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管癌应该怎么检查确诊

胆管癌应该怎么检查确诊

1.直接胆红素增高:实验室检查呈梗阻性黄疸的表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2.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在长期胆道梗阻者,可有继发性肝功能损害,ALT和AST轻度升高是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系营养不良和肝损害的表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系胆道阻塞和继发性肝损害的表现。γ-GT及碱性磷酸酶增高。在早期未出现黄疸时ALP、γ-GT就有升高,提示胆道阻塞。

3.血象检查:半数以上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在8×109/L以上,若明显升高,提示胆道感染。61%~70%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Hb减少。

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诊断梗阻的部位、判断可能的病变性质和估计病变的范围以及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1.B超:在诸多影像学检查中,B型超声为首选诊断方法。实时超声检查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的诊断率高,对胆管扩张的检出率可达95%以上,为首选检查。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内镜超声(EUS)的探头与胆道系统仅隔一层肠壁,排除了胸腹壁与胃肠道重叠等干扰,可更清晰地观察胆道情况。管腔内超声(intraductal-ultra sonography,IDUS)利用微型超声探头,可经PTC窦道或ERCP途径直接进入胆道扫描,完全排除了遮盖胆道组织的干扰,图像较EUS更为清晰。IDUS能探查到胆管微小癌,胆管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为73%,对胰腺和十二指肠是否受累及的判断准确率达100%。更进一步使用管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ECDUS),可探查胆道系统周围的血管血流,对判断肝动脉和门静脉是否被侵犯的准确率达100%。可见:

(1)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

(2)胆管下段或中段癌伴肝外胆管明显扩张及胆囊肿大、肝门胆管癌则见胆囊空虚、肝外胆管不扩张。

(3)在晚期病例于胆管上、中、下段癌肿,分别于肝门区、胆管中段或胆管下段可见低回声团块影,少数胆管癌可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4)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在B超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配合下可以提供本病的诊断依据和估计肿瘤切除的可能性。

2.CT:CT仍是常规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可见梗阻近段胆管明显扩张,胆囊增大,扩张的胆管突然中断,断端形态不规则,并见块影。有时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肿大的胆囊以及周围组织器官、血管的受累情况,或从胆管壁突入腔内的小结节影。为病变分期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技术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系列薄层断面的血管影像,三维血管重建技术还为了解肿瘤与血管关系、肝门部肿瘤能否切除提供重要信息。CT扫描可获得与B超相同的效果,且影像更为清晰。

3.超声内镜(EUS):EUS是由内镜与腔内超声两种显像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诊断工具。胆管壁EUS下可分三层:第一层高回声相当黏膜加界面回声;第二层低回声为平滑肌纤维与纤维弹力组织;第三层高回声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加界面回声。胆管癌EUS下呈低回声或高回声的肿块,检出率达96%,并可提示肿物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

胆管癌应该怎么判断

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大体解剖学的传统分类习惯将肝实质与胆管分开,如肝实质内源于肝内的小胆管癌属于胆管细胞性肝癌,而胆管癌则指源于肝外胆管和肝门部Ⅰ、Ⅱ级分支的主要肝胆管。通俗地说,胆管癌指源于大胆管的胆管细胞癌。临床上将肝内胆管结石癌变、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癌变等未明确列入在内,但胆结石和先天性胆管疾病与胆管癌有着密切的病因学关系,临床上胆管癌常合并有胆结石或胆管扩张症。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其中以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多见,占同期胆管癌的40%~67%。加之肝门部胆管癌位于肝门部特殊复杂的解剖学位置,长期以来一直是外科治疗中的疑难点,而属于高危性的外科手术范畴,曾一度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医师能更深入透彻地了解肝门部区域复杂的肝胆管、肝动脉和门静脉三者之间的毗邻关系,而只有外科技术更为成熟的外科医师才能使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能够达到成功,或降低手术并发症。近10多年肝门部胆管癌在外科治疗中备受关注,并在肝门部外科领域中取得明显进步。诚然,胆道肿瘤无论在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等方面与常见的胃肠肿瘤、肝癌等相比,起步要晚得多,其外科治疗的水平与疗效目前仍存有很大差距,但在现代外科综合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的今天,肝门部胆管癌等曾很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肝门区域的肿瘤,已经显示出外科治疗良好的结果和仍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

