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子宫腔内液性占位的治疗方法

​子宫腔内液性占位的治疗方法

宫内占位就是说子宫内发现除正常组织以外的东西,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可大可小。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出现在X射线、B超、CT、MRI(磁共振)、DSA(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中。它的意思是: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这个“多出来的东西”可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占位性病变通常泛指肿瘤(良性的、恶性的)、寄生虫、结石、血肿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

占位性病变就是肿瘤,应该是宫颈肿瘤.子宫肌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果不做手术,最好的方法就是超声消融,又称超声聚焦刀(俗称海扶刀)它是将体外产生的超声波直接聚焦在体内肌瘤处,利用产生的高能量适形对肌瘤组织进行治疗。

这种方式因为无创,副作用小,可避免开刀引起疤痕和脏器粘连.不开刀,没有手术和麻醉风险.疗效确切

医学影象检查中对于B超,CT等影象显示中发现的,与所检查的器官、组织的显影不同,并且有压迫该器官(组织)表现的异常团块时,影象科的医生通常都称之为“占位病变”。

这是因为,影象图中出现的异常只代表组织结构的不同,并不能确认异常团块的病理学特征(实际上对于一种疾病的最终确认必须以医生所推测的病灶区的显微镜下细胞学检查作为依据)。

“占位病变”包括两类,一种是囊性的——异常团块的中央部位是液体的显影,边缘是一圈高密度影(一般是包膜);另外一种就是实质性的——团块的影象学表现基本相近(表明组织结构相似,应该是同一类的细胞所组成)。

子宫的实质性占位病变多数是良性的子宫肌瘤、内膜病变等,还有一些就是恶性的病变了。

最终的结果多数还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的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子宫腔内液体占位的原因,检查方法以及危害。相信朋友们都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子宫腔内液体占位方面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治疗它,望大家早日康复。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原因是什么

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这个“多出来的东西”可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占位性病变通常泛指肿瘤(良性的、恶性的)、寄生虫、结石、血肿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

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肾癌,一是肾错构瘤,但还是需要进一步鉴别的。

建议做进一步检查(CT、磁共振、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

占位性病变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恶性占位性病变和良性占位性病变。恶性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癌、肉瘤等,其中常见的是癌。肉瘤是一种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一般不会到处转移,生存期比癌时间长,。

良性占位性病变从大体上可分为囊性占位和实质性占位两种类型,囊性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囊肿、脓肿、等,其中囊肿较常见;实质性占位主要包括血管瘤、细胞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局灶性脂肪肝、炎性假瘤、瘤样增生等,其中以血管瘤最为常见。发现有占位病变后,首先要定性论断,即确定病人占位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各种影像学检查不但可以配合定性论断,还可以进行定位论断,也就是进一步确定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定位诊断最常用的是CT、核磁共振扫描成像、B超,必要时可应用动脉血管造影,为能否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左侧肾上腺区域(脾脏内侧,胃腔后方)见有约4.28×5.92×6厘米大小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充填,CT值38.4hu,周边界限大致可见.增强扫描后,肿块影部实质轻中度强化,肿块影比邻近组织分界可见.肝右叶后段边缘部可见点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未见强化,余肝实质内未见确切异常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症.脾脏,胰腺,右肾,胆囊未见异常征象.腹腔未见油腻积液.

以上就是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原因,原因是非常的多的,找到病症的原因才是可以对症下药的,在很多的日常的生活中,是自己的一些饮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对,这样才会更加的引起疾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注意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就进行检查和治疗吧。

甲状腺炎诊断常见误区是什么

1、西药治疗,无法治愈,虽然效果还可以,但易形成抗药性,依赖性,容易复发,长期服用副作用比较大。

2、医生不专业,知道中医进行病的治疗没有副作用,也不想手术,就找些非常有名的中医,但他们不是甲状腺方面的专业医生,所以用药后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这样只能导致病情一再加重。

