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宝宝老是爱哭几招帮你解决
夜里宝宝老是爱哭几招帮你解决
宝宝爱哭怎么办之侧卧法:
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们,当你们听到自己的宝宝的哭声的时候,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把宝宝抱起来呢?殊不知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你把宝宝仰着抱起来,宝宝的感受就是往下坠呢!这反而会让宝宝不舒服而啼哭的更厉害。所以,这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安抚您的宝宝,然后让宝宝的脸部朝外,侧卧着让宝宝入睡。这样,宝宝才会睡得更安稳哦!
宝宝爱哭怎么办之摇晃法:
当您的宝宝啼哭的时候,适当地对宝宝进行摇晃,是会让宝宝感到放松并且舒适的一种好办法哦!其实,您怀胎十月,宝宝在您的子宫中是处于轻微的晃动状态的。所以,此时,让宝宝适当晃动,能够唤起宝宝在母体中的感觉,会让宝宝感到安心。当然,爸爸妈妈们不能让宝宝晃动得过于激烈了,以免伤害到宝宝,尤其要保护好宝宝的头部哦!
宝宝爱哭怎么办之襁褓法:
所谓襁褓法,就是当您的宝宝啼哭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适当把您的宝宝的手臂尽量地裹紧,放松宝宝的腿部,这样,宝宝就会感到有安全感。正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们的子宫中的时候是被紧紧包裹着的,所以这样才更有利于宝宝获得到舒适的感觉哦!
宝宝爱哭闹怎么办
那对宝宝爱哭闹怎么办呢都是有着一些解决方法,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家长对这类问题在出现的时候,都是可以知道该如何改善最佳,对宝宝身体不会有损害。
宝宝爱哭闹怎么办:
宝宝爱哭闹的原因
肚子饿。吃饱穿暖,这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宝宝也不例外。尤其是离上一次喂奶的时间超过2、3个小时之后,宝宝就会渐渐有饿的感觉,然后想办法让您知道。仔细听,这时他的哭声会比较强而且有节奏。
不舒服。不舒服有很多种,尿片湿了不舒服、太热或太冷不舒服、有时流汗衣服包得太紧也不舒服。这时,宝宝就爱哭闹,他的哭声会比较急促但是小声,好像还可以稍微忍受一下。但是,如果你不理他,宝宝也会大声哭闹抗议你。
痛。宝宝最怕身体不舒服了,有时呼吸困难、有时感冒发烧或是肠胃不适,都会让宝宝痛、痒、恶心,但是,他却一点也没有抵抗、自我治疗的能力。宝宝爱哭闹的时间持续很久,尤其是在吃饱之后或是睡前,哭闹几十分钟,有时连带着呼吸的不顺畅,甚至还会有哭不出来的感觉。这时可要赶紧带他上医院检查。
怕黑。许多研究指出,处于黑暗、孤单时,人的大脑就会传出讯息,让人产生害怕、担心的感觉,并且本能的想要找到依靠,尤其是新生宝宝。宝宝爱哭闹,来试探爸爸妈妈是不是在身边、有没有人照顾陪伴。这时,您的回应很重要,即使只是哼哼哈哈、唱个歌、发出一些声音都可以安抚宝宝。
以上就是对宝宝爱哭闹怎么办详细介绍,在出现宝宝哭闹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根据以上方法进行,这样在改善宝宝哭闹问题上有着很好帮助,不过在改善宝宝哭闹的时候,家长也是需要耐心进行,这样对使得宝宝可以知道如何做。
家长帮助宝宝戒掉安抚奶嘴
1、减少宝宝无聊时间
宝宝在无聊的时候,会特别依赖奶嘴。我们要增加跟宝宝互动玩耍的时间,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游戏的乐趣,让宝宝转移了注意力,他们可能就想不起来安抚奶嘴了。
2、让宝宝有安全感
在帮助宝宝戒除安抚奶嘴期间,我们需要对宝宝付出更多的爱、更多的时间来满足宝宝的需求,不让他缺乏安全感。当宝宝做得很好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奖励,及时与他沟通,了解他需要安抚奶嘴的原因,因为宝贝有时会因生活中缺乏安全感才对安抚奶嘴表现出依赖。
3、杜绝使用恐吓的方法
例如用处罚或骂宝宝的手段,或者在安抚奶嘴上涂抹一些辣味或有异味的东西,这些方式只会弄巧成拙,并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4、让宝宝嘴巴动起来
当宝贝的小嘴闲着想吮奶嘴时,可以让他唱歌,或者多跟宝宝说话,教他念儿歌,说单词,他的小嘴巴动个不停,自然就减少了含奶嘴的时间了。
5、了解宝宝的其它需求
别让安抚奶嘴成为替你看管孩子的保姆,一到想让他安静时就想起这个救星。如果孩子哭闹或缠着你,想一想其它的解决办法,看看他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拿安抚奶嘴堵住他的嘴。
6、让宝宝拿掉奶嘴再说话
