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到多少比较合适
血压控制到多少比较合适
高血压的控制应该注意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不可太过绝对化专一化,以下介绍一些不同阶段的人群对于血压的要求,以及高血压者都需要的注意事项.
1、对于需要立即降压处理的高血压急症,应在短期内给予降压,但应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不超过25%-30%,不要求立即降至正常。
2、若病程较长,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舒张压不宜降至11.4千帕(85毫米汞柱)以下,以免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3、一般高血压病人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者,可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18.7/128千帕以下(140/90毫米汞柱).
参加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通过气功锻炼,可积极扶持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不要选择有握、拉、提、举等项目的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预防鼻子流血
1.保持房间的安静、清洁,温度要适宜。室内保持空气清新,适当开窗通风换气,温度宜保持在18℃~20℃。因空气过于干燥可诱发鼻腔出血,所以空气湿度应≥60%。
2.老人平日活动时动作要慢,勿用力擤鼻,对症止咳。
3.饮食要进一些易消化软食,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
4.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应定期防治原发病,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尽快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5.对于儿童鼻出血患者应纠正患儿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
高血压如何治疗
(1)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体重。
②减少钠盐摄入。
③补充钙和钾盐。
④减少脂肪摄入。
⑤增加运动。
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高血压用药把握四个原则
用药原则一:
高血压者如果同时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者(≥140/90mmhg),或者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140/90mmhg者属于顽固高血压!2
用药原则二:
高血压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片,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用药原则三: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易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塞。对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或者过猛。
用药原则四:
高血压者用药注意对于中等危险或者低危险度的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的患者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高血压能不能坐飞机
1、大多数心血管、神经内科医师和航医都主张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后再乘机。即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降到理想或正常血压(<130/85毫米汞柱),老年人以(男性55岁、女性65岁以上)至少降至正常高值(140/90毫米汞柱)最妥。
2、从航空医学的角度来说,应对降压药物进行选择。部分药物,服后产生一些副作用,于乘机不利,应予注意。如肾上腺神经阻滞剂(胍乙啶等),中枢性阻滞剂(可乐定等),α、β-阻滞剂(拉贝洛尔等)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α-阻滞剂(呱唑嗪等)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部分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等)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平时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在乘机前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改用其他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如拜新同等)、β-阻滞剂(如普莱洛尔等)、利尿剂(如螺内酯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拮剂(如依沙坦等),由于较少发生对航空旅行不利的副作用,适合于高血压患者乘机时使用。
3、对于通过非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的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毫米汞柱)患者,应尽量将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最好备用一点降压药物或在乘机前小剂量服用一点降压药物,还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血压波动。
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到什么程度最合适
通常来说,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和肾病病人的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会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20~129/80~84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倍,血压140-149/90-94mmHg,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2倍。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最理想的血压值应该为110/75mmHg。如果只仅仅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譬如139/89mmHg水平,那只是一个勉强及格水平的上限目标值,应该尽量把血压降得低一点,受益会较大。血压120~139/80-89mmHg水平,都可以认为已属非正常范围。
有人说,血压降得低一点,对于患者会有好处,但并不是说血压降得越低越好。如果血压持续处于较低的水平也很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造成一些缺血性的疾病。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对自己的血压了如指掌,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切不可使血压过低。
高血压患者食物保健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有研究证实,控制盐的份量,对控制高血压有很大作用。但冬天气温较低,人们尤其“重口味”,用盐比较多,那高血压患者应该掌握哪些饮食窍门?
每天最多6g盐、30g油
冬天人们往往容易放多盐和油,但这两样是高血压患者饮食上需要控制的,谭荣韶表示,盐的份量,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在每天6g以内,这样才能控制血压;而如果血压很高,那盐的份量需要控制得更加严格——3g以内。专家也指出,如果一个菜的盐放多了,那其他的菜,尤其是蔬菜类的,少放盐或者不放盐也是可以的。
而油的份量,专家认为30g以内是合适的。谭荣韶举例说,比如煮3个菜,未必一定把油平均分到3个菜,每个放10g油;其实有的菜可以多放点油,煮得好吃点,而对于蔬菜类的,同样的,少放油或不放油也可以吃。
食物保健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清楚,黑木耳、芹菜或一些蔬菜、水果都可以降低血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食物并不能取代药物的作用。
据谭荣韶介绍,有些高血压患者存在“我就不吃药,我只吃食物保健”的想法,专家认为,无论是饮食控制还是食物保健,都只是有助于控制血压,而不存在因为吃了某种食物就不需要用药了。
专家进一步解释说,如果血压控制到理想的目标,那用药可以减少或不需要用药,他举例说,“比如有些人严格控制盐的份量,其血压控制比较理想,那他就可以不吃药”;反之,如果血压控制得不理想,那就需要药物的治疗,一种药物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会联合使用几种药物。
年尾应酬 少喝酒
春节将至,人们马上就要忙于聚会应酬、走访亲友,谭荣韶提醒,高血压患者早上不要太早去拜访亲人,晚上聚会时也不要玩得太晚,因为,清晨和半夜都是血压容易升高的时段,高血压患者最好养成早睡晚起的习惯。
另外,专家也指出,每年都有很多因为高血压患者吃饭聚会因为喝酒过多、过于兴奋,酿成心肌梗塞、脑出血等悲剧,因此,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聚餐注意适量喝酒、情绪不要过于激动。
流鼻血怎么预防
保持房间的安静、清洁,温度要适宜。室内保持空气清新,适当开窗通风换气,温度宜保持在18~20℃。因空气过于干燥可诱发鼻腔出血,所以空气湿度应≥60%。对于儿童鼻衄患者应纠正患儿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
老人平日活动时动作要慢,勿用力擤鼻,对症止咳。饮食要进一些易消化软食,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老年性鼻衄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应定期防治原发病,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尽快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