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腹痛治疗护理
右下腹痛治疗护理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无其他急性病变。病人就诊时若阑尾炎已形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吸收后,过3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1、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appendecto-my)。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1)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
3)穿孔性阑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冲洗切口,一期缝合。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先行B超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后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露方便,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完整者施单纯结扎。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2)阑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
1)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也可采用局部麻醉。
2)切口选择: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McBurney切口)或横切口。如诊断不明确或腹膜炎较广泛应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以便术中进一步探查和清除脓液。切口应加以保护,防止被污染。
3)寻找阑尾:部分病人阑尾就在切口下,容易显露。沿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阑尾,应考虑可能为盲肠后位阑尾,用手指探查盲肠后方,或者剪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即可显露盲肠后方的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用阑尾钳钳夹阑尾系膜,不要直接钳夹阑尾,将阑尾提起显露系膜。如系膜菲薄,可用血管钳贴阑尾根部戳孔带线一次集束结扎阑尾系膜,包括阑尾血管在内,再剪断系膜;如阑尾系膜肥厚或较宽,一般应分次钳夹、切断结扎或缝扎系膜。阑尾系膜结扎要确实。
5)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盲肠0. 5 cm处用钳轻轻钳夹阑尾后用丝线或肠线结扎阑尾,再于结扎线远侧0. 5 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于盲肠壁上缝荷包线将阑尾残端埋人。荷包线缝合要点:距阑尾根部结扎线1 cm左右,勿将阑尾系膜缝人在内,针距约2-3 mm,缝在结肠带上。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防止肠壁内翻过多,形成死腔。也可做8字缝合,将阑尾残端埋人同时结扎。最后,在无张力下再将系膜绑扎在盲肠端缝线下覆盖加固。近年来也有主张阑尾根部单纯结扎,不作荷包埋人缝合。
(3)特殊情况下阑尾切除术:
1)阑尾尖端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可先将阑尾于根部结扎切断,残端处理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最后切除整个阑尾。此为阑尾逆行切除法。
2)盲肠后位阑尾,宜剪开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显露阑尾,直视下切除。再将侧腹膜缝合。
3)盲肠水肿不宜用荷包埋人缝合时,宜用8字或U字缝合,缝在结肠带上,将系膜一并结扎在缝线上。
4)局部渗出或脓液不多,用纱布多次蘸净,不要用盐水冲洗,以防炎症扩散。如已穿孔,腹膜炎范围大,术中腹腔渗出多,应彻底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
5)如合并移动盲肠,阑尾切除后,应同时将盲肠皱璧折叠紧缩缝合。
2、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也可经肛门直肠内给予抗生素栓剂。
右下腹痛预防和护理
治疗护理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无其他急性病变。病人就诊时若阑尾炎已形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吸收后,过3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1、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appendecto-my)。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1)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
3)穿孔性阑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冲洗切口,一期缝合。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先行B超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后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露方便,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完整者施单纯结扎。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2)阑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
