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如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中医如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一脾肾阳虚型:眼睑下垂或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无力,容易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二脾胃虚弱型: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三气血两虚型:眼睑下垂或全身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肢体瘦弱,饮食量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弱。

四肝肾阴虚型: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肌肉瘦削,腰脊酸软,耳鸣目浑,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祛邪扶正兼施 以葛根举陷汤随证加减,用葛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桔梗、炙甘草,取得较好疗效。

风邪外袭

祛邪 用祛风通络之牵正散加味治疗三月,后用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一例双眼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用祛风胜湿醒脾法,用防风、粉葛根、薏仁、藿香、佩兰、白芷、白豆蔻、茯苓等,治愈一例。

脾气亏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一例。脾虚及肾:用补气健脾为主,佐以滋补肾阴治疗三十八例,痊愈十七例,显效十三例,有效六例,没有效两例,总有效率百分之九十四点七;用归脾汤加补肾如菟丝子、肉苁蓉等治愈一例。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都有什么症状

一、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有上睑皮肤松弛:部分老人肌肉渐瘦削,致面部皮肤松弛起皱纹,有的则上脸皮肤松弛下垂而超过了上睑缘(外层超过内层),而部分正常老人的上睑缘原就可以齐到瞳孔上缘,以致略遮视线,好像上睑轻度下垂而呈病态须鉴别。

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有斜视:眼球转动障碍可伴见斜视,也可不斜,肌无力患者多半不斜,很少数是轻度单眼外斜,双眼更少,个别是一眼正位而另眼向外上方或内下方偏斜,双眼角膜下缘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有眼睑下垂:又称耷拉眼皮,据对300例重症肌无力的分析发现,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者高达73%,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儿童多见,早期多为一侧,晚期多为两侧,还有不少病人一侧的,眼皮瞪上去时,另一侧的眼皮又耷拉下来,即出现左右交替睑下垂现象。

四、眼球转动障碍:每个眼球外壳附着了六条眼外肌肌腱,管理它的各方向灵活转动及双眼转动之平行与协调,约三分之二肌无力患者可伴转动障碍,程度不一,患者写病卡时分为轻中重度的转动障碍,更重的则眼球基本固定与固定,则必是双眼。

小儿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

1、根据部位可有分类:

眼肌型:发生率较高。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复视、斜视等,仅限于眼肌障碍者。

球型:表现为咽下、咀嚼发音等机能障碍, 在疾病经过中1 次或多次出现, 而无四肢及躯干肌肉无力者。

全身型:表现为躯干及四肢肌肉无力者。某些患者最初仅表现为眼肌障碍而诊断为眼肌型, 后来又出现球型或全身型症状而又被诊断为球型或全身型。根据2、年龄:

新生儿一过性重症肌无力(transient neonatal myasthenia gravis) 是发生于患重症肌无力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的一过性肌无力。发生率约10-20%。男女法之比无明显差异。其症状与其母亲的病程长短、严重程度或是妊娠期的治疗情况无关,病程一般持续1-7周。临床特点:患儿出生后数小时至3天内出现肌无力,均出现球部肌肉麻痹. 表现为1)哺乳困难(吸吮及吐咽无力,吸吮反射和咽反射消失)

全身肌肉无力(自主运动减少,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及腱反射消失等)

呼吸困难和哭声无力,可有紫绀、咽部粘液增多,是呼吸道阻塞

面肌无力。呈面具脸,很少眨眼和凝视5)眼肌麻痹,眼下垂,眼球运动障碍(该项发生率较低,这是与其他鉴别重要的一点)。

易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所缓解,但多数病例症状不著,可自行缓解。

3、先天性肌无力 (congnital myasthenia syndrome) 是指在出生后发病, 与新生儿一时性重症肌无力不同, 患儿母亲不患有本病, 但同一家族的兄弟姊妹中可有同样患者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全身肌肉无力、哭声低弱少数病例亦可有面肌无力、鼻音吞咽及咀嚼障碍呼吸困难等很少发生急性重症肌无力危象。与儿童型重症肌无力也、不同, 其临床症状较轻, 病程较长, 对抗胆硷醋酶类药物治疗不太敏感, 尤其眼外肌麻痹很难得到完全缓解。

4.儿童型重症肌无力:本型较以上两型常见, 可从2岁开始, 大多数于10岁以后。其特点有:

1)发病女性患者较多,为男性的6 倍.

