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搭起心脏病人的希望
心脏搭桥搭起心脏病人的希望
实在,治疗冠心病三种手段各有千秋。药物治疗虽不能改变血管狭窄状况,但还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及重要手段。放支架当然创伤小,能够让狭窄的血管变得更通畅,但有血管再狭窄的风险。搭桥手术则要麻烦得多,不仅要全麻,手术时间也长,给人一种风险大的假象。
心脏搭桥是怎样完成的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其病因是心脏血管狭窄或堵塞,供血减少,引起心脏无法正常工作。
心脏搭桥手术就是取心脏外的一段静脉或动脉,通过手术暴露出心脏,把取下的血管两端接在心脏血管上,绕过狭窄或已经堵塞的心脏血管。这种方法相当于在堵塞的道路之上架一座桥,使原本无法通行的车辆顺利通过,因此,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手术称为“心脏搭桥”。
手术后,血液绕过狭窄部分,到达心脏缺血部位,改善心肌的血液供给,进而达到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进步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标。
搭桥手术优势不可替换
随着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日益完善,创伤小的支架治疗成为很多心脏病病人的首选。甚至有人声称,“心脏搭桥”手术马上退出历史舞台。实在,搭桥手术的优势是不可替换的。
首先,再狭窄率一直是参与治疗的软肋,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处放置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狭窄率为30%左右,即使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也在5%左右。而心脏搭桥手术,就不用过多担心再狭窄的问题。
另外,并不是一切冠心病病人都适合做支架治疗,比如血管的分叉处,或者一根血管有两处
用“吹糠见米”形容搭桥手术的术后效果很贴切,很多病人在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一周后便能走出家门,术后1~2个月就能上班。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技术迅速进展,搭桥手术不用切开胸骨就能完成。因此,“心脏搭桥”有广阔的进展远景。
心脏搭桥风险没有那么高
在病人看来,在心脏上动刀子,风险必定不小,这也成为人们不愿意接受搭桥手术的主要起因。
实在,心脏血管多在心脏表面,也就是说搭桥手术是在心脏表面手术,而不是解剖心脏,对心脏的损伤极小。在国外,搭桥手术都是年轻大夫做,资历深的大夫做先心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由此证实,搭桥手术风险并不高。
心脏搭桥的风险
对于心脏搭桥术,很多冠心病患者其实并不了解。以为做了手术,冠心病就会治愈了,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心脏搭桥手术要涉及到心脏部位,因此风险是比较大的,有数据显示,心脏搭桥术早期死亡率为1%-2%左右。那么,心脏搭桥手术到底有哪些危险因素需要冠心病患者注意呢?
1.年龄是心脏搭桥手术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显然更加高。
2.既往有心脏手术病史再次搭桥手,这种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术后早期病死率高。二次或多次手术效果也不如首次冠脉搭桥的效果。
3.女性在搭桥术后早期病死率高于男性。这主要和女性患者体表面积及冠状动脉口径较小,(冠心病吃什么中药好),发病年龄偏大、并发症发病率高、心功能Ⅲ-Ⅳ级比率高有关。
4.需呀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术前合并有肥胖、糖尿病、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合并有脑血管疾病。术后并发症几率高。
5.术前左室射血分数低下,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术前心绞痛分级为Ⅲ-Ⅳ级;左主干病变狭窄程度超过70%的病变。上述情况都是心脏搭桥手术的危险因素。
心脏搭桥手术后需做哪些检查?
