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吃降血糖药怎么办 漏服DPP-4抑制剂
漏吃降血糖药怎么办 漏服DPP-4抑制剂
此类药物有西格列汀(捷诺维)、沙格列汀(安利泽)、维格列汀(佳维乐)、利格列汀(欧唐宁)、阿格列汀(尼欣娜)等,这类药物具有血糖依赖性的胰岛素促泌作用,同时有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速度、减轻体重等多重作用,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服用本药的患者一旦发生漏服,可以随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
忘记吃降血糖药怎么办 漏服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短效磺脲类药物和中、长效磺脲类药物两大类。
短效药物(如糖适平、美吡达等)通常要求每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果到了进餐时才想起来,可以将进餐时间往后推半小时;
如果到了饭后两餐之间才想起来,则需要立即测一个随机血糖,若血糖轻度升高,可以增加活动量而不再补服;
1.若血糖明显升高,可以当时减量补服。如果您到了下一餐前才想起来漏服药了,那就测一下餐前血糖,如果餐前血糖升高不明显,就依旧按照原剂量服药,无需任何改变;
2.如果餐前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酌情临时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是适当减少当餐的进食量,以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切不可把上一次漏服的药物加到下一次一并服下,以免造成低血糖。
中、长效磺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格列美脲(亚莫利)等。此类药物的用法为:每天服用1次,于早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您早餐前漏服,快到午餐前才想起,可以根据血糖情况,按照原来的剂量补服药物。如果到了午餐后才想起来,可酌情按原剂量的一半进行补服;如果是在晚餐前或晚餐后才发现漏服,则不必补服,以免引起夜间低血糖,此时患者可通过减少晚餐时的进食量和进行运动来控制血糖,等到第二天早餐时再按照计划正常用药。
老人忘记服药补上有讲究
老人忘记吃药怎么办,可以补上吗?
1、请及时正确补服。
漏服药后及时正确补服,能最大程度降低对治疗的影响。
老人忘记吃药,如果时间很短,可以马上补上,下顿的药仍按原来时间服用,比如一天一顿的药,过三四个小时后发现忘吃。一天两顿的药,错过吃药时间一两个小时发现。一天三顿的药,过一个小时发现,都可以及时补上。但如果时间很长,已接近下一顿服药时间,就不要补了,下顿药一定要按时服用。
最精确的时间点是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1/2。
一般而言,如果发现漏服的时间是在两次用药间隔1/2以内,应按原剂量即刻补服,下次服药仍按原时间进行。如果发现漏服时间已超过用药间隔的1/2,则不必补服,按原设定时间服药。
2、不要下次加量服。
有的老人忘记吃药后会采取下顿服两倍剂量的方法来弥补,但是医生证明,这是不行的。
①多数药在漏服后,不能在下次加量补服,特别是那些安全范围小、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如地高辛、氨茶碱等。
②很多药加倍服用会引发严重后果,如降压药和降糖药,补服不当可导致低血压或低血糖,诱发脑梗塞等。
③如果自己擅自增加用药量,会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造成不良反应。
④有些药物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擅自加量非常容易中毒。
⑤任何吃进去的药物都要通过肝、肾来代谢,擅自加量会影响肝肾功能。
3、特殊药补服原则。
①氨氯地平等长效降压药一般每天需服用1次,在服药后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可维持稳定血药浓度。当日发现漏服可立即补服,次日发现则不必补服。
②降糖药的补服方法与种类有关。单独用盐酸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漏服者可当日补服。
③格列喹酮通常要求在餐前30分钟服用,若吃饭前想起,可服药后将进餐时间推后30分钟。
④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美脲等通常要求每天早餐时服用1次,若漏服后在午餐前想起,可根据血糖情况,按原剂量补服。若到午餐后才想起,可视情况减量补服。
⑤激素类药物的补服方法需要根据治疗方案调整。如果按隔日1次的方案,在服药当日或次日发现漏服应即刻补服,并及时调整方案,服药时间顺延。如果按每日1次的用药方案,在发现漏服后应即刻补服,次日发现则不必补服,不可加倍服药。
如何预防老人忘吃药?