2)可有家族史。

3)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一侧或两侧的上睑下垂, 早期也可出现鼻音。此外, 可有复视、肢体无力、眼外肌麻痹、咀嚼无力咽下及发音困难等,很少出现呼吸困难。由于下肢无力, 走路缓慢笨拙, 容易跌倒, 上楼困难。因上肢无力, 则举手动作不能持久, 容易疲劳, 并可出现肩部下垂等。

4)一般起病徐缓, 可有间歇,病程缠绵。

5)所有症状均在早晨较轻, 下午加重, 休息后较轻, 运动后加重。

6)大多数女性患者, 在月经来前症状加重, 来后1-2天症状减轻。精神创伤、全身感染、体力过劳等均能使症状加重。

7)本病主要累及骨骼肌,也可有心肌损害,但多无明显主诉,而文献报道MG患者尸检25%~50%有心肌损害。重症肌无力伴有其他疾病,如胸腺瘤,其次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少数伴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红斑狼疮,自身溶血性贫血等。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食疗

重症肌无力类似于中医的“痿证”。多与肝、脾、肾虚损有密切关系。脾肾阳虚患者,除有典型症状外,兼见形体羸瘦,腰膝酸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应温补脾肾。

此外,重症肌无力症状有哪些?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约60%在30岁以前发病,女性多见。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除少数起病急骤并迅速恶化外,多数起病隐袭,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稍经活动后即感疲乏,短时休息后又见好转。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药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全身所有横纹肌均可受累,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颅神经支配的肌肉特别是眼外肌最易累及,常为早期或唯一症状;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重者双眼球固定不动。晚期的全身型患者,可有肩胛带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和股四头肌等的萎缩。

针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怎么治疗呢?

中药治疗:根据病因病机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脾胃虚弱型: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阴虚型: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肌肉瘦削,腰脊酸软,耳鸣目浑,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3、脾肾阳虚型:眼睑下垂或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无力,容易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4、气血两虚型:眼睑下垂或全身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肢体瘦弱,饮食量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弱。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阳补肾为基本治疗方法,并辅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络等疗法,选用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灵脾、仙茅等通过内服外用以及循经药浴、按摩、针灸等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中西合力治疗让肌无力有力

重症肌无力中有70~80%的患者与胸腺病变有关,早期行胸腺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然而不少患者,做完手术后,要么症状无改善,要么发生近期危象,甚至影响生命。对此,中美联合免疫医学研究院附属广济医院,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身体容易疲劳,全身无力。如果不顾及患者身体状况就直接做手术,那么手术会使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

“很多患者做完治疗,症状仍没有改善,有的是因为皮质比较厚,药物没有直接渗透到病灶部位,没有直接激活免疫细胞或淋巴组织等,但是病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张医生说,还有一部分是治疗后,免疫细胞激活了,但是血液和肌肉里的毒素却没有能力代谢掉。“因此治疗的成功这离不开中医的配合。”

殷医生擅长用中医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虽然临床上有患者使用中医也有效治疗了重症肌无力。但是殷医生认为,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仍是辅助作用。

“治疗中医对症治疗,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治疗效果,而术后中药调理也能巩固疗效,稳定病情。”

除了中药汤药,还有仪器治疗。殷医生介绍说,是以20多种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灸条。其形状如香烟长短,其直径约等于普通香烟的2或3倍。借点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物理刺激),直接闪灼穴位或患部。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显著,该类型患者占15~20%。

