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说谎的孩子
如何教育说谎的孩子
如何教育说谎的孩子
对于孩子说谎问题,最重要的是预防,家长们可以做到一下这几点,让孩子远离撒谎。
第一,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些时候,孩子之所以说谎是因为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所以,家长们应打消孩子这样的顾虑,让宝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想说的话,这样他们也就没有必要撒谎了。
第二,别把孩子捧得太高。家长们把孩子捧得太高,而孩子并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程度,他们就有可能选择说谎,因此,这是父母们需要改变的地方。
第三,用安慰代替惩罚。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是有意去说谎,当家长们发现孩子说谎时,应了解情况,并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安慰,而不是责怪惩罚,安慰孩子有什么情况可以跟爸爸妈妈好好说,不要选择说谎。在教育孩子方面,温柔的鼓励远胜于严厉的苛责!
家长可以打骂孩子吗
家长可以打骂孩子吗
1、有些家长也认为,打骂孩子是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么就理所应当。然而,教育孩子还是需要讲求方式、方法。打骂教育不可取。
2、不管是什么程度的打和骂(轻微的、温和的,偶尔的、经常性的)都会误导孩子,让孩子产生误解。如果这就是家长对待他的方式,他将会用不好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3、另外,其实家长自己也不知道,对于纠正坏习惯,打孩子究竟能不能起作用。作为一种惩罚方式,打孩子只能将错误行为变成“地下行为”:孩子在父母面前装作很听话,再背后行事。因此,打孩子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效果。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既然法律都倡导家长要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那打骂教育还是不可取的。
家长打骂孩子的危害
打骂孩子是自古以来中国父母比较赞成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打骂孩子起到的效果很明显。家长打骂孩子的危害?一起来看看。
1、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孩子遭打的时候,没有心里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打的结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2、会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
3、导致孩子说谎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违心地说谎,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说的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父母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父母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
1、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2、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3、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小孩子爱说谎怎么办 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家庭奖励模式大多都属于看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方式,而为了获得应得的奖励,孩子容易产生撒谎等不良行为。
因此教育时,不仅仅只会看结果,需要重视过程,甚至比结果更重要。
在面对说谎的孩子时,原则上,既要惩罚孩子说谎的行为,但是也要奖励孩子诚实的行为,不可因为主观想法有所偏颇,这也是为了强化诚实行为。
宝宝说谎父母可适当夸奖
小孩子谎话并不是修养和道德的问题,只是一种童心的表达,一种寄托和向往。所以家长们对待孩子撒谎应该理解并正确的引导教育,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给予宝宝一些夸奖。
宝宝爱说谎怎么办、小孩说谎的影响
小孩子说的谎话并不是修养和道德问题,他们没有损人利己的意识,只是一种童心的表达,一种寄托和向往。父母对此应该理解并正确的引导教育,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给予宝宝一些夸奖。
谎言识破
儿子尚不到 4岁,我便多次发现他说谎了。
明明是别人做的事情,他却说是自己做的;明明没有发生的事情,他也说得情真意切。
一天晚上,我应他的要求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几只蚂蚁。他拿着纸跑去找妻子,说:“妈妈,这都是我画的。”妻子夸他画得好,他又改嘴了:“这是老师画的,画了送给我的。”妻子又夸他,说:“一定是你表现好,老师才送的。”儿子便狠力地点头。
我在旁边听着可沉不住气了,这小子不到一分钟就编了两个谎言。我刚要指责,妻子冲我挤挤眼睛,我没有吱声。
妻子悄声告诉我,儿子并非存心要欺骗谁,他只是觉得那几只蚂蚁画得好,幻想自己也能画那么好,便不由自主地说是自己画的;又出于想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关爱的潜意识,谎称那是老师画了送给他的。这,便是4岁孩子的“愿望的达成”。
理解加教育
我恍然大悟,反觉得儿子的谎言里有了很多可爱的成分。
一天,儿子去卫生间小便,出来后对我说:“爸爸,我打死了两只蚊子。”
我很吃惊,问:“怎么可能呢?蚊子哪里是那么好打的?”
