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不能乱按摩 按摩6大穴位能养生
经期不能乱按摩 按摩6大穴位能养生
女人按摩6个穴位能养生
1、中府穴
位置:中府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与第一肋间隙平行,距前正中线6寸处。
动作要领: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稍微用点力,以能够承受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坚持1—5次。
医理:中指中气,就是脾肺之气,脾和肺合起来的气叫中气。如果经常觉得气不够使,喘不上气来,或者大便的时候无力,及吃点东西就腹胀,这就是中气不足了。中府穴是肺经的一个募穴,也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利用这个穴调气最好。
功效:经常按摩中府穴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等症状。
2、命门穴
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
动作要领:每天睡觉前,用拇指按住命门穴,以感觉酸胀为度,揉动数十次。每日1次即可。
医理:命门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
功效:按摩命门穴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3、商阳穴
位置:位于食指靠拇指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
动作要领:捏住食指,用拇指按压,稍微用力,以能够承受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
医理:商阳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按摩商阳穴可以气化大肠经体内水液,向大肠经体表经脉输送高温水湿气体。
功效:按摩商阳穴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缓解便秘,对身体有强壮补益的作用。
4、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动作要领: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方向揉三阴交,持续10—15分钟。每日一次即可。
医理:三阴交穴位是脾、肝、肾三条经络交集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月经不调等问题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
功效:经常按摩三阴交,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主治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
5、内关穴
位置:仰掌微屈腕关节,掌后第一横纹上2寸,在两条大筋之间。
动作要领:屈臂手心向上,用另一手大拇指按压穴位。稍用力,以感酸、胀为度,左右各按1—2分钟。
医理:当体表经水空虚之时,心包经体内经脉的高温高湿水气会由本穴外出体表,外出体表的高湿水气则能生发地部的经水,而在体表经水过乘时它则能起疏导排泄的作用,也就是内关穴有维护与调节人体内外阴液的使之趋于正常的作用。
功效:有宁心安神、疏肝降逆、调和脾胃、活血通络之功效。
6、足三里穴
位置:屈膝成90°,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横指距胫骨外一横指处。
动作要领:双手握拳,以曲骨处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须用力,以感麻胀为度。按揉、敲打5分钟以上为好。
医理:“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功效:调理脾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扶正培元,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常按此穴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可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提高防御疾病的能力。
三大穴位经常按摩养肝
1、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2、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3、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按揉此养生穴位的手法同前。
膀胱经穴位按摩养生作用
承光穴常按可放松身心
承,承受;光,光明。穴在头顶部,容易承受光线。
【主治】清热明目,疏风散热。主治头痛、口眼喁斜、鼻塞、目眩、目视不明。
【部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快速取穴】先取百会,再取百会至前发际的中点,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
【特效按摩】以食指指腹按压承光,每次左右各卜3分钟,对头痛、目眩、鼻塞等症
有特殊的疗效。
通天穴让鼻内畅通无阻
通,通达;天,天空,指上部。穴在头部,上通巅顶。
【主治】清热除湿,通利鼻窍。主治颈项强硬、头痛、头重、鼻塞、口眼喁斜。
【部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处。
【快速取穴】先取承光,其直上2横指处即是。
【特效按摩】用食指按压通天,每次3分钟左右,也可用刮痧疗法,可治疗头痛、鼻塞、鼻出血、鼻窦炎等疾病。
络却穴消除抑郁精神好
络,联络;却,返回。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然后又返回体表。
【主治】清热安神,平肝熄风。主治口喁、眩晕、鼻塞、目视不明、抑郁症。
【部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快速取穴】先取承光,其直上4横指处即是。
【特效按摩】用食指按压络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分钟左右,也可用刮痧疗法,可治疗头晕、目视不明、耳呜等症。
玉枕穴头痛就刮它
玉,玉石;枕,枕头。古称枕骨为“玉枕骨”,穴在其上。
【主治】清热明目,通经活络。主治头痛、眩晕、目痛不能远视、鼻塞。
