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后身体变化 血细胞变化

产后身体变化 血细胞变化

产妇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计数往往由于血容量的改变而上升,白细胞由于临产时升高,产褥早期仍较高,可达2万到3万,产后一周可降到正常,大多数产妇的生理性贫血于产后2-6周恢复,血沉在产褥期较高,到产后6-10周恢复正常。

更年期女性身体变化

1.月经异常

月经是女性判断自身健康与否的一个信号,当月经出现延迟、经期短、闭经等现象时,说明女性的生殖能力已经逐步丧失,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2.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

更年期女性常常出面面部潮红、出汗、眩晕、精神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等,其实这些都与更年期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3.皮肤、骨骼等出现疾病

皮肤容易瘙痒、发麻,心血管方面容易发生心悸、高血压,身体容易肥胖、浮肿,骨骼容易发生关节痛、骨质疏松等。

怀孕晚期身体变化

一、怀孕晚期妈妈的子宫变化

进入怀孕第九个月,胎儿已经为分娩做好了准备,宝宝悄悄地将身体转为头朝下的姿势。胎儿此时身体呈圆形,皮下脂肪较为丰富,皮肤的皱纹、毳毛都相对减少。皮肤呈淡红色,指曱长到指尖部位。胎儿的手肘、小脚丫和头部可能会清楚地在你的腹部突现出来。宝宝的性器官、内脏已发育齐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已近成熟,听力也已充分发育,对外界的声音已有反应。

二、怀孕晚期妈妈的身体改变

怀孕晚期妈妈的宫高增加,体重达到可能是人生最高峰。从孕妈妈的肚脐量起,子宫底部高度约15厘米,从耻骨联合量起约35厘米。到本周,孕妈妈的体重约增加了11~15干克,这时孕妈妈的体重已经达到最高峰。子宫整体位置的下降,使胃、胸部的憋闷感减轻。但同时也使膀胱受到的压迫增加,越来越尿频,阴道分泌物也因而增多。子宫口及阴道变软,正在为分娩做好准备。子宫的收缩,使腹部胀满、发硬。如果间隔15分钟左右子宫有规律地收缩1次,那就是临产的先兆了。

腹部下坠,行动困难等异常都会增加孕妇的不安感。由于胎儿增大,并且逐渐下降,相当多的孕妈妈此时会觉得腹坠腰酸,骨盆后部附近的肌肉和韧带变得麻木,甚至有一种牵拉式的疼痛,使行动变得更为艰难。日益临近的分娩会使孕妈妈感到忐忑不安甚至有些紧张怀孕期间饮食,此时,多和丈夫、朋友或自己的妈妈聊一聊,会得到更多的安慰和鼓励,可以稍稍缓解一下自己内心的压力。

三、怀孕晚期妈妈的情绪波动大

离预产期越来越近,妈妈们不禁都会有些焦虑,严重会有产前抑郁症。考虑到自己要经历痛苦的生产过程,你的可能会有些焦虑。要知道,产前焦虑会对你和胎儿会造成直接的影响。由于焦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产时宫缩无力造成难产或滞产。

产后身体变化 子宫变化

产后子宫开始缩小,直至恢复正常,其变化过程为分娩后第一天子宫下降平脐,以后宫底每天下降一到二厘米,7天左右子宫降入骨盆腔,与耻骨联合平,大约42天后恢复到正常大小。

刚生完孩子的子宫约跟孩子头一般大小,重约1千克,到产后4周左右恢复到孕前水平,即鸡蛋大小,50到70克,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子宫复旧,产后42天左右,孕妈妈应该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是否恢复正常。

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

增加

淋巴细胞增加(lymphocytosis):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此外,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

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生理期变化有哪些

变化1、基础体温变化正常育龄妇女在一个月经周期中,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一般两者温差可达0.5℃左右,呈典型的双相型体温曲线。这种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功能,高、低体温曲线交界处为卵巢的排卵日期。

变化 2、宫颈及宫颈粘液排卵周期中宫颈受雌、孕激素作用,具分泌和启闭变化。随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增加,宫颈口松弛开张,粘液量增多,粘稠度最小,清澈透明如蛋清样,拉力(拉丝度)渐增;排卵后在孕激素影响下粘液分泌量迅速减少、变稠,宫颈口闭合。

