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列腺肉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前列腺肉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前列腺肉瘤是一种较罕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相当罕见,其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所有前列腺肿瘤中占0。1%-0。2%,国内报道为2。7%-7。5%。好发于青年人,75%发生于40岁以内。

前列腺肉瘤的症状有哪些呢?本文就前列腺肉瘤的症状和体征作以下介绍。

前列腺肉瘤的症状:前列腺肉瘤如海绵状,可迅速充满前列腺内并可突入膀胱,随病情程度不同其临床症状不一,早期无症状,当肿瘤增大压迫尿道和直肠时出现症状,以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最为常见,可高达100%,病情发展快者可有进行性排尿困难,并发生急性尿潴留和上尿路积水而影响肾功能。晚期可有骨、肺、纵隔、区域淋巴结和脾脏转移。其中骨转移主要为溶骨性破坏。

前列腺肉瘤的症状---主要表现:①进行性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尿潴留,侵犯会阴或直肠时可出现排便困难;②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③血尿;④晚期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并可放射至会阴部及腰骶部,可出现腹水、阴囊及下肢水肿等。

前列腺肉瘤的症状---前列腺肉瘤的体征: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大的前列腺,其大小不等,体积较一般的前列腺腺癌大。Cheville报道前列腺体积3。3-21cm,平均为9cm,多数表面光滑、质软,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的占位多为囊性或有波动感,无明显触痛。肿瘤体积增大明显时,肿块可突向腹部,临床可发现下腹部隆起,耻骨上区触及活动受限的肿块。手术后肿瘤标本剖面呈“鱼肉状”。

前列腺肉瘤的偏方

前列腺肉瘤实证

主症: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或见血尿,会阴痛苦,后期伴下肢疼痛,咳嗽,咯血.

治则:清热利尿,化瘀软坚.

偏方一:处方:大黄、栀子、桃仁、车前子、炮山甲、当归、龙葵、萹蓄、生地、白英、蛇莓、芒硝、制斑瞀、莪术、露蜂房.

食用方法:水煎,分2次分服,每日1剂.

前列腺肉瘤虚证

主症: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或闭而不通,偶见血尿,面色苍白,神奇怯弱,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质淡,舌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则:健脾益肾,祛毒利尿.

偏方二:处方:中气虚者:人参、泽泻、白术、猪苓、白英、龙葵、蛇莓、茯苓、桂枝、黄芪、陈皮、制斑瞀.

偏方二:肾气不足者:山茱萸、生地、山药、车前子、白英、龙葵、蛇莓、白花蛇、丹皮、茯苓、泽泻、制附子、桂枝.

食用方法:水煎,分2次分服,每日1剂.

前列腺肉瘤怎么办

前列腺肉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前列腺肉瘤的预后措施有哪些呢?前列腺肉瘤是一种发病机比较迅速的疾病,一般多见于幼儿患者,对于患儿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术后也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前列腺肉瘤的病程发展极快,生长迅速,预后多不良,儿童患者预后尤差,明确诊断后,大多数病例生存不超过一年。横纹肌肉瘤恶性程度极高,生长速度最快,几乎皆在一年内死亡;平滑肌肉瘤及纤维肉瘤生长较慢,预后稍好,平均生存为2~3年。

婴幼儿前列腺肉瘤发展及转移较成年人迅速而广泛,从有症状开始到死亡,10岁以下儿童平均为3个月,而成年人约为1年。近年来,由于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儿童横纹肌肉瘤的预后已发生改变。对局限性病变,在手术后再进行2年化疗,病童无瘤存活率可达54%。这一进展使人们看到了希望。

目前,儿童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术前化疗,外科手术切除,术后放疗(有肿瘤残存时)及周期性预防化疗。这种方案对儿童患者的预后有惊人的改善。

上述关于前列腺肉瘤的治疗方法的分析,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做家长的也要尽早的带孩子去医院治疗疾病,不要让疾病伤害到孩子的健康,做了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术后的护理措施,避免疾病的恶化。

前列腺肉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前列腺肉瘤起源于生殖束之中胚层,包括午非氏管及苗勒管之终末部分,并可从尿生殖窦之环肌层而来。其病因可能与胚胎发生、发育畸形,前列腺炎和会阴部创伤有关,但激发因素以何者为主迄今尚未阐明。