“我就是打死了两只蚊子嘛!”儿子认真地说。
过了没 10分钟,他又对我说:“爸爸,我刚才在厕所里打死了3只蚊子。 ”
妈妈下班回家后,儿子兴奋地报告妈妈:“我打死了4只蚊子。 ”
我已经哭笑不得了。
我自己去卫生间,发现不知由何处来了一种黑色的小飞虫,用手轻轻一抓便抓住了。我便叫来儿子,问他打下来的是否便是这种“蚊子”,儿子说,是呀,我打的就是这样的蚊子。
孩子仍然没有说谎,他只是没有搞清楚蚊子和这种奇怪的小飞虫的区别。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夏季的夜晚妈妈曾多次空手打死蚊子,每一次都得意地对我和儿子说:“看看,我多能耐,你们得感谢我。”于是在儿子的心目中,打死蚊子便是一件伟大的事业,在他的自述中被击落的“蚊子”的数目不断上升,实则表现了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聪明的父母应该在这种时候给孩子恰当的夸奖
有一次,儿子对我说,一位小朋友说瞎话被老师批评了,那小朋友一直说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全班的小朋友都知道他爸爸是警察,可他爸爸其实不是警察。
那位同样 4岁的孩子为什么编造这谎言呢?联系平时儿子的言行,我立即读懂了那孩子的心。
儿子在家里舞枪弄棒的时候,总是大叫:“我是警察!我是警察!”
可能在所有孩子的心目中,警察都是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他们觉得成为警察是一种光荣,而拥有一位当警察的爸爸更是光荣,所以,便出现了“我爸爸是警察”的“谎言”。
孩子实在不应该因为这“谎言”而受到批评
4岁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谎言只属于成人。
真正的谎言应该这样定义:有意欺骗他人,以获取某种利益,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而孩子们所说的“瞎话”,显然不属于这样的谎言,他们尚不明白何为欺骗。那“谎言”只是幼小心灵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理想的寄托,表现了他们童心的纯净。为人父母者,只有真正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看事物,才能读懂孩子的“谎言”,才不会无端地指责他们,甚至伤害他们。
所以,我们不要总以为孩子们撒谎就应该批评教育,宝宝有的谎言也应该得到奖励。
说谎是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
小孩说谎的原因
一般有八种
说谎的行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可以说,说谎是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处于儿童中期的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有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是不同的。
一般比较常见的说谎有:
1、幻想式谎言。它主要发生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家长无须过分担心和紧张。它与道德无关。
2、夸大式谎言。孩子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或为了达到某种效应,他会在真实的故事里“添油加醋”。
3、社交性谎言。社交场合中,成年人会说一些社交性谎言,儿童见多了以后,也会模仿使用。
4、补偿性谎言。当孩子没达到父母(或老师)规定的目标,又想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赞美时;或当孩子并不拥有某些东西,但又想在同伴中保持受崇拜的地位时,儿童往往用谎言来将自己不足的地方“补上”,从而达到自己受表扬的目的。
5、防卫性谎言。这种谎言在儿童身上最常见,而且大多数时候是“被逼”出來的。通常父母、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父母习惯用严厉的惩罚来管教孩子,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就用说谎来挡驾。
6、逃避任务的谎言。当孩子面临某些自己不喜欢的任务时,会用谎言来帮助自己逃避责任和任务。
7、报复性谎言。这是儿童情绪的一种表现。当儿童对某人心怀不满时,可能通过谎言来向对方示威和挑战。
8、还有一种“谎言”,与心理上的“安全感”有关系。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或老师)希望他讲真话,可如果孩子觉得他讲了真话,会受到惩罚(肉体上的或者心灵上的),或者他不知道他讲了真话,后面会发生什么对他不利的事,这样孩子也会想办法进行暂时的掩盖,或不把实情说出来。也就是说,父母若提供孩子一个无法说实话的环境,这也是造成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之一。
“趋利避害”的心理特点,
在孩子9岁后开始表现出来
作为现代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规律。在此,就本文作者提出的“说谎”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7岁~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也许对家长有一些帮助。
进入小学阶段后,孩子的身、心发展是飞速的。比如: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有时因玩而忘了做作业,孩子为了避免父母(或老师)的指责,有时会说谎。三年级学生初步懂得“趋利避害”,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做,有利的话就说,不利的事就躲避。“趋利避害”这一心理特点在孩子进入9岁后开始表现出来。
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分析问题时开始确立“自己”的位置。这个“自己”常常站在主观愿望的对立面。
犯了错误,三年级学生不太会寻找理由自我掩盖,在遇到理屈的时候会沉默不语;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理由替自己辩护。与小时候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相比,四年级学生知道选择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有时隐瞒真实的情况。进入五年级后,学生们变得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学会了“耍心眼儿”。
六年级学生懂得一些游戏规则和行为准则了,有时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制造假象,迷惑家长或老师。
家长只有了解并掌握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需求,才能正确教育、有效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面对孩子已发生的问题,
作为父母该如何应对?