二位医生强调,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单一的治疗方法很局限,所以建议患者采用中医、西医的联合疗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患者早日恢复!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什么

了解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常识,及时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那么,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相关常识有哪些?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肌无力分型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能力,生活和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今天我们请到中医专家给大家详细介绍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医医治机理。

中医认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于患者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引发,所以在治疗时就以益气养阴、通络生肌为主,中医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重视环境因素,把“湿热浸淫,脉络不利”作为一类常见病因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外界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平衡。如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致感湿邪,积渐不去,郁而生热,浸淫经脉,以致脉弛缓不用,发为痿证。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由遗传或者病情恶化发展而来,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中医认为,此症主要是由于患者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引发,所以在治疗时就以益气养阴、通络生肌为主.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医医治重视热邪为患,把“热致津伤,筋脉失养”作为要病机。以热邪为患来概括痿斑点发生的主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明确了一个基本的概念,那就是热邪可以导致津伤,只有去除热邪,才可以保证津液不致枯竭,生化有源,痿证可起。

我们知道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危害有多么的巨大,所以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最权威的治疗方法治疗肌无力是最重要的,且在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工作,对肌无力的治愈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里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拖延只能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象,威胁生命。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怎么样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较为常见而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眼肌型、延髓型、全身型。其中眼肌型所占比例最大,且往往是本病的初期阶段。 医学无此病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与《目经大成》描述的“睑废”一证大致相符。兹选择近期治疗中病历资料较为系统完整者21例,进行初步分析。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亨前均经西医做过抗胆碱酯酶药效试验,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者。本组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处于发作期,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2.一般情况和治疗前情况 年龄最大者1 3岁,最小者1. 5岁,平均7. 2岁。男9例,女12例。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月,平均4. 6年。

既往均接受过西医治疗,用过新斯的明、嗅吡斯的明等,部分患儿也曾用过中药及针炙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前均有眼肌无力为一侧或双侧眼肌无力者12例,同时伴有复视、斜视或眼球转动不灵活者9例。

眼睛肌无力能否彻底康复

一、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根据病因病机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元气亏虚治奇经者:

用重肌灵片并设强的松组对照,各30例,结果示:临床疗效治疗组93.33%,对照组96.67%,两组比较P>0.05,但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用补中益气汤加补奇经、通络脉之剂,取得较好疗效。治脏腑者,用可保立苏汤肾脾肝三脏兼调,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酸枣仁等。

风邪外袭者:

祛邪 用祛风通络之牵正散加味治疗3月,后用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1例双眼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用祛风胜湿醒脾法,药用防风、白芷、白豆蔻、粉葛根、藿香、佩兰、薏仁、茯苓等,治愈1例。

祛邪扶正兼施 以葛根举陷汤随证加减,药用葛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桔梗、炙甘草,取得较好疗效。

脾气亏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1例。脾虚及肾:用补气健脾为主,佐以滋补肾阴治疗38例,痊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用归脾汤加补肾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治愈1例。

2、中西医结合治疗

用强的松、吡啶斯的明、左旋咪唑等,并加服补中益气丸治疗76例,治愈63例,好转13例,总效率100%;1年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75例(西药治疗)比较差异显著(P<0.01)。

3、针灸治疗

取足三里(双)、隐白(双),得气后留针,留针时在上述穴位用艾条温和灸15-20分,再于病侧上睑用梅花针反复叩刺,局部皮肤潮红后,在叩刺部位灸10分左右,治疗36例,临床痊愈24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用“合谷刺”为主加艾灸脾俞、肾俞、三阴交,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之后治愈率为68.1%,总有效率为91.5%。

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已出其优势,但如何从早期的临床治疗中找出有效的办法以减少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复发次数及有效阻断其向gMG的转化,仍是临床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问题。