宝宝嘴里含着奶嘴时,说话含糊不清,你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他的意思,时间长了,他可能就习惯于用手去指想要的东西或嘟嘟囔囔说不清楚,这样会影响他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告诉他,你含着奶嘴我就听不清你说话了,这样宝宝就知道了。
7、想睡个好觉还有其它方式
依靠安抚奶嘴让宝贝睡个好觉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他已经习惯了中途醒来找奶嘴,就需要你来帮他慢慢放弃这种做法。不过这样一来,或许会有几个晚上你们都睡不好,但只要你付出更多的爱和关怀,或是帮他建立一个新的夜间安睡模式,你和他就会享受一整夜美好的睡眠了。
8、转移注意力
在宝宝哭闹时,多抱抱他,多和他说说话,陪他玩玩,睡前给他讲故事。
9、寻求援助
如果对宝宝讲过多次而宝宝还是不改,可以带他到医生那里,请医生配合。医生一边给宝宝做检查,一边告诉宝宝安抚奶嘴有些什么不好的效果,如会让他变得不好看了;如果宝宝已经上幼儿园,就请老师帮他做做思想工作。
给宝宝断夜奶不妨使用安抚奶嘴
宝宝吃夜奶的原因
宝宝真的饿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的速度也相应地加快了,你很有可能在宝宝的日常膳食中,营养搭配有些跟不上他发育的需要。如果宝宝白天没有得到充足的饮食营养,晚上当然更容易饿了。不过,每个宝宝因为身体条件不同,对食物的需求量也不一样,这需要你细细地观察,反复地试验,弄清楚他到底是不是真的饿了。
宝宝不饿,而是觉得边喝边睡很舒服。宝宝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边喝边睡,这几乎是他从落地开始就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他很喜欢,很习惯,他觉得边喝边睡很舒服。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宝宝对奶瓶本身有依赖。与其说宝宝夜里喜欢牛奶,不如说他喜欢奶嘴。在他跟奶嘴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交流。他喜欢奶嘴给予他的触感,这是一种很温暖很安全的感觉。因而,他对奶嘴有依赖。这从很多咬空奶瓶的孩子身上,也可以得到证实。
宝宝夜间喝奶,是对妈妈的一种变相需求。妈妈白天要上班,有时候忙起来还要加班,回到家时宝宝早已入睡了。宝宝需要与妈妈有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拥抱和爱抚,也希望听到妈妈的声音,闻到妈妈的气息。如果妈妈与宝宝相处的时间不够,宝宝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宝宝就会向外寻求另外的方式,平衡自己情感的需要。
给宝宝断夜奶的方法
逐渐减少次数:从第4个月起,宝宝就可以省掉夜里的一顿奶了,妈妈们要有计划有安排地让宝宝养成夜里不喝奶的习惯。可以慢慢减少给宝宝夜间喂奶的次数,从3次到2次再到1次……让宝宝慢慢习惯。
晚餐要吃饱:为了防止宝宝饿醒,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要延迟,并且要把宝宝喂饱,当他看来有睡意时赶快在他仍清醒时把他放到婴儿床上。刚开始宝宝可能不肯睡觉,一般哭闹几次后就会好了。妈妈可以晚上10点多喂饱他以后,让他睡到第2天早上6点。
学会安抚宝宝:如果宝宝半夜醒来哭闹,也不要给他喂奶。妈妈要明白只要睡前吃饱了,宝宝基本不会饿的。并且大多数时候宝宝半夜醒来是习惯使然,并非真的饿了。妈妈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应付:斩钉截铁,无论宝宝如何哭闹坚决不给他喂食也不给与安慰。有些宝宝哭闹一会儿自然就明白此方法无效,就渐渐重新入睡了;循序渐进法,有些宝宝非常倔强,得不到安慰决不罢休,或是哭闹起来就呕吐等让妈妈实在不忍心。这时妈妈们不如放松一些,在宝宝哭闹时哄哄他但不要喂他,试着用其他方法让他入睡(如轻拍、唱歌、摇晃等)。
使用安抚奶嘴:有时候宝宝哭闹,不一定是因为很饿,也可能是他想要吮吸的感觉,可以给他个安抚奶嘴吸吸,起到安慰代替作用。另外,即使宝宝饿点也没关系,因为睡觉不会消耗太多能量,如果宝宝一直哭,也可以给他喂点水喝。
喂足辅食:宝宝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月龄后,就应该给他喂足辅食。白天妈妈要尽量让宝宝多吃些,睡觉前摄入的食物要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他不易感到饥饿也就不容易醒。所以建议妈妈在宝宝入睡前最后一顿适当的喂一些固体的食物(如蛋黄等),增加热量,以帮助宝宝睡到天亮。
戒夜奶的方法 戒夜奶的禁忌
原则上,宝宝到了4、5个月后,上一餐与下一餐能间隔得比较久,也许他半夜起来哭只是因为做恶梦或出现分离焦虑,担心父母不在身边,这时爸妈轻轻拍一阵子他可能又睡着了。因此,要先了解宝宝哭的原因,是饿了?还是便便、尿尿不舒服?