1)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也可采用局部麻醉。
2)切口选择: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McBurney切口)或横切口。如诊断不明确或腹膜炎较广泛应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以便术中进一步探查和清除脓液。切口应加以保护,防止被污染。
3)寻找阑尾:部分病人阑尾就在切口下,容易显露。沿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阑尾,应考虑可能为盲肠后位阑尾,用手指探查盲肠后方,或者剪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即可显露盲肠后方的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用阑尾钳钳夹阑尾系膜,不要直接钳夹阑尾,将阑尾提起显露系膜。如系膜菲薄,可用血管钳贴阑尾根部戳孔带线一次集束结扎阑尾系膜,包括阑尾血管在内,再剪断系膜;如阑尾系膜肥厚或较宽,一般应分次钳夹、切断结扎或缝扎系膜。阑尾系膜结扎要确实。
5)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盲肠0. 5 cm处用钳轻轻钳夹阑尾后用丝线或肠线结扎阑尾,再于结扎线远侧0. 5 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于盲肠壁上缝荷包线将阑尾残端埋人。荷包线缝合要点:距阑尾根部结扎线1 cm左右,勿将阑尾系膜缝人在内,针距约2-3 mm,缝在结肠带上。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防止肠壁内翻过多,形成死腔。也可做8字缝合,将阑尾残端埋人同时结扎。最后,在无张力下再将系膜绑扎在盲肠端缝线下覆盖加固。近年来也有主张阑尾根部单纯结扎,不作荷包埋人缝合。
(3)特殊情况下阑尾切除术:
1)阑尾尖端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可先将阑尾于根部结扎切断,残端处理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最后切除整个阑尾。此为阑尾逆行切除法。
2)盲肠后位阑尾,宜剪开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显露阑尾,直视下切除。再将侧腹膜缝合。
3)盲肠水肿不宜用荷包埋人缝合时,宜用8字或U字缝合,缝在结肠带上,将系膜一并结扎在缝线上。
4)局部渗出或脓液不多,用纱布多次蘸净,不要用盐水冲洗,以防炎症扩散。如已穿孔,腹膜炎范围大,术中腹腔渗出多,应彻底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
5)如合并移动盲肠,阑尾切除后,应同时将盲肠皱璧折叠紧缩缝合。
2、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也可经肛门直肠内给予抗生素栓剂。
预防保健
因为引起右下腹痛的病因有很多,所以积极对相应的病因诱发进行预防,发生症状难以忍受时应当到医院就诊。
1、增强体质,讲究卫生。
2、注意不要受凉和饮食不节。
3、及时治疗便秘及肠道寄生虫。
胃部隐痛治疗护理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乳房胀痛治疗护理
病理性乳房胀痛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此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缓解胀痛症状:
1、改变饮食习惯:低脂高纤饮食,多食谷类(全麦)、蔬菜及豆类。
2、经常按摩乳房:轻轻按摩乳房,可使过量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按摩时,先将肥皂液涂在乳房上,沿着乳房表面旋转手指,约一个硬币大小的圆。然后用手将乳房压入再弹起,这对防止乳房不适症有极大的好处。
3、穿稳固的胸罩:胸罩除了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消除不适。细心的姐妹会发现,那些慢跑运动员穿戴稳固的胸罩就是这个保健原因。
4、避免利尿剂:利尿剂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削减乳房的肿胀。但这种立即的缓解需付出代价的。过度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以及影响葡萄糖的形成。
5、不吃过咸的食物:高盐的食物易使乳房胀大,月经来前的7~10天尤应避免这类食物。
6、热敷:可用热敷袋、热水瓶或洗热水澡等方式缓解乳房痛。如果采用冷、热敷交替法,消除乳房不适症效果会更好。
7、防止肥胖:对于过度肥胖的女性,减轻体重将有助于缓解乳房肿痛。
8、用蓖麻油敷胸:蓖麻油含有一种能提升T11淋巴细胞功能的物质,这种淋巴细胞能加速各种感染的复原,去除疼痛。
9、摄取维生素:饮食中应摄取富含维生素C、钙、镁、及维生素B群的食物。这些维生素有助于调节前列腺素E的制造,同时,少吃人造奶油,因其中的氢化脂肪会干扰体内必需的脂肪酸(来自食物)转化为Y-亚麻油酸(GIA)的能力,而GIA促成前列腺素E的形成,进而抑制催乳激素的产生。
10、远离咖啡:咖啡因是否导致乳房不适目前尚未证实。但据医学调查发现,许多有乳房痛及其它良性症状的妇女,在戒除咖啡因后,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11、切忌滥用药物。
右下腹痛预防和护理
治疗护理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无其他急性病变。病人就诊时若阑尾炎已形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治疗,脓肿吸收后,过3 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1、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appendecto- my)。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1)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一期缝合。