眼睑下垂患者为什么要住院

从临床治疗经验来看,重症肌无力的一般预后情况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10-20%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而在其余的 50-70%中,绝大多数(>85%)可能在起病3年内逐渐累及延髓和肢体肌肉,发展成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2/3的患者在发病1年内疾病严重程度达到高峰;20%的患者在发病1年内出重症肌无力危象。

特别提示:临床中病情较严重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并发心肌损害,有心跳骤停而猝死的病例,一般无心脏不适的症状,随重症肌无力症状的好转而心脏损害的表现好转;预后有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损害者甚至可高达70%。

眼睛重症肌无力的危害是什么

1、眼睛重症肌无力危害患者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因此有些患者在发作时眼睛会痛。

2、眼睛重症肌无力危害见于任何年龄,有大多数人在30岁以前发病,多见于女性,且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检查见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无力,以及反复收缩后无力的加重。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苭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任何年龄均可起病,而相对的发病高峰是10岁以下的儿童和40岁以上的男性,人们对此应引起重视。

当我们的眼睛被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影响后,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希望大家了解眼睛重症肌无力的危害,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

眼睛肌无力的症状有哪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1、复视:

看一物成二物,称为复视,致眼花缭乱而不便,是由于斜视或眼转动障碍而发生,双眼的物像不能在脑内融合成一个像。部分肌无力患者可伴复视,由于向某一方向倾侧时可减少复视程度,患者多可侧头看物。双眼球固定或上睑遮住一个瞳孔者不会复视,著治疗好转而一个眼球开始转动或眼可稍睁大时则复视出现,使病员误认为病情加重,实际却是好转,复视往往须治疗后期才可能好。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2、斜视:

眼球转动障碍可伴见斜视,也可不斜,肌无力患者多半不斜,很少数是轻度单眼外斜,双眼更少,个别是一眼正位而另眼向外上方或内下方偏斜,双眼角膜下缘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在幼儿时发病的,则外上方之斜眼视线被上睑遮住,影响视力发育而后来可成弱视(视力减弱),其他斜视日久后也可能弱视。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3、眼睑下垂:

肌无力患者发生睑下垂,各人程度不一,大多是略遮瞳孔或至瞳孔一半,较重者到瞳孔下缘或更下一些,但极少会全闭,由于看物不便,往往呈“抬头仰面下视”姿态,并皱额举眉以减少视线被遮,且往往有上睑重坠之感觉。部分正常老人因额部及上睑皮肤松弛而稍下垂,故不自觉地举眉以减少上睑下垂,这不算疾病(其他年龄也可能有),也有确是睑下垂的,须区别。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4、眼球转动障碍:

每个眼球外壳附着了六条眼外肌肌腱,管理它的各方向灵活转动及双眼转动之平行与协调,约三分之二肌无力患者可伴转动障碍,程度不一,作者写病卡时分为轻——中——重度的转动障碍,更重的则眼球基本固定与固定,则必是双眼;个别严重者并可两眼球稍向前突出,原因未明,但并非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眼眶内也无肿瘤,须仔细区别。

以上专家已经为您详细介绍了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的内容,希望上述内容对您能有所帮助,专家提示:广大患者们一定要在早期去医院医治此病,做好护理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准备工作,千万不要忽视治疗此病的最佳时机。

肌无力严重吗

肌无力,是一种较为常见而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即眼肌型、延髓型、全身型。其中眼肌型所占比例最大,且往往是本病的初期阶段。 医学无此病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与《目经大成》描述的“睑废”一证大致相符。兹选择近期治疗中病历资料较为系统完整者21例,进行初步分析。

1.病例选择亨前均经西医做过抗胆碱酯酶药效试验,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者。本组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处于发作期,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2.一般情况和治疗前情况 年龄最大者1 3岁,最小者1. 5岁,平均7. 2岁。男9例,女12例。病程最长者9年,最短者3月,平均4. 6年。

