等。神志不清者要从口颊和牙齿之间流入糖粉使其溶化咽下;昏迷患者应避免喂食,以防食物被吸人肺内,而引起肺炎。如服糖10分钟后仍未清醒,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2、要学会自行检验。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及心慌时,要区别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是吃糖还是不吃糖,此时用尿糖试纸检查尿液,便可对症治疗。还可用酮体粉检查尿酮体。

3、学会自己调整胰岛素及饮食数量。在应急时增加胰岛素剂量,在病情好转时又要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

4、特别注意清洁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最好不到拥挤的公共厕所,预防各种感染。

5、生活要有规律。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0.01=。

2.肥胖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目前衡量肥胖的指标常用体质指数(BMI)。由于目前向心性肥胖越来越受到重视,腰围、髋围和腰髋比(waist-hipratio,WHR)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WHR。Jang等研究结果显示,BMI≥20.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BMI≤19.1者的2倍。Berkovitz等研究发现,BMI>32.9的孕妇的糖尿病的危险是BMI于27.3~32.9组的2.82倍,是BMI<27.3者的3.82倍。Branchtein等对孕28周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的一项研究显示,WHR和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前者为0.06,后者为8cm,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11mmol/L和0.13mmol/L。Zhang等以WHR 0.629~0.705为参考对妊娠前孕妇WHR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WHR 0.706~0.742组相对危险度为2.74,WHR 0.743~1.020组为4.02。该研究说明,WHR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3.种族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4.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0倍、5.8倍、8.5倍、22.5倍和23.2倍。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很复杂,而且这些因素与非妊娠期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二)发病机制

妊娠期糖尿病是于妊娠期诊断的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总和。糖耐量减低的程度随妊娠进展而不同,多数孕妇于产后糖耐量很快恢复正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再次妊娠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产后糖耐量恢复正常的妇女多年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很高。综合以上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和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学特点,妊娠期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在许多方面相似,胰岛素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时,还要考虑妊娠这一特殊生理条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妊娠期间特殊的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1.孕妇与糖代谢有关的内分泌和代谢变化

(1)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变化:妊娠期胰岛增大,β细胞数目增多,孕中期血浆胰岛素水平开始增高,孕末期达高峰,同时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同样增高。垂体的体积和重量由第7孕周开始,最终体积增加20%~40%,重量增加1倍。垂体分泌的垂体促乳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增加。妊娠期甲状腺呈均匀性增大,孕期增加65%,血液中结合型T3和T4的总量增加,而游离T3和T4的水平不变或略低。妊娠期肾上腺体积虽然无明显增大,但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明显升高,但游离激素水平并不升高。

(2)胎盘的内分泌作用:胎盘除作为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以外,还是妊娠期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胎盘合成和分泌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均与糖代谢有关,胎盘生乳素最重要。胎盘生乳素能加速脂肪分解和氧化,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加速肝脏利用甘油和脂肪酸产生糖原;胎盘生乳素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外周作用,使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下降,升高血糖,以利胎儿利用。另外胎盘还合成胎盘胰岛素酶,胎盘胰岛素酶可以使胰岛素降解为氨基酸而失去活性。

妊娠期母体各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变化和胎盘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中,仅胰岛素具有降糖作用,而胎盘生乳素、胰高血糖素、胎盘分泌的甾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另外胎盘胰岛素酶还可以加速胰岛素降解,更加削弱了降糖机制的能力。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妊娠期的糖代谢呈现以下特点:①孕妇处于相对低血糖状态,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是由于胎儿对葡萄糖的大量需求和孕妇肾脏由于肾糖阈的下降而过量滤出,所以孕妇经常出现低血糖特别是在饥饿时。低血糖随妊娠的进展而加剧,非妊娠期间的血糖值高于早期妊娠,而早期妊娠高于晚期妊娠。②孕妇处于低血糖状态,低血糖可以导致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又由于血容量的增加,出现低胰岛素血症,低胰岛素血症引起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升高,所以孕妇容易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③血糖和血胰岛素比值下降。血糖下降是导致血糖/胰岛素比值下降的一个原因,而导致该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总量所需的增加。④妊娠期妇女给予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峰值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并延迟到达,恢复正常水平时间也较长,血胰岛素的浓度变化与血糖变化类似。根据糖耐量试验,相同的糖负荷,孕妇释放的胰岛素量明显多于非妊娠状态,所以孕妇处于胰岛素抵抗状态,但这种胰岛素抵抗是多种其他激素拮抗的结果,并非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和第二信使系统异常所致。同时应该强调,这种胰岛素抵抗是正常的和生理性的,它能在维持孕妇代谢平衡和血糖正常的情况下保证胎儿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2.胰岛素分泌相对缺陷和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以遗传、年龄和肥胖等因素为基础,由妊娠这一特定环境或内分泌代谢状态决定的糖耐量异常综合征,其重要特点如下:①妊娠期发生;②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水平不断变化;③妊娠结束后多数糖耐量减低恢复;④再次妊娠则糖尿病的发生率很高;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年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很高;⑥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状态,同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能更好地揭示2型糖尿病的秘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考虑主要为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1)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孕妇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妊娠晚期约为非妊娠期的2倍,但是妊娠期糖尿病者胰岛素分泌增加量相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空腹胰岛素水平相对增加量减少外,糖负荷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或胰岛素/葡萄糖比值或胰岛素原指数下降。目前,这种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的原因不清,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异质性有关。这种遗传异质性在非妊娠的状态下保持静止状态,在妊娠的刺激下,转变成显性状态,出现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的情况,妊娠终止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除了妊娠,其他因素如年龄增长、体重增加的等同样可以导致该遗传异质性的激活。