3)穿孔性阑尾炎:宜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冲洗切口,一期缝合。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消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先行B超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后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露方便,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完整者施单纯结扎。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2)阑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
1)麻醉:一般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也可采用局部麻醉。
2)切口选择: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McBurney切口)或横切口。如诊断不明确或腹膜炎较广泛应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以便术中进一步探查和清除脓液。切口应加以保护,防止被污染。
3)寻找阑尾:部分病人阑尾就在切口下,容易显露。沿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阑尾,应考虑可能为盲肠后位阑尾,用手指探查盲肠后方,或者剪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即可显露盲肠后方的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用阑尾钳钳夹阑尾系膜,不要直接钳夹阑尾,将阑尾提起显露系膜。如系膜菲薄,可用血管钳贴阑尾根部戳孔带线一次集束结扎阑尾系膜,包括阑尾血管在内,再剪断系膜;如阑尾系膜肥厚或较宽,一般应分次钳夹、切断结扎或缝扎系膜。阑尾系膜结扎要确实。
5)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盲肠0. 5 cm处用钳轻轻钳夹阑尾后用丝线或肠线结扎阑尾,再于结扎线远侧0. 5 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于盲肠壁上缝荷包线将阑尾残端埋人。荷包线缝合要点:距阑尾根部结扎线1 cm左右,勿将阑尾系膜缝人在内,针距约2-3 mm,缝在结肠带上。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防止肠壁内翻过多,形成死腔。也可做8字缝合,将阑尾残端埋人同时结扎。最后,在无张力下再将系膜绑扎在盲肠端缝线下覆盖加固。近年来也有主张阑尾根部单纯结扎,不作荷包埋人缝合。
(3)特殊情况下阑尾切除术:
1)阑尾尖端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可先将阑尾于根部结扎切断,残端处理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最后切除整个阑尾。此为阑尾逆行切除法。
2)盲肠后位阑尾,宜剪开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显露阑尾,直视下切除。再将侧腹膜缝合。
3)盲肠水肿不宜用荷包埋人缝合时,宜用8字或U字缝合,缝在结肠带上,将系膜一并结扎在缝线上。
4)局部渗出或脓液不多,用纱布多次蘸净,不要用盐水冲洗,以防炎症扩散。如已穿孔,腹膜炎范围大,术中腹腔渗出多,应彻底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
5)如合并移动盲肠,阑尾切除后,应同时将盲肠皱璧折叠紧缩缝合。
2、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也可经肛门直肠内给予抗生素栓剂。
预防保健
因为引起右下腹痛的病因有很多,所以积极对相应的病因诱发进行预防,发生症状难以忍受时应当到医院就诊。
1、增强体质,讲究卫生。
2、注意不要受凉和饮食不节。
3、及时治疗便秘及肠道寄生虫。
左上腹痛治疗护理
左上腹痛最常见于消化道溃疡,其治疗措施如下: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要定时,进食不宜太快,避免过饱过饥。
2、戒酒及戒烟亦为治疗的一部分。
3、应禁用能损伤胃粘膜的非甾体炎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4、稳定情绪,解除焦虑。
二、药物治疗
1、抗酸剂。主要为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次碳酸铋。常用复方制剂有:胃舒平、铝镁合剂、胃疡宁、乐得胃、复方钙铋镁等。
2、胃酸分泌抑制剂。常用的有:颠茄,阿托品,山莨菪碱,哌吡氮平,甲氰米胍,法莫替丁,洛赛克。
3、加强保护因素的药物。常用的有:硫糖铝,三钾二枸橼络合铋,生胃酮。
4、抗菌治疗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可能有关。加服抗菌剂如痢特灵等。
三、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为:经过严格内科治疗不愈的顽固性溃疡,胃溃疡疑是恶变者或有严重并发症内科治疗不能奏效者。
溃疡病的治疗,首先要注意饮食调理,并且克服紧张,劳累等诱因,调整生活规律。可服用补脾益胃的黄芪建中汤(由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黄芪组成)来治疗。另外,可用乌贼骨(海螵蛸)85克,浙贝或熟大黄15克,生甘草5克,研成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服6克。还可用白及,煅牡蛎各120克,生甘草60克,茯苓皮30克,研成细末后用蜂蜜调匀,做成药丸。每次服10克,每天服3次。
头痛治疗护理