变化 3、排卵痛为排卵时症状,大约1/3妇女有排卵痛,疼痛发生在排卵侧下腹,为激烈疼痛或持续性钝痛,持续6-12小时。排卵时由于体内前列腺素的增加,卵泡液腔的压力增大,卵巢表面要发生破裂使卵子排出,这一破裂的过程对一些敏感的妇女会产生下腹疼痛。

变化 4、 排卵期出血为排卵后症状,通常持续时间2-3天,出血量不多,有时仅表现为白带略带红色。排卵期出血可能是由于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不能维 持正常的子宫内膜生长,引起子宫内膜表层局部脱落,从而发生突破性出血。在出血的同时,可伴有下腹疼痛不适的感觉,一般不需要处理。

身体变化有哪些

进入青春期,显著的变化是身体上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女孩子们会体验到初潮的感觉。所谓初潮,就是月经第一次来潮,很多女孩子为此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其实要理解这只是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这是说明我们已经长大,成为能够生育的女性了。在此时,女孩子的心理会变得敏感和多疑,家长们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月经到底是怎么回事,打消顾虑和疑惑。

月经初潮一般发生在12-15岁左右,这时候也正是女孩子心理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因此对于月经初潮和以后的每个月来临,都会给女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需要及时缓解焦虑和紧张心理。

女人怀孕后身体的九大变化

变化1:毛发

怀孕后雌激素分泌增多,头发的生长率提高20%,头发变得更加浓密;同时,雌激素的分泌又刺激了雄性激素的分泌,促进体毛的生长。不用着急,产后6个月内,多余的毛发将自行脱落。

变化2:眼睛

由于怀孕后体循环速度减慢,准妈妈的眼睛容易水肿、充血。因此孕妇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且不要在睡前喝太多水,分娩后此症状自然消失。另外,荷尔蒙的波动还导致视网膜增厚,戴隐形眼睛会感到不适,一般分娩6个月后才能恢复正常,建议在此期间使用框架眼镜,或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眼药水来增加润滑。

变化3:乳房

受孕激素影响,乳房在怀孕4-6周后开始增大并变得更加敏感,其总重量大约能增加到800克。重量的增加和孕激素的双重作用,拉长乳房的韧带和纤维组织,因此乳房有下垂趋势,要选择专用胸衣加以保护。随着血量的增加,有些孕妇乳房上还可能出现蓝色血脉网纹,多在分娩后自然消失。

变化4:脊柱

怀孕后过度拉伸的腹肌失去对腰椎的支持作用,子宫重量的增加也给腰椎施加更多压力,再加上脊椎间的韧带在孕激素作用下变松弛、脊椎稳定性变差,因此腰椎弯曲变大,孕妇常感腰背疼痛。同样道理,乳房重量的增加也给颈椎施加更多压力,颈椎弯曲也变大,孕妇也经常感到颈部疼痛。分娩后2周内不适症状通常消失,适宜的锻炼有助于脊柱恢复正常生理弯曲。

变化5:皮肤

有些女性怀孕后皮肤更加光滑细腻,但仍有30%的孕妇脸上或脖子上可能出现棕色孕斑,还有些孕妇脸上原有斑点的颜色加深,一般在分娩或断奶几个月后症状自行消失。多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能减轻症状,但日晒加重症状,因此孕妇尤其要注意防晒。另外,皮肤被过度拉伸还容易留下妊娠纹,预防方法是整个孕期坚持使用专业按摩霜,增加皮肤弹性。

变化6:腹部

怀孕后,腹部原本平行连接的左右两束腹直肌逐渐分离,分别向身体两侧伸长,以容纳不断增大的子宫。妊娠3个月时,66%的孕妇身上都出现这种腹直肌分离现象,此分离不会引起疼痛,个别女性的腹下组织还会向外顶出肚脐。分娩后,腹直肌需要6周时间靠自身弹性慢慢靠拢,适宜的运动能帮助其回收。

变化7:臀部

准妈妈的臀部变宽变厚,主要是受孕激素影响,一方面脂肪容易堆积、另一方面骨盆上的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稳定性都变差,再加上胎儿的压力,耻骨联合间隙变宽。以上变化除了影响美观,还容易导致准妈妈在做转体等扭转运动或上楼、上床、下车甚至走路时感到腹股沟附近疼痛或骨盆疼痛。