再者,大一点的孩子会假哭,其实只是要大人去抱抱他;可是刚出生的宝宝还不太有社会性的需求,他哭,代表有事情需要帮他解决,如果他真的饿了,建议帮他解决饿的这件事,如此,对于亲子间的依附感或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会比较好,其实这是宝宝的生理发展过程,爸妈别太急着改变孩子的生活作息。
足月的宝宝如果奶量都有持续增加,大概3、4个月可以让他慢慢试着晚上睡过夜。至于早产儿,则要视他的矫正年纪而定。
父母常以为宝宝睡足7、8小时才叫戒夜奶,其实宝宝睡到隔天凌晨4、5点,即算是戒夜奶。别将喝奶的间隔时间门坎定得太高。
新生儿夜哭的原因
1饥饿或过饱
一般而言,小宝宝隔2~3个小时就可能要吃奶,有些妈妈却喜欢固定3个或4个小时才让宝宝吃一次奶,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对无法忍耐饥饿的宝宝而言,这种方式无疑十分痛苦,因此往往气得哭闹不止,而且在吃奶时会狼吞虎咽地狂喝,以至于喝入太多空气,反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妈妈以为宝宝哭闹是因为没吃够,于是又喂了一次奶!可是你知道吗?宝宝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仍旧保留着吸吮反射能力,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放到宝宝的小嘴里,他就会用力吸吮,结果导致吃奶量过多,宝宝的小肚子越来越胀,进而因为感觉不舒服而哭闹不止。
解决方法:到底应该隔几个小时喂一次奶,要依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每次喝奶总是又快又急的宝宝,可在喂到一半时先给其拍背排气,以免吸入过多的空气。
2肚子胀气
由于消化功能不够完善,所以宝宝会不定期出现腹胀状况。
解决方法:帮宝宝拍背排气,或擦一些含薄荷油成分的婴幼儿专用消胀气药膏。如果宝宝经常胀气,请考虑换一种配方奶粉,而哺喂母乳的妈妈则少吃一些产气食物(如豆类、豆浆与地瓜等)。
3想睡觉
有些小宝宝在睡觉之前显得比较烦躁,如果宝宝的眼皮显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那就表示想睡觉了。
解决方法:请给宝宝提供一个温馨、安静的睡眠环境。
4宝妈饮食问题
哺喂母乳的妈妈如果吃了口味比较重的食物,如辣椒、洋葱、咖哩等,宝宝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哭闹。
解决方法:哺喂母乳的妈妈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或含咖啡因、酒精的食物与饮品,以免影响到宝宝的情绪反应。
5尿布湿了
这种状况比较容易判断,目前许多纸尿裤都有尿湿显示功能。
解决方法:注意观察纸尿裤是否已经膨胀,以便及时更换。
6有情感需求
小宝宝有时怀念在妈妈肚子里的温暖感觉,所以通过哭闹来获得妈妈的拥抱和呵护。
解决方法:拥抱能够有效安抚宝宝情绪,不妨就多抱抱他吧。
7环境过于嘈杂
太多嘈杂的声音、震动或视觉刺激,也会让宝宝变得不安、爱哭闹。
解决方法:适度的安抚或温柔的触摸,都可以有效环节宝宝的情绪。
8太冷或太热
小宝宝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够强,环境温度过热或过冷都会让宝宝感到焦躁或不舒服。?怀孕后您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解决方法:尽量在室内维持舒适的温度(22℃~24℃),在外出时及时给宝宝添减衣服。
9肠绞痛
在肠绞痛发生时,宝宝的小脸会胀红、下肢蜷曲于肚子上,这种情形通常发作得很急,常见于下午及夜间,好发于3~6周新生儿。当然,妈妈不要过于紧张,等宝宝到了3个月大左右时,肠绞痛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
解决方法:对付宝宝肠绞痛有一些法宝,可以抱起宝宝,有规律地、轻轻地摇一摇,在宝宝小肚子上擦一些消胀气的药膏并按摩一下,或用温毛巾放在宝宝胃部、唱唱歌、洗个温水澡等,都可以有效舒缓宝宝的不适感。如果上述方法均不能奏效,请尽快至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组织胺、镇静剂等药物。
10其他儿科疾病
除了肠绞痛之外,中耳炎、肠胃炎或疝气等也都可能是造成宝宝身体不适而哭闹的原因。
解决方法:一旦宝宝出现不吃、不睡、体重不增加、行为突然异常等状况,或是哭泣声音和平时明显不同,更像是疼痛、发烧等原因所引起的哭闹,那就很可能患上了某些儿科疾病,请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治。
