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生闷气

为什么生闷气

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生气,不仅对自己情绪不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好。尤其是中老年人,经常生气会引起胸闷,甚至身体的并发疾病。

人之所以会生病,最原始的一种根源就是生气,这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说明。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张国玺教授指出,生一次气毁一次健康,生气导致的疾病与由风寒暑湿等外因导致的疾病不同,会直接损伤五脏功能,发病更加严重。

长期生气的人,会在身体上留下不同的痕迹。从外表看,脾气火暴,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秃顶。

严重的还会使头顶变尖;程度轻点的,则会在额头两侧形成双尖的M形微秃。美国《洛杉矶时报》也报道,爱生气的人容易长色斑,而且脑细胞衰老明显加快。从中医角度分析,发脾气时,气会往上冲,造成头顶发热,导致脱发。严重的暴怒,有时会造成肝内出血。如果血吐不出来,就会留在肝内,一段时间内形成血瘤。

生闷气的危害 生闷气伤胃

生闷气之后,气结于胃肠,使消化系统停止蠕动,使人不知饥饿,没有食欲。生闷气时气滞于胃,使消化系统停止蠕动,不思饮食,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生气怎么缓解最有效 闷气

所谓闷气是有气不发,强憋在心里的气。这种气对身体危害甚大。因为,生气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闷气憋在心里,不向外发泄,一般持续时间均较长。

解决方法:爱生闷气按脚面

对于爱生闷气、焦虑、心烦意乱的人,可按摩脚面,能快速让人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位置:这是因为,此处是太冲穴的所在位置,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又称“消气穴”,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脚背的1/2处。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两侧穴位,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每次按揉3~5分钟。

生闷气会导致什么病呢?

1.长色斑

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毒素增多。而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问题。

2.加速脑细胞衰老

生气的时候使得血液都会涌向大脑的,这样会增加我们的脑血管压力。这时候血液中的毒素也是非常多的,氧气少,所以对于大脑来说,生气就是一“毒药”。

3.心肌缺氧

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血。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只好加倍工作,于是心跳更加不规律,容易引发疾病。

4.引发甲亢

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发甲亢。

5.伤肝

我们人在生气的时候,身体中自然而然的分泌出儿茶酚胺这种物质,它对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会使得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这样的话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

6.伤肺

女性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从而危害肺的健康。

老爱生闷气怎么办才好

学会大度些,让自己能够超脱。为什么自己要生闷气呢?其实不就是自己的心胸太狭隘了吗?心眼太小,遇事就老是想不开,喜欢纠结于并不值得的小事。如果一个人心怀开阔,怎么会有不能解除的烦恼呢。一个石头,丢进碗里,就会把碗砸碎;而丢进大海中则波澜不惊。我们就要做心宽似海一样的人。

把幽默带进生活,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多跟富于幽默感的人接触,从他们的幽默中感受到愉快。受到幽默的影响,可以开阔自己的胸襟。遇事不顺时,试着以幽默的方式自嘲自乐。时间久了,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性格已经变得活泼开朗,不再那么爱生闷气了。

训练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的心理接纳能力。一个喜欢生闷气的人,对于任何事情,习惯于以消极的心理接纳。即使事情并不那么坏,也总是想得很糟糕。再就是毫不处理地接纳下来,闷在心里。这样问题就大了,闷得很难受,甚至成伤。要改掉这个坏毛病,遇到问题先要问问是否有道理,原因在哪里?然后想想怎么去解决。就是不要把问题闷在心中,先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会生闷气折磨自己了。

人到无求品自高,拥有淡泊的心态。不去追名逐利,不为身外之物大喜大悲。心境淡泊,不跟别人比较,就不会因为输赢的事情而郁闷,也不会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压力,更不会对别人牢骚满腹。淡泊的平常心,可以消除一切危害身心健康的因素。

可进行预防和药物调理,尽量不使自己生闷气。受到失恋的打击、病魔缠身时,千万要想得开。生闷气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必须未雨绸缪,及早预防。如果你感到很郁闷,却又不能及时就医,可以到药店买一两盒逍遥丸(散)服用。这种逍遥丸的效果很奇妙,可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具有独特的消气作用。爱生闷气的你,相信服下此药之后,你忧郁的心情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女性晚上按太冲的好处 缓解肝火

太冲是脚部的一个穴位,女性晚上按太冲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排肝毒的作用,同时也能对体内热气、火气起到一个去除的作用,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女性在生活中很容易生闷气,生闷气也会引起肝火旺盛,此时可以按摩一下太冲穴,缓解肝火。

生闷气的危害 生闷气伤皮肤

生闷气可引起气串、肿胀和神经性皮炎。经常生闷气的人易容颜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增多。