变化8:手部

受孕激素影响,细胞间积水增加,容易导致上肢,尤其是手部水肿;子宫压迫主静脉,多余液体的排放受阻,也导致全身水肿。水肿现象在孕期最后4~6周最为明显,时常举手按摩有助于减轻肿胀,一般分娩后5天内会消肿。如果肿得过于厉害,最好咨询医生。

变化9:腿部

孕激素对血管壁的松弛作用使静脉瓣闭合不足,影响血液向心脏方向回流,最容易在腿部形成难看的静脉曲张。此外静脉曲张还可能发生在头部引起头痛、发生在直肠引发痔疮。预防的方法是充分饮水,尤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不要仰睡、坐着时不要交叉双腿、上厕所时间不要太长等,另外,坐下时最好将小腿垫高。

坐月子每周身体变化

第1周

1、阵痛从第3天开始得到缓解。

2、恶露量在分娩当天和第2天较多,然后逐渐减少,1周后与平时的月经量差不多。

、分娩后第1天开始分泌乳汁。

4、分娩1周过后,子宫缩小。

第2周

1、恶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黄色,量也逐渐减少。

2、母乳分泌更加顺畅。

3、子宫继续缩小,恢复到分娩前的状态。

第3周

1、黄色的恶露几乎消失。

2、分娩时的伤口基本痊愈。

第4周

1、恶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2、耻骨恢复正常,阴道恢复正常,会阴部消肿。3

、腹部变得较为紧绷。

4、妊娠纹的颜色变浅。

第5周

1、腹部下垂不明显,身材恢复原状。

2、身体大多已调整至原来的状态。

第6周

1、子宫完全恢复。

2、摆脱产后抑郁症。

相关推荐

孕早期的身体变化有哪些

肚子变化:随着胎儿长大肚子慢慢变大,身体负担加重 脉搏变化:脉搏每分钟增加10次,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10~15次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加速:代谢率增加10%~25% 子宫变化:子宫肌纤维增厚加长 乳房变化:乳房变大变软,乳腺导管增加

孕6个月妈妈的身体变化

现在孕妈妈的身体越来越重,大约以每周增加250克的速度在迅速增长。 子宫进一步增大,子宫底已高达肚部,你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增大的子宫。 下腹部隆起更为突出,腰部增粗开始明显,体重也增加了许多。 由于子宫增大和加重而使脊椎骨向后仰,身体重心向前移,由此出现孕妇特有的状态。 由于身体对这种变化还不习惯,所以很容易出现倾倒。 腰部和背部也由于对身体的这种变化不习惯而特别容易疲劳,孕妈妈在坐下或站起时常感到有些吃力了。

怀孕后身体变化有哪些

1、色素沉着。面颊、额部、上唇、颊部出现蝴蝶形黄褐色斑疹,有的发生在乳晕、腋窝、会阴部、生殖器及大腿内侧。这是脑垂体的促黑色素激素及性激素增加引起的。 2、乳房增大。乳房增大,乳头突出,乳晕表面突出棕色小结节(称蒙氏结节),乳晕色素也增加。 3、出现妊娠纹。怀孕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皮肤弹性组织脆性增加,腹壁、臀部和乳房等处出现表面光滑的波浪形条纹,叫作妊娠纹。 4、牙龈炎。由于血中黄体酮含量增高,不注意口腔卫生,缺乏营养等引起。产后可以消退。 5、瘙痒症。在妊娠最后3个月,由于肝内胆汁郁积,通过血液

怀孕初期孕妈身体详细变化

怀孕初期孕妈身体变化 第1大变化 孕吐 出现时间:第5~6周后 原因:怀孕呕吐主要与荷尔蒙有关。怀孕后人类绒毛促性腺激素(HCG)会急速上升,HCG高时,胃部分泌物减少,肌肉蠕动也缓慢,易引起胀气、反胃和呕吐。 改善方式:要减缓孕吐最重要的是“减少胃部的水”,要掌握“少量多餐”、“不大量饮水”、”以干粮为主”、“饭后不平躺”等4大原则。 第2大变化 频尿 出现时间:第13周左右、怀孕后期 原因:孕周数到了13周左右,子宫就会较以往明显增大,可能就会压迫到膀胱,使孕妈咪变得解尿次数多且尿量减少,但是孕期正常