3~6个月宝宝的睡眠习惯培养方式
3~6个月宝宝典型的睡眠情况
到这个阶段,我们希望你不再需要晚上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一次了。到3~4个月大,大多数宝宝每天要睡14~15个小时,其中晚上要睡9~1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分散在白天的几次小睡。(宝宝满1岁之前,白天小睡的次数会减少到一天2次)。宝宝3~4个月大时,你可能仍然要在晚上起来给宝宝喂奶,不过,等宝宝长到6个月大时,他的身体条件就已经能够让他睡整夜觉了。事实上,宝宝到底能不能睡上一整夜,取决于他有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规律。
你怎样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这一阶段,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帮助你的宝宝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
1.制订并严格遵守固定的晚上上床睡觉和白天小睡的时间。
在你的宝宝刚出生时,决定宝宝晚上什么时候睡觉,只要观察他有没有疲倦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了,比如揉眼睛、拉耳朵等等。现在,宝宝大一些了,你应该制订一个明确的上床睡觉时间,以及白天小睡的时间,调整好宝宝的睡眠习惯。宝宝上床睡觉的时间,最好是在晚上7~8:30之间。再晚宝宝很可能会因为过度疲倦而难以入睡。你可以像制订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一样,制订白天小睡的时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让宝宝小睡一会儿,或者在宝宝上次醒来2个小时之后,再让他睡一觉。只要能够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2.开始形成一套睡前程序。
如果你还没有这样做,那么现在也是开始建立一套睡前程序的好时机。你们的睡前程序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给宝宝洗个澡、换新尿布准备睡觉、给宝宝读一两篇睡前故事、唱一支摇篮曲、亲吻宝宝道晚安。任何适合你家庭情况的睡前程序都可以。只要你坚持每天在同一时间、以同样顺序完成。规律有序的生活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3.早上把宝宝叫醒,帮助他建立生物钟。
如果宝宝早晨过了平常醒来的时间还在睡,你最好能把他叫醒,这有助于他建立起每天的生物钟。你的宝宝需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规律,并通过白天的小睡补充睡眠。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叫醒宝宝,会让他的小睡更有规律。
你可能遇到的问题
夜里醒来以及已形成的不良睡眠习惯(比如你的宝宝习惯了依赖于摇晃或喂奶之类的辅助才能入睡)会影响到新生宝宝,也会影响大一些的宝宝。很多爸爸、妈妈习惯于抱着、摇晃着哄宝宝入睡,但是你可以尝试一下鼓励你的宝宝自己独立入睡。这样做的目的是他要学会自己入睡,这样当他在半夜自然醒来时(所有的宝宝都会在夜里醒来2~6次),能够不依赖你的帮助,而自己重新入睡。如果过去他总是要你抱着他,或者含着你的乳头(或奶瓶)才能入睡,那么在整个晚上几次醒来时,他也会需要同样的帮助。试试在宝宝有困意但还清醒的时候把他放在床上,宝宝自己入睡的能力可能会使你很惊讶。在美国和英国,如果宝宝不能自己入睡,有些爸爸、妈妈会采用一种所谓"哭出来的方法,也就是在宝宝有困意时,把宝宝放在床上,让他自己入睡。如果他开始哭,就让他哭一阵,但坚决不能将宝宝抱起来,哄他入睡。对于有些父母,这种方法很有效,宝宝会连续几天在入睡时哭闹,以后便逐渐养成安安静静地自己入睡的习惯了。至于这种方法是不是适合你,取决于你的个人理念,以及你和家人对宝宝哭声的容忍度。
如果你的宝宝晚上入睡困难,或是在夜里睡不安稳,他也许是太疲倦了。确保他没有太晚睡觉(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过度疲倦的宝宝同样也会出现睡眠问题)。白天的小睡也是同样道理,如果你耽搁了太长时间才让宝宝小睡,他就很难进入梦乡了。
让宝宝哭累了就睡觉对吗
以我的育儿经验来看:
最重要的,首先你得搞明白他为什么哭?
