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鉴别
白首乌鉴别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5g,以改良FOliCh试剂渗漉。渗漉液低温(<50℃)氮气减压回收溶剂。残渣以适量氯仿溶解,转至具塞离心管中,加5倍量石油醚沉淀甾甙类化合物,离心,移取上清液于蒸发皿中,残渣如法重复3次。合并上清液,真空干燥,残渣以氯仿溶解,即得总磷脂提取液。吸取总磷脂提取液适量,真空浓缩,点作于3块硅胶G薄板上,以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双磷脂酰甘油(DPG)和磷脂酰肌醇(PI)作对照品。先用丙酮上行法展开,取出,暗处挥去丙酮,置充氮干燥器中干燥12h;再以乙酸乙酯-异丙醇-水(10:7:3)与第1次同向展开,取出,挥宏溶剂。3块板分别以Vaskovsky试剂、茚三酮、Dragendoff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在原点和 PC间有与 Dragendoff试剂显色的磷脂酸胆碱(PC)斑点。戟叶牛皮消在DPG上方尚有一个未知磷脂组分。
【性味】味苦;薇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研末,每次1-3g;或浸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山东中药》:为滋养、强壮、补血药,并能收敛精气,乌须黑发。治久病虚弱,贫血,须发早白,慢性风痹,腰膝酸软,性神经衰弱,痔疮,肠出血,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鲜的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老人便秘。
【摘录】《中华本草》
哪些中药可以长期服用 何首乌
何首乌,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微温,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另有白首乌,是以萝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块茎入药,虽功同赤首乌,但补力较弱。
由于何首乌有促进红细胞发育,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硬化和轻泻等多种药理作用,故为重要的抗衰老药物之一。它不仅为滋补强壮佳品,亦为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年迈体弱者常服则大有裨益。
白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解酒护肝
白首乌总甙对乙酰苯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的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使受损动物肝脏的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的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对受损肝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白首乌的解酒护肝作用正源于此。
白芍的产地
产于浙江、安徽、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溪谷疏林中或山坡路边。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枝、叶有毒质,制成粉剂可防治农业害虫。根毒性猛烈,据标本上记载可以毒杀虎及其他野兽。
云南丽江地区民间有称本种植物的根部为“白首乌”,但与山东省泰山地区及东北延边地区所产的“白首鸟”各为不同种的植物。
如何挑选何首乌
产地
何首乌有赤首乌和白首乌之分,白首乌能乌发和生发,它对头发起的作用比赤首乌高出很多。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吃何首乌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吃的是赤首乌的关系。白首乌在我国的主产地就是江苏盐城滨海县也是我国的首乌之乡,全国95%的白首乌都产自这里,所以选择时最能问清楚原料的产地在哪里。
粉状大小
粉状的何首乌食用方便,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选择它。那成为粉状的何首乌该如何判断真假呢?这主要是看颗大小。有些商家喜欢用玉米粉冒充何首乌,由于两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所以制成的粉差别很大。一般何首乌的粉是不规则的小颗粒,颗粒大小在3~10mm之间。而玉米粉是形成不了颗粒状的,它只会成为细度均匀的粉末。
气味
天然的何首乌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这个味道经过人工加工会淡一些,但还是可以闻出来的。而假的何首乌由于没有天然的味道,所以会用香精加味,但味道或浓或轻,总是会和天然何首乌有些区别。
白首乌的形态
白首乌是植物牛皮消的块根。
1.牛皮消又名飞来鹤,蔓性半灌木。具乳汁。根肥厚,类圆柱形,表面 黑褐色,断面白色。茎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9cm;叶片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12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呈耳状内弯,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被微毛。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总花梗圆柱形,长10-15cm,着花约30朵;花萼近5全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反折;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反折,白色,内具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裂片椭圆形,长于合蕊柱,在每裂片内面的中部有一个三角形的舌状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花药2室,附着于柱头周围,每室有黄色花粉块1个,长圆形,下垂;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圆锥状,先端2裂。蓇葖果双生,基部较狭,中部圆柱形,上部渐尖,长约8cm直径约1cm。种子卵状椭圆形至倒楔形,边缘具狭翅,先端有一束白亮的长绒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
2.戟叶牛皮消又名泰山何首乌、山东何首乌、地葫芦,大根牛皮消 攀援性半灌木。具乳汁。
块根每株一般生3-4个,亦可多至5-6个,常连接成念珠状。茎纤细而韧,被微毛。叶对生;叶片戟形,长3-8cn,基部宽1-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糙硬毛,以叶面较密;侧脉每边约6条。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比叶为短;花萼裂片披针形,基部内面腺体通常没有或少数;花冠辐状,白色或黄绿毛,裂片开放后反折,内面基部被微柔毛,副花冠裂片比合蕊柱长。