3、手术切治疗,病患者以为手术后就可一了百了,殊不知手术仅仅是切除了患处本身,并未影响到致病的根本原因即内分泌的异常,而且存在切除少了复发,多了长久甲减的风险。

4、没有给予重视,刚患病时病病人和家属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这只是一种小病,不去配合医生的治疗,导致错过了疾病的极佳治疗时机。

5、甲状腺肿瘤不论良性或者恶性,早期都无特别不适,除非是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块囊内出血,出现甲状腺肿物突然肿大并局部疼痛。再就是甲状腺癌发展到一定程度,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可导致不适或者疼痛。因此这种有了疼痛再看病的观点是错误的,会耽误疾病的最佳诊断及治疗时间。

门诊中常常会遇到提出这样要求的患者。实际上囊肿、实性占位都仅仅是甲状腺结节的形态描述,临床上囊性占位的病因很多,其中确诊是甲状腺癌的有2%-5%,其淋巴结转移也往往为囊性表现。因此在未诊断之前不能随意用药。

子宫肌瘤长在什么位置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15%。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4、子宫颈肌瘤 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所在子宫的部位是不同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西医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辨证论治、家庭自疗。所以具体情况应该进一步确定,然后做出相应的措施。经期要慎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防出血量增加,饮食上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什么是子宫实质性占位

医学影象检查中对于B超,CT等影象显示中发现的,与所检查的器官、组织的显影不同,并且有压迫该器官(组织)表现的异常团块时,影象科的医生通常都称之为“占位病变”。

这是因为,影象图中出现的异常只代表组织结构的不同,并不能确认异常团块的病理学特征(实际上对于一种疾病的最终确认必须以医生所推测的病灶区的显微镜下细胞学检查作为依据)。“占位病变”包括两类,一种是囊性的——异常团块的中央部位是液体的显影,边缘是一圈高密度影(一般是包膜);另外一种就是实质性的——团块的影象学表现基本相近(表明组织结构相似,应该是同一类的细胞所组成)。

子宫的实质性占位病变多数是良性的子宫肌瘤、内膜病变等,还有一些就是恶性的病变了。最终的结果多数还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的。

通过对上述什么是子宫实质性占位的描述,相信大多数女性朋友已经对此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对于陌生的病症不应该去担忧害怕, 而是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时去医院检查,得到最准确真实的消息,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慢性宫颈炎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1阴道冲洗: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在上药前冲洗阴道。

2局部上药阴道冲洗后,可用10%~20%硝酸银用棉签蘸后涂于糜烂面上,每周上药1次,每疗程2~4次,上药后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擦局部。此法简单,适用于基层单位。目前较大的医院已不用此法。

重铬酸钾液,此药为用硫酸100ml加重铬酸钾5g,药液为强氧化剂和腐蚀收敛剂,有杀菌、消肿的作用。本法简单,药液易于配制,用药量少,副反应少,便于携带,适用于基层单位或普查后发现的宫颈糜烂患者。

2、物理治疗电熨:此法较简单,适用于糜烂程度较深、糜烂面积较大的病例。道流液,有时呈脓样污秽,须避免性交至创面全部愈合为止,大约需6周。阴道出血,有时可有多量,约占5%,多在电熨后2周左右发生,如出血多时可用纱布填塞止血。宫颈口闭锁,电熨后由于纤维组织收缩,以及鳞状上皮细胞增长而形成,可扩张宫口,避免经血停留。云南的一个妇幼保健院电慰治疗宫颈糜烂1000余例,对其中的600例作了治疗后2~2.5年的随访,愈合占86.8%,好转占10.2%,轻度糜烂电熨治疗1次治愈率占90.3%,中度糜烂治疗1次治愈率占78.3%,重度糜烂占49%。1987年鞍钢报道芮玉珍,1987~1995用电熨治疗子宫颈糜烂270例,其中Ⅲ度糜烂占多数,共198例,Ⅱ度65例,烧灼深度为0.2~0.5cm,按增生程度、糜烂面积大小、炎症的深度而定,增生较重的宫颈糜烂乳头型可烧至1cm,深度不超过1cm,以保留宫颈腺体的正常功能。结果在1次电熨彻底痊愈者占90%,27例于术后2~6个月再作第2次电熨后全部治愈。此270例均为未产妇,经电熨治疗后1年内妊娠者165例,其中138例已分娩,经阴道分娩107例,无一例因宫口不开而影响产程的进展,无宫颈裂伤,说明未曾分娩过的妇女患宫颈糜烂用电熨法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宫口闭锁或瘢痕形成。

