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马卡龙的历史

马卡龙的历史

马卡龙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修道院,当时有位名为Carmelie的修女为了替代荤食,而制作这种由杏仁粉的甜点,另外又称为修女的马卡龙,直到1533年佛罗伦斯共和国公主凯瑟琳·德·麦地奇与法兰西王国国王亨利二世(King Henry II)结婚后,公主的随从、仆人和厨师也陪嫁到法国,把意大利饮食文化和食谱一并带到法国。

二十世纪初期,巴黎的糕点师傅Pierre Hermé发明一种方法来呈现马卡龙,利用三明治夹法将甜美的稠膏状馅料夹于传统的两个盖子层,成为新的小圆饼,更由于香料和色素的使用、湿度控制,使得马卡龙性质改良。

相较于更早之前的小圆饼的甜、干、易碎的特性,新的圆饼具备外壳酥脆的口感,内部却湿润、柔软而略带黏性,改良后的马卡龙直径大约为3.5-4公分之间。而今更有马卡龙的专卖店,也富含各式各样的口味。

马卡龙的口感与外观

马卡龙层次感分明,外酥内软。咬一口,首先尝到的是很薄但酥脆的外壳,接着是又软又绵密的内层。和奶油的质感不同,杏仁饼的韧劲将馅料撑起,又给软腻的馅料增加了嚼劲。[3]

一枚完美的马卡龙,表面光滑,无坑疤,在灯光照射下泛着淡淡光泽,饼身下缘还会出现一圈漂亮的蕾丝裙边。由于不同装饰材料,如抹茶粉、水果粉的加入,使得马卡龙呈现出缤纷的颜色。

制作饼身大概需要75克白砂糖以及90克的糖粉,而在制作内馅过程中还添加60克左右的白砂糖进去,因此许多人认为马卡龙口感过甜。

马卡龙之所以日趋流行、招人喜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在于五彩缤纷,十分漂亮的外观。但这些漂亮的外观其实都是食用色素的功劳。也有人尝试把各种天然粉末加到面糊中去,比如抹茶粉、巧克力粉等等,情况稍有改观。

马卡龙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食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不同的,想要健康就要多吃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尤其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饮食调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吃马卡龙会上火吗?

马卡龙的营养价值

1、马卡龙会增肥 马卡龙是高热量食品,有着很好的增肥效果。 2、马卡龙能抗衰老 马卡龙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达到很强的抗衰老效果。

吃马卡龙上火吗

不上火

身体上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上面就是对吃马卡龙会上火吗的了解,希望朋友们不要忽略上火这样的常见症状,注意饮食的调整。

为什么马卡龙那么贵

马卡龙的成本不便宜,饼的成分里是没有面粉的,如果用杏仁粉的话,那么即使是家庭制作也很贵,虽然可以用便宜的花生粉来代替

马卡龙的制作难度并不算很高,只不过初学者很容易失败,其实要点就是让烤制前的饼坯的表面硬结,烤箱要分上下火,先上火彻底烤硬表皮让表面光滑,然后降温用下火烤熟并且避免表皮变色不好看

我在家庭制作,只要不粗心,可以保证成品率100%

马卡龙夹的馅料如果为了口感,同样也很不算便宜

如果按我常作的馅料计算

10粒装的马卡龙大概按150g重量计算吧,里面大概含有杏仁粉30g=4元,糖粉60g=1.5元,蛋白1个=0.3元,砂糖少量=0.2元

中间的夹馅,黑巧30g=3.5元,淡奶油30g=1.5元

原材料成本是总共11元

而一个540g标准重量的吐司面包的原材料成本按家庭制作计算大概4~5元,面包店的卖价通常要接近20元了

何况马卡龙的制作所需的人工比面包麻烦的多,再加上装高贵冷艳的属性,卖到60~70元的高价就很容易理解了。

马卡龙的发展

马卡龙刚传到法国时,与如今的马卡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是单片,没有夹心。蛋白杏仁饼传到法国后,特别是进入19世纪后,大批法国厨师竞相制作这种甜品,单片渐渐变成夹心;同时,富有想象力的法国大厨们也尝试加入不同的水果和果酱,——甚至是咖啡、巧克力来创造五彩缤纷的颜色。就这样,杏仁饼变成了今天的马卡龙。[1]