既往均接受过西医治疗,用过新斯的明、嗅吡斯的明等,部分患儿也曾用过中药及针炙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疗效。治疗前均有眼肌无力为一侧或双侧眼肌无力者12例,同时伴有复视、斜视或眼球转动不灵活者9例。

眼睛肌无力护理方法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肉呈病态疲劳,症状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受累肌肉明显地局限于某一组,90%以上的病例可见眼外肌麻痹;

眼睛重症肌无力原因及护理方法

2、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会导致面肌受累表现皱纹减少,表情困难,闭眼和示齿无力;咀嚼肌受累使连续咀嚼困难,进食经常中断;延髓肌受累导致饮水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讲话鼻音;颈肌受损时抬头困难。严重时出现肢体无力,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呼吸肌、膈肌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继发吸入性肺炎可导致死亡。心肌受累可突然死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一般不受累。

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起病隐袭,常发生于儿童。首发症状常为眼外肌麻痹,出现非对称性眼肌麻痹和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严重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甚至眼球固定,瞳孔光反射不受影响。严重的为还拿着患者的生活。

肌无力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受累,但以眼外肌受累最为常见。具体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等,或全身肌肉同时受累,疲劳后加重。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北京爱尔英智眼科专家提示,眼睛重症肌无力危害大,应尽早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疗法

重症肌无力疾病起初发病症状为眼肌型,患者眼外肌受累,表现为眼睑下垂、斜视、复视,全身型则为全身无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中医中认为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脾胃关系密切。是由患者的脾胃虚寒引起,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都会引起此病的发生。脾胃与人体的四肢肌肉的营养关系密切,脾胃损坏就会引起肌无力的发生,所以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时会采用一些调理脾胃的中药,中医以健脾益气、滋肝补肾、活血通络为原则。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还有针灸等,主要靠通经活血为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完全听取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喝药。平时做好护理工作,适当的运动加强自身体质,增强免疫力,保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此病。

以上就是为重症肌无力患者介绍的中医疗法,希望对患者朋友会有帮助,患者可以按照上文介绍的方法尝试,相信对病情的恢复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患者朋友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安排,对缓解病情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减轻疾病疾病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患者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祝患者朋友们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眼睛困警惕患上重症肌无力

如果突然发现双侧眼皮抬不起来了,眼睛困,早上起床后或休息以后还可以,但到下午就愈发严重,同时还伴有进食困难,表现为嚼东西无力,吞咽无力。那么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该病的发病率为0.5—5/10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居多。第一高峰为20岁,第二高峰约50岁,男女比例为1∶2。 重症肌无力典型症状就是肌肉易疲劳或无力,轻者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说话费力、吞咽困难和轻度肢体肌无力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有什么危害 重症肌无力饮食要注意什么

一、重症肌无力饮食注意多多补充蛋白质,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富含维生素、钙、锌、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牛肉、瘦猪肉、瘦排骨、鸡蛋、淡水鱼虾、豆腐与豆制品、牛奶、木耳、蘑菇等,黄花菜等可适当多食并积极配合饕膳。 二、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注意一些不能同时食用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饮食护理中,还要注意牛奶、绿豆、未熟鸡蛋不能和中饕同时服用,间隔30分钟后可以服用,不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三、对于偏于面色白,流口水,四肢不温腰酸软无力的脾肾虚的重症肌无力肌无力患者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本病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 在临床上甲亢病人可发生肌无力和肌萎缩,其原因可能是大量甲状腺素使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加速,大量热能消耗,于是肌肉收缩和维持张力所必须的高能磷酸键供给不足;且甲状腺素过多,直接影响能量代谢。临床上根据病变涉及的不同部位,分为:单纯眼肌型、延髓肌型、