2冷冻治疗:国内先后有10几个省市应用冷冻治疗。冷冻治疗术是利用制冷剂,快速产生超低温,使糜烂组织冻结、坏死、变性而脱落,创面经组织修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激光治疗laser therapy:使用CO2激光器治疗糜烂,使糜烂部组织炭化、结痂,痂皮脱落后创面由新生的上皮覆盖。

4微波治疗:微波是一种新型的物理疗法,当微波电极触压局部病变组织时,即在瞬间产生很小范围的高热而达到凝固的目的。

5波姆灯治疗:波姆灯光疗仪是新的治疗宫颈糜烂的仪器,照射糜烂面呈均匀的灰白色为止,术后使用抗生素10天,禁盆浴2周,禁性生活1个月。

6红外线凝结法:乃用红外线照射糜烂,发生Ⅲ度烫伤,局部组织凝固、坏死、脱落,形成非炎性表浅溃疡,肉芽组织生长后终为新生鳞状上皮覆盖而治愈。此法副反应少,术后阴道流液较少,痂膜薄而脱落快。

宫腔镜手术的步骤是什么

1、麻醉及镇痛:可选择以下任何一种:

(1)消炎痛栓:检查前20分钟将消炎痛栓50-100mg塞入肛门深处。

(2)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两侧宫颈旁各注入1%普鲁卡因5-10ml。

(3)宫颈管粘膜表面麻醉:用长棉签浸2%利多卡因溶液插入宫颈管,上述宫颈内口水平,保留1分钟。

(4)子宫粘膜喷淋麻醉:0.25%布比卡因8ml通过特制管腔喷注器喷淋于子宫内膜表面,5分钟后检查。

2、检查方法: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以探针探明宫腔深度和方向,根据鞘套外径扩张至6.5-7号。常用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膨宫,先排空镜鞘与光学镜管间的空气,缓慢置入宫腔镜,打开光源,注入膨宫液,膨宫压力 13-15kPa(1kPa=7.5mmHg),待宫腔充盈后,视野明亮,可转动镜并按顺序全面观察。先检查宫底和宫腔前、后、左、右壁再检查子宫角及输卵管开口。注意宫腔形态、有无子宫内膜异常或占位性病变,必要宫腔形态、有无子宫内膜异常或占位性病变,必要时定位活检,最后在缓慢推出镜体时,仔细检视宫颈内口和宫颈管。

肝癌实验室诊断

面对B超、CT检查报告显示的肝内发现结节或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很多人惶恐、焦虑、不知所措。在此不想掩饰做苍白无力的安抚,不可否认检查发现的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中肿瘤占了很大一部分,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肉瘤、胆管癌、肝血管瘤、肝纤维瘤等,但肝内结节(占位)绝对不全都是肿瘤,更不全都是恶性肿瘤!除了肿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疾病有类似表现,常见的有肝硬化的结节、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肝囊虫病等,还有不均匀脂肪肝也都如此,所以不用一看到肝脏占位就“谈虎色变”。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细菌性肝脓肿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大多为10 x 109/L ~20x 109/L,中性在90%以上。血培养常为阳性。X线检查可见右膈肌抬高和活动受限。B超可分辨肝内2cm的脓肿病灶,并可以测定脓肿部位、大小及距体表深度,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肝脓肿穿刺,脓液作细菌涂片检查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CT、磁共振成像对定性和定位诊断均有很大帮助。

阿米巴性肝脓肿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增加,部分病人粪便检查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粘膜有特征性凹凸不平的坏死性溃疡,或愈合后的瘢痕。B超可显示脓肿所在部位不均质的液性暗区,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穿刺可吸出典型的果酱色无臭脓液。X线检查可见肝脏阴影增大,右膈肌抬高、活动受限或横膈呈半球状隆起等,有时能见到胸膜反应或积液等。血清阿米巴抗体检测阳性率可在90%以上。肝功能检查多正常。

