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睾丸微石症的诊断治疗体会

睾丸微石症的诊断治疗体会

睾丸微石症(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是指睾丸生精小管内钙盐沉积,超声检查提示睾丸实质多发微小钙化灶。国外报道超声诊断标准为:(1)睾丸实质内点状强回声;(2)点状强回声直径<0.3cm,多为0.1~0.3cm,后方无声影;(3)点状强回声多发,散在分布,一个切面能见到5个以上。国内朱小敏等提出对TM以任一切面超过20个为密集型,反之为稀疏型;而微结石密集型患者病情重,稀疏型病情轻。然而对TM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超声表现,特别是与男性不育症及睾丸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应加以重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年龄16~63岁,平均32.1岁;病程15天~3年。其中7例因睾丸疼痛不适而就诊,行睾丸高频超声检查确诊为TM,不合并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38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均因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而就诊,行彩超检查发现TM,包括附睾炎5例、睾丸鞘膜积液5例(均为单侧)、精索静脉曲张15例(均为左侧)、隐睾3例(均为单侧)。所有患者既往身体状况良好,否认睾丸手术及外伤史。

1.2 治疗方法

对7例单纯TM患者给予抗感染、止痛、局部理疗等治疗,症状均好转,但反复发作。对38例合并其他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TM患者,首先对合并疾病进行治疗,对TM未进行针对性治疗,仅定期门诊复查,其中5例附睾炎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5例睾丸鞘膜积液患者行睾丸鞘膜翻转术,15例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3例单侧隐睾患者行隐睾下降固定术。

1.3 结果

45例患者中39例为双侧发病,6例为单侧发病;稀疏型34例,密集型11例;单纯性7例,其中稀疏型6例,1年内微结石完全消失,密集型1例,随访期内声像图无明显变化;合并疾病38例,其中稀疏型28例:18例微结石在2年内完全或基本消失,3例微结石数目增多,7例无变化;密集型10例,7例微结石数目明显减少,3例无变化。

2 讨论

TM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但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TM有恶变潜能,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目前,TM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有研究认为睾丸内存在一种具有吞噬功能的足细胞,由于某种原因足细胞功能障碍,无法吞噬生精小管管壁变性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或细胞碎屑,而使其堆积于生精小管内,继而钙盐沉积于坏死的细胞或细胞碎屑上并形成微小结石。足细胞功能障碍造成生精小管内变性脱落细胞吞噬减少,可能是TM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男性不育、隐睾、睾丸下降不全、睾丸肿瘤、附睾炎等患者,应注意有无TM,而且研究表明睾丸肿瘤与TM有相关性。

虽然TM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超声图像却具备特征性表现,所以TM诊断的金标准为彩色多普勒超声。Pourbagher和Miller的研究表明TM有恶变潜能,而且在睾丸恶性肿瘤标本中常发现TM。有学者提出对每个TM患者至少每6~12个月随访1次。本组随访38例患者两年,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表明单纯性TM预后良好;对合并其他疾病的TM应及时有效的治疗合并疾病,同时可能对TM本身也有治疗作用,提示TM与合并疾病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因此对合并其他睾丸疾病的TM应长期密切随访。Thomas的研究表明TM患者精子活力及精子存活率较正常人显著下降。TM患者退化的生精小管影响精子的产生,而萎缩的生精小管、细胞碎片和微结石妨碍精子的运动,这可能是男性不育的原因。尽管目前对TM的诊断和治疗尚有争议,但对合并其他睾丸疾病的TM患者应严密随访、定期复查彩超。

睾丸微石症的简介

睾丸微石症的结石在发育不全的曲细精管内的沉积.曲细精管上皮细胞脱落入管腔内形成结石,阻塞30%-60%的曲细精管,结石的核心部位为钙化团,围绕中心的板层样结构由胶原纤维组成.每个微石直径约50um-350um.