1.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2.B超检查:反复仔细的B超检查可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胆管癌的、超声像可呈肿块型、条索状、突起型及血栓状,肝内胆管癌常呈肿块或条索状,肝门部癌常为条索状,下部胆管癌常为突起型,肝门部血栓状声像可能是肝门癌、胆囊癌或转移癌。由于胆管扩张发生在黄疸之前,B超具有诊断早期胆管癌的价值。

3.PTC:是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它能显示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可达94%~100%。

4.CT:胆管癌的CT基本表现为显示为胆管癌之近端胆管明显扩张。接近肿瘤的胆管壁增厚,于增强扫描时胆管更清晰可被强化,管腔呈不规划的缩窄变形。一般可发现软组织密度的肿瘤影,其CT值为50Hu,增强扫描时被强化CT值为60~80Hu。

肿瘤多数沿胆管壁浸润性生长。胆管壁增厚,边缘欠清晰,增强扫描时可被强化而易显示。少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向管腔内生长,结节为软组织密度。

肿瘤向腔处浸润扩展,管壁边缘模糊。常侵犯胆囊肝脏、毗邻的血管及淋巴组织。而呈不均密度软组织影,形态不规整,组织结构模糊,界限不清。

5.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

6.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可较好地判定胆管癌能否被切除。

7.细胞学检查:在PTCD基础上扩大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可直接观察并钳取肿块活检。行PTC或PTCD时可抽取胆汁行细胞学检查。

胆管炎会不会出现癌化

尸解报告显示50%在胆管炎病理基础上发生胆管癌变。胆管癌者通常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长病程的溃疡性结肠炎(UC)。通常年龄较大且有胆管造影进展性改变,如胆管囊性扩张,提示胆管癌发生。若患者胆红素短时间内由85.5μmol/L(5mg/dl)升至171μmol/L(10mg/dl)则应考虑恶变,但需经活检或手术予以确诊。Mayo中心对60例行肝移植,切除肝内仅一例有肝总管及左右肝管的上皮乳头样发育不良(认为这种病变可能为无浸润的乳头发育不良),未见胆管发育不良及胆管癌,故胆管癌发生率可能并不高。一般认为其发病率为10%~15%。

胆管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2.B超检查:反复仔细的B超检查可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胆管癌的、超声像可呈肿块型、条索状、突起型及血栓状,肝内胆管癌常呈肿块或条索状,肝门部癌常为条索状,下部胆管癌常为突起型,肝门部血栓状声像可能是肝门癌、胆囊癌或转移癌。由于胆管扩张发生在黄疸之前,B超具有诊断早期胆管癌的价值。

3.PTC:是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它能显示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可达94%~100%。

4.CT:胆管癌的CT基本表现为⑦显示为胆管癌之近端胆管明显扩张。接近肿瘤的胆

管壁增厚,于增强扫描时胆管更清晰可被强化,管腔呈不规划的缩窄变形。一般可发现软组织密度的肿瘤影,其CT值为50Hu,增强扫描时被强化CT值为60~80Hu。②肿瘤多数沿胆管壁浸润性生长。胆管壁增厚,边缘欠清晰,增强扫描时可被强化而易显示。少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向管腔内生长,结节为软组织密度。③肿瘤向腔处浸润扩展,管壁边缘模糊。常侵犯胆囊肝脏、毗邻的血管及淋巴组织。而呈不均密度软组织影,形态不规整,组织结构模糊,界限不清。

5.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

6.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可较好地判定胆管癌能否被切除。

7.细胞学检查:在PTCD基础上扩大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可直接观察并钳取肿块活检。行PTC或PTCD时可抽取胆汁行细胞学检查。

胆管癌如何鉴别

1.胆管良性疾病

(1)胆管良性肿瘤:

在病史、体检和直接胆道造影中,胆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很难,一般需依赖于组织学、细胞学检查。但如术前发现转移病灶者肯定为恶性。

(2)胆总管结石:

