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饭后多久散步

饭后多久散步

饭后缓行“以动助脾”

专家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而养脾有补与动等方式,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是“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之道,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运脾。

饭后半小时后百步走才有助消化

进食后,立即卧床休息睡觉,于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饱食勿便卧”,食后便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后缓缓活动,则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这就是“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但专家也指出,这个“饭后”我们的理解应当是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缓步散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食饱不得急行”。饭后百步并不提倡饭后急行,而是缓行,不宜缓行者也可摆摆手足。还有,部分人是不宜饭后百步的,如肝病患者,有冠心病的人等。

饭后立即走动透支体能,不利消化

饭后匆忙走动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实际上是透支了进餐前的体能,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此时要是紧跟着再做一些对灵敏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活动,比如驾驶,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饭后百步走?

有些人是适合饭后“不能走”的,这是指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这些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10分钟。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就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饭后运动。因为饭后胃肠活动增加,胃肠部的血流增加,脑部的血流相应减少。

饭后多久可以散步 饭后散步的注意事项

1.饭后散步之前尽量少喝水,因为它会稀释胃液,会增加胃部消化的负担,而且少量饮水的时候最好小口喝,然后在口中含一下最后再咽下去。

2.饭后散步的时候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如跑、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它们会影响肠胃的健康。

饭后多久可以散步

饭后不宜马上出去散步。由于刚刚吃完饭的关系,人体的胃部还处在充盈的状态,轻微的运动都会让胃部受到震动,这个时候出去散步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而且饭后消化道需要大量血液帮助消化,如果这个时候出去散步,肢体活动的部位会分布大量的血液,从而会减少消化道的供血量,进而会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因此饭后不宜马上散步。

一般是建议饭后45分钟左右开始散步,这个时间段散步可以加强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同时还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帮助减肥。如果在饭后的2-3个小时再散步一次,减肥的效果会更好。

晚饭后多久散步为宜 散步每分钟多快的速度好

散步速度可分慢走、中走。慢走每分钟走70—90步,时速3—4公里;中速每分钟走90—120步,时速4—5公里左右即可!

最好的散步姿势就是抬头、挺胸、迈大步、双臂随步行节奏有力的前后交替摆动,散步的时候路线要直。散步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塑造身形。

饭后多久散步比较好 有慢性病的人散步方式

注意散步的合理方式,最好缓慢的进行散步。

1.失眠者要在晚上缓行半小时,休息15分钟后再睡觉,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效果。

2.高血压患者要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3.冠心病患者要在餐后1小时慢步走,以免诱发心绞痛,长期坚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4.轻微认知障碍的人应该反臂背向散步,把两手背在后腰命门穴,缓步倒退50步,然后再向前行100步,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倒退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5.有胃肠病的人可以采用摩腹散步法,步行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每次散步时间3~5分钟。

饭后散步多久合适 饭后散步要注意什么

1.饭后散步回来不宜马上睡觉,这样不利于消化,最好先闭目养神15分钟的样子,然后再睡觉。

2.肝炎病人不宜饭后马上散步,饭后立即散步会增加四肢的血流量,从而减少了肝脏的血流量,这对肝脏的活动是很不利的,这类人群最好先休息2个小时,然后再出去散步。

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饭后散步。饭后胃肠部会增加血液流量,因而会相应地减少脑部的血流量,而且饭后胃部膨胀可反射性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会加重他们的病情,很有可能会导致中风。

晚饭后多久散步为宜

晚饭后其实要等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之后再去散步才是养生健康的,因为如果是刚吃完饭我们胃里面的食物都没有完全消化,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同时,饭后食物存留胃中,加重了胃的负担,这时如果快走,还会造成胃下垂等多种肠胃疾病。

饭后多久散步比较好 散步有什么好处

第1~5分钟:关节释放润滑液

首先迈出的几步会引发细胞释放出生成能量的化学物质,从而为散步提供能量。此时,心率达到每分钟70~100次,血流量增加,肌肉得到预热。关节的僵硬度开始减弱,并释放出润滑液让你更容易移动身体。

在这5分钟里,人体每分钟燃烧5千卡的热量,是坐着等静止状态下的5倍。同时,为支持运动,身体开始从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存储中获得更多燃料。

第6~10分钟:血管得到扩张

心跳增加到每分钟约140次。随着步速的加快,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6千卡。

血压会轻微上升,但身体会释放能扩张血管的化学物质来抵消这一潜在危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正处于工作状态的肌肉。

第11~20分钟:激素分泌量上升

体温不断上升,靠近皮肤的血管扩张以释放热量,你会开始出汗。伴随着轻快的步伐,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了7千卡,此时的呼吸可能会变得稍微有些艰难。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以便为肌肉输送能量。

第21~45分钟:更多脂肪燃烧

此时,你会感觉精力充沛,随着身体张力的释放,大脑会释放出让人感觉良好的内啡肽,你会开始放松。由于有更多的脂肪得到了燃烧,胰岛素分泌量开始下降,这对过重的人或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