再让我们说说 “一个人见人爱,学习很好,老师同学喜欢,父母一直为之感到骄傲”的孩子,进入四年级后,突然发生了这样的行为(偷偷拿家长的钱,并说谎)。从文章中,我感到孩子的父母很接受不了“一直很优秀的”儿子犯的这两个错误,同时产生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困惑。面对孩子已发生的问题,作为父母该如何应对?
首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用冷静、温和的态度去和孩子交谈。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不犯一些错误,作为家长,绝不能苛求孩子不犯错误。和犯错误的孩子交谈,一定要带着这个教育理念。具备这样的家教理念,你就不会情绪很激动,或紧张或愤怒,以致做出冲动的行为:暴打孩子、怒斥孩子,从而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其次,为孩子构建心理安全空间。父母一定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心理安全空间。父母的爱要让孩子感到安全。如果父母的言行能让孩子感到:在爸爸妈妈这里,我是安全的,我不会受到伤害,我什么话都可以说,不论我说对还是说错,在他们这里,我都能得到心理支持或不受到伤害。孩子就不需要用“说谎”来保护自己了。
本文中的孩子在犯了第一个错误(偷偷拿钱)后,家长“审问”他时,不说实话,接着犯第二个错误“说谎”。我认为主要原因就在“安全感”上。妈妈看完儿子的检讨书后,去问儿子:上次问你时为什么说谎?儿子回答:“我怕,我怕我承认了,你们不爱我了,因为我是坏孩子了,你们不会爱坏孩子的。”10岁儿子的这番话,在告诉父母亲:他的第一个错误行为产生后,如果家长能设法为孩子构建一个他认为安全的心理环境,那也许就不会引发第二个错误行为“说谎”的产生。
第三,关注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心理需求,要及时给予满足。物质需求,要视情况而定,不能满足时,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地与孩子沟通。简单或粗暴的拒绝方式,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不太有效果。他们会尝试采用其他方法,如偷偷拿家里的钱,去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在长大,他们的办法也比以前更多了。
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在快速地成长,家长若想跟上他们的成长速度,必须要花时间去学点教育心理学,如此,才有能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说谎该怎么办
1、用安慰代替说教
孩子撒谎有时候是在担心或是恐惧什么。如他装病不想去学校,应该想到他是不是跟同学相处不愉快,或是受到了某位同学的欺负。与其教训他,不如安慰他,告诉你对他的处境表示同情,或许下次他出现不想上学情况就会先跟你说清楚原因,而不是选择撒谎。
2、试着理解孩子
孩子经常会不小心弄坏玩具,摔破碗,对此,他们可能还会把罪状藏起来。这个时候,请不要抱怨,告诉孩子“碗比较滑,你也不想把他摔碎”。这样理解的言语会让孩子知道“这种事情是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的,他们理解我不是故意这样做的。”
3、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因为他总会比较紧张,抱有侥幸的心理。如果起初几次家长没有发现,他会暗自得意,以后说谎次数就会更多。
4、不要当着其他人面前指责他
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请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能找一个合适的时间与孩子单独谈。父母要用耐心帮助孩子认识说谎的危害性。当他承认说谎,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时,家长要表示深信孩子会改正,这样他会受到鼓舞而逐渐改掉说谎的毛病。
5、营造安全、踏实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一个安全、踏实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小重视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
6、家长要做好榜样
父母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杜绝谎话和减少各种借口。
孩子撒谎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是要通过成长才能知道身边的事物,懂得正确的道理。因为是孩子,所以在表达能力上的时候往往会有些欠缺,而容易说谎。每位家长从小就会孩子教育不要撒谎,但是几乎没有几个小孩是从来都没有撒过谎的,那么面对孩子撒谎,到底该怎么办?家长们到底该怎么去做呢?
