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荬的繁殖栽培
山苦荬的繁殖栽培
栽培季节
山苦荬耐热、耐寒、适应性强,可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早秋种植元旦前收获,以及冬季大棚生产等。一股大棚生产,在寒冬到来之前育成壮苗为宜.即苗期避开1月份寒冬季节。早春播1~3月中棚内播种育苗,标准棚筑2畦,中间开1条沟,深翻筑畦,浇足底水,种子撒播畦内,覆盖籽泥,以盖没种子为度,平铺塑料薄膜(2层薄膜l层地膜),一般10~15天出苗,逢阴雨低温时间出苗更长些。齐苗后揭除地膜,通风换气,白天要防高温伤苗,晚上防冻害;夏播4~6月露地育苗,选择高势地,2米连沟,深翻施腐熟厩肥,筑畦整平。浸种3小时,待种子晾干后播种。育苗床浇足底水,将种子散播在畦面上,并盖好籽泥,浇足水,如遇高温干旱,畦上覆盖遮阳网,齐苗后早晚揭网,苗床肥水要适中,不宜过干;秋播7~9月,山苦荬育苗要浸种催芽。方法是将种子用纱布包好后浸水3~4小时,然后取出放入冰箱冷藏室内10~15小时,有75%出芽即可播种。秋播育苗最好用小拱棚或大棚,出苗后注意土壤墒情,不宜过干过湿,并及时拔除杂草,确保排水通畅;冬季栽培可于11-12月播种育苗,前提是大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6米宽的大棚作2畦或3畦,播种田床土要削细,隔天浇足底水,然后撒播,每分地播籽150克左右,可供种植大田3亩左右,播后撒一层营养土盖没种子,再平盖一层塑料薄膜或地膜。出苗后及时揭去平盖的薄膜,加强管理,做好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
桑柏皮繁殖栽培
1.整地施肥
桑柏皮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良好;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铁苋菜的种子细小,所以整地时必须精细,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由于桑柏皮喜肥,整地前要每667m2施腐熟人粪尿1500kg,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而不同,播种期越早,用种量越多,早春播种量4~5kg/667m2,播种方法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0.5~1cm。
2.追肥浇水
早春播种时出苗较晚,需7~12天出苗。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可在3―5叶期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追尿素10kg;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第1次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均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春播应少浇水。
3.中耕、整枝
桑柏皮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响铁苋菜苗生长。铁苋菜多次采收的还要整枝,即当主枝采收后,可在主枝基部留2~3节,促进侧枝萌发,以达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4.病虫害防治
桑柏皮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可用粉锈宁或代森猛锌防治。虫害是蚜虫,可用吡虫啉或避蚜雾喷雾除治。
老鸦柿的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正月十五后,摘下已成熟果实,取其种子淘洗干净晾干,四月上旬用30℃左右热水泡48小时后捞起放在能漏水的容器中盖上双层纱布,象长豆芽一样,每天向种子浇一次清水,直到种子开口发芽,然后把它播种到准备好的苗床上。经过常规管理,三年后即可用播种苗制作小盆景。[3]
2.用雌株枝条扦插
不论是当年新枝,还是老枝都能插活。插活的关键是注意季节,即每年的四月中旬。其次要保证插床环境潮湿和插枝的新鲜,有条件可把插床放在全日照地方,白天给插床喷雾,晚上停止。没有条件都可把插床放在敞亮、通风、半阴半阳处,每天用喷雾器喷雾四次可保证老鸦柿扦插技的成活在。用扦插枝做小盆景三年后就可挂果。[3]
养护方法
1.施肥:待新芽发出后,每月浇一次腐熟肥液,肥液和水的比例是1:10,做到春秋多施肥,夏天少施肥,冬天不施肥。[3]
2.浇水:要做到盆土偏湿,夏天每晚都要浇透水。春秋和冬天,视盆土不干不浇,浇必浇透。春季发芽前控制水分,保持偏干状态,以免树叶过大枝芽伸长。老鸦柿受到广泛爱慕不单是因其叶小油绿光亮花香果好皮黑有桩,更是因为易栽种耐性强,尤其是寿命长能传世,。耐阴性强。阳台生长良好,入室陈放可达1—2长期潮湿水淹不危及生命。[3]
3.修剪:一是春季发芽前,3月前,此时剪后易在枝上萌发新芽,二是夏季剪去春季生长过长枝条,保持较好的比例,剪后其观赏期长,并能使秋芽回缩枝形紧凑。三是入秋待枝增粗剪后孕育春芽,秋剪注意保留结果小枝,以利雌株结果。抓住三个修剪的关键时间,可使树型枝式紧凑完美。而冷地型老鸦柿每年主要是发春芽,必须在中秋前缩剪,才易孕育新芽过冬而旺发春芽。
仙茅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宜选低山坡或平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地栽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0月,选当年已开花的母株,刨开四周泥土,从叶鞘内采下果实,搓出种子,洗净后,混在稍湿润的细沙里贮藏备用。3~4月育苗,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用细土覆盖,厚约1cm。每1hm2用种量30kg。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排水,定期追肥。培育2年后,在春季未出苗前按行株距25cm×20cm开穴栽种,每穴栽苗3~4株。根茎繁殖:把根茎切成2cm长的小段,在苗床栽插时不宜倒植。培育1~2年即可移栽。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追施淡人畜粪水或少量氮肥,以后中耕除草3~4次。越冬前中耕除草后,追肥1次。第2年春、夏季需中耕除草及追肥。
