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黄颡鱼的做法
清蒸黄颡鱼的做法
用料:黄颡鱼、姜、花生油、胡椒粉、生抽、大蒜、鸡精、香葱适量。
做法:1、首先把鱼去鳍、内脏洗净,切姜片和打葱结塞入鱼中或垫于鱼身下,放盐、胡椒粉、鸡精腌制5分钟,其余姜葱切丝。
2、锅里放水煮开后,把腌制好的鱼入锅大火蒸3分钟后取出倒掉蒸出来的水分,这样可以去掉泥腥味,让鱼的口感更鲜香。
3、把首次放入的姜片和葱结弃除,在鱼上面放入姜丝重新入锅大火蒸5分钟。
4、热锅放油,烧至油上冒烟(一定要够热度),第四步和第三步同步进行。
5、接第三步,关火,打开锅盖,在二次蒸好的鱼上放入葱丝,淋热油,再均匀的把生抽淋于鱼身上。
6、最后盖上锅盖无火焖3分钟即可。
功效:黄颡鱼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肿。《医林集要》治水气浮肿,即以黄颡鱼配绿豆、大蒜,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商陆末服。攻补兼施,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
清蒸黄花鱼的做法介绍
做法一
1、将葱切成丝、姜切丝;
2、将鱼洗净起五脏,撒上料酒、盐、鱼腹中放入葱丝、姜丝上笼蒸8分钟即可。
做法二
1、鱼放盘子上,将姜片铺在鱼上。蒸鱼豉油倒在小碗里。(下图)
2、将鱼和小碗都放在锅里用大火蒸熟,7-10分钟(鱼的重量)
3、鱼蒸好后把姜片拣去,鱼盘里的腥水倒掉。然后将葱段铺在鱼上,小碗里的蒸鱼豉油倒到鱼上。
4、将锅烧热,倒入1勺油烧到7成热。把烧热的油浇到鱼盘的葱段上就可以了。
5、这样蒸出来的鱼不仅口感嫩滑,而且没有腥味。
做法三
黄花鱼1条,蒸鱼豉油(或生抽),生姜,葱
做法
1.鱼放盘子上,将姜片铺在鱼上。蒸鱼豉油倒在小碗里。
2.将鱼和小碗都放在锅里用大火蒸熟,7-10分钟(按鱼的重量)。
3.鱼蒸好后把姜片拣去,鱼盘里的腥水倒掉。然后将葱段铺在鱼上,小碗里的蒸鱼豉油倒到鱼上。
4.将锅烧热,倒入1勺油烧到7成热。把烧热的油浇到鱼盘的葱段上就可以了。
这样蒸出来的鱼不仅口感嫩滑,而且没有腥味。
便秘能吃黄骨鱼吗
这黄骨鱼是发物食材,所以患有痼疾宿病的人,最好不要吃,谨慎食用才是,黄骨鱼的功效也是很多的,但是便秘可以吃黄骨鱼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了解了解便秘可以吃黄骨鱼吗?
