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系列知识
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系列知识
No1. 害怕生产过程中的痛
这可能是准妈妈们最担心的事。由于缺乏经验,再加上周围过来人的说法会让他们更加惧怕生产的痛,有的人甚至还会把生产的痛进行夸大。好多生过小孩的妈妈们在跟她们聊天时会说:“当时痛得都快招架不住了!我都想打身边的人!”可见生产时的痛有多厉害。又听“过来人”说分娩时要剪一刀,想想都可怕!
No2. 担心生产中发生意外
尽管目前医生们一再向公众解释“自然分娩的优势几乎是无可比拟”,可还是有好多面临生产的准妈妈一到医院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剖腹产”。为什么呢?因为有好多准妈妈除了害怕生产的痛之外,还担心“万一顺产不成,该怎么办”之类的突发状况。不可预知的意外,加重了产前的忧虑。
No3. 怕生出的宝宝不健康
这也是大多数准妈妈在产前比较恐惧的问题。有的甚至在睡觉时会梦到自己已经生下了宝宝,而且还是畸形。醒来后对自己生产更加没有信心。这样的不安情绪,不利于腹中宝宝的健康!
No4. 产房的阴影挥之不去
极少数准妈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有这种想法的大都是在产科工作的准妈妈,或者是目睹过医院里那些“生产”的场面。她们会认为产房给她们的感觉不太好,特别是有的护士在比较不耐烦的情况下还会皱着眉头对满脸是汗的产妇不满地嘟囔着“生孩子哪有不痛的?就你不能忍!”等之类的语言。这会让那些还没生产的准妈妈对“产房”也充满了恐惧。
Tip:有些医护人员的不耐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他们见到的每个产妇情绪都很稳定,也都很配合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心情也就不会那么差了。
化解妙招
过多地惧怕分娩不仅会影响肚中宝宝的健康,还会延长准妈妈的产程哦!所以,建议准妈妈还是保持良好地心态去迎接宝宝的到来吧!争取做一位勇敢而伟大的新妈妈!下面的一些妙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哦!
妙招1:稳定情绪
准妈妈应该知道,分娩是大自然赋予女性的天然能力,是每一个健康的育龄女性完全能够承受得住的。也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也可以撑过去的。虽然分娩的过程会很痛,但这种疼痛是古往今来的女性们都会有的生理过程,没有那么可怕。相反,有些准妈妈就是因为害怕疼痛才会加重疼痛,越痛越怕,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情绪紧张也会影响产道的扩张,使得宫口没有预想中开得那么好,也就会大大影响产程,有时甚至没办法,医生也会中途要求准妈妈采取“剖腹产”,不然会有危险。所以,准妈妈产前稳定情绪很重要。
妙招2:掌握分娩知识
人的恐惧大多是缺乏科学知识胡思乱想而造成的。有的学者说:“愚笨和不安定产生恐惧,知识和保障却拒绝恐惧。”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知识完全的时候,所有恐惧将统统消失”。所以,建议准妈妈在产前还是应该多看一些关于分娩的图书或杂志,了解整个分娩过程后,准妈妈的恐惧心理就会被科学的头脑所取代!也就不会胡思乱想,更不会被那些恶梦所困扰了!这种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还可增长知识呢!
妙招3:适度饮食+运动
孕晚期,随着肚子一天天地大起来,准妈妈的行动逐渐不便,胃口也特别地好。这个时候需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要吃甜食及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以免肚中的宝宝过大而影响顺利生产哦!此外,准妈妈也不要太偷懒了,忌一直躺在床上,可以适当做一些比较轻松的运动,比如散步、做孕妇操、在室内适当走动等,这些都有助于顺利生产,减少分娩的痛。
妙招4:准爸爸陪产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医院可以允许准爸爸进入产房。而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准爸爸可以在准妈妈进入产房前在待产室里多陪伴她,因为在生产时有准爸爸陪在旁边,那将是给准妈妈心理和精神上的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是其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因为丈夫知道妻子的爱好,在准妈妈疼痛不安时,准爸爸可以给予爱抚和安慰,帮她赶走孤独。也可以在她大汗淋淋时及时帮她擦汗,或给她按摩、紧握住她的手等一些亲情的温暖。
孕妇在分娩时的一些饮食营养
一般产妇整个分娩过程要经历12—18小时,这么长的时间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临产后,正常子宫每分钟耍收缩3~5次,有人估计,这一过程消耗的能量相当于跑完一万米所需的能量。可见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之大。这些消耗除体内贮存的能量外,最好能在分娩过程中给予话当的补充,才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分娩时吃些什么食品为好?在传统习惯中,多给产妇吃熟鸡蛋,认为既可以免去多尿,还能解饿。专家认为吃熟鸡蛋并不合适,其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慢。再说,水分过少也不利于产妇健康。很多专家向产妇推荐的食品是“分娩佳食”巧克力。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100克巧克力中含碳水化合物55~66克、脂肪30~38克、蛋白质15克,还有铁、钙及维生素B:等,同时巧克力中的碳水化合物可迅速被身体吸收利用,比鸡蛋快得多。因此,产妇在分娩前应准备些优质巧克力,以便在分娩过程中食用,方便、快捷、卫生、经济,不受时间、气温等因素的影响,能及时补充体力消耗,促进分娩的尽快完成。
助产的食物 红牛增加产力
红牛,是市场上热销的能量饮品,能迅速补充能量,并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达到提神醒脑、补充体力、抗疲劳的作用,而分娩对产妇身体和精神都是巨大的能量消耗,此时喝红牛,能增加产力,促进产程的发展,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预产期注意事项
预产期是预测产妇分娩的时期,尽管它的准确性只有50%左右,但既然产妇已经到了预产期,说明宝宝即将出生,这是时期非常重要,准妈妈们要注意哪些事项,以确保宝宝能够顺利出生呢?