老年人普遍记忆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差,记忆力下降,所以老忘记吃药,需要家人不断提醒才行。与其等到漏服药后再补救,养生之道网建议大家做好预防。
1、选长效药。
老人记忆力减退,用药种类不止一种,想按时服药并不容易。此时可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长效药。
2、设定闹钟。
充分利用电子设备提醒用药。例如,糖尿病患者可在手机上设定胰岛素注射时间,并把注意事项写在备忘录中,这样,闹钟一响,不仅能提醒患者注射胰岛素。
3、用小药盒。
可以买个分类药盒,这种分类盒,主要分为一周或一月用量两种,即分别有7个或31个小格,早、中、晚用不同的颜色分开。家人可以协助老人将每天要吃的药物按量分类放好,还可以画个表格,用颜色鲜艳的笔注明日期和药名,以及服药的时间,每吃一次药,老人都在相应的位置打上勾。这样,吃没吃药、吃过几次就一目了然了,避免忘了吃或者重复吃。
服药较多者可用不同颜色的药盒将药物分类,将需要一起服的药装在同一颜色的药盒中。长期服药者可在药盒外贴上写有药名的标签,避免漏服。维生素、硝酸甘油等容易被氧化的药物,宜用原包装妥善保存,不宜提前拆开装入药盒内,否则容易变质。
漏服降糖药怎么办 如何防止漏服药
养成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的习惯对于平稳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尽量避免漏服降糖药。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降糖药放在餐桌上、水杯旁等容易看到的地方。
2.在衣服的兜里或随身带的包里装上日常使用的降糖药,以免在外出吃饭时身边没有药。
3.将记有用药时间的纸条放在药盒里和兜里,以免在用药的时间上出现差错。
4.记忆力减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格列美脲、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长效降糖药。此类药物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患者不容易忘记。
漏吃降血糖药怎么办 漏服格列奈类药物
此类药物的代表药是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漏服此类药物的处理方法与短效磺脲类药物类似。如果刚吃完饭时想起还没吃药,可以立即补服;如果两餐之间想起前一餐忘记用药,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决定是否减量补服;如果马上到下一餐时间了,则要测餐前血糖,若升高不明显就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若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适当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减少这一餐的进食量,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减少漏服药物造成的影响。
忘记吃降血糖药怎么办 漏服胰岛素增敏剂
这类药物的代表是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和吡咯列酮(瑞彤、艾汀)。这类药物只需要一日一次服用,起效较慢,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因此,单独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漏服后,可在当日的任何时间按原剂量进行补服。
降血糖药物安全吗
巴黎 Bichat 医院的 Roussel 教授在Medscape 上就降血糖药物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下是这次谈论内容的总结。
由于单纯依靠改变生活方式常达不到理想的临床疗效,因此,在治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时,通常需要加用降血糖药物。但是,我们不仅仅要看药物疗效,还需要综合考虑每例患者使用不同类型降血糖药物的风险 - 利益比。降血糖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风险、对体重影响、以及患者所面临的一些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尽管这些副作用往往不是很严重,但却是 3 种非常常见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降血糖药物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进展。但是,除了控制血糖,我们也还必须综合考虑这些药物可能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直接潜在影响。
首先,就微血管并发症而言,我们应当谨记,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能会对视网膜病变产生影响。我们观察到使用这类药物后,一些患者全身水肿及黄斑性水肿的情况会有所加重,这可能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尽管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我们也必须检查每一类降血糖药物这方面的副作用。
更为严重的,同时也是一些降血糖药物比较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微血管和心血管并发症。罗格列酮因心血管安全性问题而在世界各地撤市。为了证明一个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美国 FDA 要求,当药物投放市场时,需证明其心血管风险少于 80%。之后,随着证据的累积,企业需要证明心血管风险增加 <40%(如果有的话)。同时也评价该药在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观察到一些比较罕见的药物特异性安全性问题:例如,二肽基肽酶 -4(DPP-4)抑制剂类药物引起的特异性皮炎,二甲双胍的乳酸性酸中毒风险(该副反应虽不常见,但是非常严重),以及新型钠 - 葡萄糖共转运体 2(SGLT2)抑制剂的真菌感染风险。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降血糖药物存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那么现有药物的安全性如何?像一些老药如磺酰脲类,我们知道它们会导致低血糖。对于胰岛素来说也同样如此。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也具有潜在的诱导低血糖风险。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在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方面安全性比较好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但是,这类药物大多数都能诱发胃肠道问题。