像这样,在法国发扬光大的马卡龙,被贴上了浓浓的法式标签。因此,马卡龙不单单是一种甜点、一种美食,它更承载着一种文化。

马卡龙历史上曾是贵族食物,是奢华的象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卡龙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以其缤纷的色彩、清新细腻的口感和小巧玲珑的造型,博得人们,特别是女生们的喜爱。

马卡龙真正的口感是什么样的

1、配方问题,法式我们就不说啥了,意式,普遍含糖量是蛋白的250~300%,是杏仁粉的双倍。如果还不明白它有多天,你可以回家试一下,1勺杏仁粉,没有的话,芝麻粉花生粉也是可以的,混合1.5勺糖粉,吃吃看它有多甜。为什么不是2勺糖粉?因为配方还有蛋白,但是家里的话不必要去体会蛋白的味道,所以我们减少下糖粉的量去品尝。

2、回答下题主:马卡龙没有啥真实的口感,如果非要说,通俗就甜,高冷点,就是馅与马卡龙饼身的融合。不同的馅造就了马卡龙不同的口感,所以,这是个伪命题。

3、如果非要了解马卡龙的口感,那么我们应该分开看待。意式和法式,夹馅和不加馅。

先说明,本人没有去过意大利或者法国。本人是自制马卡龙爱好者。

店里的我吃过,私房的也吃过,不下8家。

但看马卡龙不加馅:

法式马卡龙,壳子脆,酥松,饼身轻。

意式马卡龙,壳子脆,软糯,比较润。饼身重。

不加馅的马卡龙,法式吃起来和杏仁饼干差不多,但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香,因为大部分马卡龙都不是纯杏仁粉做的,杏仁粉不同程度有添加,当然添加了啥我也不知道。意式吃起来相比法式更甜一些。

加馅,那就不好说了。加完馅的马卡龙,会吸收馅本身的水分及风味物质,因此,不同的馅有不同的味道。

马卡龙是什么

甜点的种类有很多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而这里主要介绍的马卡龙其实就是指法国的一种特色小吃。那么,我们不妨一起去具体了解马卡龙是什么,以及马卡龙的制作方法。

马卡龙 (Macarons,又称作玛卡龙、杏仁小圆饼、少女的酥胸)是一种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所做的法国甜点,通常在两马卡龙块饼干之间夹有水果酱或奶油等内馅。它的由来可追溯至19世纪的蛋白杏仁饼;这种甜食出炉后,以一个圆形平底的壳作基础,上面涂上调合蛋白,最后加上一个半球状的上壳,形成一个圆形小巧甜点,呈现出丰富的口感,是法国西边维埃纳省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这种点心偶尔也在法国东北地区可见。

马卡龙是法国西边维埃纳省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二十世纪初期,巴黎的烘焙师 Ladurée 发明一种方法来呈现马卡龙,利用三明治夹法将甜美的稠膏状馅料夹于传统的两个盖子层,成为新的小圆饼,更由于香料和色素的使用、湿度控制,使得马卡龙性质改良。相较于更早之前的小圆饼的甜、干、易碎的特性,新的圆饼具备外壳酥脆的口感,内部却湿润、柔软而略带黏性,改革后的马卡龙直径大约为3.5-4厘米之间。

