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中在哪个位置
委中在哪个位置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也就是,在我们弯曲腿部时,膝关节的背面也就是凹陷处,最里端的正中点。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 委中按摩方法
1.两手拇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按摩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的叩击委中,连做20-40次。
3.两手拇指指端放在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4.两手互搓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委中,连做30次。
注意: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此时按摩委中穴效果最好,因该穴深处为动脉,静脉,胫神经,指压力度不宜过强,过深。
委阳位置图和作用
委阳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1、缓解治疗腰脊强痛、腹满、小便不利、腿足挛痛等。
2、功效:益气补阳、通利三焦、舒筋活络。
委中穴的位置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穴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别名:腘中,郄中,血郄。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降后归于此部,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委阳穴。
穴义: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解剖: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操作: 直刺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一般情况下不应当直接选择直刺,虽然委中穴一般较深,但是应当先探查(触摸其搏动),然后可以选择稍稍外移一点后直刺。
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1] 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
委中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委中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委中痛主要考虑运动过多导致,如果下肢过度的运动,容易导致双下肢乳酸堆积,这时会出现小腿委中部位有明显的酸胀疼痛感,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消退。除此外,如果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高度怀疑为肌溶解症的话,患者也会出现委中部位疼痛、全身乏力等,可通过检查肌酶等来明确诊断。
委中在哪个位置 委中的作用与好处
作用功效:舒筋通络、凉血解毒、散瘀活血、清热解毒。
1.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腹痛、急性吐泻、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等;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小便不利、遗尿、尿潴留等;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等;
4.皮肤科系统疾病:治疗丹毒、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等;
5.运动系统疾病:治疗下肢痿痹、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脖子酸痛、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
6.其它:提高性欲、丰胸美乳等。
委中定位的准确位置
位置如下:
委中穴又被称为腘中,郄中,血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人体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功效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在腘窝正中,取穴时俯卧位或站位,在腘窝横纹上,左右两条大筋(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的中间,即腘窝横纹中点处,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委中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委中的穴位疗法
(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委中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
功效:有助于治疗腰腹痛、头痛、恶风寒。
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委中穴,注意艾灸时距离皮肤2~3厘米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可改善小便不利、腰背痛、遗尿。
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委中穴3—5分钟,隔天一次,治疗腰腿痛、下肢疼痛等。
(1)先让患者趴在墙上,将脚后跟踮起来。
(2)消毒后拍打委中穴。委中在两筋中间,可看到有青筋暴起,用放血针刺青筋,让脏血流出来。
(3)直刺委中穴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注意
委中刺血法放血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约1-5毫升,色浓紫者以转红为度。若出血太多或本为血虚之体,可导致气随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