种子先端有多数白色长丝光毛,长约4cm。花期6-7月,果期7-10月。[1]
白首乌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白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
中国医学认为,正气虚是导致衰老的基本因素,也是老年病峰起的内在原因。白首乌善于补益人体的精血,粗血足则正气盛,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的到来。
2.治肿瘤作用
肿瘤是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一种严重疾患。老年人由于免疫能力低下,而易患癌症。白首乌总甙对EAC、S180、H22及鼻咽癌(CNF2)、肝癌(H7402)等癌株均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其中以H7402最为敏感。在研究试验中,学者、专家们还发现白首乌可明显地增强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而减轻其副作用,尤其是血引转换。
3.促进毛发的作用
中国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发乃肾之外候,毛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竭,与血气及肾精息息相关。白首乌既是常用的补血益精之药,又是养生防老的珍品,因而具有促进毛发生长作用。
4.解酒护肝作用
白首乌总甙对乙酰苯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的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使受损动物肝脏的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的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对受损肝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白首乌的解酒护肝作用正源于此。
5.降血脂作用
白首乌总甙及原生药粉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白首乌总甙还有一定的降脂、促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
白首乌的营养价值
味苦甘涩,性微温,无毒。入肝,肾二经。滋补强壮,养血补血,乌须黑发,收敛精气,生肌敛疮,润肠通便。治久病虚弱,慢性风痹,腰膝酸软,贫血,肠出血,须发早白,神经衰弱,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老人便秘。
白首乌的选购
1.白首乌
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长10~20cm,有的可至50cm,直径1~4cm。表面土黄色或淡黄色,残留棕色至棕黑色的栓皮,有明显横长皮孔,有的具纵皱纹;质坚硬而脆。断面较平坦,类白色,粉性,有鲜黄色成放射状排列孔点,气微,味微甘后苦。
2.隔山白首乌:根呈长纺缍形或圆柱形,长10~20cm,直径1~4cm。表面土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有栓皮剥落后的疤痕。断面不平坦,灰白色,微带粉性。有黄色放射状排列条纹。
3.戟叶白首乌:根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长3~7cm,直径1.5~4cm。表面类白色,凹凸不平,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较平坦,灰白色,粉性。有稀疏黄色放射状排列条纹。]
白首乌的养生价值很高,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吃,但是吃白首乌也是会有很多的讲究的,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的问题的话,那么也许也会影响到白首乌的养生功效的,因此日常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白首乌与何首乌的区别
大家对于何首乌应该有一些了解吧,在以前的很多的洗发水里都会有这样的成分,何首乌的药用价值已经很多了,关于何首乌的记载也已经是很多的了,它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它有延缓衰老,降血脂的很多的作用,那么大家了解白首乌吗,下面我们来看看白首乌与何首乌的区别。
白首乌与何首乌的区别大家了解吗,对于何首乌应该有一些认识了吧,它的功效也是很多的,能够解毒,润肠通便,它含有很丰富的微量元素,白首乌是一种不常见的中药,下面来看看他们的区别。
何首乌药用历史悠久,唐代《何首乌传》记载了何首乌的植物形态,以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与现代药典收载的何首乌来源相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何首乌药材商品多为厚片,外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横切面呈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根据实际观察有的多于11个),即习称的“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个大、外皮红褐色、体重质坚实、断面显云锦花纹、粉性足者为佳。
生品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也不相同。生何首乌的炮制方法是除去杂质后洗净、稍浸、润透、切块、干燥,饮片呈不规则的块(有的不经切制直接用片);性味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能,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等病症,用量3~6克。而制何首乌炮制方法是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取出,干燥;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取出,干燥。北京的方法是用黑豆汁加黄酒蒸,但是现在很少采用这种炮制方法了。
制何首乌呈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l厘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等病症,临床也用于血脂异常,或作为抗衰老药物应用,用量为6~12克。因何首乌含有卵磷脂、蒽醌类衍生物,并含丰富的钙、锌、铁等无机元素,以及氨基酸类化合物等成分,有延缓衰老、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等药理作用。生何首乌因含有结合性的蒽醌类衍生物,具有致泻作用,所以临床使用生何首乌较少,而主要应用制何首乌。
与何首乌不同,白首乌别名隔山消、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是少用中药,在北京等地中医临床基本不用,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或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的块根。前者在江苏部分地区应用并有栽培,后者又名“泰山何首乌”,产于山东等地。还有的地区将同属多种植物作为白首乌民间应用。白首乌药材呈类圆柱形、长纺锤形或纵切的半圆柱形、梭形,外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实,断面或切面白色,粉质。需要注意的是,白首乌没有何首乌那样的“云锦花纹”,味初甜后苦。
