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葛的生理特性

葛的生理特性

粗壮藤本,长可达8米,全体被黄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背着,卵状长圆形,具线条;小托叶线状披针形,与小叶柄等长或较长;小叶三裂,偶尔全缘,顶生小叶宽 卵形或斜卵形,长8-15(-19)厘米,宽5-12(-18)厘米,先端长渐尖,侧生小叶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黄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 被黄揭色绒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长硬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或生于海拔1000-3200米的山沟林中。

鸽子生理特性

它们翅长,飞行肌肉强大,故飞行迅速而有力。鸽类雌雄终生配对,若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很久以后才接受新的配偶。鸽栖息在高大建筑物上或山岩峭壁上,常数十只结群活动,飞行速度较快,飞行高度较低。在地上或树上觅食种子和果实。在山崖岩缝中用干草和小枝条筑巢。巢平盘状,中央稍凹,一般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家鸽就是由原鸽驯化的。它的同类野鸽,分布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中亚地区,中国见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西部和中部。体长295~360毫米,头、颈、胸和上背为石板灰色,上背和前胸有金属绿和紫色闪光,背的其余部分为淡灰色,翅膀上各有一黑色横斑,尾羽石板灰色,其末端为宽的黑色横斑,雌雄相似。鸽类均体形丰满、喙小、性温顺。行走的姿态似高视阔步,并带有特征性的点头动作。

人们利用鸽子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和归巢能力等特性,培养出不同品种的信鸽。鸽子的归巢能力指,一幼小的鸽子在一个地方长大后,把鸽子带到很远的地方,它仍然能找回它原来的老巢。人类养鸽已有5000多年历史,形成不少性状各异的品种。对于鸽子究竟依靠什么方法识别归巢方向,还没有一个定论。磁场说、太阳说、气味说等都各自有其根据。也许鸽子是在综合利用这些本领。

头发的生理特性

头发从下向上可分为毛乳头、毛囊、毛根和毛干四个部分。头发的生理特征和机能主要取决于头皮表皮以下的毛乳头、毛囊和皮脂腺等。

毛囊为毛根在真皮层内的部分,由内毛根鞘、外毛根鞘和毛球组成,内毛根鞘在毛发生长期后期是与头发直接相邻的鞘层。内毛根鞘是硬直的、厚壁角蛋白化的管,它决定毛发生长时截面的形状。内毛鞘下部为三层:HUXLEY鞘、HENLE鞘和内毛根鞘表层。在毛发角蛋白化以前,内毛根鞘与毛发一起生长,其来源均为毛囊底层繁殖的细胞。在接近表皮处,内毛根鞘与表皮和毛囊脱开。

毛乳头是毛囊的最下端,连有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在毛囊底部,表皮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这些表皮细胞分化的途径不同,形成毛发不同的组分(如皮质,表皮和髓质等),最外层细胞形成内毛根鞘。在这个阶段中,细胞是软的和未角质化的。

皮脂腺的功能是分泌皮脂,皮脂经皮脂管挤出,当头发通过皮脂管时,带走由皮脂管挤出的皮脂。皮脂为毛发提供天然的保护作用,赋予头发光泽和防水性能。立毛肌是与表皮相连的很小的肌肉器官,它取决于外界生理学的环境,立毛肌能舒展或收缩。温度下降或肾上腺激素的作用,可把毛囊拉至较高的位置,使毛发竖起。

毛皮质是毛发的主要成分,由与毛发长轴平行的细长细胞所组成。在这些细胞中有约10毫米的张力细丝及纤维间基质,这些成分决定了毛发的主要生理化性状。细丝由纤维蛋

白所组成,其中50%的蛋白质呈螺旋状结构,基质由含有丰富胱氨酸的非螺旋体蛋白组成。这些蛋白质在毛囊下端合成,合成的最后阶段的半胱氨酸转变为胱氨酸。

毛发的物理性质与其化学组成有关。将毛发浸泡在水中,很快就会膨胀,膨胀后的重量比未浸泡前干重高40%左右,这种遇水膨胀现象说明毛发中几乎纯粹是蛋白质成分,而脂质含量很少。毛发具有较强的双重性,这是由于细胞中细丝的排列与毛发长轴平行的缘故。

菊苣的生理特性

1、毛菊苣

茎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棱,被柔毛或刚毛,断面黄白色,中空。

叶多破碎,灰绿色,两面被柔毛;茎中部的完整叶片呈长圆形,基部无柄,半抱茎;向上叶渐小,圆耳状抱茎,边缘有刺状齿。头状花序5~13个成短总状排列。

总苞钟状,直径5~6mm;苞片2层,外层稍短或近等长,被毛;舌状花蓝色。瘦果倒卵形,表面有棱及波状纹理,顶端截形,被鳞片状冠毛,长0.8~lmm,棕色或棕褐色,密布黑棕色斑。气微,味咸、微苦。

2、毛菊苣根

主根呈圆锥形,有侧根和多数须根,长10~500px,直径0.5~37.5px。表面棕黄色,具细腻不规则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外侧黄白色,中部类白色,有时空心。气微,味苦。

3、菊苣

茎表面近光滑。茎生叶少,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簇生;苞片外短内长,无毛或先端被稀毛。瘦果鳞片状,冠毛短,长0.2~0.3mm。

