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菊苣的形态特征

菊苣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单生,分枝开展或极开展,全部茎枝绿色,有条棱,被极稀疏的长而

菊苣 弯曲的糙毛或刚毛或几无毛。基生叶莲座状,花期生存,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叶柄,全长15-34厘米,宽2-4厘米,基部渐狭有翼柄,大头状倒向羽状深裂或羽状深裂或不分裂而边缘有稀疏的尖锯齿,侧裂片3-6对或更多,顶侧裂片较大,向下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镰刀形或不规则镰刀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少数,较小,卵状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圆形或戟形扩大半抱茎。全部叶质地薄,两面被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但叶脉及边缘的毛较多。

头状花序多数,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顶或枝端,或2-8个为一组沿花枝排列成穗状花序。总苞圆柱状,长8-12毫米;总苞片2层,外层披针形,长8-13毫米,宽2-2.5毫米,上半部绿色,草质,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或单毛,下半部淡黄白色,质地坚硬,革质;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达1.2厘米,宽约2毫米,下部稍坚硬,上部边缘及背面通常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并杂有长单毛。

舌状小花蓝色,长约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状、椭圆状或倒楔形,外层瘦果压扁,紧贴内层总苞片,3-5棱,顶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极短,2-3层,膜片状,长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

洋甘菊的形态特征

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全株无毛,有香气。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细条形,顶端具尖头。花期4-5月,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1.5-2厘米。外层花冠舌状,白色,内层花冠筒状,黄色。瘦果极小,长圆形或倒卵形。种子细小,1克种子约有10000多粒。母菊是栽培较多的品种,一个为纯正西洋甘菊,为一年生。另一个为罗马甘菊,为多年生。

母菊、罗马洋甘菊和德国洋甘菊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约30公分高,中心黄色,花瓣白色,略为毛茸茸的叶片。德国洋甘菊长得小,这三种洋甘菊的精油都含蓝香油烟(一种高效的抗过敏物质),但它主要存在于精油而非整株植物中。德国洋甘菊中的蓝香油烟含量稍为多一点,颜色为深蓝色,有时被称作“匈牙利洋甘菊”。

雏菊的形态特征

雏菊是多年生或一年生葶状草本,高10厘米左右。

雏菊的叶基生,草质,匙形,顶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上半部边缘有疏钝齿或波状齿。

雏菊为头状花序单生,直径2.5-3.5厘米,花葶被毛;总苞半球形或宽钟形;总苞片近2层,稍不等长,长椭圆形,顶端钝,外面被柔毛。舌状花一层,雌性,舌片白色带粉红色,开展,全缘或有2-3齿,中央有多数两性花,都结果实,筒状,檐部长,有4-5裂片。

雏菊的花期春季。

雏菊的瘦果扁,有边脉,两面无脉或有1脉。冠毛不存在或有连合成环且与花冠筒部或瘦果合生。

野菊花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或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

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3毫米,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黄色,舌片长10-13毫米,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11月。

野菊是一个多型性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的或生态地理的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伞房花序式样以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的极大的多样性。山东、河北滨海盐渍土上的野菊,全形矮小,侏儒状,叶肥厚,注定是一种滨海生态型;江西庐山地区的野菊,显示出叶下面有较多的毛被物;江苏南京地区及浙江的野菊中,有一类叶在干后成橄榄色的。

非洲菊的形态特征

非洲菊为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

非洲菊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厘米,宽5-6厘米,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

非洲菊叶柄长7-15厘米,具粗纵棱,多少被毛。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长25-60厘米,无苞叶,被毛,毛于顶部最稠密,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舌瓣展开时直径6-10厘米;总苞钟形,约与两性花等长,直径可达2厘米;总苞片2层,外层线形或钻形,顶端尖,长8-10毫米,宽约1-1.5毫米,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状披针形,顶端尾尖。长10-14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背脊上被疏柔毛。

非洲菊花托扁平,裸露,蜂窝状,直径6-8毫米;外围雌花2层,外层花冠舌状,舌片淡红色至紫红色,或白色及黄色,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2-4毫米,顶端具3齿,内2裂丝状,卷曲,长4-5毫米,花冠管短,长约为舌片的1/8,退化雄蕊丝状,长3-4毫米,伸出于花冠管之外;

