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能力测试的方法有哪些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量法
有氧运动能力测试的方法有哪些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量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室,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较为严格的操作程序,准确性较高。
运动与吸烟
(1)运动者认为他们的运动量能使身体机能变佳,足以对抗这小小的烟害。
(2)他们认为香烟中的某些成分具振奋精神的效果,吸烟反而能增进运动表现。
那到底真相是否真是如此,抑或仅是假象?
香烟对你有什么影响(老生常谈)
点燃香烟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七百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害物质有两种:
(1)尼古丁(Nicotine):香烟中主要的精神作用物质,在人体内有双重作用,吸入量少时会兴奋神经系统,过量时则反而有抑制的效果,且成瘾性,会造成心理及生理依赖。从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尼古丁会造成人体中超氧离子和白血球间质素的产生,会使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的伤害。另一方面,尼古丁会使血小板凝集速度加快,又会抑制溶血因子的活化,加上冠状动脉的收缩,很容易造成血栓阻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
(2)一氧化碳:香烟烟雾成份中的一部份,与血红素的结合力是氧的二百倍。当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抢先和血红蛋白结合,使得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下降,而形成缺氧现象。一般正常人血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约在1%以下,而吸烟者却可高达15 %,长期下来,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结果将造成身体调节异常而发生病变。
香烟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Mc.Murray在1985年曾做了一项研究,他找了两群分别为有吸烟习惯及没有吸烟习惯的人,来测验他们的最大摄氧量(心肺耐力的最佳评估指针),结果发现吸烟组的最大摄氧量明显的比无吸烟习惯组少。在同一个研究,Mc.Murray又测验他们在同一强度下的运动持续时间,结果发现,有吸烟习惯组的运动持续时间比无吸烟组来的少。
由此可知,长期吸烟会使得心肺耐力下降,体力变差。除此之外,Bolinder在1997年发现,有吸烟习惯者,在休息时的心跳率以及运动时心跳率及收缩压,都会比没有吸烟习惯的人来的高,这种情形对吸烟者的心脏而言,无时无刻都必须比无吸烟习惯者的心脏做更多的功,长期下来将造成心脏不小的负担。
整体而言,吸烟而造成的心肺耐力降低,很可能是因为吸烟的人比无吸烟习惯的人,体内有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红素。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亲合力是氧气的两百倍,所以当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先占去血红素,血中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浓度增加,血液携氧能力将相对减少,而影响活动时的有氧能力,进而造成最大摄氧量的下降。
尼古丁方面,由于它长期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所造成的伤害,导致人体机能变差,也可能是造成最大摄氧量及运动持续时间下降的主要因素。而且,尼古丁具有刺激交感神经的作用,大家可能会想,那么对于运动员在短时间的运动,是否有正面的效果?尼古丁对无氧运动的运动表现是否有帮助,在此仍不敢妄下断语。假设它的确能提升无氧运动的能力,但比起尼古丁在心血管方面所造成伤害,甚至会有导致癌细胞发生的危险性来看,为了运动表现而牺牲健是否值得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有氧运动能力测试的方法有哪些 最大摄氧量运动场地测试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根据速度与VO2的线性关系来测定,计算方法为VO2(L/min)=0.2(ml/kgmin*perm/min)*速度+3.5ml/kg.min。
血压计原理
血压计的 测量原 理可 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直接测量法又叫有创 测量法,也就是通过穿刺在血管内放置导管后测得的血压,比如在做心脏介入诊断及治疗时就要监 测患者的有创血压。用有创方法直接测量血压。因所测部位不同,方法各异,也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的血压。间接测 量法又叫 无创 测 量法,也就是不通过穿刺在血管内放置导管后而是通过间接测得的血压。间接测量法又 分为听诊法和示波法。
锻炼心肺功能的注意事项
一般人并不清楚自身的心肺功能是什么水平。通常我们在医院查体时,医生会测量安静时候的血压、脉搏来初步反映心血管的功能,进一步进行心脏 超声检查心输出量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测量肺活量等检查肺的通气功能。心肺功能是肺通气、心脏泵血和肌肉组织利用氧的一种联合机能,表现出来就是人体能够 承受运动负荷的耐受能力。通俗点讲,就是长时间跑步、爬山、登楼梯的能力。
怎样评价你心肺功能?