肝癌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有可能治愈的,所以经常出现“胃病”症状的人群,尤其是既往有肝炎病毒感染史、肝硬化病史、肝癌家族史、酗酒史的人群,切莫自行用药,一定要到及时到医院进行彻底检查除外早期肝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脑囊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脑囊肿一般常见的为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颅内蛛网膜形成的内含脑脊液的非肿瘤性囊性占位病变。目前脑囊肿虽然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脑囊肿的发病原因。那么,脑囊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专家指出,病因学上分先天性(即原发性)和后天性(即继发性)。详细介绍内容如下。

1、脑囊肿是指脑组织与其附属物形成囊性肿物,并产生不同程度的脑压症状的病症。脑囊肿属良性赘物,因其体积庞大产生对脑压迫,形成脑的占位病变之一。在占位性病变形成期,脑组织受到囊肿体积胀大压迫,产生系列性的压迫性症状。其中发生眼睑下垂形成的眼裂变小,麻痹性内斜视,肢体功能障碍等颇为常见。

2、脑囊肿属良性水性赘物,因其体积庞大产生对脑压迫,形成脑的占位病变之一。在占位性病变形成期,脑组织受到囊肿体积胀大压迫,产生系列性的压迫性症状。其中发生眼睑下垂形成的眼裂变小、麻痹性内斜视、肢体功能障碍等颇为常见。脑囊肿一般指蛛网膜囊肿。属良性病变,一般无症状。“CT检查为 2X2cm脑囊肿”,属小囊肿,一般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不能消除囊肿。建议先对症治疗观察一阶段,可定期复查对比。囊肿较大或症状较重时可手术切除。

得了甲状舌管囊肿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1.B 超检查 甲状舌管囊肿的B超声像图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液性暗区,边界清晰,多为单个囊肿,少数可见薄壁分隔。其后多有增强回声,病程长者或伴有感染时边界可较模糊,液性暗区中可见数量不等的飘浮光点。伴有瘘管形成时可探及由浅入深的中心暗淡的条索状结构与肿物或舌骨相连。B超检查对甲状舌管囊肿诊断的准确率可高达94%以上。

2.CT检查 可了解肿物的性质.甲状舌管囊肿多表现为颈前部正中自舌盲孔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之间任何部位的囊性占位,具有完整包膜,囊壁较薄,囊内容物密度较低,合并感染时囊壁可毛糙增厚。部分病人(约30%)壁内可见到甲状腺组织的特征性密度影(图3)。

3.放射性核素显像 对本病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131I或99mTc扫描可评估肿块的大小,了解有无有活性甲状腺组织的存在,并有利于与甲状腺肿物鉴别。

4.颈部X线检查、钡餐食管造影均有助于诊断。

5.碘油造影 可明确甲状舌管囊肿的瘘管行径。

十二指肠占位的治疗方法

1)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疗虚热胃痛型十二指肠溃疡。

2)百合30g,乌药、元胡各9g,水煎空腹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虚热胃痛者。

3)川乌、草乌各9g,白芷、白及各12g,研末和面少许,调合成饼,外敷于剑突下胃脘部,一昼夜后除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胃寒疼痛者。

4)暖脐膏(由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组成)每次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部。功能温中散寒,暖腹止痛。主治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

5)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豆粒大,每服15~20粒,开水送服,孕妇忌服。治疗血瘀阻络型十二指肠溃疡。

6)姜黄18g,炒香附15g,共研细末,每服2~3g。治疗十二指肠溃证属气滞胃痛者。

甲状腺肿瘤诊治的常见误区

误区1:脖子虽然肿大,但无痛无痒,没什么可担心的

甲状腺肿瘤不论良性或者恶性,早期都无特别不适,除非是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块囊内出血,出现甲状腺肿物突然肿大并局部疼痛。再就是甲状腺癌发展到一定程度,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可导致不适或者疼痛。因此这种有了疼痛再看病的观点是错误的,会耽误疾病的最佳诊断及治疗时间。