第46~60分钟:肌肉开始疲劳

散步快1个小时,你的肌肉可能会感觉疲劳,因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存储量减少了。当你冷静下来时,心率和呼吸都会放缓,尽管之后燃烧的热量有所减少,但依然多于锻炼前,这种较高的热量状态将保持1个小时。

饭后多久可以散步 饭后可以马上散步吗

饭后不宜马上出去散步。

由于刚刚吃完饭的关系,人体的胃部还处在充盈的状态,轻微的运动都会让胃部受到震动,这个时候出去散步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而且饭后消化道需要大量血液帮助消化,如果这个时候出去散步,肢体活动的部位会分布大量的血液,从而会减少消化道的供血量,进而会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因此饭后不宜马上散步。

饭后多久散步比较好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1.注意进行锻炼,减轻体重。体弱者要甩开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才能促进新陈代谢。

2.肥胖者要走远点,长距离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步行是很好的养生良方,也是最简单的健身方式,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让你走的更健康!

饭后散步多久合适 饭后多长时间散步好

一般情况而言,饭后不宜马上出去散步,那样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会增加肠胃的负担,饭后45分钟的样子就可以出去散步了,这个时间散步还有利于减肥,同时饭后2-3个小时如果再去散一次步,可以帮助人体更好地减肥。

饭后能马上散步吗 饭后要散步多久

饭后最好休息一下,散步以速度适中,不觉得疲劳为宜,比如先慢慢溜达一会儿,然后再加快节奏,否则脏器会承受不了运动的压力;每次20—30分钟,运动量不要过大。需要提醒的是,饭后的散步不宜安排在午饭后,因为中午日光强烈,温度高,最好是晚饭后散步。

相关推荐

饭前散步好还是饭后好 饭后什么时候散步最好

吃完饭之后不宜马上散步,因为这个时候胃部比较充盈,马上散步会让胃部受到震动,从而使肠胃的负担加重,并且饭后马上散步会使消化道的供血量得以减少,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散步的最佳时间是饭后的45分钟,这个时候散步可以促进食物的吸收,同时还能消耗脂肪,帮助减肥。

饭后散步

饭后缓行“以动助脾”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而养脾有补与动等方式,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是“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之道,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运脾。 饭后百步走”是千百年来被广泛接受的养生观,也有很多实践支撑。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兼养生家,他以自身实践活到101岁。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点心饭后,出门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紧接着又说:“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 2饭后半小时后百步走才有助消化 进

饭后散步多长时间为宜

饭后散步多长时间一般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决定,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微胖或肥胖的人、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散步的时间可以适当地延长,而年迈体弱的人散步的时间则可以相对的短一些,一般可以将散步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饭后多久运动

一、饭后多久可以运动? 按运动强度来说,散步、走路、广场舞、太极拳等轻度运动,饭后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可以进行。慢跑、减肥操、骑自行车等中度运动,可在饭后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进行。长跑、跳绳、踢足球、打篮球等高强度运动,宜在饭后两小时至三小时再进行。 按用餐量来说,如果运动前的用餐量较大,并且吃的是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好消化,最好在饭后两个小时以上再运动。如果用餐量较少,并且食物以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或流食为主,吃饭与运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运动强度相对缩短。 二、饭后多久才能运动 餐后与运

晚饭后怎样运动最健康

晚饭后多久运动 一般的餐后与运动之前的时间间隔长短,大多是是要依旧餐点以及用餐的情况而定了,其他的一些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体能条件与运动的强度。 如果你运动前的用餐量很大,而且多半是以含有高量蛋白质及脂肪为主的食物间隔时间应为两小时以上;如果用餐量较少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间隔时间可以缩短为30分钟至1小时。任何改变最好都采取渐进的方式,但如果出现任何肌肉上或消化上的问题,就得暂停。 一般来说,不经常运动的人和体弱的人,最好在饭后0.5~1小时运动较为适宜。正式的锻炼和剧烈的竞赛,最好在饭后1.5小时再进行。

散步是饭前还是饭后 饭前散步多长时间合适

饭前散步可以帮助人体消耗更多地能量,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含量,能够起到瘦身减肥的作用,要想起到减肥的效果饭前散步的时间做好在30分钟左右,同时散步最好在饭前半个小时之内停止,这样可以给肠胃一个充分的供血时间。

饭后散步的好处

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的时候,我们的步伐是平稳而有节律地加快、加深呼吸,不仅满足了肌肉对于氧气供给的需要,又使呼吸系统机能得到锻炼和提高。饭后散步还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功能,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起按摩作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防止便秘。饭后散步还能有效防治糖尿病。

产后散步多久最好

产后妈妈以正常步伐散步能促进身体恢复并且有效维持身材,散步的时间以每次15到30分钟为宜,每周至少散步三到五次。

饭后散步好不好 饭后散步

饭后“百步走”,非但不能活到“九十九”,还会因为运动量的增加,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餐后散步多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 正确做法: 饭后应该静坐休息半小时,等胃内食物初步吸收后再行运动。

饭后多长时间散步好 饭后散步多长时间最好

饭后散步的时间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一般散步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而平时缺乏锻炼、肥胖体质的人则可以多走动走动,饭后经常散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