2.放射引发的恶性肿瘤现象在Frieben 1902年第一次报道和Perthes 1904年的报道后已被详细描述。1922年Beck首先描述放疗引发肉瘤。文献报道放疗引发的肉瘤主要发生于骨、胸壁、子宫、乳房、腹膜后、肝、纵隔、骨盆、血、肌肉、甲状腺、甲状旁腺组织、肺和胃。Michael Scully报道1例前列腺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125碘(125Ⅰ)植入放射治疗后8年发现前列腺肉瘤。另有文献报道两个进行了前列腺癌局部放疗的病人有肉瘤样改变。放疗可能是引起前列腺肉瘤的一种诱因。

二、发病机制:

1.前列腺肉瘤起源于生殖束中胚层组织,病理结构形态各异,生物学行为大致相似,是一种极度恶性的肿瘤。根据细胞形态学,前列腺肉瘤病理上最常见为圆细胞和梭状细胞肉瘤。圆细胞肉瘤血管丰富,常呈蜂窝状囊性病变,生长迅速。梭状细胞肉瘤多见于儿童,向周围浸润,迅速充满盆腔,并可向会阴部膨出。前列腺肉瘤常见的3种类型是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和纤维肉瘤。网状细胞淋巴肉瘤,血管肉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很少见。

2.Lowsley将前列腺肉瘤的病理分为3类:①肌肉瘤(myosarcoma):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②梭形细胞肉瘤(fusocellular sarcoma)包括纤维肉瘤(fibrosarcoma)和梭形细胞肉瘤(fusocellular sarcoma);③其他肉瘤:黏液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神经源性肉瘤等。

3.Paul总结了22例前列腺特定间质中肉瘤及相关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研究结果,在随访期内4例发展为前列腺肉瘤,他据此提出相关增生性病变可能为前列腺肉瘤前期病变。肉瘤及相关的特定间质区增生病损很少见,只有少数个案报道,结果采用很多不同的词来描述这些病变,如“分叶状肉瘤”,“不典型肉瘤样增生”,“不典型纤维组织增生”,“前列腺间质上皮样肉瘤”等等。为了更好地确定这些病变在组织学上的特点,将其分为不能确定恶性的肉瘤样增生(PSPUMP)及前列腺间质肉瘤(PSS)。

4.另有文献报道少见的前列腺癌肉瘤。Mayo Clinics总结了美国近50年的病理资料仅发现21例。前列腺癌肉瘤分为2种,一种以腺癌成分为主,一种以肉瘤成分为主。肉瘤的组织学类型包括: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

5.不能确定恶性的前列腺间质增生的病理特征 PSPUMP均可见间质范围扩大,根据细胞级别、间质细胞不典型性及非肿瘤胞体成分,可将PSPUMP分为4种病理类型。

第1类:最常见形式,以间质细胞增生为特征,表现为细胞不典型性增生,并伴有良性前列腺腺体。间质细胞有圆的、饱满的及梭形的,核仁胞质对比清晰。不典型细胞核增大,呈多形性,偶有多核,核仁突出。相关的非肿瘤前列腺组织病理表现与正常非病变的腺体无显著差异。

第2类:与第1类相似,只是无细胞学上的不典型细胞出现,而以间质细胞增多为特征,非肿瘤的腺体成分不明显。

第3类:与乳腺癌分叶状肿瘤相似,间质增多并伴有非肿瘤性腺体成分,有不同程度增生,不典型细胞与第1类相似,腺体成分似上皮线状,与乳癌中分叶状肿瘤相似,有不同程度增生出现。

第4类:过多的间质增生,没有腺体成分,间质细胞与其他形式的细胞一样,但没有不典型细胞。

6.前列腺间质肉瘤病理特征 PSS细胞形态各异,可为圆的、饱满的、梭形的,与PSPUMP相似,但有更高的病理级别,核染色质增多。肿瘤细胞通常成层分布,可呈弥漫性、被单状或短的簇状。

前列腺癌都有哪些治疗原则呢

首先,如果肿瘤仅在局部扩展到膀胱或直肠,尚无发生远处转移时,可采用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但这种方法效果常欠佳。在广泛手术后可能加速肿瘤细胞扩散。这是前列腺癌的治疗比较常见的原则之一。

其次,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不仅对少数淋巴肉瘤和网织细胞肉瘤敏感,对平滑肌肉瘤也有一定帮助。这也是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之一。