对于没有心绞痛患者,可以做常规体格检查(如:心率、心律、血压,心脏听诊等)、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等;对于有心绞痛患者,需要做心脏螺旋CT、心脏负荷超声、心肌核素扫描、以及冠脉造影检查等。
以上就是心脏搭桥术的危险因素,为了避免死亡的风险,昨晚手术后的患者,最后定期回访,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
心脏搭桥术后营养品
心脏搭桥术后营养品需要食用吗
心血管搭桥术后坚持服用二级预防药物,定期的就诊医院,明确桥血管情况,是否再发堵塞,结合临床症状,综合性治疗,不要服用补品
主食米面之外,适当搭配杂粮及豆类。瘦肉(包括鸡、鱼)每日2-3两,不吃或少吃肥肉,少吃动物内脏,但也不要绝对化,不时吃点肝还是有益的。做菜要用植物油,不用或少用动物油。青菜水果多吃有益,西红柿可以天天吃,但不要加太多糖,还有豆制品、花生米、核桃仁等也可常吃。
少盐:虽然盐是每天不可少的,但如吃得过量则钠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成人日摄入食盐5-6克就可保持正常需要。目前北京人日均食盐量在12克左右,所以大体上减半为好。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发病因素,但盐过量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上售的低钠盐是值得提倡的。
控酒:喝酒过量有害,酒的热量高,烈酒不可常喝,黄酒、葡萄酒也要有节制地喝。
饮料:最方便有益的饮料是白开水和茶,含糖多的饮料不可多喝。
上面就是对心脏搭桥术后营养品需要食用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心脏搭桥术后是不需要特殊进补的,只要注意饮食多保证充足的休息就能得到更好的康复,另外有心脏疾病的朋友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情绪平和,并且要随身携带因脏急救的药物。
心脏搭桥能活多少年呢
心脏搭桥手术后,并不是冠心病就痊愈了,手术只是解决了某一根血管的阻塞情况,缓解了心肌缺血,解除了可能会导致猝死等恶性事件的机会,但冠心病本身还存在,并且可能会继续发展,有可能会发生新的血管狭窄,一些患者会再次出现胸疼的症状,造成手术后再放支架或再做搭桥,所以心脏手术后依然需要长期预防服药治疗,我们说,严格的术后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大幅度减少冠心病发展的速度、延缓桥血管以及自身冠状动脉出现狭窄,对于提高远期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搭桥术后的长期效果,与桥血管的通畅性有密切关系,桥血管保持通畅的时间越长,心脏的供血就越好,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机会就越少。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2类血管做桥血管,一种是静脉,一种是动脉;最主要的一根就是乳内动脉,它的10年通畅率在90%以上。所以,对于大多数的患者,在术后10年不会出现严重的心脏事件。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把这条“乳内动脉”叫“救命血管” ,这个因素显然与手术有最直接的关系,也是衡量一个单位搭桥技术的指标,至少应该达到90%的病人中都使用这个乳内动脉。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我们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外科技术,使得乳内动脉的使用率在99%以上,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我们患者的长期效果。
从研究来看,冠脉搭桥术后的病人,预后显著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好很多。术后患者的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每个人个体差异不同预后不同,术后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合并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是间接的延长寿命。
以上就是关于心脏搭桥能活多少年呢这个问题的介绍了,我相信大家在看过以后都会有一定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做到这些,我也同时衷心希望为心脏搭桥能活多少年呢问题提供一些帮助吧。积极治疗合并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哦,希望家属都能关注这一点,提醒病人要这么做,督促着他们。
选择冠脉搭桥还是心脏支架
除冠心病药物治疗之外,冠脉搭桥和心脏支架植入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该做怎样的选择,是广大冠心病患者一直关心的问题。目前的临床试验资料显示,冠脉搭桥手术能够更完全地进行血运重建,而心脏支架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有关医师指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患者就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医生根据病人的冠脉病变情况、病史、体征和各脏器的功能状态综合评定来确定的。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决定做冠脉搭桥手术或心脏支架术的先决条件,而患者各脏器功能状态(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功能等)也是选择手术的必要条件。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介绍,这两种手术均可以进行血运重建者,如没有手术禁忌症并且手术中需要的心脏支架在3个以下,应该选心脏支架治疗,因它创伤小,无痛苦。如果心脏功能不好,比如说有心尖部室壁瘤,就应该选择外科心脏搭桥手术+室壁瘤切除术。
冠脉病变复杂的冠心病患者,心脏支架治疗不能达到完全血运重建者,如没有外科禁忌症,应该做心脏搭桥手术。如果患者肝、肾功能不能耐受心脏搭桥手术,或不能承受植入支架时造影剂的损害,也只能选择非手术——药物保守治疗。
面对不同的冠心病治疗方案,医生应将所有可能对个体有益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向患者完全敞开,不应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孤立为对立的阵营。
心脏搭桥手术过程
第1步医生需要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第2步气管内插管后使用呼吸机控制患者的呼吸。
第3步麻醉阶段完成后,医生就要分组开始准备建桥的材料,也就是即将用来“搭桥”的新的血管。这些血管都来自患者自己的身体,所以手术后不会有任何排斥反应。医生一般从胸部、腿部或手臂内取下几段血管,根据病变的不同,需要的血管数量也不同。
第4步手术不需要切除患者的肋骨,只是在胸部正中切开一个切口,然后就可以看到心脏(不需要把心脏取出来)。
第5步通过手术前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手术当中的检查,医生可以确定需要搭桥的“罪犯血管”,在高倍放大镜的辅助下,通过非常精细的外科操作,用比头发还纤细很多的缝线,将这些桥血管与病变两端正常的的血管分别缝合在一起,这样心脏上的桥梁就建好了。
第6步一般需要架设4根桥甚至更多的桥,血液通过这些新架设的“桥梁”就能顺利的绕过狭窄或者堵塞的部位,到达心脏的各个部位,我们的心脏恢复了正常的“交通状态”。
心脏搭桥手术危险吗
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的医疗设备也在不断的进步。现在有了心脏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来得到治疗。心脏搭桥手术会成为很多患者的考虑之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心脏搭桥手术危险吗。心脏搭桥手术危险吗?