(2)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一样,妊娠期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也需要考虑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等多环节和多因素的过程,各个环节和因素造成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和特点也应该按照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去分析。由于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年后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关系,所以二者的许多病因和机制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相反,部分患者糖耐量恢复正常而且以后不发展成糖尿病,所以二者又有不同之处。

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糖耐量正常,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妊娠结束后糖耐量恢复正常,所以妊娠对糖耐量的影响很关键。妊娠期间高胰岛素水平是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标志之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是造成这种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间,大量升糖激素产生,如垂体激素、胰高血糖素、胎盘生乳素和甾类激素等等。妊娠期间,血液中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二者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功能。胎盘分泌胰岛素酶,可以降解胰岛素。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上述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血糖和糖耐量正常,而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上述机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它以一定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为背景,在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条件发生的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必须与2型糖尿病相结合,而妊娠期糖尿病的跟踪研究有助于对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和发病过程的研究。

妊娠糖尿病对孕妇有哪些影响

1.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发生、早产和死胎的几率均高于正常的产妇。

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羊水过多的几率为10%-30%,其原因可能是胎儿的血糖水平增高,导致其出现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孕妇的羊水过多。在临床上,羊水骤增可导致孕妇的心肺功能异常。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且容易出现合并感染,常见的此类感染有泌尿系统感染和霉菌。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管壁增厚和宫腔狭窄的情况,故此类患者发生妊娠期综合征的几率为正常孕妇的4~8倍。

5.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孕育巨大胎儿,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的机会将增多,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剖宫产的几率高达24%~39%。此外,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在分娩时容易因体内的能量不足而使产程延长,从而易引起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出血。

6.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酮症,对此病若不及时纠正会使其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这将对母亲和胎儿产生极大的危害。若孕妇在妊娠的早期出现酮症可导致胎儿畸形,而在妊娠的中晚期出现酮症则可加重胎儿在宫内缺氧的程度。

7.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会明显增高。

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区别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者也在增加,另外,由于孕期糖尿病筛查的广泛开展,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也升高。今后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会持续升高,患有糖尿病妇女的妊娠问题,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就跟大家说说,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之间有什么区别?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专家研究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2、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3、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4、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者孕周增加为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来说,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现糖尿病或者使本来有的糖尿病加重。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若孕妇属于高龄妊娠,在孕期长期摄入高营养高热量饮食,或家族中有成员有糖尿病史,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在怀孕前没有,而怀孕后才引发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一系列生理变化造成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极其不利。对于孕妇来说,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母亲出现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的发生机会;对于胎儿来说,它可导致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畸形、巨大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固醇血症等发生率升高。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导致母婴日后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较普通人增大。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孕妇体内的各种器官出现损害或发生功能性的障碍,还会导致胎儿早产,危害母儿健康。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2、高龄妊娠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孕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索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进食量少,若不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容易发生低血糖。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

孕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有:

1、妊娠期糖尿病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

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

2、妊娠期糖尿病可形成巨大胎儿。

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其过度发育,从而形成巨大胎儿。

3、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畸形,如脊柱裂、脑积水、先天性、肛门闭锁等。

4、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黄疸。

孕妇发生糖尿病后,可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并使胎儿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红细胞增多症。患有红细胞增多症的新生儿,由于其体内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以容易发生新生儿黄疸。

5、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该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导致胎儿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

6、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形成高胰岛素血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该病症可使新生儿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要点

(1)平时多看点儿糖尿病以及怀孕、生产和哺乳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利于应付不同的情况;

(2)要坚持一定量的运动:糖尿病孕妇也必须坚持锻炼身体,这对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对顺利分娩都是有好处的,当然运动的方式和总量要符合妊娠的特点;

(3)全部用胰岛素治疗:除了只使用饮食控制就能把糖尿病控制很好的病例外,只要需要用药,一律使用胰岛素,原用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一律停药,改用胰岛素治疗,以避免口服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如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症及新生儿乳酸性酸中毒等等;