睾丸微石症是非常少见的睾丸疾病,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认为睾丸微石症与脱落的上皮细胞掉到精曲小管内有关,糖蛋白和钙盐呈环形分层,逐渐沉积在碎屑上,形成同心圆状。

包括隐睾、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症、男性假两性畸不育症和肺泡微石症、中枢神经系统微石症等。曾有报道认为睾丸微石症与睾丸肿瘤、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睾丸创伤、睾丸扭转和原发性睾丸肿瘤等有关。

睾丸炎治疗

睾丸是男性重要的内生殖器官,是精子产生的重要场所,而睾丸炎对男性来说是个伤害极大的疾病,一旦患有睾丸炎,精子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埋下了不育的伏笔。那么,男性患有睾丸炎该怎么办呢?来看以下具体介绍:

1、谨慎诊断:

专家指出治疗睾丸炎首先要确认男性患上的确实是睾丸炎,所以治疗睾丸炎应该先诊断,其中诊断依据,是高热、寒战、睾丸疼痛,局部阴囊红肿,睾丸肿大,血白细胞升高。

2、辅助检查:

治疗睾丸炎注意诊断,还有先做一些辅助的健康,一般急性睾丸疾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为主,慢性睾丸疾病或反复发作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

3、是否彻底治愈:

很多时候,男性的睾丸炎并没有彻底治好,就停药了,没多长时间又复发,这里就需要通过疗效评价治愈情况,症状消失,血白细胞正常,睾丸无萎缩,无鞘膜积液存在,症状好转,睾丸稍大,有压痛,症状体征未改善,睾丸肿大或萎缩,或形成睾丸脓肿及鞘膜积液。

睾丸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极可能诱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精索静脉曲张、静索炎、前列腺炎等,可导致男性性功能丧失;甚至会丧失生育能力。因此男性患有睾丸炎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睾丸微石症的危害

1)造成不育 由于睾丸结石的位置是“曲细精管”,也就是输送精子的通道,不但会导致生育能力低下,而且会引发男性不育。

2)引发其他疾病 隐睾症、睾丸胚胎细胞瘤、睾丸炎等患者也均有睾丸结石引起。

3)30%会恶变睾丸肿瘤

最新一项研究证明,睾丸结石恶变为睾丸肿瘤的几率为30%——这是英国的十几位资深科学家在4年中,经过对2215例病人的调查研究得出的数据。

睾丸微石症的预防

1、隐睾者应青春期前矫正。术后追踪随访,以早期防治。

2、积极治疗非淋菌性或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防治腮腺炎,预防睾丸萎缩。

3、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对15-30岁年轻男子应该每月自查睾丸,以便及早发现病变。自查睾丸的最好的时机是沐浴后,阴囊的皮肤最松弛,检查时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因为任何的局部紧张都会使阴囊收缩,影响检查。第一步可用手平托睾丸,感觉睾丸的分量和质地;然后用双手触诊,两手轻轻捏住睾丸,拇指放在上部,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部,轻轻转动睾丸,如感觉有肿块、下坠感时,应引起警惕,最好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4、为了避免睾丸肿瘤侵袭自己,平日里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睾丸囊肿概述

睾丸囊肿(别名精液囊肿 英文:Testicular cyst),常发生于睾丸头或附睾,囊肿内含有大量精子,医学上称之为精液囊肿。睾丸囊肿也就是精液囊肿的体积往往会很大,疼痛感轻微或者无明显疼痛感觉。有时囊肿体积过大,则会引起睾丸疼痛,迫使患者就医。

睾丸囊肿在临床的表现,与很多疾病症状表现相似。所以,在诊断睾丸囊肿时,必须考虑到是否存在附睾结核、睾丸肿瘤、附睾肿瘤、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等其他肿块存在的可能性。如果确诊为囊肿体积不大,无其他症状,不治疗也可以。但如果体积较大,有其他的合并症或是引发了生理功能障碍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手术治疗。

如何判断是睾丸肿瘤

1、 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无痛性睾丸肿大,伴有阴囊沉重感或轻微坠胀不适。睾丸肿瘤发生内部出血、坏死,则可发生急性疼痛,甚者剧痛难忍,类似于急性睾丸炎或附睾丸炎症状。