这很重要,他也许是饥饿,口渴,湿尿布裹太久,被蚊子叮了大包,睡姿别扭,太热,太冷等各种原因哭,很有可能是真的需要你帮他解决一些问题,首先你得判定是不是因为这些特别的原因,不考虑和查看这些因素,一味武断得处理宝宝哭闹是很不负责的。
即便没有以上所说的特殊原因,并非所有的宝宝都会哭累了睡觉
有很多宝宝真的会哭到声嘶力竭而就是不睡的,我也试过这个方法,我家宝宝当年狂哭半小时,休息5分钟继续狂哭。。。而且真的不知道这样持久的狂哭是不是对宝宝的生理有伤害,反正我是不太放心
即便宝宝爱哭,不想他对抱和哄产生依赖的话,放任不管绝对不是唯一的选择,至少我看来,不是个好选择。
可以考虑的方法,例如轻柔的音乐,玩具,安抚奶嘴等等好多手段呢,我家宝宝当年就特别爱听音乐,首推George Winston的Colors Dance,一听就安静。
放任不管,我觉得做父母的多少有点不负责任的嫌疑。
如何应对爱哭的宝宝
增加触觉统合训练:
用床单或小被子将宝宝襄紧,这样宝宝的皮肤感觉有“安慰”,或将毛巾、毯子卷起来顶住宝宝的后背部,让宝宝感觉有“依靠”。
每天规律性带宝宝做运动20分钟左右。每天做抚触和按摩宝宝。
合理养育:
不要宝宝一哭就立即将其抱起来或喂奶,可以用安抚奶嘴、重复声音、喝水等方式应答。
对宝宝的哭声合理应答:
在确定宝宝没有饥饿、疼痛和其他不适等,而属于过度哭吵时,等几分钟再去看宝宝。
让孩子听舒缓优美的音乐,或把妈妈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宝宝听一当妈妈已经观察到宝宝在利用哭闹引起关注时,要坚决置之不理10~15分钟。
当宝宝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时,妈妈要给宝宝讲“哭,妈妈不喜欢”或“宝宝不哭,妈妈就抱”等。当妈妈注意到宝宝停止哭声,开始按妈妈希望的那样去做时,立即给予宝宝鼓励性的关注……对有交流能力的宝宝,妈妈可以运用语言和动作强化宝宝好行为,减少宝宝不必要的哭吵。当宝宝不哭的时候多给予宝宝爱抚,而当宝宝哭闹的时候并不给予宝宝爱抚。
对睡觉哭吵的宝宝合理应答:
妈妈或家长轻拍宝宝的后背给予安慰,给宝宝讲故事或听音乐,告诉宝宝“是睡觉的时候,闭上眼睛睡觉,故事或音乐伴随宝宝”,然后离开房间。
宝宝总是爱哭闹?详解原因和解决办法
饥饿,是宝宝哭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中间有换气的间隔时间,渐渐急促。一般来说,做母亲的对这种哭声都比较敏感,特别是母乳喂养的母亲,她乳房中的乳汁也差不多涨满了。当宝宝感到饥饿时,应适时喂奶,消除他的饥饿感,使宝宝不再啼哭。
不舒服,是宝宝哭的普遍原因
宝宝明显感觉不舒服的是尿布湿了,“哎呀,真难受,快给我换换吧!”宝宝用哭声通报着。宝宝的皮肤十分敏感,如果尿布湿了,他就会感到不舒服而大声啼哭。这时,父母应及时替他更换尿布,使宝宝感到舒服而停止哭声。
太冷或太热,也会使宝宝感到不适应,他会用哭声来表示。
这时,父母就要用手摸摸宝宝的腹部,如果其腹部发凉,说明宝宝感到冷了,要赶紧添加衣服;如果宝宝面色发红,烦躁不安,则表明宝宝太热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用温水给宝宝洗浴等。
宝宝痛苦地哭,多为消化不良、腹胀等原因。
在进食过程中,宝宝往往会吞咽下许多空气,这是引起他腹胀的原因之一。这种哭往往来得突然,第一声又长又响,之后是较长时间的屏息,接着又是一声大哭。这时,父母要想办法让宝宝打出嗝来,他才会觉得好受一些。
打嗝是常见的现象,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帮助他:其一,可以将婴儿放在你的肩上,轻拍他的后背;其二,可以将婴儿整个放在你的膝盖上,捧起他的头,轻拍他的后背。宝宝舒服了就会停止啼哭。
宝宝因情绪不良而哭。宝宝有时也会感到寂寞,通过哭来宣泄。
这种哭声一般是在无声无息中开始的,常常是由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这只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把他抱起来。父母应经常与宝宝玩耍和交流,唱歌、讲故事给他听,和他一起玩一些轻软的玩具,来消除宝宝由于寂寞而引起的哭。
宝宝在睡觉前或快睡醒时哼哼卿卿地哭
这时,宝宝的哭声不太大,有规律,比较缠绵,甚至有些不安。稍大点儿的婴儿常常会用手揉眼睛、鼻子,或者哭哭停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闹瞌睡。如果是他累了,就让他做一些缓慢的或有节奏的运动,或讲一些抚慰的话帮助他放松或让他睡觉。如果是他睡醒了,父母不要见他一哭就抱,可以轻轻拍拍他,给他哼哼歌,让他感到安慰,慢慢地他就不哭了。
宝宝为爱与交往的需要而哭
对于婴儿来说,物质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精神上的营养。宝宝整天躺在床上无人理睬,缺少温暖,也会引起他烦躁不安的哭声。这时,父母要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给宝宝以关注、亲吻、爱抚,可拍一拍、抱一抱他。通常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把宝宝抱起来,放在你的左胸处,以便让他能听到你的心跳。也可以在给宝宝洗澡、擦油时,轻轻地哼歌,抚摸他,给他以精神上的满足。