如何制作新鲜的马卡龙

1、将杏仁粉和糖粉混合,放入食品处理机里研磨2分钟左右。

2、将研磨好的杏仁粉与糖粉混合物过筛(如果不易过筛,可以用勺子背碾压混合粉末,使它们更快的通过筛网)。

3、混合过筛以后的杏仁糖粉非常的细腻膨松。如果没有食品处理机,可以省略1-3步,从第四步开始。

4、将蛋白用打蛋器打至粗泡状态时,加入细砂糖,然后继续搅打。

5、搅打的过程中滴入少许食用色素,使蛋白呈现鲜艳的颜色。

6、一直搅打到蛋白达到干性发泡(提起打蛋器,蛋白能拉出一个直立的尖角)。7、将混合过筛后的杏仁粉、糖粉混合物倒入打发好的蛋白里。

7、用橡皮刮刀从底部往上翻拌,使粉类和蛋白完全混合均匀。

8、不断的翻拌混合好的蛋白糊,直到蛋白糊的浓稠度达到如图所示的程度:提起刮刀以后,蛋白糊呈带状往下飘落。

9、将蛋白糊装进裱花袋,用小号的圆孔裱花嘴在硅胶板上挤出直径约为3CM的圆形面糊。

10、面糊挤好以后,不要急于放进烤箱,放在通风处,待其自然风干半个小时,直到表面触摸上去感觉不粘手,并形成了一层硬硬的壳。这个时候就可以放进烤箱了。

11、烤箱事先预热。先用180度烤几分钟。一般6-8分钟的时候,马卡龙会出现裙边。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温度降到140度,继续烤25分钟左右。待凉了以后,用小铲子把马卡龙一个个铲下来。

吃马卡龙上火吗

食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不同的,想要健康就要多吃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尤其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饮食调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吃马卡龙会上火吗?

马卡龙的营养价值

1、马卡龙会增肥 马卡龙是高热量食品,有着很好的增肥效果。 2、马卡龙能抗衰老马卡龙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达到很强的抗衰老效果。

吃马卡龙上火吗

不上火

身体上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上面就是对吃马卡龙会上火吗的了解,希望朋友们不要忽略上火这样的常见症状,注意饮食的调整。

龙须糖的历史

据说是古代皇帝吃的小食品,已流传民间二千余年了。正德皇帝游民间时,发现民间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别之糖,当时称之为“银丝糖”,入口极香、口味特别,因而对此物产生好感,于是下旨带回宫中,并取名为“龙须糖”、也被称为“龙须卷”及后再传入民间,一直是深受臣民们喜爱的食品。龙须酥据传已流传民间二千年,一直为皇帝御用点心,直至雍正年间,龙须酥才名声大震。相传,一日雍正皇帝设满汉全席,宴请文武百官。当御厨现场制作该酥时,雍正皇帝见其手法娴熟,似游龙舞凤,手中糖丝雪白、纤细,如祥龙之须,遂龙颜大悦,赏赐众嫔妃臣子,并特封此糖为“龙须酥”,自此,龙须酥的美名遍传大江南北。

马卡龙的历史起源

马卡龙作为一种法式甜点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马卡龙是意大利人发明的。而马卡龙具体的起源,有多个版本。

修女版本

相传,早期一些素食修女,制作出用鸡蛋清和杏仁粉烘制的蛋白杏仁饼代替荤食,这便是马卡龙的雏形。如今马卡龙的英文Macaroon就源于意大利语Maccarone(精致的面团)。[1]

法国大革命期间,天主教受到革命党人打压,神职人员境况不佳。修女们为了生计,偷偷贩卖她们的蛋白杏仁饼,渐渐把蛋白杏仁饼传到了法国。

乡思版本

16世纪中叶,佛罗伦萨的贵族凯塞琳梅迪奇嫁给法国国王亨利二世。虽然身处王室,但毕竟远嫁他乡,王后不久就患上了乡思病。于是,跟随王后来到法国的厨师做出家乡的马卡龙,来博取王后的欢心,从此这种意大利式甜点在法国流传开来。

相关推荐

奶酪和芝士的区别 不同地区叫法不同

奶酪源自于西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美食,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于奶酪的称呼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制作工艺的奶酪称呼也不同,山羊奶酪,奶油奶酪,洗浸奶酪,新鲜奶酪,马斯卡彭奶酪,马苏里拉奶酪等都是根据奶酪工艺或原料的不同来命名的,在我国内蒙奶酪叫奶豆腐,新疆则称其乳饼,完全干透的奶酪叫奶疙瘩。

枣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经考古学家 从新郑斐李岗 文化遗址中发现枣核化石,证明枣在中国已有8000多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红枣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乘贡品,宴请宾朋。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在远古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并利用。《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了。《礼记》上有“枣栗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战国策》有“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枣在中国北方的重要作用。《韩非子》还记载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事。所以民间一直视枣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枣作为药用也很早