再次,前列腺肉瘤如果仅局限于前列腺被膜内,尚未向外浸润时,应尽早进行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这也属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之一。

前列腺增生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一、症状表现

因为前列腺增生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朋友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该疾病在其早期,主要的表现就是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且尿流无力。到晚期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严重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情况,甚至可能会出现点滴不通、小腹胀满。

二、前列腺直肠指诊

在做该项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的前列腺有明显的增大,且质地变得较硬,表面很光滑,其中央的沟会消失。

三、B型超声波检查

在前列腺增生的诊断要点中,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显示出增生的前列腺、膀胱镜、排泄性尿路造影等,而这些情况对于本病的诊断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与类似疾病相区别

在此要提醒大家,前列腺增生在诊断的时候应当与尿道狭窄、前列腺结石、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肉瘤等疾病相区分开,以免出现无诊断的情况而延误治疗。

前列腺癌治疗原则是什么

(1)前列腺肉瘤局限于前列腺被膜内,尚未向外浸润时,应尽早手术治疗,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这是前列腺癌的治疗之一。

(2)肿瘤仅局部扩展到膀胱或直肠,尚无远处转移时,可采用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但这种方法效果常欠佳。在广泛手术后可能加速肿瘤细胞扩散。

(3)对无法进行手术的病人,放射治疗仅对少数淋巴肉瘤和网织细胞肉瘤敏感,对平滑肌肉瘤也有一定帮助。有人认为,对横纹肌肉瘤进行放射治疗,反而可能造成肿瘤的发展。

(4)对儿童患者,明确诊断后先作化疗,用VAC方案(长春新碱、更生霉素和环磷酰胺),然后作手术切除。多数患儿需要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但应尽一切努力保留直肠。近年来,有人建议儿童患者可先化疗,再放疗,然后做保留膀胱的手术。这也是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肉瘤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前列腺肉瘤起源于生殖束之中胚层,包括午非氏管及苗勒管之终末部分,并可从尿生殖窦之环肌层而来,其病因可能与胚胎发生,发育畸形,前列腺炎和会阴部创伤有关,但激发因素以何者为主迄今尚未阐明。

放射引发的恶性肿瘤现象在Frieben 1902年第一次报道和Perthes 1904年的报道后已被详细描述,1922年Beck首先描述放疗引发肉瘤,文献报道放疗引发的肉瘤主要发生于骨,胸壁,子宫,乳房,腹膜后,肝,纵隔,骨盆,血,肌肉,甲状腺,甲状旁腺组织,肺和胃,Michael Scully报道1例前列腺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125碘(125Ⅰ)植入放射治疗后8年发现前列腺肉瘤,另有文献报道两个进行了前列腺癌局部放疗的病人有肉瘤样改变,放疗可能是引起前列腺肉瘤的一种诱因。

(二)发病机制

前列腺肉瘤起源于生殖束中胚层组织,病理结构形态各异,生物学行为大致相似,是一种极度恶性的肿瘤,根据细胞形态学,前列腺肉瘤病理上最常见为圆细胞和梭状细胞肉瘤,圆细胞肉瘤血管丰富,常呈蜂窝状囊性病变,生长迅速,梭状细胞肉瘤多见于儿童,向周围浸润,迅速充满盆腔,并可向会阴部膨出,前列腺肉瘤常见的3种类型是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和纤维肉瘤,网状细胞淋巴肉瘤,血管肉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很少见。

Lowsley将前列腺肉瘤的病理分为3类:

①肌肉瘤(myosarcoma):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②梭形细胞肉瘤(fusocellular sarcoma)包括纤维肉瘤(fibrosarcoma)和梭形细胞肉瘤(fusocellular sarcoma);

③其他肉瘤:黏液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神经源性肉瘤等。

Paul总结了22例前列腺特定间质中肉瘤及相关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研究结果,在随访期内4例发展为前列腺肉瘤,他据此提出相关增生性病变可能为前列腺肉瘤前期病变,肉瘤及相关的特定间质区增生病损很少见,只有少数个案报道,结果采用很多不同的词来描述这些病变,如“分叶状肉瘤”,“不典型肉瘤样增生”,“不典型纤维组织增生”,“前列腺间质上皮样肉瘤”等等,为了更好地确定这些病变在组织学上的特点,将其分为不能确定恶性的肉瘤样增生(PSPUMP)及前列腺间质肉瘤(PSS)。