注意事项
宝宝爱哭闹,是小宝宝和外界沟通的语言。他可能是向您求助、可能是表示抗议,也可能是舒缓自己的不舒服。而且,不同宝宝会有不同的哭声。爸妈能够判别宝宝的哭声,就容易找到应对的适当方法,换句话说,这还需要您用心聆听欣赏宝宝是怎么哭的,然后,就知道自己的宝宝究竟在哭什么了!
应对爱哭的宝宝的方法:
1、襁褓法:有人认为紧紧包裹起来会让宝宝哭得更厉害,其实不然。因为宝宝在妈妈的子宫中是被紧紧包裹着的,所以一旦胳膊被包裹起来,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做法:襁褓包裹宝宝也有技巧,不要把宝宝全身垂直包住,包成“蜡烛包”。应该尽量把宝宝的手臂裹紧,而把腿放松,否则会影响宝宝髋部发育。
2、侧卧法:宝宝哭闹时,许多父母习惯把宝宝仰抱,但仰着会让宝宝有一种往下掉的感觉。
做法:安抚宝宝时,不要让宝宝的脸对着妈妈的胸口,闻到母乳的味道会让他更容易哭闹。正确的方法是让他脸朝外,侧卧,让宝宝回到在母体中时最传统的姿势。
3、嘘声法: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9个月,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声音———妈妈的心跳声,肠胃蠕动的声音,血液流动的声音,说话的声音,还有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丰富的声音。
做法:在宝宝耳边不断地发出“嘘”声,宝宝哭得多大声就嘘得多大,这同样能让宝宝迅速安静下来。在宝宝的语言里,嘘声就表示“我爱你”。
4、摇晃法:宝宝在充满羊水的子宫里时,其实一直都在晃动着,无论妈妈是在走路,坐着看电视或是睡觉时翻身,1天24小时都在晃动着。
做法:有节奏的晃动对新生宝宝非常管用,会让宝宝感觉非常舒服和放松。家长在摇晃宝宝时注意强度要适当,不能过于激烈,特别要小心宝宝的头部。
5、吮吸法:宝宝在预产期前3个月就开始练习吮手指了。吮吸不仅能缓解宝宝的饥饿感,更重要的是会激活大脑的镇静神经,将宝宝带入深层次的松弛状态。
做法:要提醒年轻妈妈的是,给孩子吮吸奶嘴时,不要把奶嘴挂在宝宝脖子上,以免伤到宝宝,也不要在奶嘴上沾糖。
6、古时妙方引用
(1)抱着裸露的宝宝,让他的皮肤与父母的皮肤亲密接触。这种无阻碍的皮肤与皮肤之间的接触可便宝宝得到极大的放松,将成为父母珍藏一生的美好记忆。
(2)把宝宝放在布兜里,背在身上,同样可以安抚他的情绪,对父母来说也是一个容易且愉快的照顾宝宝的方法,同时父母还可顺带做家务。
宝宝白天爱哭闹的应对方法
1、家长要了解2-3岁这个年龄阶段小孩的特点,当宝宝哭闹时,家长尽量安慰她,她不愿意做的事,比如把尿,等一会再把尿,即使真尿在裤子里,也没事,家长要有平常心。
2、家长鼓励宝宝把不想这样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自已想要怎么做的事也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2-3岁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是困难的,在家长适当的帮助下,是可以做得到的。
3、家长最好不要批评或体罚宝宝,否则她会更变本加厉的哭闹起来。
4、家长对于白天宝宝哭闹,不要姑息也不要惩罚宝宝。以平常心对待,这是宝宝成长中的一个过程。家长可以转移宝宝注意里,给以宝宝安慰。
5、小床是2-3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最不喜欢的地方。上床表示着要离开玩具、离开妈妈,以前宝宝自我意识还不强,没有意识到这些,所以以前对小床不反感,现在一想到这些宝宝就会不高兴、就哭。
2-3岁的宝宝白天哭闹的话,爸爸妈妈要冷处理,尽量以平常心对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不会语言来表达自已想要的意愿,所以时常用哭闹来表示。宝宝哭闹了,家长可以多给宝宝安稳,不要体罚宝宝。
宝宝洗澡爱哭闹的应对方法
第一,要弄清楚宝宝不喜欢洗澡的原因:
宝宝不喜欢洗澡,其实是有一点恐惧感,他们害怕掉到洗澡盆里面去,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同时,他们也害怕洗澡是水珠、肥皂泡沫等飞到眼睛里面去,那样会很不舒服。
第二,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感受到洗澡的乐趣。
不要以为宝宝像大人一样,安安静静的洗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是要跟着宝宝一起,顺着宝宝的意,让宝宝爱上洗澡,比如可以买一些小玩具,洗澡的时候放在洗澡盆里给宝宝玩,引起宝宝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鼓励宝宝自己用沐浴露来擦身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宝宝洗澡的积极性。
