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火牙疼刮痧刮哪里 合谷

上火牙疼刮痧刮哪里 合谷

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合谷穴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等,是上火牙疼的适宜选穴。

上火牙疼刮痧刮哪里 颊车

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颊车穴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作用,主治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很适合上火牙疼的人刮痧选穴。

牙疼怎么刮痧 虚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行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刮法: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凡士林油。在刮痧部位涂以刮痧介质,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痧。直至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作用:滋阴降火。合谷,颊车,下关皆属于阳明经,是治疗牙痛效穴,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滋阴补肾,以治其本,行间为足厥阴经荥穴,用以清热解火。

上火牙疼的原因有哪些

一、上火牙疼的原因

1.胃火牙疼。夏季饮食不规律,常吃易上火食物,导致胃部火气过盛,是引发牙疼的一大原因。因此要多吃点清胃降火、凉性止痛的食物,如牛奶、芋头、新鲜蔬菜、瓜果等。

2.风火牙疼。此类牙疼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初期,表现为剧烈牙疼,且阵发痛感,吃生冷食物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一旦接触热食即可范痛,且易引起牙龈肿痛。中医认为,此类牙疼患者应该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洋葱、大蒜、芥末、辣椒等。

二、上火牙疼怎么办

1.不要去舔。牙疼的时候,特别是有龋齿,千万不要用舌头去舔龋齿,那样会导致龋齿炎症加剧,越舔越疼。

2.不要去扣。牙疼的时候,也不要用牙签去抠坏牙里的食物残渣,那样只会加大龋齿的创面,会使龋齿洞越扣越大,面临感染的危险。

3.掐压合谷穴。用手指或指尖掐压合谷穴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边牙痛掐右合谷,右边牙痛掐左合谷。

4.盐水漱口:取适量的盐,倒入一小杯温水中,搅拌溶化,待冷却后,用它来漱口,可缓解疼痛。

5.冰袋冷敷。拿冰袋或冰块来敷牙痛部位的脸颊,每次敷15-20分钟,也可以解燃眉之急,缓解疼痛。

6.口服止痛药。牙疼剧烈的时候,可吃点安定、阿司匹林、止痛片、云南白药等止痛药来暂时止痛。但要谨记此药不宜长期服,特别是少儿、老人要适当减量。

7.含酒止痛。牙疼的时候喝一口酒含在嘴里,可麻醉牙齿及牙龈,达到止痛功效。

8.看牙医。最治本的方法,还是去看牙科大夫,让医生对症治疗。

以上是上火牙疼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牙周炎刮痧怎么缓解

一、刮痧部位与作用

1.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三间穴,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2.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大迎穴,可泄热邪、止痛利齿;

3.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穴,可滋阴降火;

4.选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可清心降火。

二、刮痧方法

1.刮面部

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揉大迎穴。

2.刮腰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腰部脊柱两侧,重点刮拭肾俞穴。

3.刮手背

沿手阳明大肠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手背虎口边缘,重点刮拭合谷、三间穴。

4.刮足背

刮痧板的圆角点揉内庭穴。

三、适应症

适用于牙周炎患者,可消肿止痛。

牙周炎是指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最终导致牙周袋的形成,使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患者常有牙龈萎缩的表现,出现为牙龈出血、牙龈边缘溢脓、口臭等症状。

喉咙疼刮痧刮哪里图解 风热外袭导致喉咙疼痛

定穴:少商、商阳、尺泽、合谷、廉泉、天突。

取穴方法: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廉泉: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凹陷中。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商阳:示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廉泉,再刮前臂尺泽,然后刮手部合谷,最后放痧少商、商阳。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天突、廉泉、合谷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拭。

(4)尺泽采用斜刮法:用刮痧板的平边,在刮拭部位上按一定方向进行斜向刮拭。

(5)对手部少商、商阳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点刺。

有祛风清热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邪毒循口、鼻而入,犯肺搏结咽喉而致的喉咙疼痛。

症状:风热外袭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恶寒发热。

牙痛的刮痧疗法

一、实火牙痛

(一)症状

表现为牙痛甚剧,牙龈红肿,兼口臭口渴,便秘。

(二)治法

(1)选穴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

(2)定位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二间:微握拳,食指桡侧缘,第二掌指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点揉下关、颊车,再刮前臂合谷、二问,最后刮足背部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和二问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内庭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虚火牙痛

(一)症状

表现为牙痛隐隐,时作时止,常在夜晚加重,呈慢性轻微疼痛,齿龈松动,咀嚼无力。

(二)治法

(1)选穴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2)定位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行间: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3)刮拭顺序先点揉头面部下关、颊车,再刮手部合谷,然后刮太溪、行间。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用力宜重。再刮手部合谷穴,重刮,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行间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上火牙疼刮痧刮哪里 翳风

翳风穴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取正坐或侧伏,耳垂微向内折,于乳突前方凹陷处取穴。

翳风穴有聪耳通窍,散内泄热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斜,口噤不开,齿痛,颊肿,瘰疬等,适合上火牙疼刮痧选穴。