另有文献报道少见的前列腺癌肉瘤,Mayo Clinics总结了美国近50年的病理资料仅发现21例,前列腺癌肉瘤分为2种,一种以腺癌成分为主,一种以肉瘤成分为主,肉瘤的组织学类型包括: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

1.不能确定恶性的前列腺间质增生的病理特征 PSPUMP均可见间质范围扩大,根据细胞级别,间质细胞不典型性及非肿瘤胞体成分,可将PSPUMP分为4种病理类型。

第1类:最常见形式,以间质细胞增生为特征,表现为细胞不典型性增生,并伴有良性前列腺腺体,间质细胞有圆的,饱满的及梭形的,核仁胞质对比清晰,不典型细胞核增大,呈多形性,偶有多核,核仁突出,相关的非肿瘤前列腺组织病理表现与正常非病变的腺体无显著差异。

第2类:与第1类相似,只是无细胞学上的不典型细胞出现,而以间质细胞增多为特征,非肿瘤的腺体成分不明显。

第3类:与乳腺癌分叶状肿瘤相似,间质增多并伴有非肿瘤性腺体成分,有不同程度增生,不典型细胞与第1类相似,腺体成分似上皮线状,与乳癌中分叶状肿瘤相似,有不同程度增生出现。

第4类:过多的间质增生,没有腺体成分,间质细胞与其他形式的细胞一样,但没有不典型细胞。

2.前列腺间质肉瘤病理特征 PSS细胞形态各异,可为圆的,饱满的,梭形的,与PSPUMP相似,但有更高的病理级别,核染色质增多,肿瘤细胞通常成层分布,可呈弥漫性,被单状或短的簇状。

3.前列腺横纹肌肉瘤的病理特征及分类

(1)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主要发生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约占儿童肉瘤的50%~60%,形态学上表现为胚胎期7~10周的骨骼肌形态,组织学所见细胞稀少,呈疏松的编织状排列,间质黏液变性易见;横纹肌母细胞散在分布;分化差的区域由小而圆或卵圆的细胞组成,核浓染,胞质少而界限不清;分化好的区域可有横纹肌母细胞形成,胞质红染,部分细胞胞质内可有横纹;部分病例可有不成熟的软骨或骨组织形成,其中葡萄状肉瘤指的是多倍体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外观呈葡萄状物突出到空腔组织,前列腺横纹肌肉瘤为实体肿块,而非葡萄状物。

(2)血管性(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常见于10~25岁青少年,表现为胚胎10~12周左右骨骼肌形态,由低分化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有不规则的腺泡腔,在腺泡腔中偶见分化较高的横纹肌母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通常转移至附近淋巴结,预后差。

(3)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多见于成年人,镜下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出现多种形态怪异的横纹肌母细胞,胞质丰富,红染,可见纵纹,横纹,核分裂象多见。

4.前列腺平滑肌肉瘤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恶性度低,瘤细胞呈轻重不等的异型性,核分裂象的多少对判断其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恶性程度高者术后易复发,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及其他器官。

5.前列腺纤维肉瘤 分化好的瘤细胞多呈梭形,与纤维瘤有些相似,分化差的则有明显的异型性,分化差者生长快,易发生转移。

6.前列腺血管肉瘤 非常罕见,起源于间充质的恶性肿瘤,由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而来,1889年由Matthias首先描述,肿瘤由拉长的梭形,巨核,饱满的多形性细胞组成,细胞核多样性明显,呈单核或多核,由小而致密的核到大而具有空泡的核多种形态,细胞核具有成群的染色质,细胞间质丰富,细胞排列成紧密的序列,恶性细胞中很少见有成形的血管结构,抗原相关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常呈阳性,可起到诊断作用,有助于分类。

7.前列腺癌肉瘤 是最近用来描述有癌样或肉瘤样成分,双期生长的肿瘤,依据光镜,免疫组化,电镜特点进行分型如下:

Ⅰ型:光镜表现能证实癌样或肉瘤样区域,而且肉瘤样区域能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证明上皮样分化。