小儿重症肌无力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 (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测定 在小儿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儿有90%的病例血中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度升高,多大于10nmol/L;眼肌型的抗体水平低,浓度为0~10nmol/L。 病初期往往为阴性,且早期抗体水平与病情无明显关系。重症肌无力眼症状者,若血中此抗体不高则多为单纯眼型,一般无需手术治疗;若很高则可能为全身型早期,越早行胸腺摘除术疗效越好。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治疗方法之选择,以及对免疫抑制药治疗的监测均有帮助。 (2)抗横纹肌抗体检查 合并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儿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

重症肌无力其实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现在女性发病比男性要多,而且重症肌无力这种病情的临床分型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仔细阐述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希望大家都有所了解。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型 (1)改良的Osseman分型法 ①I型眼肌型;②II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常伴眼肌受累,无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即无咀嚼和吞咽困难构音不清。③IIB型四肢肌群常伴眼肌受累,有假性球麻痹的表现,多在半年内出现呼吸困难。④III型(重度激进型)发病迅速,多由数周或数月发展到呼吸困难。⑤IV型(迟发重症型)多在2年左右由I型

分享眼睛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

概 述前段时间弟弟的眼睛变成了这样,眼外肌肉麻痹,开始还好点,第二天就严重了,眼睛一个大一个小, 看东西看不清楚,会出现眼前事物重叠的现象,当两只眼睛看一件物品时,会出现两个物品重叠的现象,就是重影现象,用一只眼睛看时,就是一个物品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眼睛重症肌无力,并接受了治疗,慢慢的好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眼睛重症肌无力的情况以及治疗方法。 步骤/方法:1经过朋友介绍来到了医院 2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这两种西医方法,对于药物治疗,注意采取的是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抗胆碱酯酶

哪些疾病会引起上睑下垂

眼睑下垂(blepharoptosis)通常指的是上眼睑下垂,即上睑下垂,表现为上眼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致上眼睑下缘遮盖角膜上缘过多,从而使病眼的眼裂显得较正常眼裂小。 眼睑下垂临床上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就是从生下后眼不睁,属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有遗传性。后天性睑下垂,因动眼神经麻痹,或因沙眼、肿瘤、炎症和外伤睑肥厚、损伤上睑提肌。可累及双眼,也可为单眼,睑遮盖了瞳孔视物困难,病人常耸眉,皱额,仰头形成一种特殊昂视姿态。如自幼发生此症,长期遮住瞳孔,容易成废用性弱视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方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损,运化无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为痿症。重症肌无力治疗原则:健脾生血、益气生肌。湿热浸淫型重症肌无力治疗 湿热之邪损伤胍脾胃,运化不能,湿从内生、浸入筋脉,路道不利,影响气血运行和荣养,致筋脉肌肉驰纵不收而成为痿。重症肌无力治疗原则:清热利湿、燥温化痰。 肝肾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治疗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重症肌无力治疗原则:益肝补肾、滋阴清热。 肺热伤津型重症肌无力治疗肺主皮毛、宣发

眼皮抬不起小心重症肌无力

如果突然发现双侧眼皮抬不起来了,早上起床后或休息以后还可以,但到下午就愈发严重,同时还伴有进食困难,表现为嚼东西无力,吞咽无力。那么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该病的发病率为0.5—5 /10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居多。第一高峰为20岁,第二高峰约50岁,男女比例为1∶2。 重症肌无力典型症状就是肌肉易疲劳或无力,轻者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说话费力、吞咽困难和轻度肢体肌无力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肌无力根据肌

重症肌无力治疗偏方

中医重症肌无力治疗,主要是通过内服中药外加康复锻炼的。中医对于不同类型的重症肌无力治疗主要有: 1、脾胃虚弱型重症肌无力治疗: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损,运化无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为痿症。重症肌无力治疗原则:健脾生血、益气生肌。 2、肝肾亏虚型重症肌无力治疗: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重症肌无力治疗原则:益肝补肾、滋阴清热。 3、肺热伤津型重症肌无力治疗:肺主皮毛、宣发、升降。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热叶焦