病史较长,多有发作性腹痛史,黄疸也多为间歇性,有明显的症状缓解期。疼痛发作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表现,如发热、寒战、血象增高、局限性腹膜炎体征等。在胆道造影中可见到结石透亮影和杯口状影,且胆管壁光滑,但与息肉型胆管癌的鉴别较难。胆道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3)Mirrizzi综合征:

胆道造影术可见肝总管右侧受压影,其边缘光滑。B超可见胆囊管内嵌顿的结石。术中不能肯定者可行胆管组织学检查。

(4)良性胆道狭窄:

多在腹部手术后发生,少数发生在腹部创伤后。在胆道造影中也可显示胆道狭窄,但其边缘光滑、两边对称,必要时可行胆道镜取组织标本进行鉴定。

(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多见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腹痛多为阵发性,很少有胆绞痛。黄疸多为间歇性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为阻塞性黄疸。胆道造影多见胆管广泛性慢性狭窄和僵硬,但也有病变仅局限于部分胆管者,此型不易与胆管癌鉴别,只能依靠剖腹探查中的肉眼所见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6)慢性胰腺炎:

本病也可引起胰内胆管的狭窄或闭塞而发生黄疸,但病史较长,黄疸较轻。在胆道造影中可见病变胆管的狭窄是两边对称的,且边缘较光滑。需进一步行胰腺功能检查、ERCP、CT和术中活检确诊。

(7)毛细胆管性肝炎:

本病也可出现恶心、厌食、黄疸、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表现,易与胆管癌混淆。但其不同之处是:胆囊不肿大、无胆绞痛、尿中尿胆原量增加、肝功能检查多有异常,B超未见胆管扩张,确诊须依赖肝穿刺活检。

2.胆管恶性疾病

(1)胰头癌:

本病多伴有胰管的梗阻,在ERCP影像上可见胰管狭窄或闭塞。在B超和CT影像上可见胰头部肿块和胰体尾部胰管显著扩张。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多有胰酶的显著减少或缺乏。临床上,黄疸较为显著,多为无痛性进行性加重。出现疼痛时多已属晚期。

(2)乳头部癌: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多能显示十二指肠降部左侧缘的充盈缺损。内镜多能直视肿瘤,并可行组织学检查。

(3)胆囊癌:

本病侵及肝门部胆管或上段胆管时很难与胆管癌鉴别。但B超和CT可见胆囊实变或占位,选择性动脉造影可见胆囊区的缺血性肿瘤影。

(4)肝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癌在胆道造影中有时很难加以鉴别,但原发性肝癌多有肝硬化病史,AFP检测阳性,故需结合病史、AFP、B超、CT、选择性动脉造影等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有时需对切除的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后才能确诊。

(5)十二指肠癌或肉瘤:

有时也可在胆道造影中出现胆总管走行异常、狭窄甚至闭塞的影像。但上消化道钡餐多能见到十二指肠内的占位影像,内镜检查更能明确诊断。

(6)胃癌晚期:

胃癌淋巴结转移时,也可引起胆道闭塞,但上消化道钡餐和内镜检查足以确诊。

得了胆管癌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2.B超检查:反复仔细的B超检查可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胆管癌的、超声像可呈肿块型、条索状、突起型及血栓状,肝内胆管癌常呈肿块或条索状,肝门部癌常为条索状,下部胆管癌常为突起型,肝门部血栓状声像可能是肝门癌、胆囊癌或转移癌。由于胆管扩张发生在黄疸之前,B超具有诊断早期胆管癌的价值。

3.PTC:是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它能显示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可达94%~100%。

4.CT:胆管癌的CT基本表现为

(1)显示为胆管癌之近端胆管明显扩张。接近肿瘤的胆管壁增厚,于增强扫描时胆管更清晰可被强化,管腔呈不规划的缩窄变形。一般可发现软组织密度的肿瘤影,其CT值为50Hu,增强扫描时被强化CT值为60~80Hu。

(2)肿瘤多数沿胆管壁浸润性生长。胆管壁增厚,边缘欠清晰,增强扫描时可被强化而易显示。少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向管腔内生长,结节为软组织密度。