Ⅱ型:光镜检查提示有肉瘤样组织,但免疫组化或电镜检查可以解释癌样区别。

Ⅲ型:光镜检查显示癌样和肉瘤不同,但是肉瘤样病变分化非常差,以至于上皮分化不能被特殊检查证实。

癌肉瘤的特点是上皮成分的缺损和腺癌的病史,前列腺癌肉瘤病理诊断有时较困难,在成年患者与前列腺肉瘤样腺癌更难鉴别,前列腺癌要求去势治疗,而对于前列腺肉瘤去势有害无益,因此明确的病理诊断极为重要,最好能结合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综合判断。

其免疫组化检测指标有以下几类:

(1)间叶组织肿瘤标记物:

①波形蛋白(vimentin):52~58ku的胞质蛋白,分布于间叶细胞及其起源的肿瘤内,因上皮细胞及其肿瘤不含此蛋白,所以是正常间叶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标志物,

②肌红蛋白(myoglobin):17.8ku的胞质蛋白,存在于正常横纹肌组织中,是横纹肌肉瘤的特异标志物,一般来说,正常,萎缩和退变的横纹肌和心肌以及所有类型的横纹肌肉瘤均可见肌红蛋白阳性表达,

③结蛋白(desmin):50~55ku的细胞质蛋白,常定位于成人骨骼肌的Z区,心肌的插入区和内脏平滑肌的胞质,后者多呈弥漫性分布,在子宫,皮肤,胃肠道及其他部位的平滑肌肿瘤中均呈阳性反应,在胚胎或成人横纹肌或平滑肌细胞及其肿瘤中均可表达。

波形蛋白,肌红蛋白,结蛋白是前列腺肉瘤重要的组织标志物,有文献报道,一组62例横纹肌肉瘤中58例结蛋白抗体anti-desmin阳性染色,是横纹肌肉瘤最敏感的标志物。

(2)神经和内分泌细胞标记物:即S100蛋白,1965年Moor从牛脑溶液中分离出来一种高度酸性钙结合蛋白,分子量为21ku,是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即S100蛋白,它存在于胶原细胞和施万细胞及其肿瘤中,在前列腺软骨肉瘤中可见阳性表达。

(3)上皮肿瘤标志物:

①上皮膜抗原(EMA):是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乳脂小球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上皮细胞及其肿瘤组织中,也存在于间皮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T细胞淋巴癌中,尤其是分化较差的癌EMA有时可呈强阳性表达,EMA可作为上皮源性肿瘤常用标志物,

②前列腺特异抗原,

③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④角蛋白。

上述4种上皮源性标志物在前列腺肉瘤组织中表达阴性,在腺癌成分中呈阳性反应,有利于鉴别诊断。

前列腺肉瘤生长迅速,体积较大,很少在5cm以内,最大直径可为20cm,可填满整个骨盆腔,1951年Kawaichi及Cooper报道一例平滑肌肉瘤重量超过3kg,肿瘤外观与其他组织肉瘤无异,肿瘤常环绕膀胱颈部,易发生完全性尿潴留,如朝向会阴或直肠可引起排便障碍,巨大者可压迫下端输尿管引起肾,输尿管积水,侵犯骨盆可引起溶骨性破坏,早期引起血管淋巴浸润,产生局部淋巴转移,通过血行可转移至肺,肝,骨骼等,75%病变可局部扩展至尿道,膀胱,精囊等。

分期:

Ghavimi根据肿瘤范围及是否能切除分为4期,对治疗和预后也有一定意义:

Ⅰ期:肿瘤局限,能完全切除,区域淋巴结阴性。

ⅠA:切缘镜检阴性。

ⅠB:切缘镜检阳性。

Ⅱ期:肿瘤浸润到邻近组织,不能完全切除,而区域淋巴结镜检阴性。

Ⅲ期:肿瘤扩散到邻近组织,不能完全切除,区域淋巴结镜检阳性。

Ⅳ期:远处转移。

前列腺肉瘤怎样治疗

前列腺肉瘤西医治疗

1.早期病变手术治疗最佳。对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而无局部浸润的患者,首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2.伴有膀胱、尿道或直肠局部侵犯而无远处转移者,条件允许可行盆腔廓清术。

3.已有转移或局部浸润固定切除困难者,可行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4.放射治疗 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可于术前或术后配合应用。其中平滑肌肉瘤中度敏感,而横纹肌肉瘤不宜施行放疗。

5.介入化疗及淋巴化疗 可在提高肿瘤组织内化疗药物剂量增强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有一定疗效,与放疗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前列腺肉瘤中医治疗