头痛的治疗要根据前述不同的头痛类型而不同。诸如由于一些病因明确的疾病引起的头痛,应先控制病情,以缓解疼痛。如果是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应分别注意避免其诱发因素,例如光线,失眠,作息不规律等。
西药与头痛治疗
在原发性头痛(主要是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发作时,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酚酸钾等。商品名称包括芬必得酚咖片新头痛装、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散利通,百服咛,泰诺林等。主要应该注意芬必得胶囊和芬必得酚咖片的区别,芬必得胶囊主要成分为布洛芬,而芬必得酚咖片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为复合制剂,效果提高37%,并且对头痛的针对性强,起效快,更安全。
芬必得酚咖片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中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为原发性头痛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内致痛因子的改变,其中主要是前列腺素的增加。
腹痛的治疗方法及并发症
腹痛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炎症、肿瘤、出血、创伤等引起的腹痛。很多人以为是简单的腹痛而忽视其症状,更不去医院检查。其实腹痛可能引起很多的并发症,所以要及时的检查治疗。
腹痛的治疗方法
1.外治法
(1)艾叶适量,用醋炒热,布包敷于神阙穴及痛处。适用于寒痛、虚实痛。
(2)野菊花茎叶适量,冷饭适量,共捣烂成饼状,外敷于肚脐神阙穴。适用于热性腹痛。
2.针灸疗法
(1)针刺:腹痛取内关、支沟、中脘、关元、天枢、公孙、三阴交、阴谷;腹中切痛取公孙;积痛取气海、中脘、隐白。
(2)灸法:脐中痛,大便溏,灸神阙。
3.饮食疗法
(1)生姜粥:生姜15克(打碎),放碗内,加入沸热粥,加盖煽片刻,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寒邪内阻型腹痛。
(2)大黄蜜糖水:大黄15克,加沸水200毫升泡15分钟,加蜂蜜适量,代茶饮用。适用于湿热壅滞腹痛。
(3)黄芪良姜糯米粥:黄芪20克,高良姜6克(研末),糯米100克,红糖适量。将黄芪与糯米煮成熟,再加入高良姜末及红糖煮片刻,趁热服食。适用于中虚腹痛。
(4)干姜粥: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早晚各1料。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腹痛。
腹痛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腹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1.寒凝腹痛: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2.热结腹痛:治法清热化湿,通腑导泻
3.虚寒腹痛: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4.食积腹痛:治法消食导滞
5.气滞腹痛:治法舒肝解郁,行气止痛
6.血瘀腹痛:治法活血化瘀止痛
腹痛的并发症
1、急性胃肠炎: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部为主,常呈持续性急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体格检查时可发现上腹部或及脐周部有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结合发病前可有不洁饮食吏不难诊断。
2、胃、十二指肠溃汤:好发于中青年,腹痛以中上腹部为主,大多为持续性陷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或服制酸剂可以缓解为其特点。体格检查可有中上腹压痛,但无肌紧张亦无反跳痛。频繁发作时可伴粪便怨血试验阳性。胃肠钡餐检查或内镜检查可以确立诊断。
3、肠梗阻:见于各种年龄的患者,儿童以蛔虫症、肠套叠等引起的为多。成人以疝或肠粘连引起的多,老人则可由结肠癌等引起。肠梗阻的疼痛多在脐周,呈阵发性绞痛,伴呕吐与停止排便排气。体征检查时可见肠型、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甚至可闻“气过水”声。如若腹痛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腹部压痛明显伴肌紧张及反跳痛,或更发现腹水,并迅速呈现休克者则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X线平片检查,若发现肠腔充气,并有多数液平时肠梗阻的诊断即可确立。
4、急性阑尾炎: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先感中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亦有少数患者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右下腹痛为急性阑尾炎疼痛的特点。可伴发热与恶性。检查可在麦氏点有压痛,并可有肌紧张,是为阑尾炎的典型体征。结合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以明确。
5、急性心肌梗塞:见于中老年人,梗塞的部位如在膈面,尤其面积较大者多有上腹部痛。其痛多在劳累、紧张或饱餐后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并向左肩或双臂内侧部位放射。常伴恶心,可有休克。体征检查时上腹部或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但心脏听诊多有心律紊乱。作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诊腹痛。
6、腹膜炎,常继发于胃肠穿孔,脾破裂,会引起急性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