面对这个问题,给大家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要知道孩子因为什么撒谎
很多孩子撒谎并不是因为要去欺骗别人,而是在面对突然的指责或者是家长质问的时候,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就想逃避去面对事实,从而去撒谎。在孩子看来,他只是在自己的立场上保护自己,比如把吃早点拿去买玩具了,结果跟家长说自己吃了早点。
对于这个情况,家长要先去了解下孩子的问题,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例如:当家长知道了孩子把吃早点钱用去买玩具了,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这是给你买早点的钱,而不是给你买玩具,想要什么玩具可以跟我们说,不能骗我们,不吃早点是不行的,到时候上课会饿肚子哦,对身体也不好。”好好的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自己反思。
不要去打骂孩子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会因为一些原因去惩罚孩子,让孩子都不敢诚实回答家长的问题。例如: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有的孩子成绩并不是那么好,试卷发下来拿给家长看,一些家长可能会骂孩子,甚至有些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会动手打孩子,给孩子造成身心伤害,之后孩子就不敢说实话,为了免受到惩罚,渐渐地孩子就会撒谎了。
其实家长可以换个正确的方式去对待这个问题,不能用太极端的方式,尤其是体罚孩子。当孩子把试卷给家长看,家长不要因为分数而去责怪孩子,反而更应该去鼓励孩子,然后看孩子在试卷哪一块出现的错误并一起分析问题,这样孩子就不会去撒谎说没有考试,会跟家长说实话还会更加努力去学习。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
当发现孩子第一次撒谎的时候,家长要给予重视。很多孩子撒了一次谎那么就会撒第二次,第一次撒谎顺利的蒙混过去,就会接二连三下去,这个情况很严重,家长不能不管,这样孩子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逐渐不惧怕去撒谎。
因此,家长就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对于撒谎这个情况,家长要严肃的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不许去撒谎,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跟朋友在一起不可以作比较,吹牛,夸大自己;借用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用完及时归还,不可以带回家;考试结果不管好与差,都要告诉家长,不能欺骗家长谎报成绩。
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要关注孩子的自身承受力,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多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孩子就不会去撒谎啦!
孩子经常说谎家长怎么办
1、做榜样: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自己肯定不要说谎,小编也说过,孩子是白纸,全靠大人在教他怎么做,所以父母要言行一致,不要说好要做的事情或者答应的事情,一旦到兑现的时候就不兑现了。
2、禁责骂:一旦父母发现了孩子在说谎,请不要立即责骂,孩子还小,也许他编造的谎言在你看来不堪一击,很可笑,但是孩子觉得自己已经编的很圆满了,所以不要太过责骂,规矩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
3、明原因:不要责骂的下一步,就是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说谎,他说谎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听孩子说完他的原因,听完之后也不要立即评价或者教育,你要做的是引导,引导他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4、重沟通:只要父母和孩子加强沟通,就算孩子犯了什么错,他也会向父母勇敢的承认错误。怕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不沟通,或者少沟通,这样的话孩子一旦犯错,肯定会想到说谎来避免责骂的。
通过小编的简单介绍,关于孩子经常说谎的负面影响你应该知道了吧。孩子说谎家长们不用过分焦虑,正确引导就好。
做到这五点可纠正孩子说谎
孩子说谎是家长和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大人总是以批评结束,其实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说谎有时是因为讲了真话受到惩罚,所以以后不敢再说真话。另外,家长处理不当也容易造成孩子说谎。
孩子有时说谎是家长逼的!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允许孩子沉默,大人在处境两难的情况下也经常选择沉默。如果家长非要孩子说出个道道,说真的要受罚,就只能说假的了。
纠正孩子说谎,家长应该做到五点:
一、不要轻易数落孩子,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要轻描淡写。“小孩嘛,难免。”或是“呦,你还真能耐,把我俩都骗了。”都是不可取的。
二、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因为他总会比较紧张,抱有侥幸心理,如果起初几次家长没有发现,他会暗自得意,以后撒谎次数会更多。
三、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重要的是教育,帮助他认识撒谎的危害性。在孩子承认撒谎表示今后改正时,家长要表示深信他会改正,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孩子会受到鼓舞,彻底改掉撒谎的毛病。
四、给孩子一个安全、踏实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小就养成诚实的品德。
