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饯的生产工艺
蜜饯的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结合了南北蜜饯的特点:新鲜果蔬→拣选分级→形状处理→盐渍与干制→硬化处理→漂洗→漂烫→糖渍→糖煮→冷却
广式凉果:起源于广州、汕头、潮州一带,主要是以甘草调香的制品和糖衣类产品为主,已有1000多年的生产历史,初以凉果为主,尔后逐渐发展了糖衣类产品。凉果类产品,表面半干燥或干燥,干香浓郁,味多酸甜或酸、咸、甜适口,入口余味悠长,其代表产品有陈皮梅、奶油话梅、甘草杨桃等。糖衣蜜饯,质地纯洁,表面结有一层白色糖霜,好像浇了一层糖,又称 “浇糖蜜饯”。其产品表面干燥,有糖霜,入口甜糯,原果风味浓,产品花色多,风味独特,其代表产品有冬瓜糖、糖藕片、糖荸荠、糖橘饼等。
生产工艺:
食盐腌渍甘草、蔗糖、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香精
↓ ↓
鲜 果 → 果 胚 → 漂洗脱盐 → 晾 晒 → 配料液煮制 → 配料液腌渍→晒 干→包 装→成 品
闽式凉果:起源于福建的厦门、福州、泉州、漳州一带,这里盛产橄榄,以此为主要原料而制成蜜饯,故闽式蜜饯是以橄榄制品为代表的蜜饯产品。闽式凉果,表面干燥或半干燥,含糖量低,微有光泽感,肉质细腻而致密,添加香味突出,爽口而有回味。其代表品种有大福果、化核嘉应子、十香果、良友榄、玫瑰杨梅、青津果、丁香榄、化皮榄等。
小麦胚芽油软胶囊生产工艺
一、压榨法
小麦胚芽含油率在7-9%,压榨可提取出4-5%的小麦胚芽毛油,真正可提取出小麦胚芽精炼油得率更低。首先加工成本极高无竞争优势,其次这种办法的加工存在着一种资源浪费。
二、萃取法
1、二氧化碳溶剂超临界萃取
这种萃取方法是低温加工,可提取出质量较好的小麦胚芽油,无溶剂残留。但是,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因为在高压力状态下进行萃取,萃取缶体积较小(最大的1000升),生产能力有限,成本高。
2、常压溶剂(正己烷或其他液态溶剂)萃取
这种萃取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存在高温,提取出的小麦胚芽油营养成分会受到破坏,溶剂残留高。
3、正丁烷亚临界低温萃取
这种方法整个生产过程在低温下进行,小麦胚芽油营养成分不会受到破坏,且得率高,油脂品相较好。质量可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相媲美。
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一次性固定资产投入少,生产成本低,环保节能。
什么样的冰糖好
冰糖是中国传统的食品,是由白砂糖通过溶解再结晶而成的。。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单晶体冰糖和多晶体冰糖。。。单晶体冰糖是在低温(80度)的情况下进行再结晶的,其功效和普通白砂糖差别不大,只是比白砂糖更纯净些。。。多晶体冰糖是传统的冰糖,是白砂糖加水高温加热到120度左右,然后冷却到108度左右,放入结晶桶(盆、罐)里经过长达7天结晶而成,由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因而才具有了医学上的各种功效。。。。另外多晶体冰糖在中国主要有二种生产方式,南方一般是直接结晶而成,谓之盆晶法;北方一般采取吊线法生产,就是成品中有一根绵线。。。从功能上来说,盆晶法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其生产的多晶体冰糖功效更好一些。
老冰糖的生产工艺
老冰糖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为
一、传统土法熬制工艺:
1、溶糖(白糖加水10:2.5)煮沸,用蛋清水(1个鸡蛋调清水5kg左右)提纯,然后起锅过滤。
2、熬糖:糖浆提纯过滤后回锅熬制至105度左右,将糖浆滴入冷水碗内,可用手转揉成软团时,即可出锅。
3、生冰:用口大底小的金属桶具或金属盒钵作容器。容器口交叉搁置2根竹(木条),在竹木条上对称系上四根麻绳,垂直于容器中,为使麻绳垂直,可用麻线下端系上坠物。容器备好后将糖浆倒入容器中。在容器周围壅糠壳,上面用纸或布覆盖,并以糠壳壅盖其上,冬季宜多,夏季宜少,以适应生冰温度的需要。
4、出冰:糖浆在容器中盛置7天(不能振动,即结晶成冰糖,出冰时,先去掉容器上的覆盖物和壅护的糠壳,舀去结晶体附近的底冰,将容器倒扣在有木架的缸上,滴净余水后,用木棒轻敲容器周围和底部,冰糖即可脱出。
二、养晶工艺:
1、将纯净砂糖溶解成bx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注入浅盘中,置于50-70度室内架上,约2周即可生成巨大结晶。
3、经过分蜜,洗糖、干燥即得冰糖。
三、吊线工艺:
1、将纯净砂糖溶解成bx70-72度的过饱和浓厚糖液(105度左右)。
2、冰糖液注入桶或桶形容器中,在桶内吊上绵线(根据桶的大小排列不同的绵)。
3、经过1周左右,在线上就会长出(结晶出)很多冰糖(俗称柱冰),同时在桶的边缘也会形成一些结晶冰糖。
4、经过洗糖、干燥就得到成品。
四、其他方法
1、选择白砂糖50kg,加清洁水10kg搅匀,使糖充分溶解于水。