1、保持愉悦的心情很重要
妈妈们期盼宝宝的来临者无可厚非,但产妇们切记太心急,避免预产期后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分娩,要知道在预产期的前后两周都是正常的分娩时间范围。到了预产期准妈妈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对顺利分娩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2、加强孕期保健
胎儿的娩出主要靠子宫收缩及腹压的作用,将胎儿从子宫“逼”出来,这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因而在预产期一定要注意营养,少食多餐,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使体内能量充足精力充沛,才能完成产时艰巨的任务。除了营养之外,如不注意按时排净小便,膀胱内尿液滞留会导致排尿困难,引发尿潴留,因此孕妇临产前每隔 2-3小时应排一次小便。大便也要随时排净。
3、保持充足的休息
充沛的精力是保证孕妇顺利生产的重要条件。临产前如果精神或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必将影响顺利生产。所以,孕妇分娩前十数天,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吃好休息好,养精蓄说,静候分娩。
可以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好方法
许多事实证明,如果是初产妇,宫口开4厘米以前(经产妇宫口开至2厘米以前),均可下地活动。这样,既有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为分娩提供充足的能量,也有利于产程的进展。因为地球引力、羊水以及胎儿先露部均对宫颈有一定的压力和刺激作用,有助于宫口的扩张。同时,轻微的活动,还可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因卧床过久而造成的腰酸背痛。但是,要切忌活动过度,以免使自己精疲力竭而导致滞产。胎儿娩出的快慢,不完全取决于活动多少,而是由子宫收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决定的。
因此,产妇在临产后,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及产程进展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活动。如果宫缩渐渐变频、变强,或产妇感到很疲乏时,则应卧床休息。卧床待产时,以左侧卧位为好。仰卧位会使增大的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胎盘灌流量降低,易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妊娠中晚期,子宫会渐渐向右旋转,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宫缩疼痛的自觉症状。
此外,待产时的一些辅助动作,也有利于减轻宫缩疼痛和促进分娩。
胸式呼吸法取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双手放于上腹部。宫缩发作时缓缓做一次深呼吸(胸式呼吸),由鼻吸入(约3秒钟),由口呼出(约3秒钟)o反复用此法呼吸,既能镇定情绪,减轻痛苦,又能使机体充分吸入氧气,还能增加腹内压力,促进分娩。
腹式呼吸法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双手轻放于下腹部。在慢慢地做深呼吸的间时鼓起肚子,吸满后再慢慢地呼气使肚子瘪下去。反复进行,每分钟做15次左右。
仰卧水平按摩法配合腹式呼吸,一边吸气,一边将放于腹部的双手同时向外抚摸式地扩展;或一边呼气,双手同时从上向下轻轻地推,反复多次。
压迫法只适用于腿抽筋、腰和大腿根疼痛时,强力压迫疼痛点,或平卧时把拳头放在腰下,垫在疼痛部位上,以减轻疼痛。
那么,产妇在待产过程中,要不要进食,如何进食呢?