生闷气有哪些危害 生闷气伤心脏

窝在心中的闷气,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继而入侵心脏,引起血流加速,心跳加快。生闷气时会出现心慌、脑闷等异常现象,严重时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生闷气有哪些危害 生闷气伤肾

经常生闷气的人逆气冲肾脏,会出现肾衰、尿频,腰膝无力等不良症状。

相关推荐

年轻人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年轻人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一方面是心里问题,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身体已经出问题了。 主要由郁闷、心情不舒畅等不愉快的情绪引起。女孩子往往情感细腻,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闷气,情志不舒,常常使她们感到胸闷气短。据心理学家统计,此种原因导致的胸闷气短是最常见的。

另类心理减肥法帮你塑造窈窕身材

1.厌恶训练减肥 运用一些附加条件,对自己的体态产厌恶感,避免过食。比如在冰箱旁,贴上自己因体态臃肿而遭人嘲笑的漫画,或者将自己大腹便便的照片置于餐桌上,一边看照片,一边吃饭,让自己面临美味佳肴,正欲狼吞虎咽之时,马上受到厌恶的刺激,以抑制食欲。 专家解析:什么事情做得恰当好处还是可以的。比如厌恶减肥,看到自己肥胖的情况,在冰箱旁看到自己肥胖的样子,就想到要节制自己。这是很好的。就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但是不能用得过分,最后什么都不吃,也是有不好的影响。 2.想象力减肥 美国减肥专家鲍威尔新近发明

压力大会使月经提前吗

压力大会使月经提前的可能。心情紧张,压力大,劳累,吃凉的东西多都可能导致月经失调。医说劳累过度或者饮食失节的人最容易损伤脾气,就像我一样。因为脾是血的“管理者”,“管理者”一旦处于弱势,“被管理者”难免就想造反,所以月经提前。如果脉证无火的话,那么经早不及期者,是因为心脾气虚,所以不能按时到来。 女性朋友们压力大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要知道压力过大女性朋友易出现精神不安、情绪焦虑、易发脾气,而且还会出无原因的闷气,不仅出现月经不调现象,

女人胸闷是什么问题 心理性因素

女性经常胸闷主要由郁闷、心情不舒畅等不愉快的情绪引起。女孩子往往情感细腻,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闷气,情志不舒,常常使她们感到胸闷气短。据心理学家统计,此种原因导致的胸闷气短是最常见的。看来凡事都得想得开。切勿太钻牛角尖。

容易得乳腺增的因素

一、经常闷气 经常闷气会造成神经衰弱,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症的加重。而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增,已增的乳腺也会在孕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 二、睡眠不规律 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如果睡眠不规律,极易造成内分泌失调,相信内分泌失调脸上长痘痘是许多女人经历过的。而内分泌失调容易引发的另一件事就是乳腺增。所以,女性要保证睡眠的规律性。

乳腺增是不是文胸惹的祸?每个女人都应该知道 乳腺增受情绪影响特别大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主要和激素水平有关,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的状态中,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体内孕激素减少、雌激素水平升高,最终可能会诱发乳腺增。 中医认为,特别爱闷气的人容易出现乳腺增。因为乳房处于肝经所过之地,闷气易伤肝,肝气不舒,人就容易郁结。一旦人体肝气郁滞,轻则胸胁胀痛,重则导致血瘀,阻滞乳房脉络,易产肿块,引起疼痛。 中医说“百病于气”,说的就是人体的很多健康问题都与情志不遂,造成气血经络不通有关。所以,无论遇到多么让人烦心、郁闷的事情,切记,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女

经血只有一点点愁死人

1、减肥没有节制 女人们为了好身材,不惜伤害健康。一旦减肥过了头,就会影响健康,如影响大姨妈。因为大姨妈和她们自身的体内的脂肪和体重有非常大的关系,太瘦的女人脂肪和体重都不达标,大姨妈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想要大姨妈恢复正常的话,请要节制减肥。 2、经常闷气、情绪抑郁 一些女人总是疑神疑鬼的,特别的敏感,一点小事就能让她气,而且是一个闷气,将所有的火气都压在心里。长期这样憋着的话,会导致肝脏郁结,气血滞留,从而使得经血量减少。所以,想要大姨妈恢复正常的话,请释放自己的情绪,切记不要闷气。 3、作

月经期间气的危害 导致月经不调

情绪变化和紧张会影响到殖激素的水平,长期的心情压抑、闷气或情绪不佳,有可能导致排卵抑制和周期紊乱。

说话气短是怎么回事 不愉快情绪引起说话气短

不少人处于抑郁、忧伤等不愉快的情绪中很容易因为闷气,情志不舒导致说话的出现气短的情况。特别是愤怒点处于较高的水平的时候,说话更容易引起气短。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 妙招六:正面思维

避免过于兴奋或因闷气导致血压波动,一定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健康的心境,有利于平稳血压,维持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