【部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
【快速取穴】沿后发际正中向上轻推,触及枕骨,由此旁开2横指,在骨性隆起的外上缘有一凹陷处即是。
【特效按摩】头痛时,可点按玉枕3分钟或用刮痧板由上向下刮拭此穴,刮至头皮发热,头痛就会缓解很多。
天柱穴头脑清楚,天柱帮助
天,天空;柱,支柱。上部为天。颈椎古称“柱骨”,穴在其旁。
【主治】清头明目,强健筋骨。主治头痛、颈项僵硬、肩背疼痛、落枕、哮喘。
【部位】在颈后部,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后发际正中旁开2横指处即是。
【特效按摩】每天坚持按压天柱,每次连叩9下,对治疗头痛、视力模糊、头脑不清有显著疗效。
膀胱经穴位按摩养生作用
现在社会,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壮年,由于工作习惯或者生活习惯的原因,腰背疼者很多,本着“通则不痛”的原则,按摩膀胱经,可以缓解腰背疼痛,如果家中有腰背疼者不妨试一试,最简单的就是睡觉前可以把双手搓热,用双手在小腹上做顺时针摩擦。
另外,通过后背按摩、刮痧、捏背、踩背等方式也可以起到按摩膀胱经的作用,如果有家人帮助,可以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后背脊柱两边肌肉尽可能从高的地方向下推按,一直推到尾骨为止,然后十指并拢,按住脊柱向上推回到开始的位置,然后重复,这样不仅有利于全身经络的疏通,对于保养膀胱经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按摩膀胱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身体排毒,本身身体运转自身会产生一些毒素,另外现在雾霾和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按摩膀胱经可以打通全身经络,促进集体微循环,帮助身体排毒。
三大穴位经常按摩养肝
1.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2.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脚,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的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的此养生穴位,手法同前。
3.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按揉此养生穴位的手法同前。
冬季预防心绞痛 按摩穴位心安康
进入冬季后,由于寒冷的刺激,往往容易加重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中医认为,“心气失和”是心绞痛发作的内在原因。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张昶博士介绍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在心绞痛发作期按摩能迅速缓解症状,在缓解期按摩能减少发作频率。
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
张昶博士介绍,经常按摩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能起到补益心气、镇静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不仅能用于心绞痛的急救,也能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5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福建莆田出差。在火车上巧遇一老人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当即服用了速效救心丸,但症状不见缓解,且晕倒在地。经乘务员介绍,我为其进行治疗。当时选取了心包经的络穴——内关,经点按5分钟后,患者逐渐清醒,胸痛症状缓解。次日清晨,患者安全下车。” 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博士张昶介绍说,“在后来的临床工作中,但凡遇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我均为其介绍利用按摩内关穴来保健防治心脏病,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经期腹泻按摩四大穴位
1、足三里穴
走胃经,可同时改善腹泻和便秘等肠胃不适症状。位于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下方3寸。
2、三阴交穴
是脾、肝、肾三条经络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可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经痛和腹泻。
3、公孙穴
走脾经,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安胎、缓解腹痛腹泻。
4、太白穴
属于健脾要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可缓解胃痛、腹涨、腹泻等。
子宫内膜异位 按压太冲等穴位利湿
至于部分女性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发的经期腹泻,中医认为是因气血不循原有通道、体内痰湿所导致的瘀症,药物调理以活血化瘀和利湿为原则,平常则可按摩上述的三阴交穴、太冲穴和公孙穴,改善腹泻的症状。
经期按摩3个穴位
三大丰胸穴位:
(1)鹰窗穴
位置:从锁骨数下来第三根肋骨处向两侧平移至乳头上方。
经属:足阳明胃经。丰胸,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
(2)乳根穴
位置: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丰胸。
(3)坛中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足太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通畅身体经络之气,丰胸。
按摩方法:
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穴位约5秒后松开,再按压为一次,连续按10次为一回。每天可做6回,有空时就可以做,以洗澡或洗澡后做的效果最佳。每天按摩时可依个人时间与需要,按压单一或多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