鮠科动物黄颡鱼的肉。黄颡鱼又称黄颊鱼、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获得后,除去鳍、内脏,洗净用。
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肿。《医林集要》治水气浮肿,即以黄颡鱼配绿豆、大蒜,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商陆末服。攻补兼施,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
黄颡鱼性味:甘、平,微毒。
功用:利小便,消水肿,祛风、醒酒。
宜食:适宜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食用;适宜小儿痘疹初期食用。
《本草纲目》:“煮食消水肿,利小便。”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
忌食:根据前人经验,为“发物”食品,故有痼疾宿病之人,诸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肿,红斑狼疮以及顽固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或谨慎食用。忌与中药荆芥同食。
《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
《随息居饮食谱》:“甘温微毒,发痘疮。”
关于便秘可不可以吃黄骨鱼,黄骨鱼的禁忌中并没有特别的指明,便秘者不可以食用,但是还是要谨慎些,咨询一下医生,可不可以吃,对于这饮食方面的,还是需要谨慎一些,祸从口入所以一定要把好吃这一关,才可以舒适生活。
黄骨鱼的介绍
黄骨鱼学名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
在珠江三角和我市的茶楼、食肆、海鲜酒家,食客可以尝到一种叫黄颡鱼的新品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黄颡鱼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俗称黄骨鱼、骨鱼。它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库或其支流等水域,栖息于底层,以各种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小杂鱼、虾等为饵,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营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条件较好的水域均可以进行养殖(或增殖)。
黄颡鱼鱼体粗壮,头略平扁,躯干、尾侧扁,背倾斜,胸、腹宽阔平坦,头顶皮肤单薄,表皮比较粗糙,吻纯圆,眼中等,口裂大,齿细小呈绒毛状,唇薄而简单,上枕裸露,有一根向后延伸的骨刺,须4对,鳃盖8条至10条,尾鳍深分叉,其特征鱼一般鱼类有较大的差异。
黄颡鱼是一种广为分布的鱼类,广东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湖泊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在广东,属于黄颡鱼的鱼类共有三种,分别是黄颡鱼、中间黄颡鱼和互氏黄颡鱼。
黄颡鱼吃什么食物
野生黄颡鱼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
黄颡鱼的规格不同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厘米,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厘米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厘米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特别喜食蚯蚓)和小型鱼类等。
黄颡鱼的养殖饲料
人工养殖可用鲜活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可将小鱼、小虾、螺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土面粉作粘合剂,搅匀成团状,放在饵料台投喂,也可用专门配合饲料。投饲时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投喂占鱼体重5%左右,每天两次,上午占1/3,下午占2/3,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黄颡鱼的功效与作用 健脑益智