1.前列腺肉瘤实证

【主症】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或见血尿,会阴痛苦,后期伴下肢疼痛,咳嗽,咯血。

【治法】清热利尿,化瘀软坚。

【方药】大黄、栀子、桃仁、车前子、炮山甲、当归、龙葵、萹蓄、生地、白英、蛇莓、芒硝、制斑瞀、莪术、露蜂房。食用方法:水煎,分2次分服,每日1剂。

2.前列腺肉瘤虚证

【主症】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或闭而不通,偶见血尿,面色苍白,神奇怯弱,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质淡,舌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肾,祛毒利尿。

【方药】中气虚者:人参、泽泻、白术、猪苓、白英、龙葵、蛇莓、茯苓、桂枝、黄芪、陈皮、制斑瞀。肾气不足者:山茱萸、生地、山药、车前子、白英、龙葵、蛇莓、白花蛇、丹皮、茯苓、泽泻、制附子、桂枝。食用方法:水煎,分2次分服,每日1剂。

前列腺肉瘤的症状及治疗

前列腺肉瘤是前列腺部位恶性肿瘤的一种,与前列腺癌又有所不同。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前列腺上皮细胞,而前列腺肉瘤则发生于前列腺间质。

前列腺肉瘤的病程发展极快,生长迅速,预后多不良,儿童患者预后尤差,明确诊断后,大多数病例生存不超过一年。横纹肌肉瘤恶性程度极高,生长速度最快,几乎皆在一年内死亡;平滑肌肉瘤及纤维肉瘤生长较慢,预后稍好,平均生存为2~3年。未收录医院放疗科董昭

婴幼儿前列腺肉瘤发展及转移较成年人迅速而广泛,从有症状开始到死亡,10岁以下儿童平均为3个月,而成年人约为1年。近年来,由于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儿童横纹肌肉瘤的预后已发生改变。对局限性病变,在手术后再进行2年化疗,病童无瘤存活率可达54%。这一进展使人们看到了希望。

目前,儿童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术前化疗,外科手术切除,术后放疗(有肿瘤残存时)及周期性预防化疗。这种方案对儿童患者的预后有惊人的改善。

对成人患者,建议用下列方案:术前选用阿霉素化疗,接着做前列腺和盆腔部放射治疗,然后做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做周期性化疗,使用阿霉素和甲氮咪胺。

前列腺癌要与哪些疾病区分

前列腺癌要与哪些疾病区分

(1)前列腺增生:可出现与前列腺癌相似的症状。但病人一般状况好,排尿困难有反复。腺体呈弥漫性增大,表面光滑,有弹性,无硬结,酸性磷酸酶不增高。

(2)前列腺结石:因前列腺有质地坚硬的结节与前列腺癌相似。但前列腺结石作直肠指检时,有时可获得磨擦声,X线照片可见耻骨联合附近有结石阴影。

(3)前列腺结核:有结核病史或合并有泌尿系其它部位结核。腺体稍增大,较硬,有结节。尿中可直接查到结核杆菌。

(4)前列腺肉瘤:与前列腺癌症状相似,但前列腺肉瘤发病率以青年人较高,本病虽有前列腺肿大;但质地柔韧,软如囊性。活体组织检查可以确诊。

(5)纤维硬结:多为慢性前列腺炎症,长期不愈,有纤维组织增生,局部有结节,仅限于包膜内,硬韧有抵抗。主要区别在于酸性磷酸酶不升高,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无肿瘤改变。

(6)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时尿路症状与前列腺癌相似。但腺体稍增大,质稍硬,中间沟存在,前列腺液中服细胞增多。

(7)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有结节,易与前列腺癌相混淆。但癌结节一般呈弥散,高低不平,无弹性。而前者的硬结发展较快,呈山峰样突起,软硬不一。需行活体组织检查才能确诊。

