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山苦荬的繁殖栽培

山苦荬的繁殖栽培

栽培季节

山苦荬耐热、耐寒、适应性强,可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早秋种植元旦前收获,以及冬季大棚生产等。一股大棚生产,在寒冬到来之前育成壮苗为宜.即苗期避开1月份寒冬季节。早春播1~3月中棚内播种育苗,标准棚筑2畦,中间开1条沟,深翻筑畦,浇足底水,种子撒播畦内,覆盖籽泥,以盖没种子为度,平铺塑料薄膜(2层薄膜l层地膜),一般10~15天出苗,逢阴雨低温时间出苗更长些。齐苗后揭除地膜,通风换气,白天要防高温伤苗,晚上防冻害;夏播4~6月露地育苗,选择高势地,2米连沟,深翻施腐熟厩肥,筑畦整平。浸种3小时,待种子晾干后播种。育苗床浇足底水,将种子散播在畦面上,并盖好籽泥,浇足水,如遇高温干旱,畦上覆盖遮阳网,齐苗后早晚揭网,苗床肥水要适中,不宜过干;秋播7~9月,山苦荬育苗要浸种催芽。方法是将种子用纱布包好后浸水3~4小时,然后取出放入冰箱冷藏室内10~15小时,有75%出芽即可播种。秋播育苗最好用小拱棚或大棚,出苗后注意土壤墒情,不宜过干过湿,并及时拔除杂草,确保排水通畅;冬季栽培可于11-12月播种育苗,前提是大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6米宽的大棚作2畦或3畦,播种田床土要削细,隔天浇足底水,然后撒播,每分地播籽150克左右,可供种植大田3亩左右,播后撒一层营养土盖没种子,再平盖一层塑料薄膜或地膜。出苗后及时揭去平盖的薄膜,加强管理,做好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

桑柏皮繁殖栽培

1.整地施肥

桑柏皮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良好;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铁苋菜的种子细小,所以整地时必须精细,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由于桑柏皮喜肥,整地前要每667m2施腐熟人粪尿1500kg,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而不同,播种期越早,用种量越多,早春播种量4~5kg/667m2,播种方法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0.5~1cm。

2.追肥浇水

早春播种时出苗较晚,需7~12天出苗。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可在3―5叶期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追尿素10kg;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第1次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每次追肥均施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结合浇水进行。春播应少浇水。

3.中耕、整枝

桑柏皮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响铁苋菜苗生长。铁苋菜多次采收的还要整枝,即当主枝采收后,可在主枝基部留2~3节,促进侧枝萌发,以达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4.病虫害防治

桑柏皮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可用粉锈宁或代森猛锌防治。虫害是蚜虫,可用吡虫啉或避蚜雾喷雾除治。

老鸦柿的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正月十五后,摘下已成熟果实,取其种子淘洗干净晾干,四月上旬用30℃左右热水泡48小时后捞起放在能漏水的容器中盖上双层纱布,象长豆芽一样,每天向种子浇一次清水,直到种子开口发芽,然后把它播种到准备好的苗床上。经过常规管理,三年后即可用播种苗制作小盆景。[3]

2.用雌株枝条扦插

不论是当年新枝,还是老枝都能插活。插活的关键是注意季节,即每年的四月中旬。其次要保证插床环境潮湿和插枝的新鲜,有条件可把插床放在全日照地方,白天给插床喷雾,晚上停止。没有条件都可把插床放在敞亮、通风、半阴半阳处,每天用喷雾器喷雾四次可保证老鸦柿扦插技的成活在。用扦插枝做小盆景三年后就可挂果。[3]

养护方法

1.施肥:待新芽发出后,每月浇一次腐熟肥液,肥液和水的比例是1:10,做到春秋多施肥,夏天少施肥,冬天不施肥。[3]

2.浇水:要做到盆土偏湿,夏天每晚都要浇透水。春秋和冬天,视盆土不干不浇,浇必浇透。春季发芽前控制水分,保持偏干状态,以免树叶过大枝芽伸长。老鸦柿受到广泛爱慕不单是因其叶小油绿光亮花香果好皮黑有桩,更是因为易栽种耐性强,尤其是寿命长能传世,。耐阴性强。阳台生长良好,入室陈放可达1—2长期潮湿水淹不危及生命。[3]

3.修剪:一是春季发芽前,3月前,此时剪后易在枝上萌发新芽,二是夏季剪去春季生长过长枝条,保持较好的比例,剪后其观赏期长,并能使秋芽回缩枝形紧凑。三是入秋待枝增粗剪后孕育春芽,秋剪注意保留结果小枝,以利雌株结果。抓住三个修剪的关键时间,可使树型枝式紧凑完美。而冷地型老鸦柿每年主要是发春芽,必须在中秋前缩剪,才易孕育新芽过冬而旺发春芽。