黄颡鱼是优质鱼类食物,在黄颡鱼的鱼肉中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可以活跃大脑细胞、增强记忆力,具有不错的健脑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适量吃些黄颡鱼可以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黄颡鱼的习性及钓法技巧
一、黄颡鱼的习性
黄颡鱼适应能力较强,主要在底栖水层生活,进食较凶猛,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黄颡鱼主食底栖小动物、小鱼、小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 物等。各类有病、有伤、死亡的动物它都吃。公母颜色有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的刺有微毒。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耐低氧能力一 般。常见个体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体长约5.6厘米;2龄鱼约9.8厘米;3龄鱼约13.5厘米;4龄鱼约16厘米;5龄鱼 17.7~25厘米。
二、适钓时间
春末至秋天是钓黄颡鱼的时间。黄颡鱼昼伏夜出,一般在夜间觅食,所以夜钓较好。
三、黄颡鱼的钓点
(1)黄颡鱼分布于我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辽宁等流域。
(2)一般在静水或江河缓流处活动,也喜欢在浅滩、水草处。白天在水的底层,夜间到水的上层觅食。幼鱼常在江河湖泊沿岸觅食。
(3)喜欢在地形复杂的地点,比如乱石堆周围、浸在水中的树下,喜欢小杂鱼喜欢去的地方。
(4)不喜欢呆在急流里,但爱呆在急流的边上,那里水流较缓慢,情况复杂,小杂鱼比较集中。
四、渔具选择
黄颡鱼喜欢吃“死”钩,因此不必考虑钓具的灵敏度,甚至用一根线栓一个钩子并且以小螺丝母作铅坠也可以。用传统钓组、竞技钓组、串钩、单钩、双钩等都可 以;用无倒刺鱼钩摘钩时较方便;鱼较大时用8号、9号钩。手竿钓组、海竿挂串钩、拉砣都行,自制的短手竿配较长的钓线也不错。带上取钩器和红花油。另外, 夜钓要准备照明灯。
五、鱼饵及用法
(1)诱饵窝料
钓黄颡鱼可打窝,也可不用打窝。窝饵可用酒米;小龙虾头;泥土加蚯蚓段(可再加些虾粉);纱布包裹动物内脏;买个猪肺(动物内脏)扔在河里;动物血;黄颡鱼养殖饲料等。
用黑蚯蚓打窝最理想。先剁成小段,用纱布或丝袜包裹,加点小石块打窝增加稳定性,栓一根细线,如果是流水,则放在钓点上游20厘米处。如没有黑蚯蚓,可用红蚯蚓。钓鱼结束后把纱布包拿走,因为久了蚯蚓发臭会影响水质。
(2)钓饵的选择
常用的钓饵有:蚯蚓、小虾、面包虫、鸡肠子、孑孓。用小龙虾钓黄颡鱼时,可以把小龙虾头扔在水当做诱饵,用小龙虾肉钓。一只龙虾可剪成好几个饵;一般龙虾头扔下去后很快就可以钓到。
六、钓法技巧
(1)钓法
垂钓时尽量多带些鱼竿,全部排开打进水里,广种薄收。不必担心提竿时机,喜欢吃“死”钩的它基本跑不了。一般看到有力的顿口就可以提杆,如果不及时提杆,钩会被吃得很深,记得带取钩器。
还有一种钓法,短手竿配较长的钓线。用几十根竹竿或树枝当作鱼竿用。长短粗细没关系。采取传统钓法,每根线长四、五米就行,拴在鱼竿上,在钓线上安装鱼 漂、铅坠、鱼钩。为了稳一点,可适当加大铅坠重量。垂钓时,把鱼竿插在岸上,插稳点。然后过0.5~1小时巡查一下就行了。检查时,都要重新更换鱼饵。用 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是在傍晚至夜间10点,这个时段是摄食高峰期。
一些地方钓黄颡鱼难以出现暴连现象,须不断更换钓点,因为肉食性鱼类有自己的地盘,如果不打窝子,很难在一个钓点连续上鱼。每钓上一条,再次下钩超过10分钟没有动静,就要把鱼漂的落点移动一两米。
(2)摘钩及预防被刺
黄颡鱼出水后,嘴巴紧闭,很难摘钩,如果钩被吃得太深可用取钩器。鳍上的刺有毒,被扎到会疼痛难忍。处理伤口的办法是立即往伤口撒尿,因为鱼的毒性是酸性的,人体的尿液是碱性的,酸碱中和。
摘钩时,如何让它的嘴巴张开呢?先用姆指和食指捏住鱼身侧面的一根大刺,手指必须尽可能靠近根部,拇指向鱼肚子靠拢,以压住鱼侧面的骨头,中指将背上的刺向后推,鱼嘴巴就张开了,如果没有按住鱼腹骨头,会很难捏住鱼的侧鳍。最好带个毛巾防扎手。
如何区别野生和养殖的黄颡鱼(黄蜡丁)
一、野生黄颡鱼大小不一,而家养的黄颡鱼个头较一致。
公黄颡鱼长的快,个头较大,一般来讲,同一生长环境,公黄颡鱼比母黄颡鱼一条要重5分之一,现在,家养黄鱼已经实现了全部繁殖为公黄颡鱼,所以,养殖的黄颡鱼,个头一样大,体形一样。
野生黄颡鱼公母都有,大小不一,母的个头较小,在产卵期,肚子较大,公的常年肚子都不大。
二、野生黄颡鱼颜色不一,颜色深的深、浅的浅,由于野生黄颡鱼是自然繁殖,所以,其外部特征不一致,最明显的特征是花纹不一样,而家养的黄颡鱼颜色一致,且花纹一样 。
黄颡鱼的功效与作用