孕早期的身体变化有哪些

孕吐 出现时间:第5~6周后 原因 怀孕呕吐的原因主要与荷尔蒙有关。但是妇产部主治医师苏怡宁进一步解释,“害喜的原因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而目前较能确定的原因是受到体内荷尔蒙变化影响,怀孕后人类绒毛促性腺激素(HCG)会急速上升,它分泌在血液中,刺激雌性荷尔蒙和黄体素继续分泌,使子宫内膜不致剥落,从而可以维持正常怀孕。 HCG高时,胃的分泌物减少,胃部肌肉蠕动也缓慢,容易引起胀气、反胃和呕吐。 改善方式 目前对于孕吐并没有很有效的治疗,孕妈咪可以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要减缓孕吐最重要的是“减少胃部的水”,也

怀孕中后期孕妈身体详细变化

第1大变化 黑色素沉淀 出现时机:第12周后 原因:怀孕后,雌激素和黄体素大量上升,会使黑色素细胞活化,因而造成黑色素细胞沉淀,大部分会出现在乳头、外阴部、腋下、腹股沟、大腿上方内侧,以及耻骨到肚脐中央会出现腹中线。 改善方式:通常,因怀孕而出现的黑色素沉淀,产后荷尔蒙分泌恢复后也会随之恢复,约在半年内会陆续消退,但复原的情况视每个人的体质而定,为了避免加深这些黑色素沉淀的部位,孕期做好防晒是主要的关键,以免黑色素接触到紫外线后,根深柢固的留在原地,产后也无法恢复! 第2大变化 妊娠纹 出现时机:第13周

乳腺增生患者的身体变化

第二,得了乳腺增生明显的症状是病人会感到乳房胀痛有肿块,大都数患者主诉会有周期性的疼痛,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严重的病人还可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有的甚至走路、活动时也会疼痛,并且可向肩、背部、腋窝、上肢放射。乳腺增生有的表现为单侧,有的会出现双侧的乳房胀痛;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乳腺增生对女性的影响有哪些: 1、乳腺增生常伴随经期后延、经痛加剧、经量少、身倦无力、腰酸肢冷、少腹畏寒等症,日久失治者,少数可发生癌变。 2、乳腺增生对女性的影响包括有癌变的可能,但并非每种类型的乳腺增生

女性从大姨妈看身体变化

我们的情绪状况和健康指数都能通过月经反映出来 减肥过度 月经不来 长期过量运动和营养不良让体内各种调节激素的分泌发生紊乱。赶紧恢复正常的三餐作息,运动应该长期、适当,而不应如此魔鬼地对待自己的女儿身。调整3~6个月,如果月经还不来,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人工流产后 月经变少 人工流产是一种物理性的胚胎剥离手术,就是把胚胎和已经增厚的子宫内膜一起清除出身体。通常一次操作手法正确的流产手术并不会让身体受到很大的创伤,只有频繁的刮宫手术才可能导致月经稀少甚至闭经。要注意做好避孕功课,因为流产给子宫造成的创伤是不可

怀孕后身体变化 皮肤的变化

怀孕后,受体内荷尔蒙变化的影响,有的孕妇在面部和额部、两颊、鼻部出现棕黄色色素沉着,称为妊娠斑,在产后相当长时间内都不易消褪。腹部可出现妊娠纹,因子宫日益增大,腹部隆起,腹部皮肤过度伸张,皮肤变薄,血液的颜色外露,皮肤里的弹性纤维可被撑断,形成妊娠纹。每个人的皮肤张力不同,因此,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妊娠纹。

骑行一个月的身体变化

体能增强 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群,体能较差,而在骑行的过程中,会锻炼到身体的各处肌肉,尤其是下肢部位,坚持骑行一个月后,可以明显感觉体能提升。 心肺功能增强 骑行属于一项有氧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骑行一个月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心、肺功能增强。 瘦身 骑行在锻炼身体肌肉的过程中,会消耗身体的热量,可以帮助脂肪燃烧,消除身体多余的脂肪,一个月后,可以明显感觉身上肌肉变的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