2、熬制前在夹层锅中夹层内,加入植物油,然后将配制好的糖液倒入上层锅内,用火熬制。当糖液煮开5~6分钟时,再加入常温下的饱和白矾溶液0.5公斤,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当糖液内温度升高到150℃,停火降温出锅。
3、出锅时,温度以115~120℃为最好。将出锅的糖液,盛入盘内放在土坑上用干净棉被盖实,当天盘内温度保持在90℃左右,以后每天降温10℃,降到第七天为止。
4、如温度不够,可加火升高坑温,一般情况下,糖液在结晶过程中,怕冷不怕热。
蜂胶的副作用
蜂胶副作用研究
蜂胶是一种天然的健康保健产品,长期服用对人们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只是有的原蜂胶组分过于复杂,而且因蜜蜂的采集具有随意性,其成分无法明确估计,并且对蜂胶的副作用的研究目前还只是理论分析。
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有少数人出现蜂胶的副作用反应:
副作用症状
患者症状各不相同,从皮肤轻度充血到明显的湿疹样皮疹,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头痛、恶心、低烧,甚至心律过速等。停用蜂胶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症状一般消失,严重者需住院治疗。因此,尽管蜂胶是很安全的,但对于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还是要注意慎用。
生产工艺产生的副作用
从蜂胶的生产工艺谈起。其实是针对蜂胶胶囊来说的,蜂胶都是机械化生产,所以设备本身会带有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蜂胶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过滤,只要经过严格的过滤提纯,重金属等物质是可以被过滤掉的。当今生产工艺逐步提高,很多厂家都具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多知名厂家生产的蜂胶都是合格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为降低成本,谋取暴利从而减少过滤工艺的数量。没有经过提纯过滤的毛胶加入到胶囊里面,毛胶里面的病菌和重金属是严重超标,这样食用不但起不到好的保健效果,还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白酒的分类
白酒产品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原料品种、用曲、生产工艺、酿酒设备的不同,品种繁多、名称各异,一般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
一、按使用原料分类:白酒使用的原料多为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薯*等含淀粉物质或含糖物质。常将白酒以这些酿酒原料冠名。其中以高粱做原料酿制的白酒最多,酒质好。
二、按使用的曲分类:白酒生产过程中,由于糖化、发酵使用的曲不同,而产出的酒名称各异:以大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出的酒,称为大曲酒; 以小曲做糖化发酵剂生产出的酒,称为小曲酒;用麦麸做培养基接种的纯种曲霉做糖化剂,用纯种酵母为发酵剂生产出的酒,称为麸曲酒。
三、按发酵方法分类,可分为两种:
1、固态发酵法
2、液态发酵法:
四、按白酒的香型分类:截至2006年,国家承认的白酒香型共有十一种:即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凤香、兼香型、药香、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老白*型。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是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然后评比。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发酵、设备等条件。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发酵方法和什么样的设备,就能生产什么样香型的酒。
如:酱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温制曲、凉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浓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续渣工艺,陈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清香型白酒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艺和地缸发酵;米香型白酒是采取浓、酱两种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艺酿造而成。
蜂胶有副作用吗