不少人比较喜欢吃黄颡鱼,因为这种鱼做起来不仅仅是味道上十分的鲜美,其实在各种方面,都是对人们的健康很有益处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在饮食上去享受黄颡鱼的美味,我们对于黄颡鱼的功效与作用一样是不可以大意的。一起去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黄颡鱼的功效与作用是比较多的,在平时的饮食上,这种黄颡鱼吃的时候,性味甘平。可以益脾胃,利尿消肿。我国的医学上也说何种黄颡鱼能够帮助人们治疗水气浮肿,主要的作法,就是使用黄颡鱼搭配上一些绿豆、大蒜,之后坚持使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商陆末服。就可以了。
黄颡鱼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 ,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虽然我们在上面的介绍上,知道了黄颡鱼的功效与作用,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些患了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或者是什么上具有了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还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的朋友是可以适当吃一些的,对于我们的身体很有益处。
夏钓黄颡鱼的三大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天气、钓时和水色的选择
由于黄颡鱼有较强的怕光**性,所以,夏季垂钓黄颡鱼,出行的天气最好选择在阴天、大雨过后的细雨靡靡的天气。如果遇到涨水时节,水色混浊的时候晴天也是可以出钓的,但在水质较清、阳光强烈的晴天垂钓黄颡鱼的效果是较差的。
选对合适的天气是垂钓黄颡鱼的前提,其次就是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出钓时间,通过多年的作钓总结认为钓黄颡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傍晚或夜晚,尤以傍晚后至上半夜这段时间,钓效最佳。因为,夜幕降临后,黄颡鱼才开始从隐蔽处游到近岸活动并进入觅食的小高峰。另外,钓黄颡鱼的时间并不是只能在早晚和夜晚,白天的浑水水域里也能钓出好效果,特别是夏季下大雨、暴雨后造成水位上涨水色浑浊并有一定的流速时,垂钓的效果往往也不错。
二、精配饵料,优选钓具
钓黄颡和钓其他鱼种一样,也需要打窝子诱鱼,我认为做窝钓鱼比不做窝钓鱼的效果要好。因为黄颡鱼是肉食性鱼类,食源范围较广,喜食小鱼虾、绿蚯蚓、蚌肉、红蚯蚓、红虫、鸡鸭肠等。根据这一特性,钓黄颡时我一般用鸡鸭鹅等家禽肉的下脚料剁碎打窝子,如:将杂鱼、鸡鸭内脏、绿蚯蚓捣碎抛入窝点做窝子。
垂钓黄颡鱼的钓组配置要根据垂钓的方法决定。
1)手竿传统钓时
根据水面和钓点的大小、远近配置钓竿,但一般鱼竿选择5-7米较轻便的软钓竿即可,以增强上鱼的手感,钓线可以用0.6-1.0号线。由于黄颡鱼嘴大,所以鱼钩可以用的偏大一些,用5-7号带倒刺长柄钩为好。
2)在明水区用台钓也可以
但由于饵料基本上用的都是荤腥饵料活食,所以,钩要换上带倒刺的,以防止饵料在抛竿时脱落。
3)在用抛竿垂钓时
最好选用串钩,相对爆炸钩而言,串钩在水底的分布范围要比爆炸钩大很多,这样也就使钓饵的分布范围变大,黄颡鱼中钩的几率也相应的得以提升。
4)在用延绳钓法时
主线可根据水面的大小配置,一般用100-200米长即可,太长操作不便也容易乱线。子线、鱼钩一般配100-150个左右都可以,前提是延绳钓法一般适宜有船或皮筏等工具。
总之,不论用什么钓法,垂钓黄颡鱼时摘钩器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黄颡鱼吞钩猛,常常把鱼钩吞到喉咙里造成摘钩困难,有摘钩器可以很方便的将鱼钩取出来。另外,由于黄颡鱼出水后,身上的刺常是**的,用手直接摘钩容易被其硬刺给扎到,同时用一般的鱼护装鱼容易挂鱼护,最好带上如塑料桶、盆、折叠的帆布包装鱼较好。
三、选好钓点,用对钓法
垂钓黄颡鱼钓点选择很重要,因为黄颡鱼生性怕光且游速较慢,又喜好群居,很少做远距离觅食,所以,垂钓过程一旦选对钓点可连续钓取很多条。通过多年垂钓黄颡鱼,我感觉在以下地方选钓点较好:河道涨水时近岸水质较浑浊、有缓流的洄水湾处;水下有漩涡的边缘处;出水口、进水口两侧有水草、乱树枝、碎石堆的边缘;水面有水草、水下有障碍物或乱石堆附近;桥墩、涵洞、近岸有陡坎边。
1)钓黄颡鱼选用手竿钓时
近似于底钓鲫鱼、鲤鱼,但垂钓的技术要求没那么高,黄颡鱼吃钩都是吞钩,吃钩的漂相基本上是送漂或黑漂,不存在什么涮饵、轻口、滑口什么的。钓黄颡鱼也要打窝,但窝料要以腥为主。漂的调与钓要追求适度灵敏,因为黄颡鱼吃钩猛,在提钩时机的把握上以早为好,当发现漂有开始送漂、黑漂时就要提竿,提竿太迟它常把钩吞到肚子里,造成无法摘钩或过早死亡,特别是高温时不利于鱼的保鲜。黄颡鱼喜欢吞食活饵,所以,在垂钓的过程中饵料尽量保持新鲜,用蚯蚓或红虫时候要保持蠕动、摇摆状态,以增强诱鱼效果,要勤采取提、拉、拖、逗的方式,以引鱼追食。
