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月宝宝的护理要点
第六个月宝宝的护理要点
关注热点1:流口水
这个月宝宝将开始他的口水历程,滴答不断的口水将持续至一两岁。这时期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宝宝的长大,牙齿萌出后,牙槽突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底渐渐加深,同时由于吞咽能力的加强,流口水现象会好转。
但并非所有的流口水都属于正常情况,某些时候宝宝流口水是病理性的。例如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口角破溃发炎的,或者是口腔粘膜充血或溃烂,拒食烦躁等,这是口腔炎导致的流涎症;如果伴有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萎缩、咀嚼无力,这是由于消化不良、肠道蛔虫症所致的流涎症;假如出现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这是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所致。许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宝宝的“长流水”,不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口腔炎,父母需要特别关注。
症状
除了流口水之外,还会出现38℃—40℃的高烧,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现小水疱,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宝宝因为局部疼痛,会变得烦躁不安,经常哭闹,因为口腔的不舒服,他们会拒食,即使吃过之后也比较容易吐奶。
本病终年可以发生,冬春季为流行的高峰期,宝宝常常因为传染而得病。一般情况下,过l—2周会自愈,但容易复发,反复发作者通常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有关。
妈咪呵护
1.随时为他擦去口水。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2.温水清洗。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的地方,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
3.准备一个围嘴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4.去医院检查。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5.如果诊断为口炎,在医生的帮助下,可以使用一些退热、镇静的药物,局部可用药物涂抹。
6.保持口腔清洁。可以经常给宝宝喂点水。
7.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微量元素—锌。
关注热点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与出生不久的小婴儿不同,这个阶段的贫血更多的是营养性的贫血。在出生前妈妈已给宝宝储备了头3—4个月生长所需的铁,而4—6个月后要从食物摄入铁,如果食物中含铁量不足就会发生贫血,是造成这一阶段婴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内储铁量少,牛奶过敏引起的肠道少量长期出血、营养不良、腹泻、反复感染等也可能引起贫血。营养性贫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6个月—两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多不能确定发病日期,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患有本病。
症状
皮肤苍白,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没有血色,一般以嘴唇、口腔粘膜及手指甲表现最为突出。疲乏无力,有贫血症的孩子常常更容易感觉累,精神也不如正常孩子好,他们往往不喜欢动。情绪烦躁,喜欢哭闹,和烦躁,每次进食吃几口就会拒绝,胃口通常不好。
妈咪呵护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铁量与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高,可达50%,而牛乳只10%,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者较人工喂养的少。
2.选择配方奶粉。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配方奶粉,这些奶粉均强化了铁和维生素C,可预防贫血;但配方奶粉一般价格比较昂贵,另外一个方法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或食用铁强化食品。
3.及时添加辅食。从4—6个月起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蛋黄、鱼泥、肝泥、肉末、动物血等,同时还要注意添加一些绿色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
4.定期检查血色素。出生6个月或9个月需各检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贫血。
九个月宝宝护理要点
山一程,水一程,朝朝暮暮,柳暗花明,生命在起伏之间,逐渐长大的过程里忧喜参半,总有些特别的日子格外需要呵护,总有一些额外的感动在风平浪静的夜晚悄然袭来。