内层雌花比两性花纤细,管状二唇形,长6-7毫米,二唇等长,外唇具3细齿或有时为2齿和1裂片,内唇2深裂,裂片线形,长约4毫米,卷曲,退化雄蕊4-5枚,线形或丝状,藏于花冠管内;中央两性花多数,管状二唇形,长8-9毫米,外唇大,具3齿,内唇2深裂,裂片通常宽,卷曲;花药长约4毫米,具长尖的尾部;雌花和两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顶端钝,长不足1毫米。

瘦果圆柱形,长4-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鲜时污白色,干时带浅褐色,长6-7毫米,基部联合。

非洲菊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万寿菊的形态特征

万寿菊为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

万寿菊的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

万寿菊为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

万寿菊的花期为7-9月。

万寿菊的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

非洲菊形态特征

非洲菊(英文名:Gerbera),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细毛,顶生花序,多数叶为基生,羽状浅裂。株高30~45cm,头状花序单生,顶生花序,花色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高出叶面20~40cm,花径10~12cm,总苞盘状,钟形,舌状花瓣l~2或多轮呈重瓣状,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两季最盛。 是现代切花中的重要材料。非洲菊花径较大(8厘米~10厘米),花期调控容易,现切花栽...非洲菊的图片大全非洲菊的种植信息非洲菊的知识常识非洲菊的介绍非洲菊(英文名:Gerbera),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细毛,顶生花序,多数叶为基生,羽状浅裂。株高30~45cm,头状花序单生,顶生花序,花色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高出叶面20~40cm,花径10~12cm,总苞盘状,钟形,舌状花瓣l~2或多轮呈重瓣状,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两季最盛。

是现代切花中的重要材料。非洲菊花径较大(8厘米~10厘米),花期调控容易,现切花栽培面积逐年增多,应用日渐广泛。非洲菊还能耐长途运输,切花供养时间长;如栽培方法得当,每株一年可切取30枝切花,实为理想的切花花卉。非洲菊花朵硕大,花色丰富,管理省工,在温暖地区能常年供应鲜切花。主要类型可分现代切花型和矮生栽培型,有白、粉、红、黄等各种花色。非洲菊的形态特征非洲菊为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

非洲菊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厘米,宽5-6厘米,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

非洲菊叶柄长7-15厘米,具粗纵棱,多少被毛。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长25-60厘米,无苞叶,被毛,毛于顶部最稠密,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舌瓣展开时直径6-10厘米;总苞钟形,约与两性花等长,直径可达2厘米;总苞片2层,外层线形或钻形,顶端尖,长8-10毫米,宽约1-1.5毫米,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状披针形,顶端尾尖。长10-14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背脊上被疏柔毛。

非洲菊花托扁平,裸露,蜂窝状,直径6-8毫米;外围雌花2层,外层花冠舌状,舌片淡红色至紫红色,或白色及黄色,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2-4毫米,顶端具3齿,内2裂丝状,卷曲,长4-5毫米,花冠管短,长约为舌片的1/8,退化雄蕊丝状,长3-4毫米,伸出于花冠管之外;内层雌花比两性花纤细,管状二唇形,长6-7毫米,二唇等长,外唇具3细齿或有时为2齿和1裂片,内唇2深裂,裂片线形,长约4毫米,卷曲,退化雄蕊4-5枚,线形或丝状,藏于花冠管内;中央两性花多数,管状二唇形,长8-9毫米,外唇大,具3齿,内唇2深裂,裂片通常宽,卷曲;花药长约4毫米,具长尖的尾部;雌花和两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顶端钝,长不足1毫米。瘦果圆柱形,长4-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鲜时污白色,干时带浅褐色,长6-7毫米,基部联合。

菊苣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单生,分枝开展或极开展,全部茎枝绿色,有条棱,被极稀疏的长而 弯曲的糙毛或刚毛或几无毛。基生叶莲座状,花期生存,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叶柄,全长15-34厘米,宽2-4厘米,基部渐狭有翼柄,大头状倒向羽状深裂或羽状深裂或不分裂而边缘有稀疏的尖锯齿,侧裂片3-6对或更多,顶侧裂片较大,向下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镰刀形或不规则镰刀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少数,较小,卵状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圆形或戟形扩大半抱茎。全部叶质地薄,两面被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但叶脉及边缘的毛较多。

头状花序多数,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顶或枝端,或2-8个为一组沿花枝排列成穗状花序。总苞圆柱状,长8-12毫米;总苞片2层,外层披针形,长8-13毫米,宽2-2.5毫米,上半部绿色,草质,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或单毛,下半部淡黄白色,质地坚硬,革质;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达1.2厘米,宽约2毫米,下部稍坚硬,上部边缘及背面通常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并杂有长单毛。