我们心肺的这种能力往往在安静状态下是很难完整地测量和反映出来的,换句话说,安静时候检查心、肺的功能相同的人,在承受一定运动负荷后心 肺的潜力却不同;此外,安静时候心、肺检查(如心电图、血压、超声等)没有毛病的人,在一定运动负荷后由于心脏对氧的需求剧增,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心肌缺血 等等可能就暴露出来。所以,心肺功能需要在一定的运动负荷后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估出来。
最简易的方法
自我判断心肺功能的简易办法,虽然不能获得精确的数值,但是可以简单评估,并可以评价自己的锻炼效果。
1、登楼试验:能以比平常略快的速度登上三楼,不感到明显气急与胸闷,则心肺功能良好。
2、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收缩压(俗称高压)与舒张压(俗称低压)之比,正常值约为1.5,如果低于1.25或高于1.75,则说明心肺功能较差。
3、脉搏、血压与活动试验:安静平躺,在30秒钟内快速来回坐起、平躺,如果脉搏每分钟加快10-20次,血压下降幅度小于10毫米汞柱, 表示心肺功能良好。相反,脉搏每分钟加快20次以上,血压下降幅度超过10毫米汞柱,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冷汗等现象,说明心肺功能很差。
4、哈气试验:距离一尺左右点燃一根火柴,使劲哈口气,能将火焰熄灭则心肺功能不错。
5、小运动量试验:原地跑步一会儿,脉搏增加到每分钟100-120次后停止活动,如能在3-4分钟内脉搏恢复正常者,心肺功能正常。
最精确的方法
精确的评估则需要一定的测量设备,进行运动负荷试验。通常临床患者需要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极量的运动试验诊断病情,评估疾病风险,运动员需要 进行极量力竭的运动试验评价有氧耐力能力。有氧能力越强,某些运动项目如长距离跑或者游泳等的体能能力就越强。而普通的大众,则可以进行相对简单的次最大 强度的运动测试,例如骑功率车、上台阶等评估心肺功能,既可以预测疾病的风险,也可以作为制定锻炼计划及评价锻炼效果的依据。
从大多数研究报道看,心肺功能可用最大摄氧量或者代谢当量梅脱这两个指标来表示,两者可计算互换(1梅脱= 3.5毫升/公斤体重/分钟的摄氧量)。人体承受运动负荷的耐力主要由心、肺、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决定,摄氧量越大,运动中能承受的负荷就越大,所以最大摄 氧量可以很好地评价心肺功能水平。
通常我们安静坐着的时候,消耗利用氧的水平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候的能量代谢水平也就是相当于心肺承受的负荷,我们以安静坐着时的强度负荷为 基准水平,单位是1梅脱。例如,拖地清扫的活动强度约为3梅脱,跑步(8公里/小时)强度约为8梅脱,即拖地和跑步时心肺承受的负荷是安静时候的3倍和8 倍。假如你的心肺功能测试结果为8梅脱(或最大摄氧量8×3.5=28毫升/公斤/分钟),说明你的心肺承受的最大能力是你安静时候强度的8倍,那么你采 用跑步(8公里/小时)以下的强度去锻炼是比较安全有效的,超过8梅脱的运动,如剧烈的足球运动等就不适合你目前的锻炼计划了。
名气最大的方法
“12分钟跑”是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库珀博士提出的一种可以量化评定健身群众心肺功能的方法。在运动中氧气能充分地得到供应,身体基本上处于 不缺氧状态,这样的运动项目叫有氧运动,如慢跑等。12分钟跑是典型的有氧代谢运动,库珀对健身跑的健身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健身跑与疾病的关 系,制定出评估心肺功能的等级。他将不同性别的人,按年龄区段分为6个组,按每个人跑出的最大距离,将心肺功能评价为六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好、一 般、差、很差(每分钟的心律不超过180次的跑步为合格)。
“12分钟跑”不仅仅是有氧运动中典型的锻炼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评估健康程度的一种方法,国外不少著名医生说,“12分钟跑”是不 花钱的心电图。由于花费的时间不长,运动量可以自我掌握,并有逐级要求以不断提高体能的效果。所以,“12分钟跑”一提出,很快被众多健身爱好者接受,当 然其中也包括大量的老年人。在美国,上至总统,下至百姓,12分钟跑的大军遍及全国。据有关媒体报道,在“12分钟跑”问世后的几年间,全美国心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12分钟跑”的测试方法很简单:在12分钟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尽快地跑,然后根据跑的距离对照表格1和表格2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心肺功能状 况。如一个61岁的男人,12分钟只跑了1500米,对照表格1,说明他的心肺功能是较差的,应加强运动锻炼;如果能跑完1630米以上,他的心肺功能则 达到了一般及格标准;如果能跑完2480米以上,则说明他的心肺功能非常好。
