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分贝有什么好处
使用分贝有什么好处
使用分贝(dB)有两个好处:
其一读写、计算方便。如多级放大器的总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相乘,用分贝则可改用相加。
其二能如实地反映人对声音的感觉。实践证明,声音的分贝数增加或减少一倍,人耳听觉响度也提高或降低一倍。即人耳听觉与声音功率分贝数成正比。例如蚊子叫声与大炮响声相差100万倍,但人的感觉仅有60倍的差异,而100万倍恰是60dB。
分贝的标准是怎样设定的
0分贝的标准设定,是根据听力正常的人所能听到的最小声音而厘定的。每增加10分贝等于强度增为10倍,增加20分贝增为100倍,30分贝则增为1000倍。
0分贝 勉强可听见的声音:微风吹动的树叶声
20分贝 低微的呢喃:安静办公室的声音
40分贝 钟摆的声音:一般办公室谈话
80分贝 隔音汽车里的声音、热闹街道上的声音、港铁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英制列车的噪音、港铁东涌线及机场快线德制列车的噪音
100分贝火车的噪音、桥下尖锐的警笛声、台北捷运301型高运量列车行驶地底路段噪音、铁皮吹落的噪音
120分贝:飞机的引擎声会令耳朵痛的声音
川贝母有哪些功效呢
川贝的功效:
川贝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用于热症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川贝有镇咳作用、祛痰作用、有降压作用、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性味苦、甘、凉,入肺经。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但若是寒性咳嗽,服用川贝粉就如“雪上加霜”,是很不适宜的。咳嗽了就喝点川贝止咳糖浆,成为很多人的经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能用川贝类止咳药治疗。
川贝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药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于止咳的中成药中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但由于组方和用量的不同,使用起来也是有所区别的。以“川贝”命名的药也很多,较为常见的如:“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枇杷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液”、“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等。大多用于热症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
简单的辨证方法是看痰的颜色和稀稠,热症咳嗽共同特点是咳出的痰稠色黄,而痰稀色白的寒症咳嗽和虚症咳嗽则不适宜,否则的话咳嗽症状不但不会好转,甚至会雪上加霜,加重病情。
燥热所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口干、痰少稠黏、色黄、咽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选用川贝粉确有良效。如果口淡不渴,咽痒,以晚间咳嗽为主,痰稀白者,切忌使用,应及时请医师诊治。
川贝的作用:
1、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2、川贝有镇咳作用。
3、川贝有祛痰作用。
4、川贝碱具有降压作用。
5、川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川贝的食用禁忌: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不宜或慎服川贝。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川贝。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玩具太吵儿童离远点
有一些玩具除了能玩,还能低音量播放一些音乐和歌曲,有益于他们的智力发育。但是如果音量很大,播放的时间长,就会伤害儿童的听力。家长在选购玩具时一定要考虑声音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儿童医院儿科专家指出,超过70分贝的噪声会对儿童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有人对我国七种类型儿童玩具噪声的声级进行了测试,下面的几个数字不得不令我们惊讶,看来,面对发声玩具,家长应该带孩子离得远点,别近距离靠近。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厘米距离内为82~100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1米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107分贝,最大可达130~140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厘米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108分贝。
鞭炮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125~156分贝。
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声级最高,达74~97分贝,这类玩具车多出现在公园或大型商场等的儿童游乐场所。
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原因
1、疾病因素:反复性中耳炎或耳鸣患者可能出现听力退化;鼻咽癌患者则因容易中耳积水,也易影响听觉。
2、长期使用高剂量耳毒性药物:某些药物已被证实具有耳毒性,长期使用可能会破坏内耳听觉细胞。因此尽量不要使用来路不明的成药,并且必须在医师的指示下谨慎用药。
3、生活习惯与职业:如果工作场所或居家环境充斥高分贝噪音,如:工厂、机场、建筑业、船运公司等;或者从事与音乐有关的职业,如:乐团乐手,这些人长期处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下,便容易加速听力退化。
隔音耳塞好不好
隔音耳塞简介
隔音耳塞我们又可以叫做防噪音耳塞、抗噪耳塞、睡眠耳塞,一般是由硅胶或是低压泡模材质、高弹性聚脂材料制成的。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以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隔音耳机的分类
1、入耳隔音耳机,利用隔音材料来隔离声音,使得耳机外声音不容易传播进耳机内部,最好的也只能降低20分贝声音。
2、主动降噪耳机,利用发射与外界声音相位相反,振幅一致的声音来与外界声音相抵消,这样就听不到外界声音了。至少可以降低20分贝以上,价格一般较贵,不足的地方是容易引入底噪。
隔音耳塞好不好
隔音耳塞对于隔离声音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隔音效果最起码可以降低20分贝或20分贝以上。例如圣诞树型防噪音耳塞,其圣诞树轮廓设计,减噪效果好,可以反复使用,携式方便,可以降低25分贝;子弹型慢回弹隔音耳塞,其子弹型轮廓设计,表面光滑,不易脏,比较安全卫生,降噪音效果好,降噪值为29分贝;防噪音耳罩,其罩杯经防冲击设计,内部衬垫柔软,佩戴时还是比较舒适的,还可以同时佩戴安全帽,不会影响隔音效果,降噪值为22分贝,所以隔音耳塞还是比较好的。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跟分贝的关系
