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低钠盐真是“送命盐”?

低钠盐真是“送命盐”?

上热传一则消息:急诊的高钾血症患者越来越多,医生追问病史,怀疑因长期食用高钾低钠盐所致。低钠盐真的是“送命盐”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权威专家进行解答。

低钠盐不是“送命盐”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指出,低钠盐是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普通食盐99%以上为氯化钠,而高钾低钠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约占65%、氯化钾约占25%、硫酸镁约占10%,对于控钠、增钾很有好处。

低钠盐和普通盐的区别 家用食用盐哪种好

可以根据自己的营养需求和口感偏好选择。

日常生活中一般能够获取碘的途径是较少的,这时可以适量食用加碘盐来预防和治疗由缺碘而引发的疾病,但如果住在沿海地区或者经常食用海产品的话,海产中的碘元素就够人体吸收了,一般不需要再额外补充。

国人普遍缺硒,适当食用加硒盐可以调节人体的硒平衡,不过硒的来源相比碘要丰富一些,人体可以通过食用鱼类、虾类、韭菜、洋葱等食品来补充硒元素。

低钠盐适合什么人吃

因为人体内摄入的钠含量越多,血压升高的风险就会越高,而人体对钠的需求其实不高,摄入过多的钠可能会促进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荷,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所以血压较高的人适合吃低钠盐。

中老年人体质较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低钠盐可以在减钠补钾的同时又不减少咸度,能起到一定的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正常人吃低钠盐还是加碘盐

都可以。

正常人在平时吃盐的时候选择低钠盐或者加碘盐都是可以的,加碘盐是指加入了碘酸钾的盐,人食用以后可以起到补充碘元素的作用,对于内地居民来说,平常摄入碘的途径比较少,因此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来补充。

而低钠盐是指钠含量较低的食盐,正常人食用以后可以改善体内的钠钾平衡,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

低钠盐和普通盐的区别

低钠盐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钠的含量较低,实际上,低钠盐的钠含量确实比普通盐低三分之一左右,而钾元素和镁元素的含量较高。

由于低钠盐的钠含量较低,所以可以改善人体内的钠钾平衡,能缓解血压较高的症状,保护心脑血管,特别适合血压较高人群及中老年人食用;普通盐中的氯化钠含量较高,比较适合普通人群食用,对血压较高人群来说是不太适合的。

正常人吃低钠盐会怎样

正常人吃低钠盐不会影响健康,反而能够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几率。

低钠盐是在普通加碘盐的基础上添加了约30%含量的氯化钾,相比于常规的食盐,其中含有的钠含量降低至70%,能够帮助人体维持钠钾平衡,预防并且控制高血压,适合一些口味比较重的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病患者食用。

但一些正在服用高钾药物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钾患者、心脏病患者等不适合吃低钠盐,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等每日出汗量比较大的人群也不宜吃低钠盐。

低钠盐适合什么人吃

1、血压较高的人

因为人体内摄入的钠含量越多,血压升高的风险就会越高,而人体对钠的需求其实不高,摄入过多的钠可能会促进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荷,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所以血压较高的人适合吃低钠盐。

2、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体质较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而低钠盐可以在减钠补钾的同时又不减少咸度,能起到一定的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低钠盐适合什么人吃 正常人吃低钠盐会怎样

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肾不好的人建议少吃。

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原材料,再加入一定剂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制成,可以有效调节人体钠钾平衡,适合血压较高和年龄较大的人群食用,而正常人食用一般也不会影响健康,因为也可以从平时的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钠元素。

但是肾不好或易出汗类人群建议还是少吃,因为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离子,食用过多的钾离子可能会加重对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正常人吃低钠盐还是加碘盐 低钠盐和普通盐的区别

1、钠含量。低钠盐是钠含量比较低的食盐,一般会比普通食盐低三分之一左右。

2、味道。低钠盐由于里面带有的钾离子较少,所以放入同样重量的低钠盐入菜会比普通食盐吃起来更咸一些。

3、食用效果。对于本身血压偏高的人来说,食用低钠盐可以起到一个帮助缓解的作用,而普通盐没有这种效果。

食用低钠盐应注意什么 低钠盐与普通盐区别

1、成分不同。低钠盐主要是以氧化钠、碘酸钾做为原材料,随后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制做而成的,钠元素的含量一般比普通盐要低一些。

2、适宜人群不同。低钠盐因为钠元素含量较低,很适合中老年及血压较高的病人服用,而普通盐并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多食。

3、味道不同。低钠盐由于里面带有的钾元素较少,所以放入同样重量的低钠盐入菜会比普通食盐吃起来更咸一些。

相关推荐

慢性肾炎怎么调理 应采用低钠饮食

患慢性肾炎的患者应该经常体内钠水平,因为慢性肾炎多伴有高血压疾病,要求其饮食为低钠饮食,减轻患者的水肿状况,同时也预防高血压带来的后遗症,时常关注自己的钠水平,对多尿期的钠增多也能提前预防低钠水平的发生。