第九个月,对许多小宝贝们来说,或许是生命历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一些重要的事情将在这个月发生,比如乳汁将从他们的主食变为辅食甚至零食。变化总是伴随着适应,许多孩子将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症状,在这个月,妈妈们在享受宝宝带来的种种愉悦,帮助宝宝适应各种变化是最重要的工作。
关注热点一:断奶不适应症
饮食的改变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宝宝长大的最重要的标志,饮食从流质到半流质最后过渡到正常的固体饮食,一方面是宝宝身体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宝宝咀嚼能力、消化、吸收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传统的断奶方式比较讲究效率,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某种效果,但事实上,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取得表面收效,但并没有实质效果,宝宝往往需要独自承担断奶的不适应症,身心俱伤。
症状
消瘦,体重减轻——强行断奶的宝宝,由于还没有适应母乳之外的食物,断奶之后对新食物兴趣不够,吃饭时经常会拒吃,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导致食欲差,每天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需求,通常会出现消瘦、面色发黄、体重减轻的症状,
抵抗力差,易生病——断奶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给予宝宝丰富的食物,很多宝宝会因此养成挑食的习惯,比如只吃牛奶、米粥,食物种类单调,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缺乏蛋白质,矿物质……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这样的宝宝一般抵抗力较弱,爱生病,容易因为缺钙而发生佝偻病。
爱哭、没有安全感——母乳喂养对宝宝来说,除了满足身体发育的正常需求之外,还满足了他们正常的情感体验。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铺垫,粗暴断奶,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产生母子分离焦虑,妈妈一走开就紧张焦虑,到处寻找,他们通常情绪低落,害怕与别人交往,怕见陌生人。
妈咪呵护
1.坚持。坚持很重要,当宝宝出现不适应症时,不要因为哭闹就拖延断奶的时间。父母在坚持的同时还需要对宝宝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多抱抱他,跟他说话,游戏,陪在他的身边。
2.循序渐进,辅食逐渐多样化。不要急着增加新的辅食,尤其是在宝宝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他进食新食物。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做法来增进宝宝的食欲,产生对食物的兴趣,不愿意吃的时候就拿开,但中间不要喂其他食物;每次的量不要多,保持少食多餐。等宝宝完全适应后新食物和饮食习惯后,再增加新的食物或者减少哺乳次数。
3.尝试用餐具喂宝宝。让宝宝习惯用餐具进食,可把母乳或果汁放入小杯中用小勺喂宝宝,让他们知道除了妈妈的乳汁还有很多好吃的。当宝宝习惯于用勺、杯、碗、盘等器皿进食后,他们会逐渐淡忘从前在妈妈怀里的进食方法。
4.选择合适的时间。断奶时间不要选择炎热的夏天,因为这个季节,天气普遍较热,气温高容易影响孩子胃口,这个时候断奶容易发生肠道紊乱,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春秋季节可以说是断奶的最佳期。
5.症状严重请医生帮助。如果宝宝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身体发育迟滞,情绪焦虑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请求医生的帮助。
关注热点二:出牙常见问题
一般宝宝在出生后4—10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到两岁半时,20颗乳牙全部长齐。出牙过早或者过晚都不好,超过1岁,还没有长出第一颗乳牙,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常见的佝偻病、呆小病、极度营养缺乏等都会影响宝宝的出牙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牙时也会有一些不舒服的状况,比如口水特别多,萌牙血肿等,这些症状在正确的护理下会消除或者缓解。
症状
口水增多——出牙时的宝宝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口水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吞咽反射差,控制唾液在口腔内流量的功能弱造成的,通常随年龄增大和牙齿萌出,流口水将逐渐消失。
萌牙血肿——牙龈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包,大小不等,肿包的表面呈现出蓝紫色,肿块一般出现在即将出牙的地方。
发热、腹泻——有些宝宝在长牙时还会有发热、腹泻的症状,大多数宝宝症状不会太严重,一般精神都比较好,食欲旺盛。
烦躁——出牙时的不舒服会让宝宝表现得烦躁不安,他们看起来比平时更爱哭,情绪不好。不过如果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通常宝宝会安静下来。
妈咪呵护
1.保持口腔清洁。每次进食过后,喝几口白开水或者用湿毛巾或者湿纱布缠绕在手指上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齿;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一边吸一边睡觉。平时少喝含糖饮料,尽量给宝宝喝白开水。