人低声耳语约为30分贝,大声说话为60-70分贝。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60-110为过渡区,110以上是有害区。汽车噪音为80-100分贝,电视机伴音可达85分贝,人们长期生活在85-9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就会得“噪音病”。电锯声是110分贝。喷气式飞机的声音约为130分贝。当声音达到120分贝时,人耳便感到疼痛。影响人于生物的生活,使人得疾病
戴耳机 给内耳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
据《纽约邮报》报道,最新的调查发现,由于习惯戴着耳机高分贝接听移动电话和收听MP3播放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丧失听力。
据报道,美国纽约市健康部最近的调查发现,18岁至44岁之间经常听大音量音乐的人群中,1/4的人出现了听力问题。而且,相比经常中低音量收听耳机、甚至不用耳机的人,高分贝收听耳机的人出现听力问题的风险是他们的两倍多。此外,18岁至4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戴耳机听音乐的几率是45岁以上者的3倍多。大约36%的年轻人每天戴着耳机,在这些人中,16%的人每天以高分贝音量收听音乐3~4小时。经常戴耳机听高分贝音乐的年轻人和45岁以上者患听力问题的风险相当。
纽约健康委员托马斯·法雷称,长期高分贝的刺激会给内耳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炎症和听力损失。使用耳机时声频勿超过最大音量的六成,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挑选耳机时尽量选耳罩式,少用耳塞式。此外,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公交地铁上,不要使用耳机。
孕妇切莫进舞厅
有些女性经常出没于舞厅,活动在卡拉OK厅,即使怀孕后也不回避。殊不知,舞厅这一类公共场所,却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多方面的损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危害。
首先,舞厅内存在着严重的噪音。据有关部门的监测结果,舞厅的音响无论是轻柔和美的慢四步和华尔兹,还是嘈杂激烈的霹雳舞和迪斯科,大多超过了90分贝,有的甚至高达120分贝。许多舞厅为迎合顾客的“刺激”需要,采用大功率立体声扩音装置,其嗓音都在100分贝左右。孕妇经常处在这种噪音环境中,会对自身和腹中胎儿造成损害。
其次,舞厅内还有光污染。舞厅的灯光忽明忽暗,非常刺激人的眼睛。这种光源能透过晶状体集中于视网膜内,使眼内压明显升高,而伤害了眼角膜、眼结和晶状体,致使视力模糊、眼睑痉挛、结膜充血。舞厅中还有一种黑光灯能发射紫外线,这种紫外线能诱发白色物体产生荧光。黑光灯对人的精神损害尤为明显,会导致孕妇精神抑郁,甚至神经衰弱。
此外,舞厅内的空气污染严重。常进舞厅的男士多有吸烟的嗜好,因此舞厅内尼古丁、一氧化碳气体等有毒物质的浓度较高。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0%,二氧化碳浓度超过2%时,一般人就会头晕、脉弱及血压升高等,何况是要负担自身及胎儿双重呼吸的孕妇?在这种空气污染的环境中,腹中的胎儿必受影响。
舞厅中那些过激烈的音乐,诸如迪斯科、摇滚乐和霹雳音乐等等,也不适于孕妇欣赏。因为长期听这些嘈杂的现代音乐,会使孕妇的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受损,并致孕妇子宫平滑肌收缩,引起胎儿血液循环受阻,胎盘供血不足,造成胎儿发育不良。这也是导致流产或早产的原因之一。
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1.在封闭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有的家长喜欢大声听音乐或者像前面那位妈妈一样K歌,但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2.经常玩噪音玩具
各种有声有色的电动玩具,在启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过大的声响,可能对孩子听力造成音伤害。专家提醒,在购买小年龄孩子的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切勿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幼儿。下面一组玩具噪声测试数据可大致反应儿童所面临的玩具噪声污染: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公分距离内为82-100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100公分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107分贝,最大可达130-140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公分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108分贝;
鞭炮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125-156分贝;
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声级最高,达74-97dB(分贝),这类玩具车多出现在公园或大型商场等处的儿童游乐场所;
惯性儿童玩具的声级最低,为52-81dB,但是大部分儿童玩具的声级都超过了60dB。
3.乱挖耳朵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的耳屎对宝宝有害无益,所以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干净为止。但是小宝宝的外耳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4.忽视家电噪音
生活中有一类噪声源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据测定,在离人1米距离内,音量放大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声级可达60-70分贝;电风扇为42-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洗衣机转动时马达声为60-70分贝;电吹风为55-90分贝;电动剃须刀为47-60分贝;音响的声级可高达90分贝。
可见,有时家用电器的噪声不比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低。要使家庭降低或避免噪声的危害,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尽量不要把发出噪声大的电器放置在同一室内,看电视、听音乐时声音不要开太大,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呆在噪音大的家电房间。
5.乱给孩子吃药
孩子患感冒、头痛发热时,如果盲目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此,孩子生病时,家长千万不要私自给孩子乱吃药。
小儿耳聋病因
为什么孩子出生后会耳聋呢?很多家长都存在这个疑问,家里没有耳聋病史,父母也不是耳聋,为什么孩子一出生就会耳聋了呢?小儿耳聋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引发小儿耳聋的病因有很多种,疾病,特殊环境,自身因素等等都会造成孩子耳聋。下面由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
小儿耳聋病因,孩子为什么会耳聋?