首先从蜂胶的生产工艺谈起。蜂胶本身是无毒无公害的,那为什么蜂胶有副作用呢?其实是针对蜂胶胶囊来说的,蜂胶都是机械化生产,所以设备本身会带有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蜂胶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过滤,只要经过严格的过滤提纯,重金属等物质是可以被过滤掉的。当今生产工艺逐步提高,很多厂家都具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多知名厂家生产的蜂胶都是合格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为降低成本,谋取暴利从而减少过滤工艺的数量。没有经过提纯过滤的毛胶加入到胶囊里面,毛胶里面的病菌和重金属是严重超标,这样食用不但起不到好的保健效果,还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蜜饯的营养价值
蜜饯在我国的历史可谓算是非常悠久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关于蜜饯的制作方法记载了。我国最早关于蜜饯的记载是在东汉人赵华所写的《吴越春秋》,里面就有关于蜜饯制作的详细记载。而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现在蜜饯已经不单单是用糖进行腌渍了,主要可以分为糖渍类、果脯类、果糕类、甘草制品类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不同的蜜饯种类。
蜜饯的主要营养在于其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这类物质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快速的消化为人体供能。所以在感觉疲劳、没有力气的时候,可以选择吃一些蜜饯,可以快速为身体补充能量。
另外,蜜饯里面还含有一些果酸、矿物质、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虽然含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人体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为什么麦芽糖有黄色和无色之分
这就要从麦芽糖的制作工艺来说了,随着现代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麦芽糖的制作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正式成规模的麦芽糖生产工艺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淀粉调浆——液化——糖化——过滤——初浓缩——脱色——离子交换——最终浓缩。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艺精加工之后,由此得来的麦芽糖浆可以被称为“高麦芽糖浆”,它的浓度在75%—86%之间。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麦芽糖浆即为无色透明状液体。
现代水饴就是采用的这种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制成的。
而金黄色的或者黄褐色的麦芽糖浆,要么是在“过滤”或“脱色”工艺环节上没有做好,要么是取消了离子交换工艺,要么是原料不纯。这些都会使糖浆颜色发黄,但国家标准对于麦芽糖的描述也是微黄色,所以这些产品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当然,市面上还有一些麦芽糖浆仍是采用古老的麦芽粉或者糯米粉添加蔗糖、红薯等进行熬制得到的,这类方法生产的麦芽糖浓度较低,杂质较多,且颜色呈黄褐色,属于比较低档的麦芽糖。
酸奶的生产工艺
配料:根据物料平衡表选取所需原料,如鲜奶、砂糖和稳定剂等。变性淀粉可以在配料时单独添加也可与其他食品胶类干混后再添加。考虑到淀粉和食品胶类大都为亲水性极强的高分子物质,混合添加时最好与适量砂糖拌匀,在高速搅拌状态下溶解于热奶(55℃~65℃,具体温度的选择视变性淀粉的使用说明而定),以提高其分散性。
预热:预热的目的在于提高下道工序——均质的效率,预热温度的选择以不高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宜(避免淀粉糊化后在均质过程中颗粒结构被破坏)。
均质:均质是指对乳脂肪球进行机械处理,使他们呈较小的脂肪球均匀一致地分散在乳中。在均质阶段物料受到剪切、碰撞和空穴三种效应的力。变性淀粉淀粉由于经过交联变性耐机械剪切能力较强,可以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有利于维持酸奶的粘度和体态。
杀菌:一般采用巴氏杀菌,乳品厂普遍采用95℃、300S的杀菌工艺,变性淀粉在此阶段充分膨胀并糊化,形成黏度。
冷却、接种和发酵:变性淀粉是一类高分子物质,与原淀粉相比仍然保留一部分原淀粉的性质,即多糖的性质。在酸奶的pH值环境下,淀粉不会被菌种利用降解,所以能够维持体系的稳定。当发酵体系的pH值降至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变性凝固,生成酪蛋白微胶粒与水相连的三维网状体系骨架成凝乳状,此时糊化了的淀粉可以充填骨架之中,束缚游离水分,维护体系稳定性。
