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妆的危害 药妆的缺点
药妆的危害 药妆的缺点
药妆尽管成分较为简单且天然,但是防腐剂也是同样存在的,对于宣称药妆产品中没有防腐剂是没有意义的。
药妆产品并不会真正深入到肌肉层加快肌肉收缩而帮助改善肌肤的紧实度,它的作用只能是像面膜一样改善肌肤的质感、平滑度等等。
药妆成分天然安全,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的滥用,药妆也是分功效、肤质的,只有选择适合自己肌肤的药妆产品才能够更好的护肤,否则只会造成肌肤的刺激伤害,使肌肤变得敏感脆弱。
长期用药妆护肤品好不好 药妆护肤品适合用多久
药妆护肤品其含有的有效成分浓度较高,针对肌肤问题的功效性更强,一般我们建议使用药妆护肤品改善肌肤的问题之后可以停止使用药妆,换成普通的护肤品使用,这样能够避免药妆中高浓度成分持续对健康肌肤造成负担。
药妆护肤品能长期使用吗
不能。
一般药妆护肤品功效性较为单一,只能针对某种症状有效果,且药妆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浓度较高,长期使用会增加皮肤负担,会使皮肤产生抗药性而降低抵抗能力。因此最好是阶段性的使用药妆,等药妆针对性的那种症状改善后再换成其他护肤品。
药妆更有安全保障吗
什么是药妆?
“什么是药妆?”同一品牌专柜的两名店员,竟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个说:“药妆是在化妆品添了药,能够保障用的人不过敏。”另一个则说:“药妆里面绝对没有药,使用者绝对不会过敏。”两位营业员的矛盾说法,让人对药妆的属性更加迷茫。药妆,到底是药,还是化妆品?
同样迷茫的还有监管者,市食药监管所所长顾振华直言:“药妆在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定义,这是一个盲点、空白点。”
药妆更有安全保障吗?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监管上的“盲点”,却正在市场上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昨天下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药店创新经营主题论坛上,药妆店成了论坛主题,主办方透露,传统药店变身成药妆店,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爱美女性的这种微妙心理,无疑成了药店推广药妆的催化剂。一位药房经营者在论坛上表示,连锁药店在经过十年发展后,药品利润逐渐降低,现在亟需寻找新的赢利模式和利润增长点,而化妆品的利润又远高于药品,何不通过药妆的“擦边球”,让连锁药店再“火”上一把呢?
药妆功效谁说了算?
药妆到底是什么呢?目前,业界对其解释为“介于化妆品与药品之间的功能性产品”。在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药妆”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化妆品,它们必须在药店销售,必须完全公开配方,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公认的致敏源。在一些国家,药妆多由药品生产企业生产。
而在我国,药妆的法律地位也卡在了药品和化妆品之间。根据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存在既是药又是化妆品的概念。我国现行的化妆品管理条例已近30年未做修改,新兴的药妆,自然不可能出现在它的定义之内。
我国目前将化妆品分为普通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两类。与药妆概念稍有类似的是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它主要分为美白、祛斑、生发、防晒等九类,它们拥有自己的卫生许可证号,相应为“卫妆特字×××”号。
对于这些“特”字号的产品,相关部门的检测要求,目前也大多停留在毒性检测阶段,并没有相关的功能性和成分测试标准以及认证。
药妆护肤品能长期使用吗 什么人适合用药妆护肤品
药妆护肤品对受损的皮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药妆护肤品中不含有酒精和防腐剂成分,不会对已经受损的皮肤造成刺激;
对于这种人群可以选择含有A酸类成分的药妆护肤品,A酸具有溶解角质、促进真皮层胶原蛋白生成、收缩毛孔、祛痘的作用,但长期使用会使角质层变薄,所以要用低浓度开始使用,且A酸属于光敏性物质,只适合睡前使用;
药妆护肤品里面一般不含有酒精、香精、防腐剂等刺激性成分,过敏性皮肤相对来说比较脆弱,角质层薄,所以要选择相对温和的药妆护肤品。
办公室工作人群长时间都需要对着电脑,电脑辐射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所以可以配合使用药妆护肤品来保护皮肤。
药妆与普通化妆品的区别 成分不一样
药妆:药妆的成分简单,一般依照特定的功效,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较多。比如保湿的话会含有超多的透明质酸、嫩肤的话会含有大量的AHA果酸等等。
普通化妆品:普通化妆品一般会含有基质、防腐剂、色素、香料、活性剂、添加剂、保湿剂等等。
使用药妆品当心被骗
注意:当心打擦边球
夏季来临,美白、控油成为爱美人士关心的话题。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为满足消费者护肤需求,商家新推出的“药妆”成为市场新宠。不过专家指出,目前国内还不存在既是化妆品又是药品的概念,市民警惕商家打擦边球。
市场:“药妆”成新宠