2、 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时,有10%左右病人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如腰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 体检时,可发现睾丸质地坚实如石块状,失去其固有弹性,表面可出现结节。托起睾丸有沉重感,为其重要特点。

4、 化验检查

(1) 一般化验:在病变晚期,可出现贫血,血沉增快,肝功能异常,黄疸指数增高,肾功能损害等。

(2) 睾丸肿瘤标记:采用放射免疫新技术检测血液中微量激素在化验诊断肿瘤方面是一个突破。对睾丸肿瘤的诊断灵敏度高和较有特异性的有甲胎蛋白(AEP)和戎毛膜促性腺激素(HCG)。90%病人有一种或两种标记增高。

(3) CT及MRI:腹部CT可显示肿瘤三维大小及与邻近的组织的关系,鉴别睾丸肿块是囊性或实性准确率达到90%-100%,并能区别肿瘤中心坏死液化与囊肿。MRI对软组织的对比度较好,可显示血管结构,减少临床分期的误差达22%。

(4) 尿的促性腺激素和尿液胶乳实验,如为阳性,则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5) 放射性同位素磷(32P)检查:由于肿瘤细胞内核酸成分增高,且与磷结合,因此32P检查,能获得早期诊断。实验证明,睾丸肿瘤磷含量超过健侧25%左右。

(6) 妊娠实验:能确立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其阳性结果多发生于睾丸组织广泛破坏时,所以是较为晚期的辅助诊断方法。

睾丸结石是什么病

睾丸微结石是以睾丸内多发钙化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微小结石,又叫睾丸精细管钙化,罕见,出现率0.05-0.06%,通常钙化灶后无声影,常在睾丸萎缩中见到。本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为阴囊其它病变行超声检查时发现。睾丸微小结石病因不清,但可见于男性不孕或生育能力低下、隐睾症、睾丸胚胎细胞瘤、睾丸炎等患者。睾丸微小结石具有发生睾丸肿瘤的倾向,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定期的超声随访检查。但具体睾丸结石的治疗是需要结合个体情况来确定的。

睾丸结石的发病率

虽然TM的临床报道甚少,但其发病率并不低。TM的发生率为1.95%,平均年龄31.86岁(年龄范围2~74岁),TM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0.6%~2.0%。因其与肿瘤及男性不育具有相关性,学者们多主张TM患者间隔6~12个月,有必要进行一次超声和常规胸部检查。

睾丸结石的危害

睾丸微结石(TM)是生精小管内的钙盐沉积。随着阴囊B超的广泛应用,临床诊断的TM病例增多。TM可并发于多种疾病,包括隐睾、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扭转、克氏综合征、生精小管生殖细胞内瘤(IGCN)和睾丸生殖细胞瘤(TGCT)等。引起泌尿外科及男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是TM常并发IGCN、TGCT及男性不育。

睾丸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

由于TM超声图像有特征性表现,目前没有发现与TM超声图像相以的其他疾病报道,因而大多国内外学者均以超声检查作为发现TM的首选方法,而不需要行病理检查。

超声诊断标准为:①每个切面均能发现5个以上直径<3mm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②这些点状强回声是相互独立的,弥散分布于睾丸实质内。

睾丸结石的鉴别诊断

因超声为TM的首选方法,故与之相鉴别的疾病为在超声图像上需与睾丸内外合并钙化灶的其它疾病相鉴别,它们的形态、大小、数目及分布与TM有区别。

1、睾丸内的钙化灶,多为静脉石、精原性肉芽肿、血管壁钙化或来源于睾丸肿瘤。静脉石、精原性肉芽肿或血管壁钙化多为孤立的点状强回声,后方可有声影,少数可成簇状排列,但数目较TM少,局限于睾丸某个部位。