(4)以血糖为指标来观察病情控制:33%的孕妇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更多的患者尿糖显得过分敏感,容易让人以为血糖很高而采取不必要的措施,所以糖尿病孕妇应该采用血糖监测法;

(5)饮食的量可以放宽:糖尿病妇女是一张嘴吃两个人的饭,每天摄入的热量应该比非妊娠妇女为多,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类的食品;

(6)多去医院检查:糖尿病孕妇有糖尿病和妊娠是不同的两种情况,比单一的糖尿病或者单一的妊娠要复杂得多,所以随着孕期的进展,要逐渐增加就医的次数,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

妊娠期糖尿病日常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相关推荐

糖耐量检查重要性

妊娠期糖尿病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不同,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会在宝宝出生以后会恢复正常, 但其中大约有1/3的人在产后5~10年会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造成的。胰岛素控制着你血液中糖的含量,并使你的身体能够储存没有立即用于能量消耗的糖份。 在孕期,特别是大概5个月以后,宝宝的生长开始加快,你的身体必须产生额外的胰岛素,来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你的身体跟不上这种变化,你就可能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宝宝的生长需要葡萄糖形式的糖份,但是糖份过多可能会使他生长过速。宝宝过大会使妈妈的

怎样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一、妊娠糖尿病的病因: 1、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32.9的孕妇的糖尿病的危险是BMI于27.3~32.9组的2.82倍,是BMI5.1mmo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来说,妊娠期糖尿病患病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但是,这种呕吐与一般的妊娠反应是不同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再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明显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这是因为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的缘故。 而体重减轻也是比较明显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孕妇应该出现正常的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出现了此种糖尿病症状的时候

妊娠期糖尿病的判断标准

糖尿病妊娠是指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即糖尿病人合并妊娠;而妊娠妇女原来没有发现糖尿病,在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妓娠中、后期,胎盘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胎盘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皮质醇等,并且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而引起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妊娠期糖尿病约占妊娠的1%~2%,分娩后大部分能恢复正常,其中有20%~30%,可于2~8年后发生永久性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使母体和胎儿易发生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应及时发现予以合理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无症状,需做口服葡萄糖耐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1、可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研究认为,胎儿的死亡率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能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在妊娠的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是可以降低胎儿死亡率的。 2、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生的婴儿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是非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的6倍。该综合征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导致胎儿高血糖有密切的关系。 3、可形成巨大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此时胎儿的器官已经形成,因此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可导致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相信很多女性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毕竟这种疾病是出现在孕期最频繁的一种严重性病症。专家表示,有很多早产现象的发生,就是因为产妇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缘故。那么,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将血糖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只有保持血糖有效控制,才能保证母子平安通过妊娠和分娩过程。 一、糖尿病患者可否妊娠 糖尿病患者可否妊娠应咨询内科及产科医师,判断可否妊娠。若不宜妊娠,应避孕,已妊娠者应尽早终止;若器质性病变较轻,血糖控制良好,可在积极治疗、密切监护下

孕6月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请问,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时间及方法是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健康均有较大危害。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时间及方法是,对妊娠24—28周孕妇进行50克葡萄糖随机筛查。正常餐后1—2小时,将50克葡萄糖溶于200毫升水中,5分钟内喝完。服糖水1小时后查血糖。 如结果为阳性可行糖耐量检查。如结果为阴性且为高危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较大、肥胖、不良孕产史、胎儿较大、羊水过多等),可于孕32—34周再次筛查。

糖筛和唐筛的区别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

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2013年我国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数据显示,全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7.5%,而北京地区的发病率则为19.7%。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且呈现发病年轻化趋势。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护理

怀孕24—28周之间做筛检 由于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可能正常,所以,仅根据空腹血糖来判断妊娠期糖尿病容易造成漏诊。目前主张在妊娠24—28周进行50克糖筛查。50克糖筛查血糖值正常者,可于糖代谢变化最明显的时期即妊娠32—34周进行复查,以免漏诊。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产史如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死胎、早产、胎儿畸形、巨大儿等;孕妇年龄较大,大于30岁;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孕期反复尿糖阳性;反复生殖道、泌尿系感染;羊水过多;估计胎儿大于孕周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要进行重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孕期产检中可以通过糖筛检测孕妇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而临床上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中,血糖监测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常无明显症状,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常容易漏诊。高龄孕妇、肥胖、一级亲属有糖尿病患者、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巨大胎儿生产史及难以解释的死胎史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点筛查人群。 糖筛查试验时间:孕期常规血糖筛查时间定为妊娠24-28周,如该次筛查正常但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应在妊娠32-34周复查。对有症状者,应在孕早期即进行糖筛查。 糖筛查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