山苦荬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 。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头状花序顶生,花冠黄色。民间食用苦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
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上有1—3叶,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长7—9mm,宽2—3mm,外层的总苞片小,6-8,内层的较长,7—8,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长4—6mm,有长约3毫米的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
树莓的繁殖方法
山莓芽、茎、根都能繁育成苗,是一种繁殖方法较多、繁育途径也便于选择的果树树种。
山莓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用种子培育出实生苗,实生苗的变异很大,对技术要求高,所以有性繁殖只用于培育新品种。生产上使用的均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品种变异小,繁殖容易,结果早。[5] 无性繁殖通常有扦插法、分株法和压条法三种方法。
扦插法
秋季剪留40厘米的1年生枝条,放入窖内贮藏,早春将枝条两端按20厘米株距插入1米宽的畦内,每畦插2行,插条成弓形,待发出新梢生根后,将枝条从中剪断,变成2株小苗。[5]
分株法
在山莓类群中,很多品种如海尔特滋、诺娃、维拉米、米克等根上易自然形成不定芽,萌发后长出地面则形成了很多根蘖苗。在山莓生产园中这些根蘖苗往往作为杂草而随时遭清除。若能将这些根蘖苗科学利用便形成了分株繁殖途径。一般在6-9月正当山莓根蘖苗大量发生并旺盛生长期,分批、分期地将长到20厘米以上半木质化的根蘖苗挖出,挖时注意保持根系完好。而后集中栽植于育苗圃中,株行距为(15-20厘米)×30厘米。栽后充分浇水,及时除草、松土,并在缓苗后追1次以氮肥为主的化肥,入秋后再喷1-2次磷、钾肥。这样则构成了根蘖苗归圃管理的分株育苗技术。落叶后起苗,分类、计数并防护越冬,第2年春季便可用于建园栽培。[6]
压条法
山莓品种的营养枝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先端则弯曲下垂。若对这些下垂枝及时摘心,又可1枝出多枝。当所出分生枝长至加20厘米左右时则在距母株1米以外处挖15-20厘米深浅沟将其埋于沟中,覆土5-7厘米。经2-3周后压枝便可生根。在苗长至40-50厘米时将沟填平,保证新苗正常生长。压条后也须及时除草、浇水,并喷肥2-3次。这样越冬前则可长成多苗。
菊苣的功效与作用
菊苣在欧洲叫作欧洲苣荬菜或者叫法国苣荬菜、比利时苣荬菜、苞菜,在日本被叫做“苦白菜”。
菊苣是菊科菊苣属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叶球、叶芽为蔬,是从野生菊苣中驯化选育出的一个变种,原产地中海,亚洲中部和北部。菊苣中含有一些一般蔬菜中没有的成分,如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野莴苣甙、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等苦味物质,有清肝利胆的功效。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人们都非常重视菊苣,他们认为菊苣是蔬菜里的上等。菊苣的叶子可以炒着吃、做汤吃或做色拉吃;软化栽培后的菊苣芽球可用以生吃,或做成鲜美开胃的凉拌菜;欧美等国还有人把菊苣的肉质根加工成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剂。菊苣的经济价值较高。
牛舌的主要价值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阑尾炎,痢疾,痔疮,遗精,白浊,乳腺炎,疮疖种毒,汤火伤。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涩,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苦,寒,无毒。"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白浊,遗精,痔疮。"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除热。治汤火伤及无名种毒。"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阑尾炎,痢疾,乳腺炎,疖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搽。
【选方】①治肠痈:山苦荬四两,古羊藤一两,甘草一两,银花藤二两。水煎服。(《旷西中草药》)
②治痢疾:山苦荬二两,凤尾草二两,枫木叶一两,古羊藤一两。水煎冲白糖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乳腺炎:一苣荬菜五钱。水煎服,或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二山苦荬、雷公根各适量,加酒糟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④治疔疮:苣荬菜茎叶捣汁搽患处。(《湖南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