误区2:甲状腺囊肿,叫医生开点药吃吃就好

在门诊中常常会遇到提出这样要求的患者。实际上囊肿、实性占位都仅仅是甲状腺结节的形态描述,临床上囊性占位的病因很多,其中确诊是甲状腺癌的有2%-5%,其淋巴结转移也往往为囊性表现。因此在未诊断之前不能随意用药。

子宫腔内液性占位的治疗方法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在辅助检查的诊断报告中出现。

宫内占位就是说子宫内发现除正常组织以外的东西,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可大可小。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出现在X射线、B超、CT、MRI(磁共振)、DSA(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中。它的意思是: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这个“多出来的东西”可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占位性病变通常泛指肿瘤(良性的、恶性的)、寄生虫、结石、血肿等,而不涉及疾病的病因。

占位性病变就是肿瘤,应该是宫颈肿瘤.子宫肌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果不做手术,最好的方法就是超声消融,又称超声聚焦刀(俗称海扶刀)它是将体外产生的超声波直接聚焦在体内肌瘤处,利用产生的高能量适形对肌瘤组织进行治疗。

这种方式因为无创,副作用小,可避免开刀引起疤痕和脏器粘连.不开刀,没有手术和麻醉风险.疗效确切

医学影象检查中对于B超,CT等影象显示中发现的,与所检查的器官、组织的显影不同,并且有压迫该器官(组织)表现的异常团块时,影象科的医生通常都称之为“占位病变”。

这是因为,影象图中出现的异常只代表组织结构的不同,并不能确认异常团块的病理学特征(实际上对于一种疾病的最终确认必须以医生所推测的病灶区的显微镜下细胞学检查作为依据)。

“占位病变”包括两类,一种是囊性的——异常团块的中央部位是液体的显影,边缘是一圈高密度影(一般是包膜);另外一种就是实质性的——团块的影象学表现基本相近(表明组织结构相似,应该是同一类的细胞所组成)。

子宫的实质性占位病变多数是良性的子宫肌瘤、内膜病变等,还有一些就是恶性的病变了。

最终的结果多数还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的

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子宫腔内液体占位的原因,检查方法以及危害。相信朋友们都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子宫腔内液体占位方面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治疗它,望大家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卵巢囊肿怎样进行诊断

卵巢囊肿怎样进行检查,卵巢囊肿如何进行检查呢?形成卵巢囊肿的原因多种多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诊断卵巢囊肿呢? 病史 自觉有肿块自下腹一侧开始逐渐增大无肿块,多继发于肝、肾、心脏器官疾病,腹部渐膨大低热,消瘦、消化道症状明显,常闭经,腹部渐膨隆 腹部检查 视诊腹部向前突起,两侧较平两侧外突,中间较平,如蛙腹不定 触诊可摸到肿块,巨大囊肿则不易扪清摸不到肿块有揉面感或有不规则块状物 叩诊两侧鼓音,中间浊音,无移动性浊音两侧实音,中间鼓音,有移动性浊音浊音与鼓音界限不定 妇科检查子宫多被顶向前,不活动,后穹窿可扪

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肝囊肿

1.肝内占位性病变 肝肿瘤、肝脓肿等易与本病混淆。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B超等特殊检查,一般不难鉴别。肝肿瘤多为实质占位性病变;肝脓肿有明显的中毒症状,部分未完全液化的肝脓肿则表现为浸润性占位病变。对完全液化之脓肿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既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明确诊断。 2.腹内肝外性囊肿 胰腺囊肿、肠系膜囊肿、胆囊积水、胆总管囊肿、巨大卵巢囊肿等均为囊性病变,但根据各自的特征通过B超并辅以相应的特殊检查多可做出鉴别诊断。 3.肝棘球囊肿 患者多来自牧区,有羊、牛等动物接触史,囊肿张力较大,触之硬