仙茅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宜选低山坡或平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地栽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0月,选当年已开花的母株,刨开四周泥土,从叶鞘内采下果实,搓出种子,洗净后,混在稍湿润的细沙里贮藏备用。3~4月育苗,在苗床上按行距30cm开沟条播,用细土覆盖,厚约1cm。每1hm2用种量30kg。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排水,定期追肥。培育2年后,在春季未出苗前按行株距25cm×20cm开穴栽种,每穴栽苗3~4株。根茎繁殖:把根茎切成2cm长的小段,在苗床栽插时不宜倒植。培育1~2年即可移栽。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追施淡人畜粪水或少量氮肥,以后中耕除草3~4次。越冬前中耕除草后,追肥1次。第2年春、夏季需中耕除草及追肥。

山苦荬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 。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头状花序顶生,花冠黄色。民间食用苦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

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上有1—3叶,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长7—9mm,宽2—3mm,外层的总苞片小,6-8,内层的较长,7—8,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长4—6mm,有长约3毫米的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

树莓的繁殖方法

山莓芽、茎、根都能繁育成苗,是一种繁殖方法较多、繁育途径也便于选择的果树树种。

山莓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用种子培育出实生苗,实生苗的变异很大,对技术要求高,所以有性繁殖只用于培育新品种。生产上使用的均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品种变异小,繁殖容易,结果早。[5] 无性繁殖通常有扦插法、分株法和压条法三种方法。

扦插法

秋季剪留40厘米的1年生枝条,放入窖内贮藏,早春将枝条两端按20厘米株距插入1米宽的畦内,每畦插2行,插条成弓形,待发出新梢生根后,将枝条从中剪断,变成2株小苗。[5]

分株法

在山莓类群中,很多品种如海尔特滋、诺娃、维拉米、米克等根上易自然形成不定芽,萌发后长出地面则形成了很多根蘖苗。在山莓生产园中这些根蘖苗往往作为杂草而随时遭清除。若能将这些根蘖苗科学利用便形成了分株繁殖途径。一般在6-9月正当山莓根蘖苗大量发生并旺盛生长期,分批、分期地将长到20厘米以上半木质化的根蘖苗挖出,挖时注意保持根系完好。而后集中栽植于育苗圃中,株行距为(15-20厘米)×30厘米。栽后充分浇水,及时除草、松土,并在缓苗后追1次以氮肥为主的化肥,入秋后再喷1-2次磷、钾肥。这样则构成了根蘖苗归圃管理的分株育苗技术。落叶后起苗,分类、计数并防护越冬,第2年春季便可用于建园栽培。[6]

压条法

山莓品种的营养枝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先端则弯曲下垂。若对这些下垂枝及时摘心,又可1枝出多枝。当所出分生枝长至加20厘米左右时则在距母株1米以外处挖15-20厘米深浅沟将其埋于沟中,覆土5-7厘米。经2-3周后压枝便可生根。在苗长至40-50厘米时将沟填平,保证新苗正常生长。压条后也须及时除草、浇水,并喷肥2-3次。这样越冬前则可长成多苗。

菊苣的功效与作用

菊苣在欧洲叫作欧洲苣荬菜或者叫法国苣荬菜、比利时苣荬菜、苞菜,在日本被叫做“苦白菜”。

菊苣是菊科菊苣属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叶球、叶芽为蔬,是从野生菊苣中驯化选育出的一个变种,原产地中海,亚洲中部和北部。菊苣中含有一些一般蔬菜中没有的成分,如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野莴苣甙、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等苦味物质,有清肝利胆的功效。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人们都非常重视菊苣,他们认为菊苣是蔬菜里的上等。菊苣的叶子可以炒着吃、做汤吃或做色拉吃;软化栽培后的菊苣芽球可用以生吃,或做成鲜美开胃的凉拌菜;欧美等国还有人把菊苣的肉质根加工成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剂。菊苣的经济价值较高。

牛舌的主要价值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阑尾炎,痢疾,痔疮,遗精,白浊,乳腺炎,疮疖种毒,汤火伤。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涩,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苦,寒,无毒。"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白浊,遗精,痔疮。"

②《四川中药志》:"解毒除热。治汤火伤及无名种毒。"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阑尾炎,痢疾,乳腺炎,疖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搽。

【选方】①治肠痈:山苦荬四两,古羊藤一两,甘草一两,银花藤二两。水煎服。(《旷西中草药》)

②治痢疾:山苦荬二两,凤尾草二两,枫木叶一两,古羊藤一两。水煎冲白糖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乳腺炎:一苣荬菜五钱。水煎服,或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二山苦荬、雷公根各适量,加酒糟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④治疔疮:苣荬菜茎叶捣汁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相关推荐

山苦荬叶的用途

嫩根和叶可食用,也可作饲料。全草入药。 饲用价值:山苦荬属中等牧草。茎叶柔嫩多汁,在青鲜时绵羊、山羊喜食。据牧民反映,它于春季对小畜有抓膘作用。牛、马也少量采食,但干枯后不能利用。此外,它还是养猪、养兔、养禽的良好饲料。它的营养价值也较高,据分析,在花果期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较低量的粗纤维。在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中,以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的含量较高。100克全草中含维生素C7018毫克。 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主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痛肿等症。