舌状小花蓝色,长约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状、椭圆状或倒楔形,外层瘦果压扁,紧贴内层总苞片,3-5棱,顶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极短,2-3层,膜片状,长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

菊苣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单生,分枝开展或极开展,全部茎枝绿色,有条棱,被极稀疏的长而弯曲的糙毛或刚毛或几无毛。基生叶莲座状,花期生存,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叶柄,全长15-34厘米,宽2-4厘米,基部渐狭有翼柄,大头状倒向羽状深裂或羽状深裂或不分裂而边缘有稀疏的尖锯齿,侧裂片3-6对或更多,顶侧裂片较大,向下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镰刀形或不规则镰刀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少数,较小,卵状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圆形或戟形扩大半抱茎。全部叶质地薄,两面被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但叶脉及边缘的毛较多。

头状花序多数,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顶或枝端,或2-8个为一组沿花枝排列成穗状花序。总苞圆柱状,长8-12毫米;总苞片2层,外层披针形,长8-13毫米,宽2-2.5毫米,上半部绿色,草质,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或单毛,下半部淡黄白色,质地坚硬,革质;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达1.2厘米,宽约2毫米,下部稍坚硬,上部边缘及背面通常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并杂有长单毛。

舌状小花蓝色,长约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状、椭圆状或倒楔形,外层瘦果压扁,紧贴内层总苞片,3-5棱,顶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极短,2-3层,膜片状,长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

香菊的形态特征

香菊是半灌木,高10-40厘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

香菊的叶聚生枝顶,狭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2-4厘米,宽5-4毫米,全缘或有时3-5裂,顶端钝,基部渐狭,两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质地厚。

香菊为头状花序盘状,直径约7毫米,有长6-15毫米的细梗,生于枝端叶腋,排成有叶的总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外中层等长,椭圆形,钝或急尖,叶质,内层较短小,矩圆形,几无毛,具宽膜质边缘。边花雌性,1列,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2-3裂齿,具腺点;盘花两性,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5裂齿,外面密生腺点。

香菊的瘦果矩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收狭,具5(-7)棱,被腺点;冠状冠毛长约0.5毫米,撕裂状。

香菊的花果期全年。

矢车菊的形态特征

矢车菊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或更高,直立,自中部分枝,极少不分枝。全部茎枝灰白色,被薄蛛丝状卷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长椭圆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不分裂,边缘全缘无锯齿或边缘疏锯齿至大头羽状分裂,侧裂片1-3对,长椭圆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全缘无锯齿,顶裂片较大,长椭圆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小锯齿。中部茎

矢车菊的叶线形、宽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4-8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楔状,无叶柄边缘全缘无锯齿,上部茎叶与中部茎叶同形,但渐小。全部茎叶两面异色或近异色,上面绿色或灰绿色,被稀疏蛛丝毛或脱毛,下面灰白色,被薄绒毛。

矢车菊为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总苞椭圆状,直径1-1.5厘米,有稀疏蛛丝毛。总苞片约7层,全部总苞片由外向内椭圆形、长椭圆形,外层与中层包括顶端附属物长3-6毫米,宽2-4毫米,内层包括顶端附属物长1-11厘米,宽3-4毫米。

全部苞片顶端有浅褐色或白色的附属物,中外层的附属物较大,内层的附属物较大,全部附属物沿苞片短下延,边缘流苏状锯齿。边花增大,超长于中央盘花,蓝色、白色、红色或紫色,檐部5-8裂,盘花浅蓝色或红色。

矢车菊的瘦果椭圆形,长3毫米,宽1.5毫米,有细条纹,被稀疏的白色柔毛。冠毛白色或浅土红色,2列,外列多层,向内层渐长,长达3毫米,内列1层,极短;全部冠毛刚毛毛状。

矢车菊的花果期2-8月。

苦苣菜的 形态特征

苦苣菜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茎直立,单生,高40-150厘米,有纵条棱或条纹,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伞房花序状或总状花序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头状具柄的腺毛。

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全形倒披针形,或基生叶不裂,椭圆形、椭圆状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或圆形,全部基生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中下部茎叶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状深裂,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7厘米,基部急狭成翼柄,翼狭窄或宽大,向柄基且逐渐加宽,柄基圆耳状抱茎,顶裂片与侧裂片等大或较大或大,宽三角形、戟状宽三角形、卵状心形,侧生裂片1-5对,椭圆形,常下弯,全部裂片顶端急尖或渐尖,下部茎叶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型并等样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且顶端长渐尖,下部宽大,基部半抱茎;全部叶或裂片边缘及抱茎小耳边缘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锯齿或大锯齿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边缘大部全缘或上半部边缘全缘,顶端急尖或渐尖,两面光滑毛,质地薄。