第一:心脏搭桥手术风险是有很多,和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都有关,也和选择的手术方法有关的.心脏搭桥手术的风险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能,急性心肌梗塞可能,心律失常等.心脏搭桥手术是在心脏表面开刀,而不是解剖心脏,对心脏的损伤极小,心脏搭桥手术的风险不高,成功率高达98.5%.
第二:在患者看来,在心脏上动刀子,风险肯定不小,这也成为人们不愿意接受搭桥手术的主要原因。其实,心脏血管多在心脏表面,也就是说搭桥手术是在心脏表面开刀,而不是解剖心脏,对心脏的损伤极小。在国外,搭桥手术都是年轻大夫做,资历深的大夫做先心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由此证明,搭桥手术风险并不高。
第三:心脏搭桥手术虽然有一定风险,但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合病人症状的最佳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易于被患者接受。但是,介入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范围。
注意事项不管是何种手术都是有一定风险的,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可以拍胸脯向患者保证通过手术治疗就一定会快速的康复。所以针对心脏搭桥手术来说也是一样的,由于这种手术也是最近几年里才变的更加普遍的,所以患者可以考虑。
“心脏搭桥”可怕吗
这项先进的医疗技术上世纪80年代传入国内,得到飞速发展。从业20年,每年为心脏搭建上百座桥的张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搭桥术的治疗效果和国际无明显差异,心脏搭桥术并没有想像的可怕。
心脏搭桥术是冠脉血管重建的简称。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淤积堵塞的血管在药物和其他方式无法清理干净时,大多数外科医生就会选择在血管上另辟蹊径,搭建桥梁。医生从病人身体其他部位取下一条血管,在升主动脉与冠脉之间新建一条通道,使得动脉血通过“血管桥”绕过梗阻部位,心肌重新得到正常血液供应。
目前冠脉搭桥术分为停跳和不停跳两种方式:停跳是指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冠脉搭桥术,手术时人工心肺仪器暂时替代病人心肺功能,心脏便能呈现出清晰的手术视野;不停跳搭桥术是指在心脏正常跳动下完成搭桥,此类手术要求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熟练的基本功和更高的外科良好的吻合技术,他们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在五分钟内把直径2mm的血管仔细缝合。停跳搭桥,相对不停跳手术遇到的风险减少许多,但会给病人造成一些伤害;不停跳搭桥,免去了体外循环造成的合并症,既能保障心脏的正常功能,又能为心脏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成功率已达到98%。
但是,选择哪种方式,主要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最安全、能得到远期的效果,减少患者近期并发症,减少手术费用等,都需要外科医生认真衡量、考虑。心脏搭桥术后1-2个月能胜任轻便工作,3-4个月基本能复原,用“立竿见影”来形容术后效果并不过分。冠脉搭桥手术日趋成熟,显示出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显著的疗效。
心脏搭桥后注意点
术后应保持平稳的血压,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血压偏低又妨碍桥内血液的通畅。若没有抗凝禁忌,应尽可能延长服用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的时间。一般认为至少要服一年,这样可不同程度地防止“桥”内血栓形成,从而防止“桥”的堵塞。
专家强调,搭桥手术后患者第一次从事体育运动时必须测量脉搏,运动要严格按运动处方进行,既不“保守”也不“激进”。同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运动突然开始或突然停止。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憋气、头晕、心跳加快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可及时使用。饭前饭后不要立即运动。阴雨天、闷热或寒冷天气时,应减少活动量或暂停活动。运动后应休息20分钟后进行温水淋浴。
专家特别提醒,体育运动不能完全取代药物治疗,除了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外,不能自行变更心脏病药物的使用剂量或方法。当然,保证情绪的稳定也很重要。
另外,“桥”的通畅性尚需监测,患者术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如做心电图、同位素甚至于冠状动脉造影,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总之,“桥”的通畅性同患者自己的精心、用心和大夫的关心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