女性不孕的病因有哪些

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专家表示:女性不孕的原因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生理缺陷,二是后天性病理变化。其中,多数不孕患者由后天疾病引起。 1、宫颈糜烂、粘连、先天异常、闭锁或狭窄、息肉、肿瘤、或粘液存在抗精子抗体。 2、阴道畸形、狭窄、处女膜阻塞等。 3、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肿瘤、卵巢发育不全、卵巢早衰等。 4、输卵管堵塞、积水、粘连、过长或狭窄。输卵管疾病占女性不孕的25%。 5、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 6、夫妻生活失调、性知识缺乏、全身系统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等。约占不孕症病因1/3左右。 由

绝经后出血当心可能是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其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已跃升为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2015年美国新发子宫内膜癌约54870例,死亡10170例。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北京、上海、中山市)已超过子宫颈癌,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雌激素替代治疗、初潮早、绝经延迟、不孕不育、应用他莫昔芬等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痛经在女性中是常见的症状,未婚前痛经长大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痛经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个别情况除外。但是痛经的疼痛时间长达3天者应当予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近年来都采用综合治疗包括精神疏导,中药、西药与针灸治疗。 痛经是由什

子宫内膜息肉最严重了是什么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可生长在子宫壁的任何部位,任何角度;可单发也可多发;小至0。20。3厘米不等,也可为23厘米或更大;形状可为卵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状,多数息肉有蒂。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良性病变,由于它缺乏典型和恒定的症状,临床上往往难以诊断。 过去多以子宫造影发现充盈缺损或子宫壁不规则性占位性病变B超发现子宫内膜太厚而疑诊,但易与粘膜下肌瘤、气泡等相混淆,注入造影剂过多又可掩盖子宫内膜息肉,诊刮有时能刮出典型的息肉而确诊,但更多的可能漏刮体积过小或过大息肉,或有时将组织刮碎不能明确诊断。故子宫

不孕症有哪些并发症以及如何治疗

不孕症有哪些并发症: 1、女方并发症: 内分泌失调、输卵管堵塞、排卵障碍、子宫发育不良及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子宫颈狭窄粘连、子宫颈既液量和性状异常、先天件无阴道、阴道横隔。 2、男方并发症: 先天性睾丸发育异常、隐宰、睾丸结核、腮腺炎后睾丸炎、输精管堵塞、生殖器发育异常、阳痉、早泄。 如何治疗不孕症: 1、穴位疗法体针: 1)取穴 主穴:子宫、中极。配穴:根据临床分型辨证取穴,共分三型。肾虚型加肾俞、命门、关元、气海、然谷、三阴交、血海、照海;肝郁型加三阴交、照海、血海、太冲;痰湿型

宫颈炎跟宫颈糜烂是一样的吗

对此,妇科专家表示,宫颈炎不见得就是宫颈糜烂,但是宫颈炎急性时期治疗不彻底会导致宫颈糜烂的。而宫颈炎除了影响女性怀孕,还会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建议患者尽早选择正规的医院彻底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炎是不一样的,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 子宫颈炎,简称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已婚妇女的半数以上。由于宫颈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因此,发生宫颈炎,就不是小事了,由于宫颈炎和宫颈癌的发生又有一定关系,这又为宫颈炎平添了一层恐怖色彩。 在女性生殖器官中,子宫颈上连子宫,下接阴道,处于承

多发性子宫肌瘤都有哪些种类

多发性子宫肌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非常的高,女性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对疾病多重视,积极的了解一些子宫肌瘤的相关资料,争取更好的进行疾病的防治。那么,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种类都有哪些呢?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分类,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当继续增大时可向不同方向发展,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

子宫上皮样平滑肌瘤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 1.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均被肌层包围。占60%-70%。 2.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在子宫表面,约占20%。肌瘤表面仅由子宫浆膜层覆盖。当瘤体继续向浆膜面生长,仅有一蒂与子宫肌壁相连,成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营养由蒂部血管供应。因血供不足易变性、坏死。若蒂部扭转而断裂,肌瘤脱落至腹腔或盆腔,形成游离性肌瘤。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生长,突人阔韧带两叶之间称阔韧带肌瘤。 3.粘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官腔,仅由粘膜层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