2)在用抛竿钓的时候
钓线要略为粗一点,因为深水区碰到其他肉食性大鱼机会较多,以防线过细损坏钓组。在抛钩后,如长时间没动静,也要间隔一会向岸边拖、逗一下,但拖的距离不要太远,一般不要超过0.5米,既让饵料“活”起来,又让鱼能追的上饵,如一个人照看多把抛竿,竿稍上最好配小铃铛,以便及时发现鱼讯。
3)延绳钓时
当串上饵料后,在船或皮划上要沿近岸约一米深的水域依次下钩,边下钩船边后退,这样,在水底布出一道钩阵,以增加钓取的范围。这种钓法一般适宜晚间应用,傍晚下钩早晨收钩,这种方法钓获量大,鱼密度大的情况下,一次就能钓获几十条黄颡鱼,我常看到渔民使用此法但休闲钓者用的很少。
注意事项:
黄颡鱼身上的三根刺都有毒,这是它用来自卫的武器,所以,摘钩时要特别小心,一旦被它的刺刺中会马上发生痛、麻、出血、局部肿胀症状。但被黄颡鱼轻微刺伤也不要慌张,可用手指尽快挤出或用嘴吸出伤口的血,再在伤口附近吐一些自己的唾液做几次按摩,一般过一个小时左右就可消肿。如果被严重扎伤,应及时到就诊,以防感染。用延绳钓方法时,钓者要注意安全,不会游泳者不宜参与操作。
黄颡鱼和鲫鱼哪个营养价值高
1、黄颡鱼
黄颡鱼又称黄颊鱼、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黄颡鱼的肉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肿。《医林集要》治水气浮肿,即以黄颡鱼配绿豆、大蒜,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商陆末服。攻补兼施,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当然各有各的优点.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鲫鱼长的很大的其实那不正宗的鲫鱼,有一种叫黄金鲫,一种叫湘云鲫,能有七八两到1斤多的。
2、鲫鱼
鲫鱼是饮食中常见的佳肴,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为鲫鱼含动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常吃鲫鱼不仅能健身,还能减少肥胖,有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寿。中医认为鲫鱼能补虚、温中下气、利水消肿,清烧能治胃肠道出血和呕吐反胃。外用还有解毒消炎的作用。尤其是治疗产后乳少更有独到之处。吃鲫鱼能开胃健脾、调营生津,这样不仅补充了生成浮汁的营养蛋白,而且脾健则能使乳汁分泌,因此吃鲫鱼对乳汁少、乳泌不畅的产妇确有增加乳汁分泌的效果。
嘎鱼的药用价值
黄颡鱼性味:甘、平,微毒。功用:利小便,消水肿,祛风、醒酒。宜食:适宜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食用;适宜小儿痘疹初期食用。《本草纲目》:“煮食消水肿,利小便。”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忌食:根据前人经验,为“发物”食品,故有痼疾宿病之人,诸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肿,红斑狼疮以及顽固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或谨慎食用。忌与中药荆芥同食。《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随息居饮食谱》:“甘温微毒,发痘疮。”《本草纲目》:“反荆芥。”选方:⑴水气浮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黄颡鱼3尾,绿豆1小杯,大蒜头1个,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喝其汤,不能用盐。⑵累痢溃烂:黄颡鱼1尾,剖去肠杂,纳入蓖麻子20粒,黄泥封固,放炭火中煅存性,去泥,研细末,以菜油调涂,一日2次,用前先以食盐水洗涤拭擦患处。(此方亦可用治下肢溃烂。)黄颡鱼涎来源:为黄颡鱼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出自《本草纲目》:“黄颡鱼涎,翅下取之。”归经:肺;肾经。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刮取其皮肤分泌的粘液,鲜用。用法用量:内服:入丸剂,适量。功用主治:《日用本草》:“治消渴。”选方:治消渴饮水无度:黄颡鱼涎和青蛤粉、滑石末等分。丸梧子大,每粟米汤下三十丸。黄颡鱼颊骨来源:为黄颡鱼的颊骨。功用主治:《普济方》:"治喉痹,黄颡鱼颊骨烧灰出火毒,以茶清调下三钱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