低钠可防高血压肾病患者不宜多吃

为了遏制越来越多的居民由于吃多而引发高血压等慢性病,北京市自2007年起就已经发起了“限行动”。高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普通食(氯化钠)中的钠元素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成分。食用低钠不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还可帮助普通人群预防高血压。不管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几乎每一个人或家庭都宜选用低钠。 食用低钠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由于低钠是高钾低钠,钾离子的摄取量相对增加,因此,患有肾脏病、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用。肾病患者,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现障碍(例如尿毒症)的患者,不宜吃低

的特点

我国食按加工法分,有粗与细(精)两种,细的特点如下: 1、粒形:细是大粒经过加工的,形态系片状,形态小。 2、成份: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能帮助人体起到渗透作用,如食物经过消化变为可溶体后,必须有足够的浓度,才能经过各种细胞渗透到血液中,使其中的养分到人体各个组织。通常细中含氯化钠在96%以上。

健身不吃

一味地追求低钠低,确实需要很厉害的自控能力!但是这样做也并不是很可取,对于健身也是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顿含钠的训前餐,能帮助你的身体创造更多的血液。当在你训练的时候,这些血液可以帮助你把身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更快的运供给到肌肉。高钠运动饮料可以让运动员跑的更远。所以说,如果无饮食导致钠含量不足,你的训练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如果尿液呈淡黄色或是柠檬水的颜色,说明钠的摄入情况是OK的;如果没有颜色,说明钠的摄入不够;如果是像苹果醋那样的深颜色,说明水喝的不够呢。

宝宝腹泻脱水注意事项

腹泻脱水时忌仅喝白水 上述已经解释,急慢性腹泻合并脱水时,肠道丢失的除了水,还有电解质,主要是钠、钾等,肠道液体呈碱性,丢失多了会引起酸碱平衡紊乱。因此,比较严重的腹泻容易出现脱水、低钠、低钾以及酸中毒。临床上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肌无力、肠麻痹、惊厥甚至严重心律失常,可危及生。 一些家长见孩子口渴,不断地给孩子喝白水或矿泉水。殊不知,这些水里含的电解质微乎其微,无法弥补通过肠道液体的大量电解质丢失。孩子到医院时外观上脱水症状并不明显,哭起来眼泪汪汪,尿量也不错,很具有迷惑性,极易漏诊。 这时候查电解

大部分人可放心食用低钠

谣言澄清:绝大部分人群可放心食用低钠 据专家介绍,目前食用的低钠是在精制食中加入10%—35%氯化钾。用氯化钾替换氯化钠,使氯化钠含量降至65%—80%,符合国家对低钠标准要求的同时,减少钠离子、增加钾离子的摄入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发病危险。而低钠饮食是非常经济的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有效措施,在普通百姓中容易长期坚持。 关于网上流传“食用低钠导致高钾血症”的说法,专家认为,肾脏具有良好的调节钾的机制,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从而维持血钾浓度的稳定。也就是说,肾脏功能良好的人群无需担心食用低钠

水肿患者限制钠报入

肾炎或肾病性水肿都有钠水滞留,都必须限制钠摄入,但要适当,长期禁钠可致低钠血症;利尿:必要时在限钠同时投以利尿药,可促进钠水排出而缓解水肿,并可缓解高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蛋白尿:对肾病性水肿必须控制蛋白尿,可用免疫抑制药(地塞米松、泼尼松等)以恢复肾小球的正常通透性;补充血浆蛋白。

高血压吃的注意事项

是我们在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是对于一些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来说,对他们可能是致的,在平时饮食当中,不注意食的食用,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因此,患者要提高警惕,因为钠等过多的食用,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健康及康复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低 首先需要高血压病人明确的是,不是本身对病情不利,而是其中的钠成分会起到不良作用。每人每天吃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食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

慢性肾衰患者应掌握低低钠饮食原则

1、限制含钾食物:慢性肾衰血钾高时,应限制含钾食物,避免食用果汁,慎重选用蔬菜及水果。 2、低低钠: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和浮肿的病人,要限制钠和含钠丰富的食品,必要时用无膳食。当使用利尿剂或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限钠。 3、保持水的平衡:慢性肾衰病人中的水平衡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液体的补充,防止水摄入过多,至排出障碍,而加重浮肿。 4、供给高钙低磷饮食:在部分慢性肾衰的病人中,可有血磷升高和血钙下降的现象,因此而诱发骨质疏松。理想的饮食应提高钙含量降低磷的含量。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 注意低低钠饮食

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和浮肿的病人,要限制其钠和含钠丰富的食品,必要时用无膳食。但当使用利尿剂或者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限制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