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的功效 牛蒡子的使用方法
牛蒡子的功效 牛蒡子的使用方法
一般药用牛蒡子用水煎服,每剂用量6-12克,炒用可减缓牛蒡子苦寒特性,降低其滑肠作用。
牛蒡子200克,捡去杂质,放于锅中,用小火炒至起微鼓起,外面呈微黄色并略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研磨成细末。每服10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
功效:能够清热解表,适用于发热偏重,外感风热,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咽红肿痛,色黄粘稠,鼻塞头痛的热毒不太严重者饮用。
材料:牛蒡子15克,冰糖适量、粳米80克。
做法:将牛蒡子加水煎汤,去渣后放入粳米、冰糖,在加水煮到米花粥稠,每日2次,温热服食。
功效:可以清热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咳痰不爽,感冒咳嗽,麻疹透发不畅者服食,但需要注意,凡是胃寒、气虚、便溏者谨慎服食。
牛蒡子和牛蒡的区别
牛蒡根
牛蒡根具有祛风热、消肿毒的功效。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功效,二者组成此菜,食用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温中益气、祛风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瘦弱、四肢乏力、消渴、水肿、咽喉肿毒,咳嗽等病症。
牛蒡子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用量6-12g。
牛蒡根与牛蒡子的区别
牛蒡子是牛蒡的果实,其功效和牛蒡根有区别。
牛蒡的根可以药食两用,但多作蔬菜食用,即使做药,也用于食疗。牛蒡根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五行汤中牛蒡是指牛蒡根。五行汤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将牛蒡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切成块状。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牛蒡叶、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撒放葱花,出锅即成。食用此菜,可治疗头风痛、烦热、急性乳腺炎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润泽皮肤,轻身延年。
牛蒡子是辛凉解表药。功效清热解毒、宣肺透疹、疏散风热、利咽。牛蒡根的功效与牛蒡子相同,但抗肿瘤、镇痛、消炎作用要强。
中药里多以牛蒡子入药,在不严格的情况下,牛蒡和牛蒡子可以互相指代,但都是指牛蒡子。
春天喝什么粥养生 牛蒡子粥疏风解毒
牛蒡子性微寒,味辛苦,含生物碱,粳米性平味甘,二者煮粥同食,气香味苦,善诱食欲,散中有补,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祛痰利咽之功效。
牛蒡子粥的做法:取牛蒡子20克,粳米100克,分别淘洗干净,锅置旺火上,注入清水,放入牛蒡子先煮15分钟,再倒入粳米,煮沸后改用文火慢慢熬煮至米粒开花,粥汤渐稠后加入冰糖,待冰糖融化后拌匀即可食用。
牛蒡粥有什么好处 牛蒡粥加什么一起吃
薄荷牛蒡粥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粳米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
功效:小儿感冒咳嗽痰咳不出来、咽疼、爱喝水、有黏稠的鼻涕、舌头红色、舌苔变黄、脉搏也比平常快,一般是热性感冒。
牛蒡子和牛蒡根有什么不同 牛蒡子的禁忌是什么
牛蒡子是一种寒性的食物,食用过量食用加重人体寒气,从而加重人体的胃肠道负担,导致腹痛、腹泻以及便溏等不适症状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所以牛蒡子一般是不建议食用过量的。
由于牛蒡子是性寒,而胃寒者本身肠胃功能就比较差,食用过量容易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所以建议胃寒者要慎食牛蒡子。
荨麻疹偏方民间偏方 牛蒡蝉蜕酒
材料:牛蒡子15克,蝉蜕10克、浮萍10克(鲜品50克),黄酒250克。
做法:将牛蒡子、蝉蜕、浮萍洗净后在黄酒中浸泡5天,每次饮10毫升,每日两次。外用可于发作时外涂。
功效:牛蒡子和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浮萍祛风、清热、解毒,共起祛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型荨麻疹。
牛蒡买不着用牛蒡根还是牛蒡子代替 牛蒡子煮水的方法
牛蒡子煮水的方法比较简单,具体方法如下:
食材:牛蒡子5g-10g、清水适量、蜂蜜适量。
做法:
1.将牛蒡子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放入砂锅中。
2.加入适量的清水,开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煮半个小时左右。
3.然后将牛蒡子水倒入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牛蒡子好还是牛蒡根好
各有千秋。
牛蒡子和牛蒡根作为牛蒡中的一部分,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一定的药用价值,并没有谁好谁坏之分,主要看个人实际情况选择。
