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的适用病症
姜的适用病症
1.胆石症
取大咸梅一个加上少量的姜汁冲热茶服用,轻者每日二至三回,重者再取五两的老姜和2公升的水熬成汤,用来擦拭患部后贴上由(由姜、面粉、马铃薯制成的)姜膏更具效果。把毛巾放在脸盆内和生姜、醋一齐煮,待醋烧开后取毛巾揉胸部及背部,必要时用纱布将毛巾捆在胸部敷着,但不能绑得太紧。(注意:姜和醋的比例为一比六)。
2.肿疱
脓疮时,取磨碎的马铃薯和少许姜汁混合成泥状贴在患部即可消肿,但三岁以下的婴儿皮肤较敏感不可使用此药。
3.腺病质
患者青白色腺病质的儿童只要用热姜汤擦拭身体即可改善肤色,此法大人也可以使用。
4.麻疹
取一汤匙量的萝卜汁、姜汁一、二滴,少许的盐和砂糖加五倍的温开水搅拌服用。上述数量是一日份可分三次服用,可以帮助发疹。上述药方是一岁乳儿的份量,若是五岁份量可以加倍,十岁者可加至四倍,视年龄斟酌之。
5.慢性肠炎
将老姜片置于袋内煎熬成汤,然后用姜汤坐浴(只限下半身),每次十分钟,如此可以暖和全身,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不但可治慢性肠炎对于肚子常出毛病的人也是一大福音,再者,以萝葡的干叶煎熬而成的汁液加上姜汁来坐浴效果更佳。
喝藿香正气水有副作用吗 如何避免喝藿香正气水产生副作用
藿香正气水的适用病症通常有:中暑、呕吐、腹泻、肠胃感冒、晕车等,对于其他如:湿疹、痔疮等不适症,不宜滥用,以免出现副作用。
虽然藿香正气水为非处方药物,但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过敏体质者、患有其他病情的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以避免产生副作用。
在喝藿香正气水的时候,要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注意不宜长期服用、一次性喝太多,最好在饭前1—2小时喝,避免副作用。
治疗肠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葛根芩连片
主要功效: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适用病症: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下痢臭秽;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克,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重用葛根发表解肌,升发脾胃清阳,是为君药;黄芩、黄连清肠胃之热邪,是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并能调诸药,是为使药。诸药配合成方,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牛黄解毒丸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
适用病症: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药性分析:方中牛黄味苦气凉,入肝、心经,功善清热凉心解毒,以之为主药。生石膏味辛能散,气大寒可清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气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苦寒沉降,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共为辅药。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经,宣肺利咽,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
养正消积胶囊的适用病症和药性分析
用于不宜手术的脾肾两虚、瘀毒内阻型原发性肝癌辅助治疗,与肝内动脉介入灌注加栓塞化疗合用,有助于提高介入化疗疗效,减轻对白细胞、肝功能、血红蛋白的毒性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脘腹胀满痛、纳呆食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溲赤便溏、疼痛。方中人参、黄芪、女贞子大补脾肺肾之气,扶元气,益宗气,增强免疫力;瓜蒌理气化痰;莪术破气消积,化瘀散结;绞股蓝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蒲公英清热解毒;土鳖虫破血逐瘀,消积通络;栀子清三焦之热;鸡内金消食导滞,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都能消之。全方具有扶正不留邪,驱邪不伤正,达到健脾益肾,化瘀解毒,通络化积的作用。
藿香正气水泡脚的功效 藿香正气水的正确用法
藿香正气水的适用病症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有上述病症的人应口服藿香正气水,用法用量:一次半支(5毫升)~1支(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用30毫升的温开水稀释后饮用。
冬虫夏草酒4大配方
泡酒配方一:
配方:白酒+冬虫夏草功用:补肺益肾,增强气力,止咳化痰、平喘。
适用病症:病后体弱,阳痿遗精、自汗盗汗、腰酸、失眼、神疲乏力、痰饮喘嗽等症。
用法: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空腹饮服1O-20毫升。涂抹头皮治斑秃。
泡酒配方二:
配方:冬虫夏草+鹿茸+白酒功用:温肾壮阳,益精养血。
适用病症:肾阳虚衰,精血亏损所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男子阳痿不育等症。
用法:每日2-3次,每次饮服20-30ml。
泡酒配方三:
配方:冬虫夏草+鹿茸+天冬+白酒功用:补肾壮阳、养肺、填精。
适用病症:病后体虚,神疲无力,阳痿,腰酸、咳嗽等症。
用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饮服lO-15ml。
泡酒配方四:
配方:冬虫夏草+红枣+米酒功用:补虚损、益肾精;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预防感冒。
适用病症:身体虚弱者。
用法:每日2-3次,每次饮服lO-15ml。
适用陈艾的病症
1、艾叶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2、艾叶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3、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4、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5、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卫生易简方》)
治疗膀胱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热淋清颗粒
主要功效: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适用病症: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现代应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所引发的各种尿道疾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八正颗粒
成份:瞿麦、车前子(炒)、萹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灯心草、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清淋胶囊
成份:瞿麦,萹蓄,川木通,车前子(盐炒),滑石,栀子,大黄,甘草(炙)。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干咽燥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一日2次,小儿酌减。
二妙丸
主要功效:燥湿清热。
适用病症: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喝了藿香正气水还想吐 原因1:没有对症服用
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适用,但对于其他病因引起的呕吐症状则不适用,如:肝炎、胆囊炎、怀孕早期等。
服用藿香正气水之前患者需仔细辨明自己的病症,看是否符合藿香正气水的适用病症,最好是及时就医,让医生检查判断,然后根据医生指导建议对症服用。
松子仁怎么吃好吃 松子粥
松子仁20克,粳米100克。将松子仁研碎,粳米淘净,同放锅内,加入清水8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早晚餐食用。
功效:滋阴养液,润肺滑肠。
适用病症:肺阴不足,干咳咯血;阴虚肠燥,慢性便秘;肝血亏虚,头晕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