前列腺癌要与哪些疾病区分

(1)前列腺增生:可出现与前列腺癌相似的症状。但病人一般状况好,排尿困难有反复。腺体呈弥漫性增大,表面光滑,有弹性,无硬结,酸性磷酸酶不增高。

(2)前列腺结石:因前列腺有质地坚硬的结节与前列腺癌相似。但前列腺结石作直肠指检时,有时可获得磨擦声,X线照片可见耻骨联合附近有结石阴影。

(3)前列腺结核:有结核病史或合并有泌尿系其它部位结核。腺体稍增大,较硬,有结节。尿中可直接查到结核杆菌。

(4)前列腺肉瘤:与前列腺癌症状相似,但前列腺肉瘤发病率以青年人较高,本病虽有前列腺肿大;但质地柔韧,软如囊性。活体组织检查可以确诊。

(5)纤维硬结:多为慢性前列腺炎症,长期不愈,有纤维组织增生,局部有结节,仅限于包膜内,硬韧有抵抗。主要区别在于酸性磷酸酶不升高,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无肿瘤改变。

(6)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时尿路症状与前列腺癌相似。但腺体稍增大,质稍硬,中间沟存在,前列腺液中服细胞增多。

(7)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有结节,易与前列腺癌相混淆。但癌结节一般呈弥散,高低不平,无弹性。而前者的硬结发展较快,呈山峰样突起,软硬不一。需行活体组织检查才能确诊。

前列腺肉瘤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本病早期不出现症状,当症状出现时肿瘤已相当大。一般早期症状是膀胱颈部梗阻,肿瘤压迫膀胱底或侵及尿道可影响排尿,表现为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肉眼血尿较少见。严重时压迫直肠引起排便困难。晚期症状为疼痛,明显消瘦,贫血及恶病质,容易转移至肺、肝、骨。

二、诊断:

1.儿童或40岁以下有排尿困难,尤其合并明显便秘,肛指触及无痛的前列腺肿块,有囊性波动感,膀胱容量缩小,膀胱镜下见颈部外压性肿块,造影见膀胱颈巨大充盈缺损和尿道移位变形,盆腔B超及CT都有诊断价值,穿刺活检可获病理确定诊断。

前列腺肉瘤的诊断依据

①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患者,且前列腺肿块质硬,血PSA升高,如前列腺癌有骨转移,常为成骨性破坏,而前列腺肉瘤的骨转移则为溶骨性缺损病变。

②前列腺肉瘤时有膀胱刺激征或伴有发热,而肛检前列腺大且有波动感时,易误诊为脓肿或囊肿。但前列腺脓肿多有压痛,前列腺囊肿可行穿刺,如穿刺无脓液或抽吸活检多能鉴别。

③前列腺肉瘤常伴排便困难,但常继发于尿路症状之后,故易与直肠肿瘤鉴别。

④前列腺肉瘤早期均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因此在老年人,易误诊为前列腺增生而延误治疗,故对诊断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病人,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加重,肛检前列腺增大迅速且质软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相关推荐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型

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偶尔发生于年轻人,甚至儿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腺细胞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前列腺癌从腺泡和导管发生,常常起源于外周带,很少发生在中心区域。前列腺癌常为多发病灶,单个结节只占百分之十以下。 移行细胞癌和鳞癌小于百分之三,常从前列腺导管末端的移行上皮覆盖处发生,可与腺癌合并发生。平均发病年龄比腺癌者小10岁,酸性磷酸酶正常;对放射及内分泌治疗无反应,增长迅速,预后不良。肉瘤常见于年轻人,增长迅速,对放射及内分泌治疗亦无反应,预后极坏。 前列腺癌病理分型可分为三型

前列腺结石的症状 伴前列腺炎症状

前列腺结石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时,可表现为下腰部、会阴部疼痛不适感加重,尿道外口分泌物,会阴部受压时疼痛加重。

前列腺炎表现

前列腺炎很多种,这些各型前列腺炎的症状所不同,所以大家必要了解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这样才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前列腺炎。那么,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到底哪些呢? 前列腺炎的常见典型症状如下几点: 一、前列腺炎可出现疼痛或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睾丸、小腹、后尿道、腰骶部、肛门、腹股沟等部位。 二、前列腺炎会出现精神症状神疲乏力、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自信心下降等。 三、尿路症状:以尿频、尿不尽、尿滴沥、尿痛、尿道灼热、尿急、排尿困难、尿黄为多见。 四、性与生殖症状:晨起或大便时尿道口流出少许稀