先天性原因
先天性耳聋与遗传因素、孕期和产程有关.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过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梅毒都可能导致新生儿患有先天性耳聋。
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过抗糖尿病药物如降糖灵、氨基糖甙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也可以导致胎儿耳聋.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过放射线、做过放射线治疗或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也可能引起新生儿耳聋.
噪声
噪声是直接造成听力损失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儿耳聋的重要诱因。胎儿妈妈肚子里时,如果长时间待在噪音环境下,出生后孩子小儿耳聋的几率很大。也有这样的病例。出生后的宝宝一个月左右就会形成不较为完善的听觉,如果周围化境噪音严重,往往会给孩子造成听力影响。噪音大小的衡量标准是用分贝为单位,在家里轻轻谈话的声音为30分贝,普通谈话声为40分贝,高声说话为80分贝,大声喧哗或高音喇叭为90分贝。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儿童无不良影响,超过70分贝的噪音会对小儿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疾病
后天性耳聋有的与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溶血、产时外伤有关。新生儿在出生后如果感染过流脑、乙脑、麻疹、猩红热、伤寒、结核性脑膜炎、流感、腮腺炎、风疹、水痘等病毒,也会导致耳聋。
中耳炎
之所以着重提出中耳炎是因为儿童患上慢性中耳炎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演变成感应神经聋。而生活中家长经常因为各种疏忽而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感冒是引起中耳炎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的发病的机会。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涕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处擤出另一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叶。
药物
耳毒性药物也是导致孩子耳聋的重要因素,致聋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糖甘类、水杨酸类、抗肿瘤类、酒精类。常见的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紫霉素、托布霉素、巴霉素、多黏菌素B、奎宁、阿司匹林等。虽然现在医院大多都已禁止这些药物,但在医疗水平比较低的地方仍有使用,所以家长也要注意。
外伤
孩子淘气时,有些父母盛怒之下大力给孩子几个巴掌;喜庆佳节,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鼓膜;游泳时耳朵撞击水面,以上外力都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
耳周病变
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有时也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引起小儿耳聋的病因现在就说这几点,希望广大父母及准妈妈们注意。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噪声也可能引起闭经
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完全的电器化,家里的电脑、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灶,电饭锅等等太多了。出门还有“永不离弃”的手机,电器产品覆盖了我们的生活,简直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但这些东西的噪声对大家的影响渐渐被我们忽略,我们也好像习惯了这些噪声。
其实这些噪声可能引起女性的生理闭经。女性在受到噪声干扰、噪声会直接刺激女性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系统,使母体内激素发生逆向改变,导致月经出现异常,甚至是闭经。
女性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就是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但由于来自身体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引起中枢神经、下丘脑之间功能失调而影响垂体功能,其中黄体生成激素常会受到影响,发生排卵功能出现障碍,当抑制程度加大、卵泡刺激素,受到影响时,卵泡发育发生障碍,然后就出现了闭经。
人类最适宜的音量为18~35分贝,而一些常见的电器的工作噪声远高于这个数值,并且不易为我们所觉察。如电风扇为40~50分贝,洗衣机为60~80分贝,电视机为50~70分贝,电吹风为65~85分贝,收音机为70~90分贝。
4大危害易导致腹中宝宝畸形
危害一:噪声
孕妈咪长期接触强噪声可能引起胎儿早产、流产或先天畸形。从医学角度来说,人们主观上不需要或不喜欢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声音大小的衡量是以分贝为单位的,经检测,洗衣机为42~70分贝,电冰箱为32~50分贝,普通谈话的声音约为40分贝,电视机、家庭影院、组合音响等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80分贝,高声谈话可达80分贝。一般情况下,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人体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如果经常接触8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对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腹中的胎儿对这些声音同样敏感。
高分贝、高频率的声音不仅会影响胎儿的休息,严重的还会损伤处于发育期的纤嫩耳蜗,造成胎儿听力损害,甚至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孕妇若长期接触强噪声,还可能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流产或先天畸形、低出生体重儿等问题。
因此,要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一定要避免长时间接触强噪声。孕妇一定要远离强噪声的工作环境,尽可能选择安静、舒适的住所,尽量不要住在主干道、机场、铁路和建筑工地附近,平时看电视、听音响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去KTV、歌舞厅等噪声强度大的场所。
危害二:电磁辐射