在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中,注射型胰高血糖素样肽 -1抑制剂(GLP-1)也存在潜在的诱发胃肠道副作用的问题。而肠促胰岛素类药物DPP-4 抑制剂的这类副作用则较少。它们能抵消体重的改变,同时也不会促进低血糖的发生。新型SGLT2 抑制剂在上述 3 个安全性方面也是安全的,它不会诱发低血糖,也能抵消体重变化,并有很好的胃肠道耐受性。
漏服降糖药怎么办 漏服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和伏格列波糖(如倍欣)等。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糖(主要是餐后血糖),其正确用法是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如果是在进餐过程中发现漏服,应立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如果是在进餐后半小时以内发现漏服,也应立即按原剂量进行补服,但药效会大打折扣(此类患者可在服药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弥补药效的不足);如果是在进餐结束半小时以后才发现漏服,因缺乏作用底物,因而不必补服。此时患者应立即检测血糖,如果血糖水平只是略高,可通过增加运动量来控制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可服用其他短效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三餐坚持别漏服
本应餐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吃完饭才想起来药还没吃,此时可以抓紧补服,也可临时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药;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顿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这时肚子已空,如果补服或者和下顿饭前的药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于药物作用太强而引起低血糖。对于这种情况,轻度和中度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改用长效的口服降糖药,如每天只需要口服一次的长效格列吡嗪、达美康缓释片等,不仅能够稳定地降血糖,还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不管怎样,糖尿病患者都应坚持服药,因为漏服会对血糖控制产生影响。据一项研究表明,坚持定时、定量、规律用药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l%;一个月漏服一次降糖药,糖化血红蛋白将升为7.2%;每周漏服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就将升为7.8%;而每周漏服多于一次的话,糖化血红蛋白将达到8.5%;若是经常忘记按时服药,后果就更严重了,不仅血糖不易控制,还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此外,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证明,在降糖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药量较小的药物,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的数值较稳定。其中达美康缓释片就比普通达美康片用药量减少很多,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选择服用降糖药缓释制剂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低血糖的病因有哪些
(一)空腹低血糖:见于
1. 葡萄糖利用过度:
(1)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瘤;肥胖型糖尿病人的新生儿(母亲有高胰岛素血症);药物(如过量应用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水杨酸盐、心得安、双异丙苄胺、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胰岛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2)肿瘤:如巨大间质瘤、原发性肝癌、胃肠道肿瘤及淋巴肉瘤等。
2. 葡萄糖生成不足:
(1)内分泌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减等。
(2)肝糖原累积病。
(3)严重肝病及肝淤血。
(4)晚期肾病。
(5)半乳糖血症(因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核苷转化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
(6)其他:长期酗酒(抑制糖原异生);脓毒血症;饥饿;恶液质;剧烈运动等。
(二)餐后(反应性)低血糖:见于
1.功能性低血糖(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中年女性多见)。
2.滋养性胰岛素功能亢进 :如胃切除手术的一倾倒综合症;幽门成形术及胃空肠吻合术后。
3.儿童特发性自发性低血糖。
4.轻型早期糖尿病(胰岛素峰值延迟)。
(三)药物(诱导性)低血糖症
1.降血糖药诱导性低血糖症:
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相对过大或不稳定性糖尿病;②磺脲类降血糖药,尤其是格列苯脲(优降糖)较多见;③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药较少见。
2.非降血糖类药诱导性低血糖症:
常见有柳酸盐类,抗组胺类,保泰松,乙酰氨基酚,四环素类,异烟肼,酚妥拉明,利舍平,甲巯咪唑,甲基多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酒精性低血糖症等,约50种药可诱发低血糖症。
避孕药漏服一天怎么办 避孕药漏服三片
若连续漏服三片或三片以上的药物,剩余的药物就不要继续服用,直接开始服用一盒新的药物,这样可以确保连续服用完新一轮的药物,并且从服药当天开始加用其他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