前列腺炎症状 前列腺炎主要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的疼痛并不止局限在尿道和会阴,还会向其附近放射,以下腰痛最为多见。另外,阴精、精索、睾丸阴囊、小腹、腹股沟区、大腿、直肠等处均可受累。 后尿道、会阴和肛门处坠胀不适感,下蹲、大便及长时间坐在椅凳上胀痛加重。 慢性前列腺炎可合并神经衰弱症,表现出乏力、头晕、失眠等;长期持久的前列腺炎症甚至可引起身体的变态反应,出现结膜炎、关节炎等病变。 慢性前列腺炎可引起性欲减退和射精痛,射精过早症,并影响精液质量,在排尿后或大便时还可以出现尿道口流白,合并精囊炎时可出现血精。 可出现膀胱刺激症,如尿频、排尿时

前列腺炎的具体症状及危害哪些

前列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化,且症状与炎症轻重不成正比,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排尿不适、局部症状、放射痛、性功能障碍及其他。总之,前列腺炎的症状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发展到了慢性期,前列腺炎的症状表现带给人的痛苦与困扰更为严重。而前列腺增生很少在50岁以前出现症状,但绝大多数的病人随着前列腺增生的加重而出现各种症状,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尿频、排尿困难、尿液潴留、尿失禁等。由于尿液无法从膀胱正常排出,故在前列腺增生基础上可出现感染、尿毒症、腹部包块及其他症状。前列腺炎的主要危害: (1)引起局部不适。如排尿

前列腺囊肿诊断标准

1. 明显的排尿困难,如尿急、尿频、排尿费力、尿线细、残余尿及尿潴留,尤其是婴幼儿的急性尿潴留者应引起重视;先天性囊肿常伴尿道下裂、隐睾、肾发育不全或不发育。 2. 直肠指诊可于前列腺正下方正中线触及囊肿,但应与前列腺肉瘤相鉴别。精囊囊肿位于前列腺侧方,内含精子,可资鉴别。后天性囊肿多不能在直肠指诊时触及,但膀胱镜下可见半圆形或蒂圆形透明肿物。静脉尿路造影可与输尿管囊肿鉴别,并发现是否存在并发的泌尿系畸形。 3、超声波检查肿物边界清楚,壁光滑,无异常回声。

需要当心的几种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增生(或称前列腺肥大) 此类疾病是中老年男子的常见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病率也会不断增高。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男性可出现前列腺增生,在80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中,约95%的人都程度不同的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肿瘤 包括前列腺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前列腺平滑肌瘤、前列腺纤维肌瘤等,均十分少见;恶性肿瘤主要是前列腺癌,前列腺肉瘤罕见。 前列腺结石 它是指在前列腺腺泡或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而不是停留在前列腺尿道内的尿石。多为查体时偶然发现,没特殊临床表现。 前列腺感染性疾病 包括急性前列腺

男性疾病的分类

男科病共分七大类: 一、前列腺疾病: 1、前列腺炎2、前列腺癌3、前列腺增生4、前列腺痛5、前列腺肥大6、前列腺结石7、前列腺增大 8、前列腺囊肿9、前列腺结核10、前列腺脓肿11、前列腺肉瘤 二、性功能障碍: 1、阳痿(男性勃起功能障碍)2、早泄(最新标准,男性1分钟射精即为早泄)3、性欲减退4、逆行射精 5、不射精症6、性交障碍7、血尿血精8、性心理障碍9、异常勃起10、性感觉障碍11、阴茎异常勃起12、射精无力13、性交痛14、性厌恶15、性欲亢进16、性功能低下17、性生活无快感18、阴茎勃起不足

前列腺肉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B超检查: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向膀胱内突出,包膜回声不整齐或缺损,其内实质性低回升区。 2.CT:可见肿瘤坏死导致孤立的低密度区及膀胱、直肠、盆腔肌肉受累征象。 3.膀胱镜检查:膀胱因肿块向内压迫造成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颈部、三角区由外向内压迫膀胱,呈外压性肿块。 4.膀胱尿道造影检查:显示膀胱和尿道受压、变形、移位,膀胱颈部巨大的突向膀胱内的充盈缺损影。 5.IVU检查:多数病人IVU常无明显异常,若双输尿管下端受肿瘤压迫,向上移位,则IVU表现为双输尿管、肾盂扩张积液,输尿管向上返折呈钩状。 6

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方法

需要与前列腺癌鉴别的疾病: 1.前列腺增生:二者一般容易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诊为癌。区别要点是:增生腺体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2.前列腺萎缩: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应注意鉴别。萎缩腺泡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像癌变。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3.前列腺结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