与使用电器保持一定距离 可明显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电磁辐射的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只要与使用中的电器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可明显减少它们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如看电视时,眼睛离荧光屏的距离最好为荧光屏宽度的五倍左右;微波炉开启后至少要距离0.4米远;使用手机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式耳机或话筒接听电话。手机接通那一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所以,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后或在电话铃声的间歇接听电话。并且孕妇孕早期切忌把手机挂于胸前。
此外,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影响有一定的累积效应,因此,要尽可能减少使用电器的时间和次数。比如孕妇每周进行电脑操作不应超过20小时,每天看电视不要超过2~3小时,尤其不要用手机或无线电话“煲粥”。
危害三:室内装修
常用的装修材料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严重可致流产、畸形。常用的装修材料,如木料、油漆、涂料等可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聚乙烯、苯及其同系物,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可产生放射性物质氡,这些物质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流产或畸形等悲剧的发生。
危害四:化妆品
孕期应慎用化妆品 避免造成胎儿畸形。目前,市面上化妆品种类繁多,尤其是一些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如具有美白、脱毛、染发、烫发等功效的产品含有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的成分。像美白剂中的汞、氢醌,彩妆中的铅,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这些都是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它们进入人体后可在体内蓄积,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或通过影响母亲的内分泌系统间接影响胎儿,严重的甚至导致胎儿流产或畸形。
因此,为了小宝宝的健康,各位准妈妈应当慎用化妆品,尤其是怀孕期间,千万不要染发、烫发和浓妆艳抹,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彩妆、口红和指甲油。要选择信誉好、经过安全检测的品牌,对自称能快速见效的化妆品一定要警惕。
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声音超过85分贝可造成损伤
噪音大小的衡量标准是用分贝为单位,我们日常普通谈话声为30-40分贝,高声说话为80分贝以上,大声喧哗或高音喇叭为90分贝。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儿童无不良影响;超过70分贝的噪音会对小儿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当达到80分贝时,儿童就会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85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对婴幼儿的听力有损伤,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小宝宝,听力发育还不完善,经常处在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孩子的听力,甚至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家长一定要警惕。
1.在封闭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有的家长喜欢大声听音乐或者像前面那位妈妈一样K歌,但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2.经常玩噪音玩具
各种有声有色的电动玩具,在启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过大的声响,可能对孩子听力造成音伤害。专家提醒,在购买小年龄孩子的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切勿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幼儿。下面一组玩具噪声测试数据可大致反应儿童所面临的玩具噪声污染: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公分距离内为82-100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100公分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107分贝,最大可达130-140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公分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108分贝;
鞭炮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125-156分贝;
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声级最高,达74-97dB(分贝),这类玩具车多出现在公园或大型商场等处的儿童游乐场所;
惯性儿童玩具的声级最低,为52-81dB,但是大部分儿童玩具的声级都超过了60dB。
3.乱挖耳朵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的耳屎对宝宝有害无益,所以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干净为止。但是小宝宝的外耳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4.忽视家电噪音
生活中有一类噪声源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据测定,在离人1米距离内,音量放大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声级可达60-70分贝;电风扇为42-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洗衣机转动时马达声为60-70分贝;电吹风为55-90分贝;电动剃须刀为47-60分贝;音响的声级可高达90分贝。
可见,有时家用电器的噪声不比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低。要使家庭降低或避免噪声的危害,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尽量不要把发出噪声大的电器放置在同一室内,看电视、听音乐时声音不要开太大,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呆在噪音大的家电房间。
5.乱给孩子吃药
孩子患感冒、头痛发热时,如果盲目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此,孩子生病时,家长千万不要私自给孩子乱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