一般情况下,初产妇因宫颈口较紧,扩张较慢,仅第一产程(从间隔10分钟的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开全至10厘米为止)就需12~16小时之多。而产妇摄取的营养,既要满足自身呼吸、心跳、排泄等基础生命活动的消耗,又要为胎儿生存提供必须的养分,还要为子宫收缩所需提供大量的能量。所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必须进食富含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的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但由于临产后阵发性的宫缩疼痛,常常会影响产妇的食欲,因此,产妇要学会在宫缩期间进食的技巧。比如,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进食如蛋糕、面汤、稀饭、牛奶、藕粉、巧克力、水果、饮料等。注意不可过于饥渴,也不能暴饮暴食。千万不可在临产后一次吃进好几个鸡蛋,认为“多吃鸡蛋孩子好生”,因为这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腹胀、呕吐等不良后果。夏天还要特别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
总之,临产后的正常产妇,不能静卧床上不吃不喝地等孩子出世,当然也不要在每次宫缩时丧失理智地大哭大闹。要以科学的方式减轻疼痈,保证以充足的体力迎接分娩。应当提醒的是,在胎头即将娩出时,产妇应施以短促呼吸法,即屈膝,脚撑着床,两腿分开,双手交叉于胸前,全身放松,嘴张大反复而快速地呼吸(像跑步时喘气的样子)。还可施以用力法,即取仰卧位,屈膝,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双腿尽力分开,双手抓住床头。大口吸足气,然后轻轻地呼出。憋住气,像解大便那样慢慢向肛门运气、用力。这时下巴颏儿要抵在胸口,后背紧贴在床上;用力期间不要漏气,不要弓起后背。充分用力后再慢慢呼气。从吸气到用力到呼气结束,大约需15秒钟以上。何时用短促呼吸法,何时施行用力法,医生会根据分娩情况进行指导的。
如何增加产妇分娩时体力
分娩时无论是产妇的身体,还是产妇的精神都经历着巨大的能量的消耗。其实,分娩前期的饮食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如果饮食安排的得当,除了可以很好的补充身体的需要外,还可以增加孕妇的增加产力,促进产程的顺利发展,帮助产妇顺利的分娩。在中国,自古就有在分娩前进补,以此来达到顺利分娩的做法。
在第一产程中,由于这一过程的时间比较长,产妇的睡眠、休息、饮食等无一不会由于阵痛而受到影响,为了确保产妇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接下来的分娩,在这个时间内孕妇应尽量进食。食物最好是半流质或软烂的食物,比如说鸡蛋挂面、蛋糕、面包、粥等。等到快进入第二产程时,由于这时候子宫的收缩变得频繁,疼痛也会加剧,消耗的体能也会增加,此时的产妇应尽量在宫缩间歇摄入一些果汁、藕粉、红糖水等流质食物,以此来给自己补充体力,帮助胎儿的顺利娩出。分娩时的食物,最好是选择一些能够快速消化、吸收的高糖或淀粉类食物,这样可以快速补充体力。 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吃油腻、蛋白质过多、需花太久时间消化的食物。
增加体力小偏方:优质的羊肉350克、红枣100克、红糖100克、15-20克黄芪、15-20克当归加1000毫升水,把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煮,在煮成剩大约500毫升的时候,倒出里面的汤汁,分成2碗,往碗里面加入红糖。在临产前的三天开始早晚坚持服用。这个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孕妇的体力,可以帮助顺利分娩。同时这个汤还有一定的安神、快速恢复疲劳的作用。还可以防止产后恶露不尽哦。
医生分析:民间流传着产时吃桂圆鸡蛋或桂圆汤增力气、补气血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桂圆进入胃内之后,需要经过一个被消化、吸收的过程,不能在半小时内快速的达到效果,起到给产妇补充体力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桂圆可以用来安胎,抑制子宫的收缩,这样反而会减慢分娩的过程,还有可能会造成产后出血,所以分娩时最好不要多吃桂圆。
给产妇增加体力,就等于增加了产妇顺利生产的几率,这些小偏方要记牢哦。让产妇更有优势的顺产。
可以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好方法
产妇临产入院后,往往由于子宫收缩带来的阵阵疼痛而不吃不动,静卧床上。其实,对一个没有破水和其他产科合并症的正常产妇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利于顺利分娩的。
许多事实证明,如果是初产妇,宫口开4厘米以前(经产妇宫口开至2厘米以前),均可下地活动。这样,既有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为分娩提供充足的能量,也有利于产程的进展。因为地球引力、羊水以及胎儿先露部均对宫颈有一定的压力和刺激作用,有助于宫口的扩张。同时,轻微的活动,还可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因卧床过久而造成的腰酸背痛。但是,要切忌活动过度,以免使自己精疲力竭而导致滞产。胎儿娩出的快慢,不完全取决于活动多少,而是由子宫收缩的频率、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决定的。
因此,产妇在临产后,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及产程进展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活动。如果宫缩渐渐变频、变强,或产妇感到很疲乏时,则应卧床休息。卧床待产时,以左侧卧位为好。仰卧位会使增大的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胎盘灌流量降低,易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妊娠中晚期,子宫会渐渐向右旋转,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宫缩疼痛的自觉症状。
此外,待产时的一些辅助动作,也有利于减轻宫缩疼痛和促进分娩。
胸式呼吸法取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双手放于上腹部。宫缩发作时缓缓做一次深呼吸(胸式呼吸),由鼻吸入(约3秒钟),由口呼出(约3秒钟)o反复用此法呼吸,既能镇定情绪,减轻痛苦,又能使机体充分吸入氧气,还能增加腹内压力,促进分娩。
腹式呼吸法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双手轻放于下腹部。在慢慢地做深呼吸的间时鼓起肚子,吸满后再慢慢地呼气使肚子瘪下去。反复进行,每分钟做15次左右。
仰卧水平按摩法配合腹式呼吸,一边吸气,一边将放于腹部的双手同时向外抚摸式地扩展;或一边呼气,双手同时从上向下轻轻地推,反复多次。
压迫法只适用于腿抽筋、腰和大腿根疼痛时,强力压迫疼痛点,或平卧时把拳头放在腰下,垫在疼痛部位上,以减轻疼痛。
那么,产妇在待产过程中,要不要进食,如何进食呢?