第三,父母可以坐在孩子身边,耐心地指导孩子。教孩子怎样洗白白,当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很成熟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洗澡了。
宝宝夜间爱哭闹的应对方法
有的孩子夜间睡觉时需要父母哄其睡觉,父母应该满足婴儿的这种需要。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所以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有的婴儿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外,患蛲虫病的孩子,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孩子也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
婴儿入睡前需要抱着、拍、晃、走动或含奶头睡,刚刚入睡放到床上就醒了,需要长时间抱、拍、晃或含奶头,一直到睡熟后才能放下。这样的孩子往往夜间醒来爱哭闹,这是宝宝养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必须要抱、拍、晃或含奶头等成为宝宝入睡的“伴睡条件”。
夜间,一个睡眠习惯好的婴儿,在睡眠周期之间醒来时,会自动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父母甚至不觉察。养成“伴睡条件”习惯的婴儿,夜间醒来时,要求家长抱、拍、和晃才能再入睡。即使不饿,也要含奶头,吸吮几口后,才能睡着,不然就哭闹不已。
怎样帮宝宝顺利度过刚入园阶段
1、送宝宝态度坚决
当老师接过宝宝以后,父母最好马上离开,不要在幼儿园逗留,更应避免出现宝宝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况。有的父母离开后,又偷偷回来看宝宝,一旦宝宝发现父母也在园内,定会产生依赖情绪。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哭闹,拒绝参加任何活动。请相信,老师肯定会尽职尽责地带好每一位宝宝。父母们,请克制自己的感情,送宝宝入园时态度要坚决。请记住:你心软的表现只会导致宝宝变本加厉地哭闹。高高兴兴地送、高高兴兴地离开,才是明智之举。
2、尽量早点接宝宝
宝宝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集体中,而且一呆就是一整天(甚至一周),这时他心里也许会委屈地想,是不是父母不要我了。为了减少刚入园时的恐惧心理,在第一个星期可以稍微早点接宝宝,让他感受到父母并没有忘记他。回家路上,最好用关爱的语言与宝宝交流,询问他在幼儿园进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分享他的快乐,使他从内心感受到被爱。
3、帮老师多了解宝宝
不同的宝宝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便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宝宝,更好地照顾宝宝。例如,有的宝宝一哭闹就要小便,有的宝宝要成人没摸着耳朵才能入睡等等。另外,最初父母最好坚持接送宝宝入园,鼓励宝宝积极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4、精神准备至关重要
首先,要让宝宝充分了解幼儿园不仅有游戏还有其他活动,但活动时间有一定限制。其次,不要将幼儿园描述的过于理想。老师人数毕竟有限,要同时照顾很多宝宝,难免出现不周到的时候。如果宝宝觉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就会产生失落感,从而引发哭闹等行为。再次,父母应积极地与老师沟通联系,了解宝宝在幼儿园时的状况,帮宝宝轻松度过分离焦虑阶段。
感受到压力会哭闹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乖巧,也就是具备听话、自主、服从性高、做事专心等特质;可是不少孩子表现出来的却是很任性、爱发脾气、懒散、爱哭闹、胆小等。有的年轻妈妈反映,她家的小宝宝特别爱哭闹、爱发脾气,大人如果不按他的意思办,他就使出自己的法宝“哭”,让父母十分为难。
我们知道,引起幼儿情绪反映的原因有很多,1岁前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睡足、尿布干净、身体舒适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 因。2岁后的幼儿除满足生理需要外,还需满足社会性的需要。此外,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属压抑性,天生爱哭闹。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孩子哭闹的心理原因。