2、睾丸内团块状强回声病灶,可以发生在睾丸肿瘤、慢性梗阻性病变、睾丸炎、肉瘤样病、肉芽肿等,这些团块状强回声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结石无处不在,就连睾丸内也可长出细小的结石。虽然睾丸结石很小,也不会产生症状,但由于这种小结石经常与睾丸的恶性肿瘤有一定关系,因而不能对其置之不理。睾丸结石症比较罕见,患者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大多数患者是做阴囊超声检查时才偶然发现了很小的结石。睾丸微小结石症本身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它可能会引起恶变。

相关推荐

睾丸上有小疙瘩

发现我们发现发现睾丸上有小疙瘩的话,且自己用手摸起来,感觉这样的情况就好比是脸上粉刺疙瘩那种尖头,也不是太硬的小突起。且这种情况不是阴囊表皮上发生的,就是其中的睾丸体上出现的。这样的现象,其实是很有可能属于毛囊炎。 可以引起这种情况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如睾丸炎、睾丸肿瘤、附睾炎、附睾结核等。睾丸是 男性的重要生殖腺体,睾丸有问题的话是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生育及性功能的。疾病都是不断在发展的,建议您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尽早康复。 需要注意是否有睾丸附睾的炎性结节,结石等等情况的可能,最好是

确诊无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通过精液离心后取沉渣镜检: 3次或三次以上均未发现精子,可确诊为无精子症,尚需进一步明确病因。体检时,注意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及外生殖器发育情况,若睾丸容积小于10毫升,质地异常柔软,常提示睾丸功能差,触诊应注意附睾、输精管有无畸形,结节等。 2、输精管道造影检查: 这种方法适合于睾丸活检后睾丸生精功能正常,而精液中没有精子的患者,它可以明确诊断输精管道是否通畅以及阻塞部位。再一个是内分泌激素的放免定量测定,这种方法可明确无精子症是垂体性或下丘脑性或睾丸性或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无精子症的具体病因,对指导

睾丸坠疼治疗

建议做检查后积极治疗,饮食禁忌辛辣刺激,戒烟酒,避免劳累,遵医嘱治疗复查等等。 治疗前应明确病因,常见有阴囊下坠症状的疾病有: 1、睾丸炎 睾丸炎是睾丸疼痛的常见原因。引起睾丸炎的原因非常多,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可并发睾丸炎,出现睾丸疼痛、肿大;淋病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严重时可引起睾丸炎,出现睾丸疼痛、肿大;慢性前列腺炎也可引起睾丸疼痛,表现为单侧疼痛,多为钝痛或牵拉痛,呈持续性,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患者多为青壮年,老年人少见。 2、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是阴囊内常见急症之一。自新生

睾丸疼痛的四大杀手

1.睾丸炎 睾丸炎是睾丸疼痛的常见原因。引起睾丸炎的原因非常多,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可并发睾丸炎,出现睾丸疼痛、肿大;淋病;淋病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睾丸炎,出现睾丸疼痛、肿大;慢性前列腺炎也可引起睾丸疼痛,表现为单侧疼痛,多为钝痛或牵拉痛,呈持续性,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患者多为青壮年,老年人少见。 2.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是阴囊内常见急症之一。自新生儿至70岁老人都可发生,65%发生于12—19岁,一般发病前几小时有剧烈活动,或睾丸受过外力。睡眠或安静时忽然发生睾丸剧烈疼

睾丸萎缩萎缩应该怎么办

首先建议先去正规医院做睾丸超显微检查术检查,这种检查方法的原理是运用一种具有诊断治疗双重功能的临床疗法,是在数字化显微仪器下,用穿刺用的针管和针头,在常规消毒皮肤并麻醉后,将穿刺针经阴囊皮肤穿刺刺入睾丸,抽出针芯,抽吸针管获得少许睾丸组织, 然后拔出穿刺针,若一次抽出的组织过少,则可不同部位多次抽吸,结束后包扎穿刺部位,将睾丸组织送检。 确诊睾丸萎缩原因后可采用针对性治疗的激活睾丸生精疗法,它集中医经络学说、阴阳学说,西医内分泌学说等为一体。 根据辩证施治原则,运用中医、西医、针灸治疗、穴位注射、物理疗