苦苣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

直立,单生,高40-150厘米,有纵条棱或条纹,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伞房花序状或总状花序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头状具柄的腺毛。

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全形倒披针形,或基生叶不裂,椭圆形、椭圆状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或圆形,全部基生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中下部茎叶羽状深裂或大头

状羽状深裂,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7厘米,基部急狭成翼柄,翼狭窄或宽大,向柄基且逐渐加宽,柄基圆耳状抱茎,顶裂片与侧裂片等大或较大或大,宽三角形、戟状宽三角形、卵状心形,侧生裂片1-5对,椭圆形,常下弯,全部裂片顶端急尖或渐尖,下部茎叶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型并等样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且顶端长渐尖,下部宽大,基部半抱茎;全部叶或裂片边缘及抱茎小耳边缘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锯齿或大锯齿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边缘大部全缘或上半部边缘全缘,顶端急尖或渐尖,两面光滑毛,质地薄。

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紧密的伞房花序或总状花序或单生茎枝顶端。总苞宽钟状,长1.5厘米,宽1厘米;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长披针形或长三角形,长3-7毫米,宽1-3毫米,中内层长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1毫米,宽1-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急尖,外面无毛或外层或中内层上部沿中脉有少数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褐色,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3毫米,宽不足1毫米,压扁,每面各有3条细脉,肋间有横皱纹,顶端狭,无喙,冠毛白色,长7毫米,单毛状,彼此纠缠。花果期5-12月。[1]

生长环境

编辑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缘、林下或平地田间、空旷处或近水处,海拔170-320

苦苣 0米。几遍全球分布。[1]

是一种中生阳性植物,喜水、嗜肥、不耐干旱。喜潮湿、肥沃而疏松的土壤,从沙土到粘土、PH4.5–8.9之间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微酸至中性沙堆土上生长最好。对干旱、土壤板结而贫瘠、原生草群

密集或郁蔽度大于0.4的林地等环境,难以适应。苦定菜的耐寒性比较强。在温带地区,秋季能长出根系发育良好的苗株,其地下部分能够顺利越冬;在亚热带以南地区,苗株均能以绿色叶丛越冬。当气温达5℃时能缓慢生长,即便遇到–10℃的短期低温,苗株仍能保持青绿;而在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冬季仍能生长,甚至可以开花结实。

相关推荐

雪莲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雪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颈部有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基部直径2-3厘米,无毛。[1] 叶片特征 雪莲花的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14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长5.5-7厘米,宽2-7厘米,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 花朵特征 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厘米;雪莲花总苞 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

板栗形态特征

板栗科属:山毛榉科 栗属 形态特征: 枝叶稠密,树冠扁球形 分布与习性: 辽、华北至华南、西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

橘子 形态特征

橘子树分枝较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 叶片 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 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 花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曹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发后具有枝、叶和花等器官,花有单花和花序两种:红桔、温州蜜柑等为单花,甜橙、柠檬、葡萄柚等除单花外还有花序,柚以花序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后才结果,但温州蜜柑

蚕的形态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蚕种、蚁蚕、蚕蛹、蚕蛾的形态及桑蚕的生长特点。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

枣的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长枝,短枝和无芽小枝(即新枝)比长枝光滑,紫红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厘米,粗直,短刺下弯,长4-6毫米;短枝短粗,矩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叶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具小尖头,基部稍不对称,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仅沿脉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

百合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 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

桃子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

蔓菁形态特征

芜菁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呈白色或黄色,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侧面生长多个裂状叶片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

莲雾形态特征

莲雾属于乔木,高12m。嫩枝压扁。叶对生,叶柄极短,长不过4mm,有时近于无柄;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22cm,宽6-8c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变狭,圆形或微心形,上面干后变黄褐色,下面多细小腺点,侧脉14-19对,以45度开角斜行向上,离边缘5mm处互相结合成边脉,另在靠近边脉1.5mm处有1条附加边脉,侧脉间相隔6-10毫米,有明显网脉。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6cm,有花数朵;花白色,花梗长约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长7-8毫米,宽6-7毫米,萼齿,半圆形,长4毫米,宽加倍;雄蕊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