五、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有的家长在孩子承认错误后还采取打骂等惩罚,甚至要孩子写保证书。这种做法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往往适得其反。
教您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懂事。”父母们普遍这样认为。尤其是孩子“撒谎”,更是给父母们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和困惑。
可是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说谎?原来是孩子们不敢说真话啊!因为说真话的结果是惩罚,而有时说了谎话,反而受到了表扬。
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什么会慢慢学会“撒谎”呢?查其根源,孩子“撒谎”的原因有二:其一,孩子做了错事,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得不“撒谎”,因为说真话得到的是责骂和暴打,只有“撒谎”才能侥幸躲避“惩罚”;其二,孩子为了得到“表扬”而不得不“撒谎”,因为爸爸妈妈最爱听的就是“好消息”,就算是“谎报”的,他们也不知道,反而得到他们的夸奖。
由此看来,孩子“撒谎”的坏毛病,是由于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是由父母自身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对孩子的心灵世界缺少了解所造成的。那么,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不止是孩子的“撒谎”,而是由“撒谎”所引发的严重错误甚至是犯罪。因此,从孩子“撒谎”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在孩子的心灵上播种了“犯罪”的种子。
如此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其重要保障就在于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和耐心疏导。
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要耐心地疏导孩子,就要调整父母自身的心理状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应对宝宝说谎的五种方法
一、被动性撒谎
大人在孩子心目中是极有威严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大人的肯定。面对大人的提示教唆,孩子容易就范。比如爷爷奶奶疼爱孩子,偷偷买雪糕给孩子吃并告诉孩子不要让你妈妈知道。一般这种情况下,当妈妈问起,孩子会跟妈妈说我没有吃雪糕。
您可以这样做: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要急于批评孩子。首先分清来龙去脉,同时告诉孩子爷爷奶奶是爱你的。然后再告诉孩子以后有这样的事,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不会批评你。
二、懵懂撒谎
孩子处于意识懵懂的时期,对很多时间,空间,数量等概念都比较模糊。他们可能会将去外婆家说成去奶奶家。这样的谎言是完全没意识所产生的。
您可以这样做:当孩子懵懂撒谎时,家长不必过于认真计较。既然孩子是无意识的,家长也不可严责孩子,否则孩子会觉得特别委屈。反而,家长可以借此为孩子说清这些概念。
三、有意撒谎
家长是孩子最依赖的人,有的孩子犯错故意撒谎是为了避免家长的惩罚,保持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好形象。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肯定,也不愿意去承担自己的过错。
您可以这样做:平时,家长不要动不动犯点小错就惩罚孩子,否则,孩子犯错了就会害怕去面对,因此撒谎。另外,当孩子有意撒谎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度的教育鼓励孩子说真话。
四、自卑撒谎
很多孩子撒谎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希望借谎言来增加别人的关注。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当孩子看到其他孩子会唱歌跳舞,而自己却不会时,他们会告诉老师我也会唱歌跳舞。
您可以这样做:家长要注意到此类谎言是孩子欠缺自信的表现,也是孩子希望学到唱歌跳舞等耀眼技艺的心声。因此,家长可以带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艺,并常常鼓励夸奖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
家长别对孩子说这些谎
变撒谎为讲故事
2岁的彤彤特别喜欢吃糖,看见棒棒糖问是什么,奶奶干脆告诉孙女:“那不是糖,是小锤子。”
这些谎言说着省事,无形中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及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说一些谎言,但这些谎言首先要科学,其次要编些美丽的故事让孩子易于接受。类似于“棒棒糖是锤子”这种不科学的谎言是不能说的。
为了制止彤彤吃糖,奶奶可以讲个故事,“从前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一只漂亮的兔子,特别喜欢吃糖,吃了一个又一个,吃了一个又一个,哎哟哟,它叫了起来,原来啊,它的牙齿都没了……”
孩子天生是喜欢听故事的,在故事中把道理告诉他们是最好的,不要以为孩子小不能理解。
这些谎不能说
家长对孩子撒谎大部分都是为了图省事,觉得谎言比讲道理更能有效、迅速地抑制孩子的一些想法、要求。教育不能省事,有些谎言不能说。以下三种谎言,无论是在孩子的情感上,还是认知上,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1、情感型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哭得厉害,家长不应该心烦意乱随口就说:“你再哭,再哭,妈妈不要你了。”孩子会真的以为妈妈不想要他了。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糟糕。
2、吓唬型的谎言不能说
晚上9点了,可是宝宝还不睡觉。家长说:“赶快睡,再不睡,大鬼小鬼就来找你了。”此时,给孩子读几个故事可能比谎言来得更有效。