一般情况下,初产妇因宫颈口较紧,扩张较慢,仅第一产程(从间隔10分钟的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开全至10厘米为止)就需12~16小时之多。而产妇摄取的营养,既要满足自身呼吸、心跳、排泄等基础生命活动的消耗,又要为胎儿生存提供必须的养分,还要为子宫收缩所需提供大量的能量。所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必须进食富含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的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但由于临产后阵发性的宫缩疼痛,常常会影响产妇的食欲,因此,产妇要学会在宫缩期间进食的技巧。比如,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进食如蛋糕、面汤、稀饭、牛奶、藕粉、巧克力、水果、饮料等。注意不可过于饥渴,也不能暴饮暴食。千万不可在临产后一次吃进好几个鸡蛋,认为“多吃鸡蛋孩子好生”,因为这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腹胀、呕吐等不良后果。夏天还要特别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
总之,临产后的正常产妇,不能静卧床上不吃不喝地等孩子出世,当然也不要在每次宫缩时丧失理智地大哭大闹。要以科学的方式减轻疼痈,保证以充足的体力迎接分娩。应当提醒的是,在胎头即将娩出时,产妇应施以短促呼吸法,即屈膝,脚撑着床,两腿分开,双手交叉于胸前,全身放松,嘴张大反复而快速地呼吸(像跑步时喘气的样子)。还可施以用力法,即取仰卧位,屈膝,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双腿尽力分开,双手抓住床头。大口吸足气,然后轻轻地呼出。憋住气,像解大便那样慢慢向肛门运气、用力。这时下巴颏儿要抵在胸口,后背紧贴在床上;用力期间不要漏气,不要弓起后背。充分用力后再慢慢呼气。从吸气到用力到呼气结束,大约需15秒钟以上。何时用短促呼吸法,何时施行用力法,医生会根据分娩情况进行指导的。
按以上方法去做,胎儿大都会顺利娩出。
产妇怎样有个健康心态
为进一步验证产妇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人员选择了17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住院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临产前及产后3小时,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分别对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爱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问卷调查。研究人员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一系列科学的处理和比较研究。结果,170例研究对象有80例剖腹产者,她们中有42.5%的为神经质;有47.5%的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绪不稳定。这显示,产妇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与分娩方式密切相关。
神经质的人遇到刺激,情绪变化大,反应强烈。调查资料证实,剖腹产产妇存在情绪不稳定,出现易哭、睡眠障碍、心悸等脆弱心理表现。产妇的这些心理状态,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对自然分娩非常不利。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头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或因胎儿窘迫,而最终就迫不得已施行剖腹产术。专家认为,孕产妇的心理社会因素严重影响分娩方式,孕产期身体及心理上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孕产妇的心理负担,从而增加了剖腹产率。
专家建议:
了解妊娠及分娩的全过程与相关知识,以消除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减少剖宫产率。同时孕妇看一些心理调节的相关书籍,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心情烦躁时听听音乐或做深呼吸,使心情平静。
遇到不顺心的事,进行换位思考,多一份谅解,少一点指责;积极提高个人素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营养及睡眠。
与家属共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了解生育的科学知识,让家属也懂得关心和体贴孕产妇,以便顺利度过孕产期。为提高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水平,尽最大努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