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怎么调理
阳虚怎么调理
1、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2、环境调摄
此种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因此,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无厌于日”,有人指出,如果能在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
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毛孔、腠理开疏,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同时避免在树荫下、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只图一时之快,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中医所谓的“风痹”病的发生。
阳虚可以喝枸杞泡水吗 阳虚能拔火罐吗
不建议。
拔火罐主要起温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一般适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腿疼痛、关节痛、软组织挫伤等症状。而阳虚一般是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身体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而引起的,拔罐对阳虚调理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不建议阳虚体质人群过多拔罐。阳虚体质患者应以益气温阳散寒为治疗原则,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能使身体温补的食物。
产后虚弱怎么调理 产后阳虚调理
产后阳虚主要表现:产后阳虚主要表现为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欢热饮,腰酸腿软、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等。
产后阳虚调养方法:产后阳虚宜温阳、益阳,可选择的补阳药物有红参、鹿茸、杜仲、肉桂、海马等,可选择的食物有黄牛肉、狗肉、羊肉、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等。
产后阳虚调养禁忌:产后阳虚不宜食用鸭肉、兔肉、甲鱼、螃蟹、田螺、柿子、柚子、香蕉、无花果等。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阳虚体质药物调理
可选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常用药物有鹿茸、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续断、菟丝子等。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阳虚体质饮食调理
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男人吃羊蛋的害处 肾阳虚的人能吃羊蛋和羊腰子吗
可以。
肾阳虚时除了有畏寒怕冷等表现外,还常伴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惫、易疲劳、夜尿多等症状,一般临床上对于肾阳虚的治疗原则是:温补肾阳,而羊蛋和羊腰子都是性温,补肾益精的食物,适宜肾阳虚患者滋补食用,还可以吃些羊肉、海参、鹿茸、黄芪、淮山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补肾虚,调理身体。
阴虚跟阳虚的区别
阴虚跟阳虚有以下区别:
1、阴虚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而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
2、阴虚成因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物质所致;而阳虚成因有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房室不节,肾气亏损;劳倦过度等原因,是多种原因共同引起的。
3、阴虚临床可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而阳虚主证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4、阴虚调理应该以滋阴为主;而阳虚调理应以补阳为主,两者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受凉腹泻是阳虚 阳虚调理喝桂枝汤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阴虚和阳虚,而现代阳虚体质的人越来越多,且多为办公一族,那么,阳虚是怎样的?阳虚怎么调理?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阳虚的症状
阳虚体质在人群中很常见,并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一体质状态有明显的人群特征:城市人群、知识分子、白领、女性多见,可能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及体力劳动少有关。
阳虚体质通常表现为:怕冷,面色偏白,体型偏瘦弱,容易出汗,不耐体力劳动;面部易长斑,咽部常有不适,肩背部不适,易得胃肠病,一吃凉的或吹冷风就腹泻,大便不成形,腰酸,性欲低下,易痛经,月经周期延长。若要帮阳虚体质找一个代言人,应当是林黛玉,弱不禁风,面色苍白,神情抑郁。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表面看起来像是上火的症状,如长期口腔溃疡、失眠、烦躁、面部长痤疮等,其本质也可能是阳虚,中医理论称之为“真寒假热”。真寒假热的判断需要经验,一般而言,内外不符信内,上下不符信下。如口腔溃疡、口苦、咽痛,好像是热证,但大便稀、双足冷,上热下寒,则下症多为本质,是阳虚。有的人皮肤红、关节热,似乎为热证,但怕冷,喜热饮,舌质淡,则辨为阳虚寒证。另外,小儿体质不佳,眉鼻部青白色暗,多源于用药过多,伤及阳气,也属于阳虚。
阳虚体质的人如何调理呢?
首先,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冰镇饮料、冰激凌等。特别是女性月经期间忌食冰冷,这一点必须遵守。其次,阳虚者要避风寒,夏日尤其要注意,少开空调,睡觉时肚子上要盖被子。
阳虚体质的人最适宜的中药是桂枝。
经典方为桂枝汤,其中有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看似简单,却是中医学最经典的处方之一。另外,黄芪桂枝五物汤、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八味地黄丸等,也可根据情况选用。
如果你不想成为体弱多病的“林妹妹”,阳虚体质的你就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注意避风寒,夏天也要少开空调。
女人体虚怎么调理 女人肾虚怎么调理
肾虚有多种,以肾阴虚,肾阳虚最常见。
肾阴虚的症状表现为口感舌燥,皮肤瘙痒,失眠多梦,心烦意燥,腰膝酸软,手足辛热,耳鸣头晕等;肾阳虚则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黝黑,腰膝酸痛,精神不振,手足冰凉,胃寒怕风,腹泻,身体浮肿等。
肾虚调理最重要的还是注意饮食上的调节,多吃一些滋补食材,如当归、阿胶、龙眼干、何首乌、黑豆、芝麻、山药枸杞粥、枸杞羊肉汤等来温补肾气;另外,每天8小时的睡眠也非常重要,同时少喝酒、少食辛辣食品和浓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阳虚调理方剂
理中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人参6克(现用党参),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术12克。
【用法】上药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每日3剂。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加减】如泄泻较频,方中白术改用土炒,以增加涩肠止泻的作用。如虚寒较甚,而见,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昏睡露睛,可加熟附子,以加强温阳祛寒之力,名附子理中丸,或再加肉桂,名附桂理中丸,其补阳祛寒之力更大。
【功效】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桂枝加附子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9克(炎),生姜9克(切),大枣3枚(擘),附子6克(炮)。
【用法】上6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100毫升,温服。
【功效】适用于发汗大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肾虚阳虚气虚怎么调理
气虚
气虚常见的表现是气短、疲乏。我们最常用的中药,可能大家众所周知,就是人参、花旗参、党参、黄芪,这些都可以补气。
脾气虚
因为脾从中医来说它是主运化,运化就和消化联系的比较紧密一些,那么在我们中药里头,可以用一些补脾的山药、莲子、饴糖、苡仁米,来补脾气。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血虚
血要养心,血虚的人可能出现心烦、失眠这种情况,再有就是头晕眼花、面色苍白,还有就是比如说肝血不足,就会指甲容易断裂。如果有以下表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眠不好,那么可以选择:当归、红枣、桂圆、熟地等补血中药。中成药:四物汤(丸)、逍遥丸(血虚兼抑郁)、归脾丸(血虚兼失眠、经血崩漏)。气血双补: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阴虚
阴虚常有以下表现:手脚心热、潮热盗汗、耳鸣、容易上火,舌红苔少,糖尿病患者、更年期女性常会肾阴虚。可以选择:枸杞、百合、麦冬、银耳、玉竹、沙参、生地等中药调理。中成药:肾阴虚: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阳虚
阳虚最典型的一个证候就是怕冷,阳虚是气虚之加深,因为气是属阳的,他们有一定联系,气虚日久了就会导致阳虚,除了怕冷,也会感觉到疲乏,没有精力。如果是脾阳虚可以出现肚子特别怕冷,并且稍微一吃冷的就拉肚子。要是肾阳虚会有腰腿怕冷,男性还有可以伴随一些阳萎、早泄的表现。阳虚者可以选择干姜、肉桂、小茴香、核桃、韭菜(韭菜籽)等调理。中成药:脾阳虚:四神丸、附子理中丸。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阳虚体质运动调理
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气浴,强壮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