冷却、搅拌和后熟:搅拌型酸奶冷却的目的是快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主要是防止发酵过程产酸过度及搅拌时脱水。变性淀粉由于原料来源较多,变性程度不同,不同的变性淀粉应用于酸奶制作中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对酸奶品质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变性淀粉。
硬质干酪生产工艺
干酪生产基本加工工艺流程,即:原料乳→标准化→杀菌→冷却→添加发酵剂→调整酸度→加氯化钙→加色素→加凝乳酶→凝乳切割→搅拌加温→排除乳清→成型压榨→盐渍→成熟→上色挂蜡→包装。
标准化
干酪产品的成分标准主要是由其中的水分以及脂肪含量决定的。实践当中主要通过月旨肪和蛋白质的比率进行评价。脂肪和蛋白质的比率是由生产及操作程序所决定的,但后者在更大程度上会受到原料乳当中脂肪和酪蛋白之间比例的影响,因此可以依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调整原料乳中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比率。
杀菌
传统的干酪产品主要使用未经杀菌的生乳加工而成。相对于巴氏杀菌乳而言,利甩生乳加工的干酪具有更高的风味成分,但其稳定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健康隐患。因此用于乳制品加工的原料乳必须经过杀菌处理方能进入生产程序。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分批保温杀菌或低温长时杀菌(63℃,30min)和高温短时杀菌(72℃,15s)。
调整酸度
添加发酵剂经过20~30min发酵后,酸度为0.18%~0.22%。该乳酸发酵酸度很难控制,为使干酪成品质量一致,通过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进行酸度调节。
添加氯化钙
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可以促进凝乳酶的作用,促进酪蛋白凝块的形成,所以,在凝乳酶使酪蛋白凝结的过程中,钙离子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盐渍
盐溃的目的在于:①抑制腐败及病原微生物的生长;②调节干酪当中包括乳酸菌在内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⑧促进干酪成熟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④直接影响干酪产品的风味和质地
成熟
干酪的成熟时间为4---28个月,具体时间依干酪的品种而异。在成熟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成熟室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渴望微生物的良好生长以及各种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从而为干酪特殊风味及特点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
麦芽糖糊精的生产工艺
麦芽糊精系列产品均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工艺控制水解转化而成。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大部分是以。α—(1,4)键连接,少量是以α—(1,6)键连接。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式水解一定种类和一定部位的葡萄糖苷键的特别性能,仅水解淀粉,不分解蛋白质、纤维素等。所以麦芽糊精是以玉米、大米等为原料,经酶法控制水解液化、脱色、过滤、离子交换、真空浓缩及喷雾干燥而成。其视密度在0.5g/CM3以下,遇水易分散溶解。
酶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与酸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会析出长链直链淀粉成分,故不会产生白色沉淀物,从而大大提高了麦芽糊精的商品价值。
酶法麦芽糊精放在水中,下沉很快,落在水底中,并能逐渐往上返,同时渐渐溶解,其溶解度略低于砂糖,但水化力较强。一旦吸收水分后,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强。这是麦芽糊精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使用中常常会利用这一特性。我国各地生产的麦芽糊精系列产品,均以玉米,大米等为直接原料,酶法工艺生产的。麦芽糊精广泛应用在糖果、麦乳精、果茶、奶粉、冰淇淋、饮料、罐头及其他食品中,它是各类食品的填充料和增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