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腹结的简单寻找 腹结的功效与作用

腹结的简单寻找 腹结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胃痛、胀痛、腹痛、泄泻、便秘、痢疾等。

2.功效:理气调肠、去湿健脾。

诊断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1.病史

肿块常是乳腺癌患者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生长速度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及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与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也很重要。

2.体征

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 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触,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象限记录部 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压迫乳晕看有否溢液,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淋巴 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时应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 但有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

3.超声

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腹结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腹结穴穴位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1肋间神经。

大肠俞怎么简单寻找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直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大肠俞的作用主治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善于外散大肠腑之热,刺激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够顺利气化入膀胱经,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起到疏调肠腑,理气化滞之功,主要用于防治肠腑疾患。

主治疾病:反胃,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泻痢,便秘脱肛,便血,遗尿,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等病症。

大肠俞的按摩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以指腹用力按揉,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腹结的简单寻找 腹结的治疗用法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针刺方法:腹结穴,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腹结穴,艾条灸5—10分钟;腹结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腹结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刮痧能治疗呕吐吗

一、饮食停滞

(二)治法

(1)选穴

下脘至气海、足三里、腹结、内关、内庭。

(2)定位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腹结: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大横穴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建里(任脉)旁开4寸处。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按摩哪个穴位缓解便秘

1.抹任脉

位置:两乳头之间中点到脐下一掌宽小腹的中点连线。

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从膻中穴沿着任脉(腹部正中)抹到中极穴,方向始终由上向下,操作20次,力量不宜过大,但是要紧贴皮肤。

2.掌揉天枢穴和大横穴

位置: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大横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

按摩方法:将自己两掌平放于中腹,两中指正对于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令腹内有热感为佳。

3.点揉腹结穴和气海穴

位置:腹结穴位于下腹部,大横穴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

气海穴位于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腹按压住同侧腹结穴后稍加压力,感到酸胀为佳,然后顺时针方向点揉1分钟;再用一手拇指点揉气海穴,力度同腹结穴,同样操作1分钟。

4.顺时针摩揉全腹

按摩方法: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震动。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大肠俞的作用主治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善于外散大肠腑之热,刺激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够顺利气化入膀胱经,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起到疏调肠腑,理气化滞之功,主要用于防治肠腑疾患。

主治疾病:反胃,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泻痢,便秘脱肛,便血,遗尿,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等病症。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直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相关推荐

女性

1.选择纵切口为宜,也可选用横切口。长度约2~3cm。产后扎者,明确宫底的高度,产后子宫过软的,轻轻按摩使之变硬,切口上缘在宫底下二横指。月经后扎者,切口下缘距耻骨联合(上缘)二横指即3~4cm处。 2.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剪开直肌前鞘,钝性分离直肌。提取膜,避开膀胱和血管,避免钳夹膜下肠管。确认为膜,将其切开后进入腔。 3.寻找输卵管要稳、准、轻,可采取以下方法提取输卵管。 4.提出的输卵管均须追溯到伞端,确定输卵管无误。常规检查双侧卵巢。 5.阻断输卵管方法,可根据各地经验,但必须

女人扎的步骤

1、选择纵切口为宜,也可选用横切口。长度约2~3cm。产后扎者,明确宫底的高度,产后子宫过软的,轻轻按摩使之变硬,切口上缘在宫底下二横指。月经后扎者,切口下缘距耻骨联合(上缘)二横指即3~4cm处。 2、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剪开直肌前鞘,钝性分离直肌。提取膜,避开膀胱和血管,避免钳夹膜下肠管。确认为膜,将其切开后进入腔。 3、寻找输卵管要稳、准、轻,可采取以下方法提取输卵管。 4、提出的输卵管均须追溯到伞端,确定输卵管无误。常规检查双侧卵巢。 5、阻断输卵管方法,可根据各地经验,但必须

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穴常用配伍疗法

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止痛可配天枢,归来;寒湿泄泻可配灸神阙,阴陵泉;咳逆可配中府,膻中,中脘。

然谷怎么找最简单 然谷的功效作用

然谷为足少阴肾经腧穴,本穴具有疏厥气,理下焦,泻虚火,退肾热的功效,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刺激然谷可滋阴补肾,用于妇女虚热所致的月经先期;多与三阴交相配以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多与大陵,太溪相配以滋阴降火;用于心火亢盛,肾阴暗耗所致的已经,多与心俞,肾俞相配以补肾滋阴,使心火速降,精关得固而止遗精。 2.本穴可清热利湿,用于湿热下注膀胱所致的癃闭,多与三阴交,膀胱俞相配;用于黄疸,多与脾俞,胆俞相配。 3.然谷还有“燃烧谷物”的意思,可以帮助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里食物更好的消化。

束骨的简单找法 束骨的功效作用

1、按摩束骨穴位的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2、按摩束骨穴的功效:益气壮阳、输布水湿;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图 足太阴脾经的保健穴位

主要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大横,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21穴,左右合42穴。

天宗简单找法 天宗的作用功效

天宗的主要功效是舒经活络,理气消肿,生发阳气等,主治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乳痈、乳腺炎、胸胁支满、咳嗽气喘等症;天宗穴可直刺或是斜刺,还能艾灸。

的位置图片 穴针刺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操作方法:仰卧位,脐中下1.3寸,旁开4寸处取穴。 功能:健脾温中,宣通降逆。 主治:绕脐痛,泄泻,疝气,胀,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咳嗽诸症。配天枢,脾俞治疗胀;配天枢,大横,肓俞治疗绕脐痛。

呕吐的刮痧疗法

一、饮食停滞 (二)治法 (1)选穴下脘至气海、足三里、、内关、内庭。 (2)定位下脘:在上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气海:位于下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位于人体的下部,大横穴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建里(任脉)旁开4寸处。 内关:位于前臂,腕横纹上2寸,在桡则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3)刮拭顺序先刮部下脘,至气海,再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和足部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在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秉风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肩臂疼痛、肩胛痛、肩周炎、上肢酸麻、支气管炎等 2.按摩秉风穴可以散风活络、止咳化痰。 3.功效:吸附水湿,冷降小肠经阴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