表1 男性 12分钟跑评估的心肺功能水平(米)
年龄 13~19岁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很差 《2080 1950=“” 1890=“” 1825=“” 1650=“” 1390=“” p=“”》
差 2080-2190 1950-2100 1890-2080 1825-1985 1650-1855 1390-1630
一般 2191-2500 2101-2385 2081-2320 1986-2225 1856-2080 1631-1920
好 2501-2750 2386-2625 2321-2500 2226-2450 2081-2305 1921-2110
良好 2751-2975 2626-2815 2501-2705 2451-2640 2306-2530 2111-2480
优秀 》2975 》2815 》2705 》2640 》2530 》2480
表2 女性 12分钟跑评估的心肺功能水平(米)
年龄 13~19岁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很差 《1600 1540=“” 1500=“” 1410=“” 1345=“” 1250=“” p=“”》
差 1600-1890 1540-1775 1500-1680 1410-1570 1345-1490 1250-1375
一般 1891-2065 1776-1950 1681-1890 1571-1775 1491-1680 1376-1570
好 2066-2290 1951-2145 1891-2065 1776-1985 1681-1890 1571-1745
良好 2291-2415 2146-2320 2066-2225 1986-2145 1891-2080 1746-1890
优秀 》2415 》2320 》2225 》2145 》2080 》1890
注:经过测试后,你很有可能属于前三级,即心肺功能不算强, 但是别太担心,除了遗传因素外,有氧锻炼是提升心肺功能的最佳方法。是时候进行健身锻练了!
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主要针对慢性心肺等疾病患者进行的心肺功能、骨骼肌肉功能的综合评价方法。2008年美国胸科学会发布了指南,指出6 分钟步行试验是简便、价廉、安全,且能客观反映慢性疾病患者日常实际活动量特点,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检验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有效工具。
“6分钟步行”测试方法: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30.5米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子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运动,速度由自己决定, 在旁的检测人员每2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不适(气促、胸闷、胸痛)。如患者不能坚持可暂停试验或中止试验。6分钟结束后计算其步行距离。
心肺功能评估等级:(1级和2级是较低的水平,3-4级接近正常或达到正常水平)
1级:小于300米;
2级:300-374.9米;
3级:375- 449.5米;
4级:大于450米。
1、一般来说,慢性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价应该尽量精确无误,应当在医生心电监控下进行最大负荷的运动试验;专业运动员或者专项的健身者也尽量进行极量的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给予精确评估。普通健身人群可以选择相对简易的方法进行心肺功能评价。
2、心肺功能的自我测试无论是简易的爬楼、12分钟跑还是6分钟步行等都需要一定负荷的运动,因此,对于具有慢性疾病或者从来没有锻炼习惯、体质较弱的人来说,测试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和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3、12分钟跑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健身大众,体力差或无锻炼习惯者,尤其是老年人,不能一开始就用12分钟全力跑来测评,需要有下面几个适应 过程:首先,以快速步行为主,中间穿插慢跑12分钟,练习1周。继而,以慢跑为主,中间穿插快速步行12分钟,练习1周。再全部慢跑12分钟,练习1周。 最后,以全力跑完12分钟,然后根据跑的距离对照表格评价自己的心肺功能。