睾丸变硬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怀疑是睾丸肿块,实质性肿块有疼痛者多数为炎症,而无疼痛者可能为肿瘤或者结核。在睾丸外的疼痛肿块可能是附睾炎。睾丸外的无疼痛肿块可能为结核性附睾炎或腺瘤样肿瘤;睾丸部的疼痛肿块可能是睾丸炎或睾丸扭转,不痛肿块可能为睾丸肿瘤。最好到医院明确诊断,便于对症治疗。 正常附睾是软的,如果曾经有炎症发生(多数是慢性、隐匿性的,自己往往感觉不到),则会变硬,大部份人无不适感觉,少数有轻微胀痛不适,只是偶然发现。如果没什么不适的话就不必在意;如果很硬、不规则且生长迅速,建议到正规医院的男科或泌尿科诊治。 阴茎勃起时睾丸一

男性睾丸疾病有哪些

1、睾丸炎 睾丸炎是最为常见的睾丸疾病。久坐、挤压睾丸、不洁性交、长期应酬、憋尿、尿路感染等等都可能引起睾丸炎。轻微的睾丸炎只要重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摆脱。但如果是严重的睾丸炎,就需要到正规医院治疗,否则可能影响性生活和生育能力。 2、睾丸异位症 睾丸从腹股沟管下降时,可能并未降入阴囊内的正常位置,引起异位睾丸。异位睾丸很少见,它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一般与隐睾相同。如诊断明确,则一般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因为雄激素治疗一般无效。青春期以前尽早作睾丸固定术,通常均可使睾丸功能恢复正常。

睾丸痛的治疗方法

1、急性睾丸疼痛的治疗方法 急性疼痛多见于睾丸炎和损伤,睾丸炎除血行感染外,更常见的是细菌经尿道逆行至附睾和睾丸,造成附睾炎、睾丸炎,临床可见附睾与睾丸肿胀和疼痛。睾丸损伤时有外伤史和局部的肿胀及淤血。剧烈运动或房事、暴力有时可引起。 由于睾丸扭转后阻断了睾丸的血液供应,所以睾丸除剧痛外并有阴囊肿大、皮肤水肿。相对来说,急性疼痛的诊断比较容易。 2、慢性睾丸疼痛的治疗方法 慢性疼痛时,轻者迁延日久。疼痛较轻、泛化,具有放射性疼,所以不容易判断炎症的确切部位。睾丸的疼痛不一定与炎症的轻重程度成正比,有些人的

睾丸炎需要怎么治疗

睾丸疼痛的原因?急性疼痛多见于睾丸炎和损伤,睾丸炎除血行感染外,更常见的是细菌经尿道逆行至附睾和睾丸,造成附睾炎、睾丸炎,临床可见附睾与睾丸肿胀和疼痛。睾丸损伤时有外伤史和局部的肿胀及淤血。剧烈运动或房事、暴力有时可引起提睾肌的强烈收缩,从而使系带过长的睾丸发生扭转并引起睾丸的剧痛。 由于睾丸扭转后阻断了睾丸的血液供应,所以睾丸除剧痛外并有阴囊肿大、皮肤水肿。相对来说,急性睾丸疼痛的诊断比较容易。 慢性睾丸疼痛时,轻者迁延日久。疼痛较轻、泛化,具有放射性疼,所以不容易判断炎症的确切部位。睾丸的疼痛不一定与

引起睾丸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1.睾丸炎 睾丸炎是睾丸疼痛的常见原因。引起睾丸炎的原因非常多,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可并发睾丸炎,出现睾丸疼痛、肿大;淋病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睾丸炎,出现睾丸疼痛、肿大;慢性前列腺炎也可引起睾丸疼痛,表现为单侧疼痛,多为钝痛或牵拉痛,呈持续性,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患者多为青壮年,老年人少见。 2.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是阴囊内常见急症之一。自新生儿至70岁老人都可发生,65%发生于12—19岁,一般发病前几小时有剧烈活动,或睾丸受过外力。睡眠或安静时突然发生睾丸剧烈疼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