2.进行牙床锻炼。可以让宝宝做些牙齿操以缓解宝宝流口水、牙肉痒的症状,可以使用磨牙饼或者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促进牙齿萌出。
3.加强营养。营养不足会导致出牙推迟或牙质差。宝宝出牙期间,要注意为宝宝添加维生素D及钙、磷等微量元素。最简单的做法是经常抱宝宝去户外晒太阳。
关注热点三:婴幼儿结膜炎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也在扩大,特别是在春夏两季,孩子外出后出现红眼睛、眼睛痒的症状,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得了一种叫做卡他性结膜炎或泡性角结膜炎。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过敏性眼病,主要是由于灰尘、花粉、阳光等刺激婴幼儿眼睛,引起过敏反应所导致。
症状
红眼睛——宝宝看起来眼睛肿而且红,还伴随有流眼泪的症状;
眼睛痒——因为痒,宝宝会不停用小手揉眼睛;
眼屎多——眼屎明显比平时多,为透明黏稠的分泌物。
眼睛疼——眼睛疼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视力。
妈咪呵护
1.找出原因,切断过敏源。仔细查找原因,一旦知道宝宝因为什么过敏,就应该马上避免再接触,停止过敏物的刺激。
2.准备专用毛巾。宝宝使用的毛巾、手帕要分开,每次使用过后要用开水煮5—10分钟。
3.眼部冷敷。用凉毛巾或冷水袋做眼部冷敷,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冷毛巾,热敷会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致使分泌物增多,症状加重。
4.点眼药水。为宝宝点眼药水时,要让宝宝仰卧,脸向上,这样才能保证眼药水在结膜内停留一会儿;另外眼结膜的穹窿间隙很小,眼药水停留比较困难,再加上眼皮不停地眨动,眼药水只能停留很短时间,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叮嘱的次数勤滴眼药水,不要擅自减少,这样才能发挥眼药的作用;涂药膏也一样,为了避免影响宝宝看东西,一般眼药膏在睡前涂。
六个月宝宝拉绿屎怎么回事 六个月宝宝会拉绿屎吗
六个月宝宝有可能会拉绿色的粑粑。
宝宝的身体情况都会在粑粑中体现出来,正常的粑粑是黄色的,如果出现绿色的粑粑,是因为宝宝的身体出现了某种改变或者是症状,需要引起爸妈的注意。因此六个月宝宝确实会拉绿屎。
关于满月宝宝护理
满月宝宝护理之不要拉上窗帘
刚满月的宝宝一般一天睡十几个小时,不过也有些小宝宝几乎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睡觉,不过只要宝宝精神状况良好,食欲好的话,爸爸妈妈就没有必要太担心。
这个时候为了避免小宝宝发生昼夜不分的现象,所以宝宝在白天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害怕光线太亮影响宝宝睡觉,而把窗帘全部拉上,最好是要透点关线进来,这样宝宝才会知道现在是白天。
满月宝宝护理之只穿贴身内衣
很多新手父母会害怕宝宝着凉生病什么的,就会让宝宝和衣而睡。其实这个根本没有必要的,因为宝宝睡觉的时候,也是和我们大人一样,只穿一件贴身内衣就可以了的,而且最好要把袜子脱掉。此外,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所以父母要给宝宝准备好一条睡袋,再加盖一条小被子才好。
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
1、一个月宝宝护理之睡眠问题
宝宝的睡眠开始有规律,晚上睡眠时间可延长至4-5个半小时,睡眠时要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正确,一般吃饱后夜里尽量不要再喂,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换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宝宝盖的被要轻软、温暖、舒适,不宜太多。
2、一个月宝宝护理之着装问题
保温性好的织品,以毛织品为最、棉织品其次。透气性好的织品可以把皮肤排出的汗液和污气散发出去,使皮肤保持干燥,并调节体温。一般毛、绵、纤维吸湿性好,并能较快散发,使织品保持干燥,有利于皮肤的清洁。
3、一个月宝宝护理之洗澡问题
给新生儿洗澡最好一天一次,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50℃之间,选用婴儿专用的浴液,擦洗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并在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及会阴部,以保证新生儿舒适、干净。每次洗澡的时间安排在喂奶前1~2小时,以免引起吐奶。
刚满月的BB 麻麻应该如此护理
一、该如何护理满月宝宝
1.睡觉不能穿太多衣物
有些家长误以为,婴儿期的孩子需要包得严严实实的,睡觉要多穿衣服袜子,才能做好保暖,避免孩子生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满月宝宝睡觉的时候也不应该穿太多的衣物,而且必须把袜子脱掉。夏天里只要让孩子直接睡在凉席上,盖一条薄毛巾即可,冬天里要给孩子准备一个睡袋,然后再给孩子盖一张被子。
2.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满月宝宝应该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晚上尽量早点入睡,每天要保证有20-2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且家长不要有抱着孩子哄睡的习惯,这样不利于孩子以后的顺利入睡,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3.注意小肚子保暖