宝宝感受到压力会哭闹
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也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乐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师与 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如受到批评,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这些都是使孩子产生压力感的原因。 当宝宝感到有压力时,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清楚地讲出来,因此他们有时无法得到成人的及时帮助。而且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以及处世经验缺乏,处理 问题的能力太差,因而不能自己解除压力。所以,当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孩子会产生诸如抑郁症、厌食症、睡眠障碍等生理或心理问题,这些将严重损害孩 子的身心健康。
儿童心理:感受到压力会哭闹
作为家长,如果你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就能觉察孩子是否面临压力以及压力的程度如何。
一般而言,当宝宝面临压力时:
行为方面常表现为爱说假话、爱打人,故意损坏东西;
情绪上常表现为爱哭闹、不讲理,常常感到害怕而纠缠着大人,睡眠不稳,夜惊(从睡梦中突然惊醒甚至坐起),梦魇以至梦游等;
身体反应是经常持续(用力)眨眼睛、咬指甲、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动等
精神反应则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爱忘事,爱胡思乱想,说话含糊不着边际等等。
发现宝宝出现某些上述反应时,父母应多与孩子接触和交流,帮助孩子自然地解除压力。当然,你也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压。
婆媳关系不好会影响宝宝成长
一、婆媳关系与宝宝喂养
在喂养宝宝方面,相信许多新妈妈已经做足了功课,买来各种教材、上网查看各种成功案例,从怀胎十月开始就精心为宝宝准备一切了。等到孩子生下来,奶奶越看越喜欢,也按照自己的抚养方式去喂养宝宝。
妈妈说自己的喂养方式是最科学的,奶奶说自己的方式养大了自己的子子孙孙……于是,孩子的夜奶、辅食、把尿等问题就成了婆媳大战的焦点,最受伤的还是宝宝,有可能因为习惯没有养成或者辅食喂养不当而造成以后偏食、挑食、爱哭、多动等不良影响。
解决办法:在这里,爱宝贝360建议,新妈妈应该和奶奶进行一次深入谈话,用最科学的例子说服奶奶,奶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养育经验,两人共同商定出一套标准来喂养宝宝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婆媳关系与宝宝行为习惯
“你喜欢奶奶还是妈妈?”、“不要听你奶奶乱说!”如果婆媳关系不和,宝宝耳边总是会充斥着这些声音吧,二选一,宝宝也相当为难。
如果长此以往,宝宝很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某一方更加偏好,喜好奶奶的,不听从妈妈的教育;听妈妈话的,对奶奶态度很恶劣。不仅对家庭关系不利,还容易养成宝宝目中无人、不尊老爱幼的缺点。
解决办法:就算是婆媳之间有一些观点不和或者有一些矛盾,双方也要达成共识:自己的事与宝宝无关,对奶奶和妈妈,应该教育宝宝一视同仁。
三、婆媳关系与宝宝性格
幼儿园里,很多老师会深有感触,总有那么几个小鬼头脾气暴躁,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其他小朋友发火。后来经过家访才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里几乎每天都是战火纷飞的,奶奶和妈妈动不动就吵架斗嘴,宝宝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很容易就学会了吵架的“功夫”。
而另一些宝宝则胆小怕人,而且敏感爱哭,经过家访也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也不是很好,奶奶和妈妈经常冷战、大吵,甚至还会拿宝宝当出气筒。这样下来,孩子怎么能不敏感、爱哭、性格内向呢?
解决办法:妈妈和奶奶最好采用温和的方式交谈,将自己内心的不快一吐为快,不要冷战也不要大吵,尽量用两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就算是有问题需要争论,也要等孩子离开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