不做有氧心肺功能和燃脂效率会变差吗
1.有氧,提高你的心肺功能
研究发现,对比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相结合,如果只做力量训练,心肺功能几乎得不到任何提升。
科学家观察了橄榄球运动员,在抗阻训练后不做有氧,以及在不同时段后再做有氧训练,其最大摄氧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只做抗阻训练的被试者,最大摄氧量基本没有任何提升;而有氧与力量训练间隔1天,最大摄氧量上升最为明显,上升了8.4%之多。
2.有氧,增加你的运动脂代谢
另外,研究还发现,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很明显地增加人类的脂肪代谢能力。
有数据表明,耐力运动员,相比普通人的脂代谢能力,要高出近54%,而且这种差异在跑步等运动项目中更加明显。
可以看到,规律运动的训练者,运动中的燃脂能力比不运动者高了近一倍之多。
也就是说,经常做有氧运动,可以让身体的脂肪供能比例更高。
顺带一提,脂肪供能越高,糖代谢的比例也就会相应降低,从而更好的减少乳酸堆积的情况,让你燃脂更多,运动起来也更轻松。
运动如何消耗脂肪?
有氧运动:脂肪在运动中直接参与供能
无氧运动:脂肪不直接参与运动中的供能,而是通过运动后的过量氧耗来消耗
3.有氧,增加脂肪酸氧化能力
除了增加运动中的脂代谢能力,有氧运动还可以帮助骨骼肌增加脂肪酸的氧化能力,让你的身体更好的代谢脂肪,在平日里也不容易发胖哦。
所以为了身材与健康,我们既需要力量训练来提高身体瘦体重,也需要有氧运动来增加心肺功能和脂代谢能力。
综合来说,力量和有氧,两者都不可或缺哦。
在针灸减肥过程中如何配合有氧运动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进行长距离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是重要的化学能源,尤其在运动强度低于50%-60%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时候。在进行运动时,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决定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小,持续时间越长,依靠脂肪氧化供能占人体总能量代谢的百分率越高。有氧运动的方法可因人而异,最好是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滑雪和跳舞等。由此可见,肥胖者若通过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会加速脂肪的分解,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无氧和有氧间隔多久做 不做有氧?心肺功能差,燃脂效率低
研究发现,对比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相结合,如果只做力量训练,心肺功能几乎得不到任何提升。
科学家观察了橄榄球运动员,在抗阻训练后不做有氧,以及在不同时段后再做有氧训练,其最大摄氧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发现,只做抗阻训练的被试者,最大摄氧量基本没有任何提升;而有氧与力量训练间隔1天,最大摄氧量上升最为明显,上升了8.4%之多。
另外,研究还发现,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很明显地增加人类的脂肪代谢能力。
有数据表明,耐力运动员,相比普通人的脂代谢能力,要高出近54%,而且这种差异在跑步等运动项目中更加明显。
可以看到,规律运动的训练者,运动中的燃脂能力比不运动者高了近一倍之多。
也就是说,经常做有氧运动,可以让身体的脂肪供能比例更高。
顺带一提,脂肪供能越高,糖代谢的比例也就会相应降低,从而更好的减少乳酸堆积的情况,让你燃脂更多,运动起来也更轻松。
有氧运动:脂肪在运动中直接参与供能
无氧运动:脂肪不直接参与运动中的供能,而是通过运动后的过量氧耗来消耗
除了增加运动中的脂代谢能力,有氧运动还可以帮助骨骼肌增加脂肪酸的氧化能力,让你的身体更好的代谢脂肪,在平日里也不容易发胖哦。
所以为了身材与健康,我们既需要力量训练来提高身体瘦体重,也需要有氧运动来增加心肺功能和脂代谢能力。
综合来说,力量和有氧,两者都不可或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