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产褥期发热的原因
常见产褥期发热的原因
1、产褥感染
这是指在产褥期内,产妇生殖道的创面受病菌的感染,引起局部或者全身的炎症变化。通常生孩子会消耗妈妈相当多的体力,这往往容易导致其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也因此产妇的阴道内极其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害,这一方面可能是孕妇自身生殖道内寄生的病原体受到诱发后导致生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干净的衣物而造成的。
产褥感染时,炎症病变可局限于创伤部位,如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内膜等部位。也可以通过淋巴组织或者直接扩散,引起子宫肌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等。
产褥感染引发的发热,体温都超过38℃,并伴有阴部疼痛和怕冷现象,同时,分泌物也会增多,并且气味难闻。
tips
一般从出现发热的时间来看,如果从产后24小时起,到10天之内的发热现象,应多考虑为产褥感染。
怎么办?
医生会通过超声波检测或分泌物化验来诊断你是否患了产褥感染。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因地制宜地帮助你解决病痛,比如为你清除宫腔内的残留物,去除脓肿部分,以此来减少病原组织等;也会用一些抗菌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感染严重者,还会使用高效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以及积极地对症支持治疗。当感染有所缓解之后,体温自然也会逐步恢复正常。
2、泌尿系统感染
主要原因是外阴部的细菌经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约80%~90%是因大肠杆菌引起的。除了有发热症状以外,有时也伴有发冷、尿频、尿急及腰痛等症状。
怎么办?
治疗时,在用药上一定要注意,一般在症状消失并尿检阴性后,仍应继续用药3~5天。经过合理治疗后,3日左右体温即可降至正常,排尿不适也渐渐消失。另外,平时应多饮水、勤排尿,并注意每次排尿时要将尿排净,以免细菌在膀胱里繁殖。
发热原因有哪些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近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无法明确归类。过去这类患者通常由内科医师诊治,在大多数分科较细的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医师接诊。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科,并把FUO归于感染科诊治,这种专科化管理是一种进步,可以提高诊治水平。FUO有准确的定义,其包含3个要点:①发热时间持续≥3周;②体温多次>38.3℃;③经≥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确诊。可见,虽然FUO本身是症状诊断,不是疾病诊断,但诊断要求却十分严格。
产后发热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正常产后可以有两次不超过24小时的发热,所以产后发热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异常的。主要原因有:
1、产后吸收热:即在产后24小时内发生的发热,为低热,不超过38摄氏度,时间不超过24小时,这是由于分娩时盆底组织的损伤、组织坏死、炎性因子浸润而引起的发热。
2、乳胀热:是在产后2~3天发生的发热,一般不超过38.5摄氏度,持续时间也不超过24小时,这是由于泌乳时乳房充血肿胀引起的。
3、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后生殖道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1%~7。2%。
4、产妇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产褥期发热还可有生殖道以外的原因引起,如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乳腺炎等,需与产褥感染鉴别。
在分娩24小时后至10天内(即产后第2~10天),按标准方法用口腔温度计测量体温,每日至少4次,凡体温有两次达到或超过38摄氏度者,称为产褥病。由于产褥期发热绝大多数系产褥感染引起,因此,可将产后发热的发生率作为产褥感染的一种指标。
为什么月子期间容易发热
月子期间,新妈妈可能因为会阴侧切,伤口受到病菌感染,从而引起局部或者全身的炎症而引起的发热症状。另一方面,产褥感染也可能是由于新妈妈使用了不干净的衣物而造成的。
泌尿系统感染导致新妈妈产后发热。主要原因是新妈妈会阴侧切伤口的细菌经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引起发热症状。
经过分娩,新妈妈一般会抵抗力下降,容易受风着凉,这时候上呼吸道最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患上感冒,发热自然也是难以避免。虽然感冒并非产褥期特有的病症,但对于新妈妈来说也不能忽视。
产褥期乳腺炎也是引起月子期间新妈妈发热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产后2~6周。主要是由于新手妈妈缺乏哺乳的经验,不能及时将乳房中的乳汁排空。通常,妈妈的双乳会有胀痛感,并伴有高热不退,而发热体温一般为38℃左右。
产褥期抑郁症的危害
一、影响婴儿的生长
如果女性患有这种产褥期抑郁症会影响到母婴连接,也就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情感沟通,宝宝的言语以及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这种不良的情感障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研究表明,母婴连接不良母亲有可能会亲拒绝照管宝宝,因此会伤害到宝宝。抑郁母亲宝宝的阅读能力以及运动技巧会有影响,这样的孩子会提前进入青春期。
二、身体不适
产褥期抑郁症病人会有身体不适的症状。此病虽然只是精神疾病,但很多患者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感觉,如食欲减退、心悸以及气短胸闷,还有消化不良等。可见,产褥期抑郁症的危害对女性的伤害还是比较大的。
三、悲观厌世
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出现轻声的念头。但还怕孩子将来无人照顾,因此可能会产生杀婴的念头和行为。部分抑郁产妇受病的脾气可能会变得暴躁易怒,嫌孩子哭闹而枕头捂孩子,所以产褥期抑郁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四、有自杀倾向
此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自杀倾向,应该及时的进行疏导治疗。据了解,此病的患者会有所增多,许多患者在产前就已经出现了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极甚至自杀倾向,自杀死亡率可达15%到25%。
本该是应沉浸在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中,但是产褥期抑郁症不仅给新妈妈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且还会给宝宝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威胁,治疗抑郁症,百合清脑静神汤是纯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能让您更快的走出疾病的阴影的痛苦,重新找回快乐和健康。
产褥热是比较常见的产褥疾病
产褥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产褥疾病。特别是剖腹产产妇更为多发。现在很多家庭都缺乏科学的照顾产妇的知识,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不少产妇都因为产褥热等产褥疾病又回到医院进行治疗。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产褥热的知识。
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是由于产后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叫产褥感染,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通常发生在产后24小时到产后10天。
胎儿娩出后妈妈便进入了产褥期,这个时间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都渐渐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需6~8周,也称为恢复期。正常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有轻度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如果分娩后产妇24小时内体温达到或超过38℃或持续不恢复正常,应考虑感染。
产后抑郁症会复发吗
产后抑郁症会复发。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产褥期女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其他时期,产后抑郁症较常见。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女性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产后抑郁症会复发原因如下:
1.抑郁症是一种对痛苦经历的抑郁性反应的心因性疾病。发病的诱因主要是由于家庭矛盾和人际关系不和睦,或因生活中遭受损失、挫折,引起情绪的突然改变,破坏了情感生活的平衡,或因自尊心受到伤害,陷于气愤而又自怜的情境之中。本身的性格会更大地影响忧郁的造成。
2.碰到了难以解决的事情,让你陷入思维的困惑中,所以又重复了以前的模式。所以这个疾病再发了。
乳腺炎的保健工作有哪些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1.按摩。患者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通畅阻塞的乳腺管口。
2.中药外敷。取芒硝100克,研细,加入面粉调成糊剂。贴敷于息侧乳房局部,可减轻乳房疼痛。
3.吸乳。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时不宜吸乳。
4.不宜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
6.保持心情愉悦。情志不畅亦与本病有关,要劝导病人解除烦恼,消除不良情绪,注意精神调理。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主要表现有乳房的胀痛, 局部皮温高、压痛, 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等。如果有上述任何感觉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