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艾灸穴位 冠心病艾灸方法一:
冠心病艾灸穴位 冠心病艾灸方法一:
穴位:檀中、膈俞
操作:将艾条点燃,在距离穴位皮肤1寸处固定不动,使患者有温热舒适感,局部皮肤红润、潮湿。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
功效:檀中为气海,膈俞为血会。艾灸这两个穴位可起到益气温阳、散寒活血的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效果。
灵道什么意思 灵道的治疗用法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灵道穴,直刺或向上刺0.3—0.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臂及手指放散。针刺时避开尺动、静脉。
艾灸方法:灵道穴,艾条灸10—15分钟;灵道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冠心病犯病时,可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2—3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亦有改善。
打新冠疫苗可以艾灸吗
建议刚打完新冠疫苗不要马上艾灸,想进行艾灸的话可以在接种新冠疫苗一个星期后进行。
艾灸,是中医养生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打完新冠疫苗后进行艾灸,会加剧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进行艾灸。
接种新冠疫苗以后,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劳累过度,也不要过度的运动、过度的损耗心力,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吃寒凉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以下穴位对心脏是有好处的:艾灸神门-补益心经气血足
艾灸功效: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艾灸神门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
艾灸取穴: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位,仰掌的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位于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臂上伸,自己或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府-清心泻热祛水湿
艾灸功效:少府为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本穴为少冲穴的高温水湿之气传至本穴后呈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少府,艾灸少府能清心泻热,减轻心脏负担,让心脏从里到外焕发活力。
艾灸取穴:仰掌屈指,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后方,小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放上臂,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府,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海-益心安神平和心境
艾灸功效:少海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为青灵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止血汇合处,艾灸少海能益心安神,从而调节心情。
艾灸取穴:举起上臂,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上臂,屈肘,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海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5分钟。
艾灸极泉-健脑强心
艾灸功效: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第一穴,穴在腋下,心经经穴中,位置较高,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脑强心的功效,主治胁肋痛,胸闷,干呕,心悸,冠心病等病症。
艾灸取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极泉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艾灸通里-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艾灸功效: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之络穴,与小肠相络,心主神,艾灸该穴位能宁心醒神,通经化瘀,平时受到惊吓或情绪不宁,突然生气,刺激该穴位能安心舒缓。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脘横纹上1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阴郄-清心安神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善于沟通心肾,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心火盛,就会向下耗损肾水,经常刺激本穴,可调和心肾。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打新冠疫苗可以艾灸吗
建议刚打完新冠疫苗不要马上艾灸,想进行艾灸的话可以在接种新冠疫苗一个星期后进行。
艾灸,是中医养生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打完新冠疫苗后进行艾灸,会加剧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进行艾灸。
冠心病艾灸那里 冠心病艾灸方法二:
穴位: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檀中
操作:采用固定艾条熏灸器和无言艾卷做穴位灸治。每天每次艾灸20分钟,每日1次,6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本处穴位采用心包经有关及健脾益心的穴位进行艾灸,以补心气、益心阳、温通经脉为主,从而使心脏微血管,尤其是小动脉的痉挛状态得以缓解,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氧供应,有利于心肌代谢,加强新机收缩力,达到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的目的。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悸失眠、食少腹胀等心脾两虚的症状。
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1、足三里灸
常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防衰抗老、祛病延年。对感冒、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低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预防作用。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灸治方法:点燃艾条,距足三里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2、身柱灸
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儿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进发育,增强食欲,不易感冒。无论儿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方法:取艾绒适量卷成香烟大小,用温和灸法灸5~10分钟即可,隔日1次,每月最多10次。
3、风门灸
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灸风门穴有预防感冒和脑出血的功能。对肩背酸痛、颈部痉挛、头痛都有防治作用。如有感冒先兆,可用艾条在双风门穴上各温和灸10~20分钟,使脊背感到暖和,就能预防和减轻感冒。
如感冒迁延不愈,用艾条灸风门,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连灸3~7日,可痊愈。对曾有过中风病史者,每次灸10分钟,每天灸2~4次,可预防中风复发。
艾灸会过敏吗 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艾灸的穴位及其效用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湿气重艾灸哪些部位
湿气重可以艾灸以下一些穴位:
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取穴: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
手法: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艾灸有什么养生作用
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血脂高针灸怎么样
多有家族史和遗传史;继发性者则多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等引发。本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以毫无症状,亦可表现为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状。
中医将本病的病因概括为正虚和邪实,虚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气化无力,或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实为痰饮,瘀浊之邪内蕴,阻遏脉络,蒙闭清窍,百病丛生。
(1)针刺疗法
取中脘、脾俞、气海、内关、丰隆、足三里。每次选取3—4穴,交替使用。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在得气后加电针(频率8~10赫兹交流脉冲),持续15分钟。
(2)氦氖激光穴位照射 取内关。两侧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
(3)耳针疗法
取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肝、肾。每次选用3—4穴,用碘酒严格消毒后,毫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两耳交替使用。隔日1次。
(4)艾灸疗法 取足三里、绝骨。患者平卧位,每次灸1侧,将艾绒做成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3—5壮,每星期1—2次,10次为一疗程。
由此可见,我国中医里的针灸不仅可以治疗高血脂,与此同时,还可以治疗大多部分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都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治疗。与此同时,小编建议,一定要到正规的针灸治疗所进行诊治,以免出现差错。
针灸治疗高血脂症
中医在治疗高血脂症时候,认为血脂中有成分高于正常值时称为高脂血症。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病因不明,多有家族史和遗传史;继发性者则多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等引发。
本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以毫无症状,亦可表现为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状。中医将本病的病因概括为正虚和邪实,虚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气化无力,或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实为痰饮,瘀浊之邪内蕴,阻遏脉络,蒙闭清窍,百病丛生。
【针灸治疗高血脂症】
①针刺疗法:取中脘、脾俞、气海、内关、丰隆、足三里。每次选取3—4穴,交替使用。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在得气后加电针(频率8~10赫兹交流脉冲),持续15分钟。
②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取内关。两侧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
③耳针疗法:取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肝、肾。每次选用3—4穴,用碘酒严格消毒后,毫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两耳交替使用。隔日1次。
④艾灸疗法:取足三里、绝骨。患者平卧位,每次灸1侧,将艾绒做成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3—5壮,每星期1—2次,10次为一疗程。
冠心病艾灸 冠心病艾灸方法三:
穴位:双侧内关、檀中、心俞
操作:艾灸上述各穴位,每个穴位艾灸20分钟,上午施治。6天为1个疗程。
功效:美观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位,又未八脉交会之穴,善于治疗心、胸、胃病。所配潭中学,有调气、理气、宜通心气直销,气血则血行。心俞为心之背俞,善于治疗新病。诸穴配伍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脉淤阻疗效显著。
冠心病艾灸穴位 冠心病艾灸方法四:
穴位:肺俞、风门、气海、关元
操作:针后就灸,助阳散寒。温针灸:每穴1状,每次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每2个疗程间隔3天。艾条灸:选以上穴位,每穴灸10分钟,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
功效:此治疗方主要治疗冠心病心肾阳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