(3)肿瘤向腔处浸润扩展,管壁边缘模糊。常侵犯胆囊肝脏、毗邻的血管及淋巴组织。而呈不均密度软组织影,形态不规整,组织结构模糊,界限不清。

5.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

6.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可较好地判定胆管癌能否被切除。

7.细胞学检查:在PTCD基础上扩大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可直接观察并钳取肿块活检。行PTC或PTCD时可抽取胆汁行细胞学检查。

胰腺癌的诊断项目有哪些

1、超声内镜。超声检查是可以确诊多项疾病,胰腺癌也是其中之一,已广泛应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可检出小胰癌,优于CT和B超。其诊断正确率约90~95%。可以清楚地显示癌肿的部位、主胰管及其扩张情况。当其他检查不能与慢性胰腺炎鉴别时,且可在超声内镜下进行穿刺明确诊断。这一新技术可用于对不适宜手术的壶腹周围癌病人进行精确分期。

2、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这种方法简称为ERCP,是准确性相当高的一种诊断。ERCP可以直视观察壶腹情况,如有无占位情况、十二指肠乳头区的浸润状况、胰管或胆管情况,并可行胰液细胞学检查或通过取活检行病理学观察。其确诊率高于90%。当然,检查时较痛苦及反映胰管情况为主而不能整体反映胰腺浸润情况、有时不易与局灶性慢性胰腺炎鉴别。胰腺癌的ERCP特点为:胰管或胆总管的截然中断、断端变钝并呈杯口状或鼠尾状。管壁可僵硬且不规则。如在胰管和胆总管同时出现阻塞中断则成为双管征。

女性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子宫癌

宫腔镜检查确诊子宫癌:这种子宫癌的检查方法能较早发现子宫内膜的癌变,有助于宫体癌的定位和分期。可在镜检标本指示下活检,且能对子宫内膜癌的前驱病变进行追踪观察。

免疫学检查确诊子宫癌:检测子宫内膜喷洗液单克隆抗体相应抗原(CA125)值有可能成为一种绝经妇女的辅助子宫癌的检查方法。

阴道细胞学检查确诊子宫癌:这是很重要的子宫癌的检查方法,自阴道后穹窿部吸取标本涂片检查,准确率仅为50%左右。从子宫颈管取得的标本作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75%。

TCT检查确诊子宫癌: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子宫癌细胞的检出率高,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宫颈TCT检查明显提高了子宫颈细胞样本的检测质量,并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相关推荐

怎样诊断胰腺癌的呢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1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确定胆管结石,对胆管损害进行诊断以及获取十二指肠和壶腹部癌的组织活检方面均特别有用。若在超声的帮助下插入内窥镜,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技术为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比CT费用低,易于得到,并可见到肝脏、肝内和肝外胆管肿瘤,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胰腺癌超声波诊断的准确性受到操作者的技术、病人肥大的体形和胃肠道气体的限制。通常,胰腺癌超声检查作为CT的补充诊断方法来运用。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3 CT扫描

无痛性黄疸可能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多在40~60岁。在美国,胰腺癌已被列为第二大消化道肿瘤的死因。在我国,据某城市统计,该市近20年发病率增加了4倍。由于胰腺癌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在黄疸未出现前,胰腺癌常被忽视,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因其恶性程度高,极易转移,患者早期虽有些上腹闷胀感或不适,多未引起重视。待出现黄疸就诊时,约3/4的病人已属晚期,确诊病例手术可切除肿瘤率仅为4%~27%。手术后的远期疗效亦不太好。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早期彻底

怎样诊断胰腺癌的呢

胰腺癌的有哪些主要的诊断方法呢?胰腺癌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因为胰腺癌会轻易夺取人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及早提高警惕,那么,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就让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1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确定胆管结石,对胆管损害进行诊断以及获取十二指肠和壶腹部癌的组织活检方面均特别有用。若在超声的帮助下插入内窥镜,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技术为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比CT费用低,易于得到,

胆管癌到底有多可怕呢

虽然胆管癌发病的总人数较肝癌少,胆管癌早期诊断较低,确诊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手术根治率低,5年的生存率低,被称为癌王之王。 不常见但凶险异常 胆管癌是一类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其解剖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胆管癌并不常见,占各种癌的比例不到2%;然而发病在全球有增多趋势,胆管癌发病率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男性略多于女性。胆管癌中约2/3位于肝门部,肝门部胆管癌,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左右肝管的癌肿,1/4位于远