满月的宝宝必须注意小肚子保暖,因为小肚子要是着凉了就会可能发生腹泻的情况。此外,孩子穿衣服不要穿太多,一般以不出汗,小手温热为标准。给孩子穿太多,反而容易引起孩子出汗、长湿疹、感冒等等。最后,孩子穿衣最好是选择透气性强的纯棉材质,这样才对孩子的健康最有利。
4.大人小孩的衣服分开洗
满月宝宝的衣服应该和大人分开洗,不要混合在一起洗,那样容易受到细菌交叉感染,而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下,就很容易因此患病了。
5.尽量不要竖抱孩子
刚满月的孩子是不适宜竖着抱的,那样对孩子的脊柱发育不利,而且孩子会对这种抱法上瘾,所以长久下去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二、满月宝宝护理注意事项
满月宝宝护理上,首先要注意穿衣的问题,现在处于夏秋交替季节,所以气候变化大,如果增减衣物不恰当,很容易导致孩子患病的,所以,应该根据气候变化去适当增减衣物。
此外,要关注孩子的睡眠问题,包括养成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
最后,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感到心烦,其实,满月宝宝尚未懂得如何去无理取闹,所以他们的哭闹背后通常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去找出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更好护理好满月宝宝,使宝宝能健康成长。
一个月婴儿护理方法
1、一个月的宝宝护理之接种疫苗
宝宝在出生的24小时之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等。一个月宝宝要注射第二次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接种后,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将乙肝病毒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让宝宝避免乙肝感染。
2、一个月的宝宝护理之睡眠
孩子要保证充分的睡觉时间18~20小时之间,但是没有足月的宝宝不适合长时间睡眠。最好空出2~3小时之间把宝宝弄醒进行简单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3、一个月的宝宝护理之穿衣细节
新生儿的衣服和尿布应该是主要以柔软和吸水为主要的棉织品为主要材质,最好不要用于化纤或者印染织品,颜色最好是白色方便发现赃物;防止染料对于新生儿的肌肤刺激,衣服尽量要宽松。最好是不妨碍身体活动;最好给孩子的头部加上一顶帽子,防止婴儿受寒。
4、一个月宝宝护理之皮肤护理
妈妈为宝宝挑选的护肤品一定要是无化学成分、纯天然的婴儿专用护肤品,这样可以避免刺激宝宝的肌肤。所以,在购买时,妈妈们应该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号、标准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信息是否齐全。而且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也是需关注的要点,尽量购买当年生产的为佳。
第一次给宝宝使用新的护肤品时,防止宝宝发生皮肤过敏等不适症状,妈妈可以先自己试用几天,如果没有问题,再在宝宝的手背或者颈等处进行小面积的试用(即在皮肤的小块地方进行涂抹),若尝试几天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则可以放心地给宝宝使用。
十个月宝宝护理重点
1、宝宝睡眠
宝贝的身体正在快速生长发育,骨骼中有机质含量多,而无机质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非常有弹性,也很柔软,不容易发生骨折。但如果经常让宝贝睡在比较软的床上如弹簧床,就会影响生理弯曲的形成,导致胸曲、腰曲的曲度变小,久而久之形成驼背、漏斗胸。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腹腔里的脏器发育。
2、宝宝牙齿
准备固齿器(注意清洁)、较硬的蔬果(例如苹果、胡萝卜,切成条状,不要太大块)让宝宝咬,以按摩发痒的牙龈。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之后,用湿的纱布帮宝宝清洁按摩。若臼齿已长出来,就可以用指套刷或小牙刷来帮宝宝刷牙。
3、宝宝洗澡
宝宝到了10个月之后,就已经有能力独立坐起来,所以要当心他想要扶着浴盆站起来,往往一个不小心就会摔跤,所以,虽然这时给宝宝洗澡不需要再费力地抱着他了,但还是必须随时在旁边看护,谨防好奇又好动的宝宝不慎滑倒。
4、吸吮手指
上个月还吸吮手指的婴儿,到了这个月就不吸了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其程度可能会有所减轻,如果到了这个月,吸吮手指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父母就要重视了。父母对婴儿采取采取任何非强制措施和方法,改变婴儿非进食性吸吮习惯。
七个月宝宝护理提示
学习几招防宝宝咬乳头
学习几招防宝宝咬乳头:孩子6个月左右长牙,有时会拿妈妈的乳房当磨牙的工具。如果孩子咬了你,虽然你的第一个反应会是大声惨叫着把他推开,但这却会让你自己更痛,因为乳头还含在他的嘴里。这时,如果小人儿没有被你的惨叫声吓呆或者吓哭,就是被这样的反响逗乐了,正看着你坏笑着呢!聪明的办法是把他拉近你的身体,这样他的鼻子被你的皮肤堵住,为了呼吸,他不得不松口。然后,你可以把他从怀里推开,坚定明确地告诉他这样会让妈妈很痛,不能咬人。
可给宝宝固体食物,让婴儿有磨牙的机会,让宝宝自己拿着磨牙棒饼干吃。
尽早使用杯子
尽早使用杯子:现在可以培养宝宝用杯子喝水的本领,越早让宝宝接触杯子,将来越容易甩掉奶瓶。母乳喂养的妈妈,干脆就直接用杯子给宝宝喝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