相关推荐

扁桃体发炎牙龈肿痛怎么办

疗法 1.下关穴 找到下关穴,涂上经络油,用角法轻柔拭下关穴3分钟,1天1次找到颊车穴,涂上络油,用角拭颊车穴,1天1次。 2.合谷穴 找到合谷穴涂抹适量经络油,手握板,用板角部重患者虎口边的合谷穴30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3.太溪穴、行间穴 找到太溪穴、行间穴,涂抹适量经络油,用板角部重30次,将力贯注于板厚边棱角面侧,由上至下应一次到位,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流鼻血哪里效果最好

一、部位 1.选督脉的大椎穴,大椎穴是诸阳脉之汇,可以清热泻火; 2.可选手阳明大肠经的迎香、合谷穴,迎香穴可通鼻窍,合谷穴可清热泻火; 3.可选手太阴肺经的少商穴,少商穴是肺经的井穴,可清肺热。 二、方法 1.头部及项部 沿头部正中线,拭大椎穴。 2.鼻翼外侧 用板的圆角点揉迎香穴。 3.手背 用板的圆角点揉合谷、少商穴。 三、适应症 有清热泻火、通鼻窍的作用,适用于因肺、胃、肝火热、热迫血行、血溢脉外而导致的流鼻血,或者因肝、肾阴虚,或因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而导致的流鼻血。 小提

偏头痛的部位

风池、翳风、头维、率谷、太阳、合谷、列缺、阳陵泉、丰隆、血海、足三里、足临泣、印堂。 (1)在风池、合谷、列缺、阳陵泉、丰隆、血海、足三里和足临泣穴上均匀涂抹红花油。 (2)风池、合谷、列缺、阳陵泉、足临泣穴采用角法:用板的棱角或边角,在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拭。 (3)丰隆、血海、足三里采用斜法:用板的平边,在拭部位上进行斜向拭。 (4)翳风、头维、率谷和太阳采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5)对印堂和太阳穴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点刺出3~5滴血。

牙疼怎么 风火牙痛治疗

取穴:面部的颊车,下关,上肢部的合谷,外关,背部的风池。 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寸,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 外关:当阳池穴与肘尖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枕骨下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法:用水牛角板,介质用红花油。先点揉下关穴,颊车,再用板的棱角或边角后头部风池,然后前臂外关,在之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最后挤按合

咽喉肿痛的疗法

一、风热外袭 (一)症状 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恶寒发热。 (二)治法 (1)选穴尺泽、合谷、廉泉、天突。 放痧:少商、商阳。 (2)定位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尺择: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廉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3)拭顺序先颈部天突、廉泉,再前臂尺泽,然后手部合谷,最后放痧少商、商

感冒发烧哪里 感冒发烧随证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顺序:先后头部风池,再挂颈部打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足三里。 拭方法:泻法,少商,大椎可放痧。 方义:寒邪外束,用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汇穴之风池可疏风散寒;督脉之大椎穴可退烧;拭中府及前胸肺俞及肩胛部属俞募配穴,可宣肺祛邪散寒,拭足三里可扶助正气,少商,大椎放痧可解热止疼痛。 取穴:曲池,尺泽,外关,合谷,风池,大椎。 拭顺序:先后头部风池,再颈部大椎,然后拭上肢内侧曲池

偏头疼哪里最有效

定穴 风池、翳风、头维、率谷、太阳、合谷、列缺、阳陵泉、丰隆、血海、足三里、足临泣、印堂。 取穴方法 风池:风池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头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率谷: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太阳: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列缺: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1.5寸处。 血海: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足三里:犊鼻

美容的基本操作方法 手部美容

1.用板带凹槽的部分拭每一根手指的各个侧面,每根手指20次。 2.用板的尖角重力点揉,合谷穴1分钟,可缓解疼痛,治疗各种面部口部疾患,尤其对防止痤疮疗效显著。 3.用板的尖角重力点揉,拭手掌心的劳宫穴区1分钟,这个穴位能调整全身各脏腑的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力。 4.合谷穴至食指掌根部的掌骨(第2掌骨)侧面发射区,重复10-20次,第2掌反映非常敏感,经常拭可对全身起保健作用。 美容功效:手部6条经脉的起止端都在手指尖的位置,也就是说,6条经脉全部贯穿手指,所以手指是经络保健的

面瘫的疗法

一、治疗 (一)症状 面瘫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蹙额、皱眉、露齿等;口角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 (二)治法 (1)选穴翳风、地仓、颊车、合谷、太冲、风池。(见图2-14-3、图2-14-4、图2-15-1) (2)定位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地仓: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

扁桃体发炎牙龈肿痛怎么办 疗法

找到下关穴,涂上经络油,用角法轻柔拭下关穴3分钟,1天1次找到颊车穴,涂上络油,用角拭颊车穴,1天1次。 找到合谷穴涂抹适量经络油,手握板,用板角部重患者虎口边的合谷穴30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找到太溪穴、行间穴,涂抹适量经络油,用板角部重30次,将力贯注于板厚边棱角面侧,由上至下应一次到位,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