如何排除胆管癌

胆管癌在发病时会出现很多不良的症状,会有腹胀,腹痛,皮肤瘙痒。但是在早期的时候患者往往是没有很明显的不良反应的。所以在胆管癌这个发现上是比较困难的,一旦有症状出现都是中晚期了,所以对于治疗有很大的难度,那么按时的筛查就变得尤为重要了。腹部B超:该检查具有无创、方便、费用低、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是诊断胆管癌首选方法。腹部CT:腹部CT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优于B超,可显示出胆管肿块部位、大小、局部扩散、血管有无侵犯、胆管扩张程度及腹水等。核磁胆道造影(MRCP): 该检查属三维立体成像,可显示胆道全貌,在判断肿瘤

胆管癌 存活率

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胆管癌的存在,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疾病病情出现反复,了解胆管癌患者饮食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应该注意其中的类型。然而胆管癌的种类有那些呢?专家会给我们一一的介绍。希望大家认真的了解一下。 胆管癌的病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也是有所不同。 乳头状癌:大体形态呈乳头状的灰白色或粉红色易碎组织,常为管内多发病灶,向表面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排列整齐,癌细胞间可有正常组织。好发于下段胆管,易引起胆管的不完全阻塞。此型肿瘤主要沿胆管黏膜向上浸润,一般不向胆管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淋巴间隙及肝组织

皮肤发黄要警惕一种胆管癌

在我国,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其病变解剖部位特殊,起病隐匿进展快,确诊时肝脏功能多受到严重损害等特点,是肝胆外科医生的拦路虎。国内外专家都认为,预防此病的发生和定期体检更重要,且由于此病容易误诊为胆管结石,一旦市民发现有黄疸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等)且不断加深,同时伴有皮肤瘙痒、小便呈茶色、排陶土样大便时,一定要警惕胆管癌是否缠上身,此时建议做腹部B超或CT检查,排除胆管是否有癌变。 95%病人以黄疸就诊容易误诊为肝炎 刘超教授介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黄疸,且多为无痛性黄

怎样确诊胰腺癌

很多人在胰腺癌晚期的时候才察觉到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才知道去医院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这还说明人们对早期胰腺癌诊断的意识不够,胰腺癌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治愈率的基础。 那么胰腺癌的诊断方法如下 1、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确定胆管结石,对胆管损害进行诊断以及获取十二指肠和壶腹部癌的组织活检方面均特别有用。若在超声的帮助下插入内窥镜,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技术为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比CT费用低,易于得到,并可见到肝脏、肝内和肝外胆管肿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

怀疑胰腺癌怎么检查

B超,CT,MRI(磁共振),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血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癌基因分析等,对胰腺癌确定诊断和判断是否能手术切除有相当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B超,CA199,CEA可作为筛选性检查。一旦怀疑胰腺癌,CT检查是必要的,病人有黄疸,而且比较严重时,经CT检查不能确定诊断时,可以选择ERCP和PTCD检查,如自管引流成功时,对严重黄疸患者可延迟手术一到两周。核磁共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不优于CT。如果说已经确诊胰腺癌,但又无法判断是否

检查胃底贲门癌的五大方法

检查贲门癌疾病的方法一:线钡餐造影检查,这是一种诊断贲门癌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查可以发现,贲门癌早期表现为细微的粘膜改变,可以发现溃疡龛影以及不很明显的充盈缺损。 晚期贲门癌X线观察非常明确,包括软组织影、溃疡、充盈缺损、粘膜破坏、龛影、下段食管受侵、贲门通道扭曲狭窄、以及胃底大小弯胃体都有浸润胃壁发僵胃体积缩小。在早期X线钡餐造影检查中必须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合并涂刷细胞学及活检病理才能很好确诊检查贲门癌疾病的方法二、内腔镜检查,通常使用的是纤维食管镜或胃镜,它们都能作为贲门癌的诊断方法。可以了解病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