4、菊苣根

顶端有时有2~3叉。表面灰棕色至褐色,粗糙,具深纵纹,外皮常脱落,脱落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有少数侧根和须根。嚼之有韧性。

香附的生理特性

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乌梅的生理特性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华北果期延至7-8月)。

肺部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内经》喻为肺脏。《素问·病能论》说:“肺为藏之盖也。”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肺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故《素问·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灵枢·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由于肺位最高,与外界相通,故温邪外侵,首先被犯;肺又外合皮毛,风寒燥湿外袭,皮毛受邪,亦内合于肺。故肺为诸邪易侵之脏。

2.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百脉之所朝会;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为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简而言之,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为清虚之脏,清轻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病及于肺而发生咳嗽、气喘、咯血、失音、肺痨、肺痿等病症。若娇嫩之肺脏一旦被邪侵犯,治疗当以“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为法则,用药以轻清、宣散为贵,过寒过热过润过燥之剂皆所不宜。

3.主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由肺气的升降运动来实现的,故称“肺气宣发”和“肺气肃降”。

肺气的宣发作用,能向上向外布散气与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痈疽》说:“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若因外感风寒而致肺失宣发,则致呼吸不畅,胸闷喘咳;卫气被郁遏,腠理闭塞,可致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可变为痰饮,阻塞气道,则见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

肺气的肃降作用,能向内向下布散气和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三是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人体脏腑气机的运动规律,一般是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肺位胸中,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等症。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协调,则呼吸均匀通畅,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代谢,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宣发与肃降失调,则见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谢障碍。一般说来,外邪侵袭,多影响肺气的宣发,导致肺气不宣为主的病变;内伤及肺,多影响肺气的肃降,导致肺失肃降为主的病证。宣发与肃降失常又是相互影响,同时并见的。如外感风寒首先导致肺的宣发功能障碍而出现胸闷鼻塞、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同时也可引起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而伴有咳嗽喘息。

芡实的生理特性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厘米,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直径10-130厘米,盾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厘米,皆有硬刺。花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长1-1.5厘米,内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弯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2厘米,紫红色,成数轮排列,向内渐变成雄蕊;无花柱,柱头红色,成凹入的柱头盘。浆果球形,直径3-5厘米,污紫红色,外面密生硬刺;种子球形,直径10余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相关推荐

桃仁的生理特性

落叶小乔木,高3~8m。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15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萼片5,外面被毛;花瓣5,淡红色,稀白色;雄蕊多数,短于花瓣;心皮1,稀2,有毛。核果肉质,多汁,心状卵形至椭圆形,1侧有纵沟,表面具短柔毛;果核坚硬,木质,扁卵圆形,顶端渐尖,表面具不规则的深槽及窝孔。种子1粒。花期4月,果期5~9月。

虎杖的生理特性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以上。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散生紫红色斑点。叶互生;叶柄短;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5-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成腋生圆锥花序;花梗细长,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轮,外轮3片,在果时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雌花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苦玄参的生理特性

草本,长达1米,基部匍匐或倾卧,节上生根;枝叉分,有条纹,被短糙毛,节常膨大。叶对生,有长达18毫米的柄;叶片卵形,有时几为圆形,长达5.5厘米,宽达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常多少不等,延下于柄,边缘有圆钝锯齿,上面密布粗糙的短毛,下面脉上有糙毛,侧脉约4-5对,下面稍稍凸起。 花序总状排列,有花4-8朵,总花梗与花梗均细弱,花梗长可达1厘米,向顶端膨大,苞片细小;萼裂片4,分生,外方之2片长圆状卵形,在果时长达14毫米,宽达10毫米,基部心脏形,有明显的网脉,其中前方一枚较小,常2浅裂,侧方2片几为条形,

羚羊角的生理特性

陆栖兽类,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长1-1.4m,体重雄兽为37-60kg,雌兽约29-37kg。头型较特别,耳廓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筒状,整个鼻子呈肿胀突起,故谓高鼻羚羊。雄羊具角1对,不分叉,角自基部长出后几乎竖直向上,至生长到整个角的1/3高度时,二角略向外斜,接着又往上,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向外,最后二角相向略往内弯。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环棱。角呈半透明状,黄蜡色。整个体色呈灰黄色,但体侧较灰白。冬季时毛色显得更淡。

鸡屎藤的生理特性

鸡屎藤,多年生草质藤本。其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黄牛茎灰棕色,直径3-12mm,栓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 1-3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长5-375px,宽2-150px,先端 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175px,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轴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其喜温暖湿

鸡骨草的生理特性

广东相思子,攀援灌木,长达1m;小枝及叶柄被粗毛。其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37.5px;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2500px,直径约5px;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30px;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喜温暖、潮湿、怕寒冷,耐旱,忌涝。常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

金樱子的生理特性

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 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幼时沿中肋有腺毛,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齿尖有腺体,早落。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偶有3厘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随果实成长变为

莲子的生理特性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花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由外向内渐小,有时变成雄蕊,先端圆钝或微尖;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渗透脆性 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将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哺乳动物:0.9%NaCl)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但如把红细胞置于高渗NaCl溶液中,水分将逸出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相反,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水分进入细胞,红细胞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把正常人红细胞置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从0.85%、0.8%……0.3%NaCl溶液),在0.45%的溶液中,有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即上层液体

皂角刺的生理特性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 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 (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 (12.5)厘米,宽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 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