白首乌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肾、脾、胃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等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萎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痈疮肿毒等症,常用量为6~15克。白首乌即牛皮消中含有较高的磷脂、甾体酯苷、氨基酸等成分,戟叶牛皮消含有苷类、磷脂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它的功用与何首乌完全不同,临床应用应注意区别。
对于白首乌与何首乌的区别大家应该知道了吧,白首乌一般是不常用到的一种中药,而何首乌的药用价值却是很高的,他们的一些应用是完全不同的,在临床上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能够注意区别开来,以免误用了。
白首乌的分布
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坡岩石缝中、灌丛中或路旁、墙边、河流及水沟边潮湿地。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岩石缝中。
分布华东、中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山东、江苏、安徽定远有栽培。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
白首乌与何首乌的区别
何首乌药用历史悠久,唐代《何首乌传》记载了何首乌的植物形态,以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与现代药典收载的何首乌来源相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何首乌药材商品多为厚片,外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横切面呈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根据实际观察有的多于11个),即习称的“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个大、外皮红褐色、体重质坚实、断面显云锦花纹、粉性足者为佳。
生品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也不相同。生何首乌的炮制方法是除去杂质后洗净、稍浸、润透、切块、干燥,饮片呈不规则的块(有的不经切制直接用片);性味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能,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等病症,用量3~6克。而制何首乌炮制方法是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取出,干燥;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取出,干燥。北京的方法是用黑豆汁加黄酒蒸,但是现在很少采用这种炮制方法了。
制何首乌呈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l厘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等病症,临床也用于血脂异常,或作为抗衰老药物应用,用量为6~12克。因何首乌含有卵磷脂、蒽醌类衍生物,并含丰富的钙、锌、铁等无机元素,以及氨基酸类化合物等成分,有延缓衰老、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等药理作用。生何首乌因含有结合性的蒽醌类衍生物,具有致泻作用,所以临床使用生何首乌较少,而主要应用制何首乌。
与何首乌不同,白首乌别名隔山消、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是少用中药,在北京等地中医临床基本不用,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或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的块根。前者在江苏部分地区应用并有栽培,后者又名“泰山何首乌”,产于山东等地。还有的地区将同属多种植物作为白首乌民间应用。白首乌药材呈类圆柱形、长纺锤形或纵切的半圆柱形、梭形,外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实,断面或切面白色,粉质。需要注意的是,白首乌没有何首乌那样的“云锦花纹”,味初甜后苦。
白首乌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肾、脾、胃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等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萎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痈疮肿毒等症,常用量为6~15克。白首乌即牛皮消中含有较高的磷脂、甾体酯苷、氨基酸等成分,戟叶牛皮消含有苷类、磷脂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它的功用与何首乌完全不同,临床应用应注意区别。
白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大根牛皮消含白薇素,有强心甙反应。根所含的总甙水解得到3种C21甾体甙元,分别为加加明、告达亭、开德甙元和萝藦甙元。另含白首乌二苯酮及磷脂类成分,主要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并含淀粉44%。
1、白首乌水可溶部分及其总甙具有保护免疫器官结构完整,调节和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白首乌磷脂可提高未梢血AEAE(+)淋巴细胞的比值和绝对数,对因环磷酰氨引起的免疫抑制现象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白首乌所含的维生素A、F、G、B、磷脂、微量硒、酮及其羟基化合物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它们可以降低血清、肝、脑、心肺等组织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防止动脉的粥样斑点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3、白首乌总甙对乙酰苯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的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使受损动物肝脏的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的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