粉果历史

在明朝已有关于粉果的记载。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平常则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脂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荼蘼露、竹胎(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则兴茶素相杂而行者也,一名曰粉角。”可见,正宗的粉果,不是用澄面皮,不是用粘米粉也不是用糯米粉开水糊成团做皮,而是用蒸熟的米研成饭皮。只是这种传统的饭皮粉果在广东已经销声匿迹,貌似的仅在香港的陆羽茶室能觅其踪影。饭皮当然不如澄面皮剔透弹牙,但试试真正的古法传统味道,联想一下娥姐到底有多手巧有多漂亮,倒也不错。 味美色香

龙舌兰酒的历史起源

西元三世纪时,居住于中美洲地区的印第安文明早已发现发酵酿酒的技术,他们取用生活里面任何可以得到的糖份来源来造酒,含糖份不低又多汁的龙舌兰,很自然而然地成为造酒的原料。以龙舌兰汁经发酵后制造出来的Pulque酒。 大西洋彼岸、西班牙的征服者们将蒸馏术带来新大陆之前,龙舌兰酒一直保持著其纯发酵酒的身份。后来他们尝试使用蒸馏的方式提升Pulque的酒精度,以龙舌兰制造的蒸馏酒于是产生。由于这种新产品成功取代了葡萄酒,成为了这些殖民者大量消费的对象,于是获得了Mezcal wine的名称 Meal wine的雏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患肥胖症

吃得太多 小编永远也忘不了王诗龄小朋友早餐要喝两大杯牛奶,津津有味大口吃肉;姐姐满嘴蜜糖喊着“还要吃”(三大炮,一种糯米团子)这样让人惊叹的画面。生活条件好的孩子,平时也会吃几顿牛排汉堡西餐、来点雪糕马卡龙奶茶做下午茶,这样高热量、高脂肪的西式速食就逐渐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再加上孩子对食物的自主权增加,你也不好意思不给他吃,高热量、高脂肪、精选食物多,纤维素、蛋白质、粗粮少,容易造成不均衡。 动得太少 吸收得太多,消耗得太少。每天爱跟ipad、电视、电脑“玩”得不亦乐乎就让孩子尽情玩吧。除非

历史上最大的龙卷风排行榜

NO.1 圣路易斯龙卷风 时间1896年5月27日 ,死亡人数:255人。受伤人数:1000人 圣路易斯龙卷风发生在Eads桥西边6英里处。沿河的建筑全部被毁掉,只有少部分钢梁大桥存留了下来。 NO.2 Tupelo龙卷风 时间1936年4月5日 发生地:Coffeeville, Yalobusha 死亡人数:216人 。受伤人数:700人 Tupelo龙卷风在Coffeeville, Yalobusha 附近形成。它毁掉了上百个房屋和家庭 NO.3 Gainesville龙卷风发生地:Gainesvil

甜食的历史

到了周代,还专门设有专管取冰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周礼·天官·凌人》记有:“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唐代,长安的市场上已有了专门做冰买卖的商人。宋人王郅《云仙杂记》书中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到了晚唐,商人为了招来生意,在冰中加糖,更吸引顾客。到了宋代,中国的冷食种类就更多了。如北京,汴京市场上出售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街上卖的“雪泡梅花酒”等。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冰酪”,如当时诗人杨万里所描绘:“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元朝时的商人

制糖历史

史前时期 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 糖罐 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制糖历史大致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3个阶段。 早期制糖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饴糖、蔗糖,而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饴 将谷物用来酿酒造糖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属淀粉糖

菜品历史

传说一“麻婆豆腐”因何得名?在四川成都流传这样一个传说: 在清代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一个姓温的掌柜,有一个满脸麻子的女儿,叫温巧巧。她嫁给了马家碾一个油坊的陈掌柜。10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的生活成了问题。运油工人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接济她俩。巧巧左右隔邻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她把碎羊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认为好吃。于是,两姑嫂把屋子改成食店,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待顾客。小食店价钱不贵,味道又好,生意很是兴旺。巧巧寡居后没改嫁,一直靠

艾灸的历史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一、“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如《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中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训为灸灼。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