3、不科学的谎言不能说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认知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答不上来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不知道,查好了资料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告诉孩子一些不科学的知识。
教育撒谎的孩子抓住4要点
孩子有意撒谎,家长应给予适度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最依赖的人,有的孩子犯错故意撒谎是为了避免家长的惩罚,保持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好形象。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肯定,也不愿意去承担自己的过错。
你可以这样做:平时,家长不要动不动犯点小错就惩罚孩子,否则,孩子犯错了就会害怕去面对,因此撒谎。另外,当孩子有意撒谎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度的教育鼓励孩子说真话。
孩子自卑心理使然撒谎,家长应增加孩子自信
很多孩子撒谎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希望借谎言来增加别人的关注。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当孩子看到其他孩子会唱歌跳舞,而自己却不会时,他们会告诉老师我也会唱歌跳舞。
你可以这样做:家长要注意到此类谎言是孩子欠缺自信的表现,也是孩子希望学到唱歌跳舞等耀眼技艺的心声。因此,家长可以带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艺,并常常鼓励夸奖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
孩子被动性撒谎,家长应了解事实
大人在孩子心目中是极有威严的,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大人的肯定。面对大人的提示教唆,孩子容易就范。比如爷爷奶奶疼爱孩子,偷偷买雪糕给孩子吃并告诉孩子不要让你妈妈知道。一般这种情况下,当妈妈问起,孩子会跟妈妈说我没有吃雪糕。
你可以这样做: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要急于批评孩子。首先分清来龙去脉,同时告诉孩子爷爷奶奶是爱你的。然后再告诉孩子以后有这样的事,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不会批评你。
孩子懵懂撒谎,家长不应过度较真
孩子处于意识懵懂的时期,对很多时间,空间,数量等概念都比较模糊。他们可能会将去外婆家说成去奶奶家。这样的谎言是完全没意识所产生的。
你可以这样做:当孩子懵懂撒谎时,家长不必过于认真计较。既然孩子是无意识的,家长也不可严责孩子,否则孩子会觉得特别委屈。反而,家长可以借此为孩子说清这些概念。
九个小妙招让宝宝不再说谎
孩子说谎是家长十分关注的情况,认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根据原因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说谎”的情况十分常见。导致小儿“说谎”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几种:
1、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
孩子年龄小、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样。因此,他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例如:“我家里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球”。
2、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3、父母的教育不当
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4、容易受别人的暗示
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弹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弹子滚进桌底下去了”。
5、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
有时,小孩子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
6、为了逃避某些事
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会说“我肚子疼”。
7、因害怕训斥、打骂
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更不会鼓励孩子的谎言。但是,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又不纵容孩子说谎呢?
让孩子不说谎的9条建议
1、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
2、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3、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
4、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5、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6、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7、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孩子做错事,要作调查研究,鼓励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
8、如果孩子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请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表扬他。
9、如果孩子还是一再地说谎,而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话,最好是找儿童心理专家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