紫藤花的地理分布

古时亦称藤萝、招豆藤。原产中国,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华北地区多有分布,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最为常见。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中国南至广东,普遍栽培于庭园,以供观赏。 常见的品种有多花紫藤、银藤、红玉藤、白玉藤、南京藤等。上海有紫藤镇、紫藤园,苏州亦有古藤。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浙江、湖南等地。[2] 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

蔬菜的分类

1)根菜类 指以膨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菁、根用甜菜等。生长期中喜温和冷凉的气候。在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肉质根,贮藏大量的养分,到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一般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要求轻松深厚的土壤。用种子繁殖。 2)白菜类 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如白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类(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青花菜)、芥菜类(榨菜、雪里蕻、结球芥菜)。生长期间需湿润和凉爽气候及充足的水肥条件。温度过高、气候干燥则生长不良。除采收菜

铃兰的栽培技术

生长环境 铃兰喜半荫、湿润、凉爽环境,耐寒冷,忌炎热。只要有适当的阴凉条件,就会以散布根茎的方式迅速繁殖。遮荫以及潮湿肥沃的土壤是栽好的重要条件,以含腐殖质及砂质土壤为理想,这类土壤既肥沃又疏水。近代工厂温室商品生产,都采用无污染栽培,以提高花卉质量和产量,避免偏施氮肥过多,并少用铵态氮肥,值得注意和重视。 常在春、秋两季切分根状茎或萌芽切成段另行栽培,即分株繁殖。种植地以深耕肥沃为好。3~4年后换地再栽,或与其他花卉轮作。栽植株行距25~30厘米,每丛2~3个芽,覆土深5~6厘米。生长期应经常保持土壤疏

淫羊藿的繁殖方式

种苗繁育以无性繁殖(分株繁殖或根茎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 选地做床 选择阴坡或半阴半阳坡的自然条件,坡度35℃以下,土壤为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可以利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及果树经济林下栽培。将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顺坡打成宽120-140厘米、高12-15厘米的条床,横条沟栽苗,开沟深度6-10厘米。[3] 挖茎移栽 ⑴休眠期移栽:春季4-5月萌芽前或秋季9-10月地上茎叶枯萎时,挖取地下根茎,取有芽茎段,切成8~10厘米小段,每段保留1-2个芽胞,用赤霉素和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于条床内,

黑加仑的生长习性

黑加仑为多年生灌木,黑加仑主枝寿命6~10年。主枝顶芽延长生长,侧生腋芽抽生分枝。顶芽延长生长仅能维持2~3年,第3~4顶芽只形成簇状花芽,并逐渐衰老死亡。 此种生态习性喜光、耐寒,用种子、扦插或压条均可以繁殖栽培和管理容易,经济价值高,适宜在北方寒冷地区发展。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已大量引种栽培。 据文献记载,中国东北地区另有1种乌苏里茶藨, 生于湿润谷底、 沟边或坡地云杉林、落叶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下。

罗汉果组培技术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为葫芦科(ducurbtaceae)罗汉果的果实…。广西桂林市的永福、临桂、龙胜三县为罗汉果起源中心,罗汉果是广西著名的特产之一,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种维生素、多种甜甙和多种酶,其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凉血、润肺止咳、祛痰、润肠通便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感冒、便秘等,疗效显著;罗汉果还是种优良甜味剂,是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最好的甜味剂和保健品,被卫生部列为药食两用植物。 传统种植的罗汉果幼苗采用的是压蔓繁殖繁殖系数低;实

猴腿菜的生长繁殖

猴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的西北、华北和西南各地稀疏阔叶林针阔叶树混交林 的林间空地和边缘,或荒坡的湿地上尤其多见。猴腿菜的营养丰富,味鲜美而独特,猴腿菜鲜嫩细软,余味悠长,且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品功能,在众多的山珍野味中,享有“山野之王”的美誉。它长于山野,属天然蔬菜,极少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因此是一种最“洁净”的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野生蕨菜的采集量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加,从保护植物种质资源和植被的大局出发,野生蕨菜不能过度采集。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人工栽培,将具有较好的经

山药的形态特征

山药为薯蓣科草质藤本,根茎棒状,长达33~66厘米,最长达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着生许多须根,粘性,断面茎细长,可达丈余。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脉6~9出,叶腋间生有株芽(称零余子,也叫山药豆,山药蛋)可供繁殖材料,也可食用。白色小单生花,蒴果。 生长环境 山药要求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温暖向阳地方,但怕霜冻,忌连作。 地理分布 原产亚洲,我国自古栽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并有野生分布,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艳山姜与花叶良姜有何区别

花叶良姜 科 属:姜科 山姜属。 识别特征:常绿草本观叶植物。高1—2米,盆栽高度多在l米以下。它根茎横 生,肉质。叶革质,有短柄,短圆状披针形;长约30—80厘米、宽15—20 厘米;叶面深绿色,并有金黄色的纵斑纹、斑块,富有光泽。圆 锥花序下垂,苞片白色,边缘黄色,顶端及基部粉红色,花弯近钟形,花冠白色,花期夏季。 生态习性:其性喜高温高湿的 环境,喜明亮的光照。但也耐半阴。生长适温为15—30℃,越冬 温度为5℃左右。在琉松、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生长较好。 适宜地区:我国华南及东南地区。 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