走访市场发现,不少化妆品牌都推出了“药妆”,这些药妆不仅在商超内占有一席之地,还占据了药店柜台。多家药店,一进门便看到洗面奶、爽肤水、精华霜、眼霜等摆满了各种品牌的“药妆”系列产品。记者发现这些“药妆”的包装盒上标注的都是“妆字号”,且大都印有“中草药祛斑”、“中药美白”等字样。“‘药妆’多了药的成分,兼具药物和化妆品的功效,比普通化妆品效果好,加上是纯天然的,所以要贵一点。”药店导购员告诉记者,时下,专门针对暗疮、过敏等皮肤设计的“药妆”,正成为市场的新宠。
专家:有夸大宣传之嫌
中国化妆品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建军指出,我国把化妆品分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两类,目前国内并不存在既是化妆品又是药品的概念。时下的“药妆品”,是指某些特殊功能作用的化妆品,如育发、健美、祛斑、防晒等,在包装上有“卫妆特字”字样。
药妆品有什么功能
药妆(Cosmeceuticals),是指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护肤产品(换句话说,它除了修饰、遮盖、之外,可以改善皮肤的状况)。某些品牌将出售地点限制在药店中以体现其专业性而把自己称之为“药妆”。但随着演化药妆成为“功能性化妆品”代名词。未在药店中出售的功能性护肤品与在药店中出售的并没有本质区别。需要解决肌肤问题并非一定要选择药店销售的“药妆”,它们未必比不在药店销售的产品有更好的效果。
不过,功能性护肤品在设计目标上与普通护肤品上确实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做法,比如:尽量少添加刺激性的成分、成分相对简单、使用功效性成分、多数不含香精,尽量减少乳化剂等,但不在药房里销售的此类产品,或者不标榜自己为药妆的产品,也会有这样的做法。
因此,药妆产品并不算是一个严格的护肤品类。
由于并不涉及治疗,也不涉及微生物抑制,所以长期使用谈不上耐受性。
警惕药妆的安全性
药妆品的定义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规定,大多的产品是通过广告宣传或所谓“药妆店”里药师的推荐介绍,可到底什么才是药妆产品都还不是很清楚的认识。而更有很多的化妆品打着药妆品的旗号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可其内质并不具有药妆品的功效,甚至会有很多的副作用。
这个现象短时间内很难有所改变,也只有靠消费者搽亮眼睛看清楚啊,要注意看化妆品的成分、是否有按浓度来排列、是否符合国际认证、有否标出有效成分和活性元素等,凡是国内有规定的项目都要有所认识。
认证机构不完善
现在的很多药妆品效果都仅仅靠制造商的介绍宣传,没有真正的一个学术机构来研究检测这些药妆品的特性和功效。市面上的宣传大多夸大或言过其实。
而国内除了化妆品的毒性检测外没有相关功能性和成分的测试标准以及认证,如:低过敏性美白性、纯天然性、经皮肤科检测等。
所以要控制药妆品以假乱真的现象,认证机构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它可以很专业的检测药妆产品的功能、成分以及特性,杜绝了一些浑水摸鱼的假产品。
品种良莠不齐
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倾向于药妆品,于是很多品牌就开始层出不穷,很多产品都被冠上药妆品美名,可东西的好坏就不得而知了。一些产品可能会宣称功效如何了得, 但有一部分都是金玉其中, 败絮其中,根本没有药妆的实效。
而一些药师也没有从很专业的角度去评价这些产品,反而胡乱推荐,如此下去药妆品的信用度会大大降低,那么以后消费者也就不会相信这类产品了。
所以要控制药妆品以假乱真的现象,认证机构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它可以很专业的检测药妆产品的功能、成分以及特性,杜绝了一些浑水摸鱼的假产品。
报道传播不加验证
现代媒体的传播多样又快速,网络尤其迅速,但消息虽然报道得很快,但正确性是否也是一样的高效率呢?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土方在没有加以求证的情况下就到处流传、不一定符合实际的保养品介绍以及一些以偏概全的介绍都会误导消费者。
无论是药师、艺人或使用过的人员还是报道者都要很认真的寻求专业角度出发,不误传、不夸张、不捏造,报道最真实的产品信息。
渠道混乱销售第一
现在的药妆产品的生产商主要注重的是销售,把利润放在第一,一些产品都偏离了药妆品的的价值特性,其成分和安全性都有待考察。而这些销售人员、甚至药师等在不了解消费者的皮肤质量就胡乱推荐,其目的是为了早点把产品推销出去,为自有品牌做代理 。 更有一些产品连成分等都没有标识清楚,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没有了保障。
其实药妆品不适合在一般市场上的销售,因为这类产品需要专业的人员为消费者检测,在了解其皮肤情况下再给于专业的意见,告知应该使用什么正确的药妆品。
而现在的市场很少有这类的服务,大多是以销售为主要目的,药妆产品变成了一种商品,这样对消费者的利益是很没有保障的。
对于一些药师、艺人等知名人士的待言,这也是不恰当的做法,这样会误导一部分消费者做出错误的选择。这些人士应该了解自己对公众的影响,根据专业的知识来让消费者作出选择。
我们在挑选药妆的时候,首先就要去正规的商场购买。其次,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肤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妆种类。每个人的肤质不同,适合使用的药妆也会有区别。你在挑选药妆时,安全性是首先要考虑的。
药妆与普通化妆品的区别 适用肤质不一样
药妆:药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适合所有的肤质使用,特别是对于问题肌肤的改善作用明显。
普通化妆品:普通化妆品一般需要根据肤质购买,而且对于容易出现过敏情况的肌肤是不建议使用太多的化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