从中医角度来说,牛蒡子具有疏风散热、解毒利咽等功效,适合风热感冒、咳嗽多痰等情况服用,而牛蒡根具有祛风热、消肿毒、润肠通便等功效,主要适用于四肢无力、消渴、水肿、咽喉肿痛等情况服用。
牛蒡子和牛蒡根功效一样吗
不一样。
牛蒡子主要是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而牛蒡根则是菊科植物牛蒡的根,两者并不是一个东西,因此作用也不相同,被牛蒡子主要具有疏散风热、解毒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等病症,而牛蒡根具有祛风热、消肿解毒、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体虚瘦弱、四肢乏力、咽喉肿毒,咳嗽等疾病,所以牛蒡子和牛蒡根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牛蒡粥的做法窍门
原料: 牛蒡根30克(或牛蒡子打碎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牛蒡根煎汁去渣取汁100克;粳米煮粥,入牛蒡汁,调匀,加白糖矫味。
用法:每日服2次,温服。
功效: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消肿。适用于腮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以及麻疹透发不快。
宜忌:小儿气虚、腹泻者慎用。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粳米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
功效:小儿感冒咳嗽痰咳不出来、咽疼、爱喝水、有黏稠的鼻涕、舌头红色、舌苔变黄、脉搏也比平常快,一般是热性感冒。
上火咽喉干痛怎么办 薄荷牛蒡饮
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风清热、清利咽喉的功效,搭配疏风清热、利咽止咳的牛蒡子和养阴润燥、止痛解毒的蜂蜜,能帮助肺热咽痛者缓解咽痛症状。
做法:取薄荷叶3克,牛蒡子10克,蜂蜜适量。将牛蒡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取药汁,再放薄荷叶,续煮5分钟,放温后加入蜂蜜调味。代茶饮用。
宝宝喝什么粥对治疗发烧有好处 薄荷牛蒡子粥
食材:牛蒡子10克,薄荷5克,粳米50克,少量食盐。
做法:先把牛蒡子清洗干净煮20分钟捞出,汤水留着备用,然后把粳米淘洗干净熬煮成粥,待粥快熟的时候加入薄荷一起煮10分粥,最后把牛蒡子汤水倒入粥中,再一起熬煮10分钟调入少量食盐搅匀即可。
功效:薄荷和牛蒡子都有疏风散热、利咽的作用,此粥比较适合热性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的宝宝食用。
丘疹患者的饮食调理方法
1、山药粥
原料:山楂15克,粳米50克,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楂炒至棕黄色,加温水浸泡片刻,煎取浓汁约10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入粳米50克,砂糖适量,煮至米花烫稠为度。分早晚2次,温热服食。
功效: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有助健脾胃,促进消化之功。可用于食滞型丘疹。
2、牛蒡子粥
原料:牛蒡子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牛蒡子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加粳米及冰糖、水400毫升,煮至煮至米花烫稠为度。每日两次,温热服食。
功效:牛蒡子性味辛、苦、寒,有疏风散热、解毒作用,可用于风热型丘疹。
3、薏仁粥
原料:薏苡仁粉30克,陈粳米50克。
做法:薏苡仁粉和陈粳米同入于砂锅内,加水5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每日早晚餐顿服。
功效:薏苡仁味甘、淡、微温,有利水渗湿、清热排脓、健脾止泻作用。可用于湿热型丘疹。
4、土茯苓骨头汤
原料: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猪脊骨洗净放锅内,加水煨汤,煎成3碗左右,取出猪骨,撇去上层浮油。土茯苓洗净,切片,以纱布包好,放入猪骨头汤内再煮,煮成约2碗左右,可以饮服。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健脾、解毒、利湿作用。猪脊骨补充钙质。钙质有非特异性的抗过敏作用,克减轻皮肤瘙痒和肿胀。可用于各型丘疹。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方法 牛蒡子的使用禁忌
牛蒡子性寒而滑利,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初饮者部分会出现腹泻现象,所以本身脾胃虚腹泻的患者应该谨慎食用。牛蒡有辅助降三高作用,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请间歇饮用。牛蒡子它属于涩液很多的蔬菜之一,如果有过敏性皮性肤炎或者湿疹的朋友,应该禁忌食用牛蒡子。
孕妇和婴儿为特殊人群,建议不饮用。女性月经期间不要饮用。
牛蒡子泡水喝可以治什么病
牛蒡的嫩叶及根部都可以食用,根部肉多,一般烹调料理的时候都是吃的这一段。用于炒牛肉有清血的效果,而且纤维素较多,可以清理肠胃的油腻。
牛蒡除了根部外,牛蒡结的子也是较为常用的药材,牛蒡子外壳是灰黑色硬壳,与咸鱼共同熬汤有强身解毒的功效。牛蒡子最大的功效是止咳化痰,治扁桃体腺炎。感冒的病症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喉咙发炎引起的咳嗽会扁桃体腺发炎。这种症状可以用牛蒡子煎水喝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